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貨幣戰爭2:金權天下> 32.第32章 希特勒「新政」(3)

32.第32章 希特勒「新政」(3)

  問:威斯特里克知道洛倫茲購入Focke-Wulf公司25%的股份的所有細節嗎?(威斯特里克在「一戰」、「二戰」中充當德國間諜)。 

  答:是。比我更清楚。 

  問:洛倫茲投資的金額是多少? 

  答:最初是25萬馬克。後來又增加不少。具體多少我記不清了。 

  問:上校奔尼在戰爭爆發之前有機會把在德國賺到的利潤轉回美國嗎? 

  答:是。轉回美國的利潤會因為匯率減少一點,但絕大部分能回到美國。上校奔尼沒有這樣做也沒有要求我這樣做。他似乎願意將利潤留在德國投入廠房和設備以及其他軍工企業。柏林的哈斯公司是其中一個。哈斯生產軍用無線電和雷達部件。我記得洛倫茲持有哈斯50%的股份。 

  問:你從1935年擔任洛倫茲的董事。這期間洛倫茲和Focke-Wulf從事軍工設備生產。你知道或聽說上校奔尼或他的代表對這些為德國備戰的企業提出抗議嗎? 

  答:沒有。 

  凱普勒圈子和希姆萊走得越來越近,也被稱為「希姆萊圈子」。在1936年2月25日給希姆萊圈子的同仁埃米爾·梅耶的信中,施羅德描述了希姆萊圈子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在科隆的斯坦銀行開設的特別「S」賬戶的長遠目標。 

  第三帝國領袖的朋友圈子: 

  應第三帝國領袖邀請的慕尼黑兩天之行結束時,朋友圈子同意在科隆的斯坦銀行開設由帝國領袖支配的特別「S」賬戶。其中的資金用於預算外的任務。這樣帝國領袖可以依靠他所有的朋友。在慕尼黑大家決定應由簽署人來設立和處理該賬戶。同時,我們想告訴每一位參與人,如果他代表公司或朋友圈子為以上說明的帝國領袖的任務捐款,捐款應存到朋友圈子同意在科隆的斯坦銀行開設的特別「S」賬戶(帝國清算賬戶,郵政支票賬戶號1392)。 

  希特勒萬歲! 

  科特·馮·施羅德 

  這封信解釋了為什麼戰後陸軍上校波格丹(前紐約施羅德銀行主管)千方百計把調查從科隆的斯坦銀行引開,轉到納粹時期的大銀行上。因為斯坦銀行藏著美國跨國公司和納粹當局在「二戰」中勾結的秘密。 

  施羅德對納粹的支持在納粹上台後得到豐厚的回報,施羅德擔任了以下職務: 

  國際清算銀行的德國代表; 

  德意志帝國銀行的首席私人顧問; 

  蓋世太保的高級領導,一、二級鐵十字勳章; 

  德意志Verkehrs-Kredit-Bank銀行(受帝國銀行控制)的董事會主席; 

  駐瑞典總領事。 

  戰後,科特·馮·施羅德被德國法院認定犯有「反人類罪」,這位著名的國際銀行家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3個月。 

  「反人類罪」可不是個小罪名,而在「二戰」中直接為希特勒提供資助而且被「抓個現行」的施羅德僅僅被象徵性地關了3個月。在下面我們還會看到當過納粹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首腦,在整個戰爭進程中主管籌資的「財神爺」沙赫特於審判中被當庭釋放。看來施羅德還有理由為自己獲刑3個月叫屈了。 

  除了「十七大國際銀行家族」之一的施羅德參與了資助希特勒之外,麥克斯·沃伯格也是一個重要人物。 

  哈瓦拉計劃(Haavara Agreement) 

  希特勒口口聲聲叫囂他有兩大敵人和一個世仇。他的首要敵人就是布爾什維克,在希特勒看來,沒有布爾什維克在德國後方起義和暴動,德國是不會戰敗的,這是從背後捅進德國的第一刀。他的第二個敵人就是國際猶太金融勢力,在費德爾的啟發下,希特勒看清了金融勢力的強大威力,也對「一戰」中猶太銀行家資助協約國導致德國戰敗和麥克斯·沃伯格等人在《凡爾賽和約》中出賣德國利益的行為深惡痛絕,加上德國超級通脹對經濟的摧毀,希特勒把這些賬全部算在了猶太人頭上。希特勒的世仇就是迫使德國簽訂喪權辱國條約的百年老冤家法國。 

  納粹上台之後,對蘇聯和法國還無法立刻下手,但反猶排猶卻沒有任何障礙。他的第一個方案就是排擠猶太人的「哈瓦拉計劃」。 

  「哈瓦拉」在希伯來語中是「轉移」的意思,哈瓦拉計劃是1933年8月德國納粹政府與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組織簽署的一個鼓勵猶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的計劃。 

