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明末中樞一木匠> 第十八章 席位

第十八章 席位

  第十八章席位 

  御書房內,張嫣看著修訂的新法,倒也是條條在理。txt電子書下載**雖然有不少是保護士大夫和百姓的權益,同樣也有保護皇家的權利。比如說那一條軍隊歸皇帝所有,必須服從皇上的命令,還有那條關於官員的懲治,皇上可以直接下旨捉拿。中旨同樣可行,但不可更改法律,想要更改法律,必須通過議會。 

  為什麼岳肅不在法律上規定,軍隊是國家的,而是要規定是皇帝的呢,道理很簡單,要是軍隊不服從皇上,皇上如何肯干。別看岳大人掌權,但是他的權利也是皇帝賦予的,真正的君主立憲制,不是那麼容易實施的,大明朝的皇帝還沒淪落到任人宰割的份上,你要真敢把軍隊劃出去,他就真敢讓東廠把你拿了。 

  而且,現在岳肅也不想真的將朱家架空,國家體制完善是好的,但是皇帝終究是皇帝。好像r本這個國家,明治維新之時,採用的就是內閣制,但是君權至上,都要聽天皇的命令。之所以剝奪了天皇的權利,歸根究底,還是二戰戰敗,受到制裁,否則的話,照樣還是天皇說的算,軍隊照樣還是要效忠天皇。 

  所有的制度,都是要一點一點完善的,好像這個議會制度,岳肅也是因為這次選舉,發現其中的弊病,所以才搞出這個議會。 

  軍隊既然是皇上的,兵部雖然管理將領的升遷,所以一二品的武將,不需要通過議會,仍然按照老規矩,兵部擬完,報到內閣,呈給皇上就好。至於封爵,封散官什麼的,照樣還是皇帝說的算,議會同樣管不了。你總不能把皇上的這點權利也給剝奪了。 

  這套新法,大傢伙的面子上都過得去,所以,在張嫣這邊也就算過去了。但是,張嫣還是有些心計的,告訴岳肅,這套法律,只是試行,一切要等皇上親政之後再正式行,你們也再想想,有沒有什麼要補充的,皇上這邊也看看,有什麼地方需要添加。 

  岳肅自然不能b張嫣答應,自己落下一個欺負幼主的名頭,於是答應。 

  在岳肅告退之後,張嫣讓兒子該幹啥幹啥,自行返回慈寧宮。一回到慈寧宮,她馬上就把劉名果、曹化淳、趙治全都給喊來了。然後將這套新法給他們看,讓他們給提點意見。畢竟現在,還可以修改。 

  這套新法對他們宦官並沒有什麼影響,該幹什麼幹什麼,司禮監也好,東廠也罷,還是原先的職能。 

  但是,在趙治看完之後,卻開口說道:「太后,奴婢認為,這其中有些不妥。」 

  「趙治,哪裡不妥,說一說。」張嫣用溫和地語氣說道。 

  「其他的地方倒不算什麼,只是這個議會制度,對皇上權利的壓制,似乎大了點。別看只管官員的升遷,但朝局的一切,靠的不就是這些官員么,皇上雖然對官員有罷免之權,但罷免之後,新上來的官員,還不是他們選的。而且這套新法,看似沒有一點問題,但真正施行起來,天曉得有什麼地方對影響到皇上,可皇上卻沒有直接更改的權利,必須通過議會,這樣一來,又是他們說的算。皇上的權利,處處受到掣肘,所以,奴婢覺得不妥。」趙治躬身說道。 

  「你說的沒錯,這一點我也想到了,但成立議會,也有益處,起碼在選材方面,可以平衡。要不然,朝中總是一黨獨大的局面,今天是君翼黨,明天是君佐黨,後天有不知是哪個黨。自武宗之後,內閣的權利還不是越來越大。神宗時候爭國本,就能看出來。有了這個議會,多少能讓各勢力保持平衡,互相牽制。」張嫣說道。 

  「讓各勢力保持平衡,互相牽制,那是在官員為政方面,確實能夠選出得力的人才,這一點奴婢也贊同。可平衡歸平衡,歸根到底,都是那些士大夫的權利,皇上根本參與不進去,這樣一來,長此以往,皇上勢必被架空,一切都是他們說的算了。在那些官員的眼中,或許只有議會,不再有皇上。」趙治擔心地說道。 

  太監就是太監,永遠都是為皇家考慮,因為皇上才是他們的主子,國家是次要的。皇上一旦權利被削弱,他們的權利肯定也被削弱。 

  「趙治,在此基礎之上,你有什麼法子嗎?」張嫣問道。 

  「法子么,倒是有兩個,第一個,是皇上直接給駁回;第二個,則是……」趙治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說道:「增加議會的席位。」 

