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第146章 147,白衣
今天光纖被燒,一直沒有機會更新,現在才換了個地方上傳,遲了,見諒!
李勝就見那些人雖然拿著刀具,可是都是一些老弱病殘。前面介紹過呂補心家被搶后,李勝應該是分了不少的財物,但李勝的錢財來的容易,花起來也就大手大腳,從不考慮性價比,完全是感性消費。
李勝分的的錢物花完了才瞄準如煙家。這如煙家和呂補心家相比更是小戶人家了。所以雇請的看家護院的人青壯年就沒有多少。因為青壯年要養家糊口,看家護院的收入有限,不是官宦人家或者大財主是開不了太多工錢的。像如煙家還屬於小戶人家,雖然有些房屋,但雇請的護院的則主要是五六十歲上了年紀,干體力活已經力不從心的人。
他們看家護院主要是瞌睡少,工錢低,也不會找東家多要。東家也可以多請幾個,國人向來喜歡以多欺少,這樣互相壯膽,也可以起到威懾作用。
李勝見來的拿的雖有刀具,畢竟手腳沒有年輕人靈敏,李勝心裡就在想,在這群老頭的眼皮底下,亂中取勝也不是不可能的了。
那幫人有不少已經是須髯花白了。
各位書友。我們在新派武俠小說或者新派武俠的電視劇里看到太多白鬍子老頭,銀髮老太是武林的絕頂高手,其實那是農耕文化的一種象徵。
在農耕文化里,經驗的積累顯得特別重要。那些老農民由於生產實踐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所以對於農業生產該怎麼做都瞭然於胸,並有經驗總結的歌訣,比如清明前後,種瓜種豆,三月十五種花生,八月十五刨花生,干豇豆濕黃瓜,櫻桃樹下栽絲瓜。
這些農諺歌謠要不是告訴播種的節令,要不是告訴什麼土壤條件適合種植什麼。每塊土地的成分,地理環境是不一樣的。教育講究因材施教,農業講究的是因地制宜。
李勝是知道這些老頭的手腳並不靈便的,反應也是較為遲鈍的。
那幫老頭進了如煙的房間,三人用刀尖指向黑衣人的頭,脖子,心口,兩人就去解網扣,兩人扶起如煙。扶起如煙的兩個老頭就用網上解下的繩子將黑衣人五花大綁起來。
這五花大綁的綁法是很有講究的,我們見到的有些捆法是將胳膊和身體捆在一起。有些像捆粽子。而五花大綁的捆法是將軀幹和胳膊分開,在脖子上有一個活口,然後將雙手在背後捆在了往上拉,拉的越高,被捆住的也就越難受,步行還可以,如果就是沒有人用繩子牽著,想逃跑也跑不快。
這些老頭雖然力氣不夠大了,但捆人這個技術活還是做得很麻利的。李勝在橫樑上見黑衣人被那幾個看家護院的拉下院子里去了,房間就只有如煙一個人的時候,李勝想此時豈不是天賜良機。
李勝剛想溜下橫樑對如煙下手,就見一道白影閃過,那道白影原來和黑衣人是一樣的夜行人。
各位書友,我們都知道在黑夜去干雞鳴狗盜的事情,穿黑衣是常態,因為在黑夜的最好掩護色就是黑夜。而白衣就幾乎沒有什麼掩護的意義。
穿白衣的夜行人很少,但如果敢穿白衣而夜行,這個人也就非同小可。一個是藝高人膽大,完全沒有把要去作案的對象放在眼裡,或者就是另外的一種保護了。這白衣不會是那種亮白色,而是烏白色。
各位書友應該想到燈下黑,穿烏白色衣服夜行時,經常躲藏的地方就是往牆壁一靠就可以了。
古時的大戶人家的牆壁一般都用石灰水塗抹成白色。那是石灰水剛塗上的時候,牆壁是白花花的,可是過得一段時間就變成烏白色了。所以夜行人穿著烏白色的衣服走的是相反的路子,就是後來流行的逆向思維。
看情形這白衣人應該是後於李勝到現場的,如果他是先來的,毫無疑問,就會發現李勝是藏起來的。
那白衣人現在進如煙的房間簡直就是長驅直入了。
李勝從窗戶看見那白衣人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後生,身材高挑,體型也是符合健美的,最要命的是他沒有像一般夜行人一樣遮住面目。是一個英俊小伙。
如煙見了那白衣人,眼睛一亮。就在這時,那如煙的房間又飛下一張漁網,兜頭罩向白衣人。白衣人一跳就蹦到如煙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