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魏武千秋> 第四十八回

第四十八回

  曹平安搖了搖頭:“作者君之前事情較多,所以更新有誤,故此給各位道歉!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
——

  驛丞搖了搖頭又輕輕歎了口氣,說道:“這東平陵王氏一族,據說是與那已故的宦官王甫有些聯係……”


  “這王甫是個什麽來路?”曹平安有些好奇。


  他剛一問完,卻聽眾人齊聲高呼:“這王甫也不是個好人!”


  驛丞點了點頭,表示讚同館中眾人所言,說道:“眾所周知,濟南國乃青州首郡,此郡盛產鐵礦是為青州富庶之最,所以大漢才會在這裏分封王室,當然,如此富庶的濟南國也是十常侍賣官斂財的首選之處。”


  他見曹平安與夏侯淵沒有說話,又道:“這王甫自天子年幼時便擔任了長樂食監,後來又巴結曹節攀了些關係,這曹節還下了矯詔升這王甫為黃門令。”


  驛丞喘了口氣,兩手對著火盆揉搓了一下,接著說道:“再後來,這朝廷閹人外戚鬥爭不止,得勢的王甫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便將兵誅殺了大將軍竇武等人,因此又升了官做了中常侍,後來又誣陷渤海王劉悝謀反,逼得渤海王獄中自盡以示清白。”


  “這人也實在是太可惡了,為了自己升官謀殺皇帝的親戚不說連王室也敢誣陷!”曹平安聽得冒火。


  驛丞點了點頭,說道:“權力熏天的王甫便開始操縱起朝政來了,父兄子弟皆為公卿列校、牧守令長,布滿天下……”他兩眼充滿了滄桑,似乎是見盡了太多的世間悲慘,“光和元年,這王甫為了誣陷橋公貪贓枉法,便指示劫匪去劫持了橋公的兒子,索要贖金五十斤黃金,一身清廉的橋公哪裏弄那麽多錢?”


  “橋公是橋玄吧?”曹平安驚呼一聲。


  “正是!”驛丞點了點頭,又道:“橋公有一子二女,兒子在十歲時便被王甫指示人劫殺了,後來隻留得兩個女童,名曰:‘大喬、小喬’……”


  曹平安知道橋玄這人,正因為是那句名言: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你接著說。”曹平安說道。


  “那時司隸校尉陽球帶人去營救橋公的兒子,但是沒能成功營救,陽校尉自覺對不起橋公,便趁王甫休假時期,進言要求逮捕王甫和中常侍淳於登、袁赦、封易等人,以及這些人的兒子兄弟中擔任太守縣令的人……”


  他取過熱茶喝了一口,又道:“陽校尉說這些人邪惡狡猾,恣意妄為,其罪惡夠得上誅滅整個家族。太尉段熲諂媚依附被皇上寵幸的壞人,應當一並處死。結果將王甫、段熲等人全部逮捕,送往洛陽監獄,被抓時還有王甫的兒子永樂少府王萌、沛國相王吉。”


  曹平安聽得興起,問道:“那這些人與這東平陵王家又有何聯係?”


  “那永樂少府王萌的旁係便是這東平陵的王家,雖然王甫倒台了,因為這家人並未在朝中做官,所以性命得以保全。”


  “原來如此。”曹平安點了點頭,堅定地說:“諸位鄉親父老,你們說的,我曹某人已經了解大概,待明日我入城後,會著手查明此事還大家一個公道!”


  “謝府君大人!”


  眾人伏地叩首,也不再多言,待驛丞引著曹平安一行人入住房舍後,這才三三兩兩地退去。


  翌日清晨,曹平安立即吩咐下屬整裝出發,不到一個時辰,便已看見東平陵縣城的西直門。


  那東平陵的人老遠就看見曹操的車馬隊伍,一聲令下鼓樂齊鳴,還有人載歌載舞歡迎新官上任,真比別人家大婚大喜還熱鬧。


  曹平安命人停車撤去簾子,麵無表情地看著他們在那裏鬧騰,直等了有小半個時辰,舞也跳完了,歌也唱完了,那些鼓吹之人見郡將老爺的隊伍不過來,就不停地吹,直吹到腮幫子都腫了才沒滋沒味地歇下來。


  曹平安緩緩走下馬車,這才仔細打量所來的百姓,那些人中老少男女皆有,書生農民、匠人商賈亦在,女人們也都都穿著好衣裳出門相迎,還有身著錦繡的地主富戶垂首而立甚為恭敬。


  什麽階層的人都來了幾個,真是一派麵子工程!