  「增加議會的席位?哪有什麼用,歸根到底,還不是一樣。」張嫣不解地說道。 

  「奴婢的意思是,那些席位不是給外臣的,而是給內臣的。」趙治說道。 

  說白了,趙治這是在位宦官爭取權利。如果皇上失去了提拔官員的權利,那他們也就失去了提拔官員的權利,所以,必須爭取這個權利。 

  「給內臣增加席位……」張嫣沉yn一聲,心中思量起來,想了一會,掃了劉名果和曹化淳一眼,說道:「劉卿,曹卿,你們倆的意思如何?」 

  「奴婢贊成趙公公的意見。」 

  「奴婢也贊成趙公公的意見。」 

  事關自己的權利,劉名果和曹化淳也不傻,當然知道,這個時候必須要站出來,否則的話,一旦這套新法真的實施,到時想要更改,就一定見血的。所以,為了r后不把事情鬧大,而且從中獲得權利,三個大太監,這一回站到了一起。 

  「那你們認為,應該給內臣增加多少席位比較妥當。」張嫣說道。 

  「自然是多多益善。」趙治說道。 

  「你說的輕巧,多多益善,那得多少呀。太多了的話,內閣絕對不會答應。」張嫣說道。 

  「太后,您說的沒錯,多的話,內閣絕對不會答應,可是,少了的話,又有什麼用處。選拔官員,要超過五十票才能夠過關,七八個席位,能頂上什麼用處。」趙治如實說道。 

  「這個哀家也明白,但是你也看到了,君翼黨最為強大,但不過才二十九個席位,也沒有超過三十,更不要說是五十了。要是一下子給內臣五十個席位,內閣怎麼可能答應。」張嫣說道。 

  「太后說的沒錯,五十個席位,確實多了點。」這個時候,劉名果站出來躬身說道:「奴婢想了一下,議會成員裡面有勛貴,有武將,勛貴自不用說,武將也是皇上可以直接提拔的,這兩股加在一起,就是十八個席位,而且還是絕對會聽從皇上吩咐。五十票而已,算上這十八個,還剩下三十二個,士農工商,士林子弟的十票,可以忽略,農民、工人、商人的十八票里,爭取來五票,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剩下的二十七票,太后必須要給內官呀。」 

  「劉公公所言極是。」趙治連忙附和。 

  「太后,奴婢也贊成劉公公的話,起碼要爭取來二十七個席位。」曹化淳也跟著說道。 

  「二十七個……」張嫣靠在椅子,想了一會,說道:「內宮之中,能找出二十七個夠資格的人選嗎?」 

  「自然是有的。」見太後送了口,也動了心思,趙治連忙說道:「內宮之中,算上新成立造幣局,一共是二十五個衙men,這還不算東廠,隨隨便便就能湊夠人數。」 

  「是呀,太后。二十五衙men的掌印太監,在加上東廠提督太監與司禮監秉筆太監,不就正好二十七個人么。」劉名果也跟著說道。 

  張嫣點點頭,說道:「話是這麼說,可把尚膳監、尚衣監的給算上,是不是不太好呀。」 

  「太后,農民、工人、商人都給算進來了,尚膳監、尚衣監都是經常跟他們打jo道的,算進來又有什麼不妥。」曹化淳說道。 

  「這話也對呀。」張嫣眼睛一亮,事情倒是這麼回事,尚膳監得買菜,尚衣監得買布料,這不都和商人打jo道么。「好,就這麼定了。劉名果,你等下就去一趟內閣,向岳肅討要這二十七個議會席位。」 

  「奴婢遵旨。」 

  眼下鄒義已死,張嫣按照鄒義的舉,已經升任劉名果為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化淳也成為東廠提督太監。 

  「太后,奴婢有一個小小提議。」趙治突然說道。 

  「你有什麼提議,儘管說道。」張嫣說道。 

  「奴婢以為,鄒公公去時,不要開men見山地向岳肅討要二十七個席位,應該先多要一點,開口要五十都不為過。先看看岳肅什麼意思,互相講講價,反正底線是二十七個,能多要幾個,不是更好么。」趙治微笑地說道。 

  「你倒是蠻機靈的。劉名果,就按照趙治說的這樣做。」張嫣吩咐道。 

  「奴婢遵旨。」 

  雖然說趙治在張嫣面前搶了風頭,但劉名果現在也沒功夫理會,這個時候,是要為自己的權利考慮,大傢伙要擰成一股繩才行。別看劉名果的關係與岳肅不錯,可在這個時候,jo情也只能暫時撇到一邊。 