  對於納粹而言,將猶太人從德國的土地上趕走是個大政方針,但考慮到德國當時的實力,又不能過於得罪在全世界掌握著龐大資金渠道的國際銀行家們。這些人中多數是猶太銀行家,而且很多是德裔的猶太人。希特勒的排猶主義本來就在國際上聲名狼藉,歐美猶太人聯合抵制德國產品的大規模抗議行動已使德國的工業產品出口受到沉重打擊,不願過度刺激國際猶太勢力的反制行動符合剛剛掌握政權羽翼未豐的納粹政府的利益。於是,排擠和驅趕政策改頭換面為「鼓勵向外移民」。 

  德國「一戰」之後的巨額戰爭賠款全部以美元和英鎊結算,因此德國政府對外匯和黃金外流進行了嚴格管制。1931年從德國向海外轉移資本將被徵收25%的懲罰稅,納粹上台之後對資本外流管制更為嚴苛。這一切使錢財外移成了猶太人海外移民的最大難題之一。而麥克斯·沃伯格此時已是德國最重要的金融巨頭之一,在倫敦、巴黎、紐約的資本市場有著龐大的人脈關係,籌集資金促成「哈瓦拉計劃」的順利進行成為麥克斯義不容辭的責任。 

  經過麥克斯、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組織和納粹三方的反覆商議,最終形成了一個對三方都有利的模式。在這一方案之下,準備移民的猶太人將他們在德國的馬克和所有不動產交給納粹政府,一年之後,他們在巴勒斯坦將得到同等價值的英鎊,但條件是這些猶太移民不能動用這筆錢,全部資金將被用來購買德國的工業產品,如機器設備、管道、肥料等,等這些德國產品在巴勒斯坦完成銷售之後,所得的資金再還給猶太移民。實際上,納粹政府並不真正支付英鎊,這筆錢由沃伯格家族和其他國際銀行家在各大銀行戶頭上划轉一下,最後納粹政府通過工業產品出口而得到這些寶貴的「英鎊」。 

  這其實是一個三全其美的辦法。對於猶太復國主義者而言,大批猶太新移民和他們所帶來的雄厚資本對當地猶太社區的發展起到重大推動作用,為最終建立一個猶太國家打下堅實的人力和物力基礎。對於納粹政府而言,他們一方面擴大了德國產品的出口,創造了德國的就業機會,並獲得了寶貴的國際硬通貨「英鎊」,另一方面在不動用政府一分錢的情況下實現了排擠猶太人的戰略目標,同時可以示好於國際猶太銀行家勢力集團,減輕他們發動全世界抵制德國產品給德國進出口貿易帶來的嚴重打擊。對於國際銀行家而言,這也是一個發財的好機會,為了監督計劃的實施,德國猶太人成立了巴勒斯坦信託公司,「哈瓦拉計劃」所需資金總額的3/4和向德國出口產品提供的信用都通過沃伯格家族和其他國際銀行家族的渠道源源不斷地流向巴勒斯坦地區,在巴勒斯坦則成立了盎格魯—巴勒斯坦銀行負責接收資金,從1933年到1939年「二戰」爆發之前,5.2萬德國猶太人(主要是富人)成功移民到巴勒斯坦,總額高達1.4億馬克的資金通過這一渠道匯出德國,沃伯格家族在中間得到豐厚的各種金融「服務費用」。 

  這個計劃簡單地說,就是納粹德國以工業產品支付移民巴勒斯坦的德國猶太人在德國的不動產和在巴勒斯坦的安家費,並得到外匯英鎊,同時允許一部分資金流出德國。 

  這一計劃並不符合納粹的原則,但卻符合希特勒作為政治家的權變之術。 

  國際銀行家們除了直接插手德國金融系統外,還培植了一個重要的代理人,那就是沙赫特。 

  沙赫特:國際銀行家的中間人 

  雅爾瑪·霍勒斯·格利萊·沙赫特(Horace Greeley Hjalmar Schacht)1877年1月生於特因利夫(原屬德國,現屬丹麥),父親威廉·沙赫特是德裔美國公民,母親孔斯坦賽·馮·埃格斯女男爵是丹麥裔。威廉一生顛沛流離,做過鄉村教師、報刊編輯、簿記員,最終在美國人壽保險公司安頓了下來。威廉對於美國式的民主政治和自由主義心有所屬,他最崇拜的政治家是紐約的廢奴派和自由主義政治家、記者霍勒斯·格利萊,為了紀念這位自由主義政治家,威廉給小雅爾瑪取了霍勒斯·格利萊這個美國式的名字,由此可見沙赫特一家與美國的淵源。 