  離開慈寧宮,劉名果前往內閣,都是在紫禁城裡面,沒用多久,也就到來。岳肅剛和閣臣們開完會,說了太后的意思,眼下又說了一下,自己打算向遼東進軍的事。朝廷養著那麼多兵馬,現在還沒有解散,自然是要用來打仗的,此刻也o練的差不多,早打能多省下些糧草。而且,內閣之中還是岳肅說的算,大家也不會反對。 

  會議召開完畢,岳肅回到自己的值房看奏摺,這功夫,men外有人稟報,說劉公公求見。 

  岳肅請他進來,相互客氣一番,讓劉名果落座。 

  「劉公公,不知今天怎麼有空過來坐呀。」岳肅和氣地說道。 

  「岳大人,實不相瞞,咱家此番前來,是受太后差遣。」劉名果說道。 

  「哦?太後有什麼事要吩咐嗎?」岳肅問道。 

  「確有一件事。」 

  「什麼事?」 

  「剛才太後傳我過去,說新法裡面規定的議會人數方面,有些問題。想和岳大人商議一下,重新制定。」劉名果說道。 

  「人數方面有什麼問題嗎?當初立法之前,人數也報給了太后,當時也沒說有問題呀,現在怎麼就出問題了?」岳肅盯著劉名果問道。 

  劉名果也非等閑之人,笑道:「這個太后並沒說,傳我過去,只告訴我,到此和岳大人商議一下議會席位的事。」 

  「好,太后打算怎麼改?」岳肅直接說道。 

  「太后的意思是,再增加五十個席位。」劉名果老實不客氣地說道。 

  「再增加五十個……」岳肅沉yn一聲,「這麼多。太后可說這五十個席位要怎麼分配。」 

  「說了,這五十個席位是要給內官。」劉名果說道。 

  「給內官,還五十個……」岳肅不由得輕笑一聲,說道:「劉公公,咱們打開天說亮話,你認為內閣會通過么。你要知道,我君翼黨才二十九個席位,要是給內官五十個席位,豈不是什麼事情都是由內官說的算了。那還要我們這些外臣做什麼。」 

  「岳大人,說句實在話,咱家也覺得五十個是多了點,當時也和太后說了,可太後偏要如此,咱們也可奈何。這不然這樣,咱們可以坐下好好商量一下,稍減點也所謂,也讓咱家回去,能和太后j名果故作為難地說道。 

  「我岳肅已經向太后承諾過,說實話、說事實,所以,現在當著你的面,我也不在乎多說幾句實話。說太後向內閣討要議會席位,我看應該是你們內官慫恿太後來向內閣討要。」岳肅微笑著盯著劉名果。 

  「岳大人,您總是愛說實話……」劉名果尷尬一笑。 

  「太后能夠答應你們,自然也有道理,但是五十個名額,你就別提了。說個數,如果差不多,能夠接受的話,我會和他們商量商量,要是太過分,絕對不可能。」岳肅直白地說道。 

  這種事,岳肅明白,現在的大明朝,宦官已經成了氣候,皇上有的時候壓不住臣子,都得靠宦官出頭。太後為宦官爭取議會席位,說白了也是為了皇家爭取權利,岳肅作為臣子,既要為國家,也要為皇家。兩邊的平衡不能徹底打破,不能讓皇家覺得有危機感,所以,這個面子,必須要給。只是,相互間一定要做的好看。 

  「大人實在,既然大人都如此了,咱家也不能再裝假,太后給的底線是三十個,在這個基礎上,是多多益善。岳大人,您看……」 

  「我看不用談了,我剛剛已經說過,我君翼黨作為朝中第一大黨,代表官員數,才有二十九個席位。你們內官,就打算要三十個席位,那讓我等做臣子的情何以堪。要不然,天下就讓你們說的算。」岳肅輕描淡寫地說道。 

  天下間敢這麼和司禮監掌印太監說話的大臣,實在沒有幾個,而說完這話,掌印太監又絲毫不敢有意見的,那就更少了。劉名果又是故作為難地苦笑,說道:「五十個不行,三十也不行,那您打算給太後幾個呢。要不然,您說出一個數,我回去稟報太后,看看太后的意思。」 

  「這樣,我說一個數,也是我的最大能力,你回去跟太后商量一下,看行不行。這個數,我想太后應該能夠答應。」岳肅平淡地說道。 

  「多少?」 

  「十八。」岳肅直接答道。 

  岳肅也知道,要是給的太少,實在說不過去,十個八個,扔到議會裡,根本沒有多大用處。可要是給的太多,也不像話,作為第二大黨,君佐黨才二十三個席位,要是內官的席位比君佐黨還多,那亓詩教他們也不會答應。伊洛黨現在可以忽略,但是君佐黨絕不能忽略,既要給皇家面子,又要讓君佐黨過得去,所以只能拿出這個數了。 

  這個數字,和太后他們剛剛商量的數字,差了九個,劉名果沉浮這麼多年,自然明白岳肅的意思,十八個確實是極限了,不可能再多給,而且他也相信,太后那邊,也絕對會接受這個數字。「岳大人,劉某佩服,不愧是有宰相之風……」 

  說著,劉名果站了起來,又道:「岳大人既維護了士林,又維護了皇家,受劉名果一拜……」說到最後,劉名果沖著岳肅深深一揖。 

  「劉公公……你這是做何,肅如何受得起如此大禮……」岳肅也站了起來。 

  「受得起,世上除了皇上與太后之外,唯有岳大人受得起。這樣,名果這就告辭,回去向太后復命。」 

  「好,容肅送送劉公公。」 

  岳肅將劉名果送到men外,劉名果再行告辭,二人也作別。 

  劉名果回到慈寧宮,此刻曹化淳和趙治還都在此等候呢,劉名果進來之後,先行向太后施禮,然後將岳肅給的答覆說了一遍。 

  「十八個……」張嫣深吸一口氣,對於這個數字,張嫣還算是比較滿意,畢竟岳肅沒有折了她的面子。「岳肅承諾十八個席位,你們幾個看,覺得如何呢?」 

  在場的人哪個沒經過風lng,都能看得出,岳肅給這個數字,是既不得罪你,也維護了他自己的權利,可以說,是真真正正的兩不傷和氣。可是,這個確實有點j肋了,拿著,在議會裡說話,也沒什麼用,起碼還差九票。若是不要,還覺得可惜,十八票不少,要知道,勛貴和士林子弟的票加到一起才二十票,第一大黨君翼黨也就二十九票。說句不好聽的,皇家手裡真正掌握的票,勛貴、武將,再加上這十八票,其實已經達到了三十六票。皇家才是議會中的第一大黨。 

  「太后,君翼黨不過二十九票,君佐黨二十三票,伊洛黨才十票,岳大人承諾給內臣十八票,其實也算是不少了。」趙治第一個說道。 

  「是呀,奴婢也是這麼認為,雖然沒有預期的多,但這個數字,也足以舉足輕重了。想來岳大人的意思也是顯而易見的,希望議會內的人,群策群力,不希望哪一黨派能夠總攬大權。真正做到公平。」曹化淳說道。 

  「好,劉名果,你再跑一趟,就跟岳肅說,哀家准了。」 

  「奴婢遵旨。」 

  劉名果答應一聲,又趕往內閣,岳肅的值房,表示太后答應了。岳肅也相信張嫣能夠答應,二人說了會閑話,岳肅讓劉名果跟著自己到內閣辦公大堂,招來其他閣臣,商議在議會之內增加十八個內官席位的事。 

  因為劉名果也跟著來了,所以大傢伙也明白是什麼意思,而且這些人更明白一點,那就是這個數字,肯定是岳肅已經太后經過協商,最後定下來的。雖然閣臣們不希望有內官加入議會,可是這件事需要皇家最後拍板,否則的話,根本不能生效。十八個席位,不多,卻也不少,但還法左右朝局。有一點更重要,只要三黨願意聯手,議會還是他們士大夫說的算。 

  試想一下,議會即便再擴充十八個席位,令總席位達到一百四十二個,但是三黨站了六十二個,黨派官員佔據十六個,這加到一起就是七十八個了,不算士林那十票,都已經超過半數。只要大家同心協力,照樣可以斗得過皇權。 

  想通這一點,眾閣臣也就沒什麼可說的。終究是岳大人已經決定了,而且也不能不給太後面子。於是,一起表示贊成,就此通過。 

  議會之中,加上宦官這個組織,岳肅也不敢說是對是錯,但就目前來看,也是可奈何。huhu轎子人抬人,總不能不給皇家面子。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想,這麼做也不是沒有道理,起碼能夠讓議會更加均衡。皇權不會因此壓人太深,士大夫的權利也不會將皇權徹底壓倒。如果大家秉持公心做事,那各方面都是完美缺,如果懷揣s心,那就會被各方掣肘,那行半步。 

  或許這個議會還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岳大人現在能做到的只有這些,這也是他目前的最大能力。 

  好,內務安排妥當了,下一步就出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