  小沙赫特聰明而勤奮,先後專門學習過文學、新聞學、社會學、哲學和政治學,年僅22歲就得到了哲學博士頭銜,後來到金融界發展,進入德累斯頓銀行工作。沙赫特對金融的本質有一種直覺的透視力,他出類拔萃的工作能力很快使他成為引人注目的金融精英。1923年,沙赫特臨危受命,出任帝國銀行行長,拯救災難中的德國馬克。1930年,由於楊計劃的修改問題,沙赫特離開帝國銀行。 

  從1931年開始,沙赫特開始積極為納粹工作。1933年3月份,希特勒上台後,任命沙赫特為帝國銀行行長,任命文件由希特勒和興登堡總統共同簽署。同時在這個文件上簽字的還有帝國銀行的八名董事,其中包括三名猶太銀行家——門德爾松、瓦斯曼和沃伯格。 

  沙赫特和沃伯格實際上成為溝通華爾街金融集團和納粹德國核心圈子的關鍵人物。1933年7月,希特勒成立「經濟事務委員會」,開始規劃德國經濟的振興。這個委員會的17名成員全部是大資本家和銀行家,包括克虜伯、西門子、博世、泰森、施羅德等人,委員會的首腦由資本家集團推舉的沙赫特出任。 

  1933年8月,沙赫特代表納粹德國政府與美國銀行家協會就貸款問題進行談判。華爾街欣然同意德國延期償還以前的貸款,並且答應今後美國在德國的資本和產業的全部收入只在德國使用,這些錢將被用來興建新的軍火工業或者擴建原有的武器製造企業。 

  在1934年7月的一次會議上,希特勒問沙赫特,如果任命沙赫特為德國經濟部的部長,他有什麼意見。沙赫特沉吟一下,慎重地提出,在接受經濟部長任命之前,他想知道希特勒希望他如何處理猶太人的問題。希特勒回答道,就經濟問題而言,猶太人可以做他們到目前為止可以做的一切正常經營活動。沙赫特問的當然不是普通的猶太人,而是試探希特勒對沃伯格等人的態度。希特勒當時顯然不能動沃伯格,於是如此回答。從某種角度看,沃伯格實際上是華爾街安插在希特勒身邊,監視其金融政策的眼線。 

  1934年8月2日,興登堡總統去世、希特勒大權獨攬的當天,沙赫特被任命為希特勒的經濟部長。 

  沙赫特與沃伯格的關係非同尋常,可以說是榮辱與共。一方面,在希特勒面前沙赫特巧妙地保護著沃伯格,另一方面,沃伯格又是國際銀行家考察希特勒的試金石。如果希特勒起了異心,那華爾街對德國的資助就可能中斷,這對於剛上檯面對經濟危機焦頭爛額的希特勒來說,後果將是致命的。另外,如果沒有華爾街的支持,希特勒整軍備戰的經費來源也將面臨嚴重的困難。 

  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希特勒也深諳此道。他利用沙赫特的金融才華,穩住了沃伯格的華爾街「直通車」,從1933年到1939年,在德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作準備的6年時間裡,充分利用了華爾街資本控制下的杜邦財團與化學公司、洛克菲勒財團和美孚石油公司、摩根財團及它控制的電報電話公司、福特汽車公司,將德國巨額軍火訂單的大餅高高掛起,引誘著貪婪的資本爭相撲來。 

  馬克思說過,資本家為了利潤,可以將絞死自己的繩索賣給無產階級,此話真是妙到毫巔!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由於與納粹的合作有功,被嘉獎了鐵十字勳章,同時獲此殊榮的還有IBM總經理兼美國國際商會會長托馬斯·丁·沃森。僅僅飛機一項,1934年的8個月中,美國對德國的出口數量就比1933年增加了5倍以上;在納粹德國的軍火工業體系中,美國公司竟然超過了60家。除了軍工尖端產品銷售,美國還慷慨地向德國轉讓各種先進的軍事技術。杜邦公司通過IG法本把氯丁橡膠和飛機防爆劑的技術賣給德國;美孚石油公司積極地推銷坦克潤滑油技術;德國空軍的航空汽油由美孚在德國的航油工廠供貨;摩根麾下的國際電報電話公司參與了德國新型戰機的研製。後來在戰爭中,連美國的海軍部長都承認是美國向希特勒提供了最先進的飛機發動機。 

  沒有沙赫特和沃伯格的鼎力協助,希特勒的戰爭準備恐怕遠沒有這樣順利。 

  正是因為這層原因,到1936年希特勒上台3年以後,沃伯格在德國漢堡的家族銀行仍然在盈利。他們對債券持有人和其他股東照常支付利息和分紅,沃伯格家族銀行生意基本上沒有被納粹所騷擾。甚至直到1938年,沃伯格家族銀行還在盈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