  曹平安把手一抬作了個羅圈揖道:“我曹某人初到濟南,你們又是唱歌奏樂又是歡騰跳舞的。我這一路上官員相贈之物也不少,一會兒鄉親父老們可不要忙著走走,我這裏有些薄禮相贈。當然了,窮人可多領,富人便少得了,希望大家沾沾我曹某人到此的喜氣!”


  “謝府君!”眾人喜氣洋洋跪倒謝賞。


  曹平安勸起大夥,又令夏侯淵帶著家仆分發禮物,他環視一陣,見一穿著官服的男子笑著個臉,心裏猜測該是縣令,這才緩步而去走至跟前道:“縣令大人何必安排如此陣仗,多麻煩呀?我看你累的滿頭大汗,真是有勞你了!”


  縣令聽他語氣平緩也不知是好話還是壞話,躬身作揖回答:“不敢……不敢……在下是東平陵縣令趙德柱,在此迎候大人乃理所應當。”


  曹平安將其攙起,並不提及昨日驛館所聞之事,隻是叫其速速回衙理事,不必顧及自己,趙縣令便隻得拱手一揖回身而去。


  見夏侯淵分發完了禮物,曹平安又安排他獨自去調查這東平陵王家和趙縣令兩人,雜七雜八安排了事務後,這才帶人帶禮前往王府拜謁濟南王劉贇。


  封國之王雖然沒有治理之權,但畢竟是王室的代表,國相在名義上還是輔佐其為政的,所以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拜謁王爺。


  劉贇雖為當今天子的侄孫,卻頗為躬親和藹,客套一番禮盡人意之後,他竟然還親自將曹平安送至二門。


  曹平安在二門外又向王爺深施一禮,見他回去了,才轉身長出了一口氣:“這山頭算是拜了,接下來便是我曹某人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這濟南相,便是曹平安逐步開始實現自己誌願,構建天下安定的第一步。


  夏侯淵早就在門外候著了,見曹平安出了王府,寒暄幾句後,這才將他引入國相府。進了府門,家仆們四處亂麻麻地安排家置,裏裏外外都是人,忙前忙後站不住腳。


  曹平安與夏侯淵入了大堂,問起話來。


  “我讓你去查的事情怎麽樣了?”曹平安問。


  夏侯淵一拍胸脯,胸有成竹地說:“我進城後,便四處遣人打聽,你猜怎麽著?”


  “少給我賣關子!”曹平安懶得搭理。


  “嘿嘿。”夏侯淵略顯尷尬地笑了笑,說道:“那王家的當家主子叫王富貴,就跟那驛館的老頭兒說的話是一樣的,不過嘛,他不僅勾結官員,連山匪也買通了。”


  “那個趙德柱呢?”


  “這趙縣令是靠賄賂十常侍買來的官,原以為買得了這濟南首縣是塊肥差,上任才知道自己做了下屬,同一座城裏還有個大哥濟南相管著。好在他八麵玲瓏又舍得花錢,硬是把前任國相哄得順順當當。”


  “這倒是他的作風,你看今日這排麵……”


  夏侯淵笑了笑,道:“我看這個縣令還不錯,雖說是為了巴結你拉了這麽多百姓,勞民傷財,但這做小弟的哪有不怕大哥的?”


  曹平安給他這麽一說,心裏暖意襲來有種萬人之上的感覺。


  夏侯淵繼續說道:“可沒想到這黃巾賊一舉意,那個國相老爺連招呼都沒跟濟南王爺打一聲,全然不顧家眷妻兒、名聲官位便逃命了,我覺得奇怪,後來才打聽清楚,他也是買來的官。”


  “真是孝廉父別居,秀才不知書!”


  “對對對,孟德說的好啊!這幫子人靠買的官,有幾個能做事兒的?”夏侯淵奚落著這幫人,“那縣令別看對你如此如此,那是他官小,這樣的人往後做大了,他以前送出去的,十倍都得收回來。”


  “是這樣沒錯!所以你大哥夏侯惇說的,我都記著呐!”


  夏侯淵點了點頭,說道:“幸好這濟南的黃巾賊沒有鬧起來,趙縣令的身家性命錢財算是保住了,但是一切都得從頭開始。”


  “要是這裏鬧起來,哪兒能看見如今繁榮的濟南喲!”


  “孟德說的對。”夏侯淵接著說道:“這趙縣令盼星星盼月亮,托人去朝廷問事,這才打聽明白原來是當朝大鴻臚的兒子來補位,他懸著的一顆心這才放了下來。”


  “所以他認為我爹依附十常侍,料想我也如此?”


  “是的,但他又哪裏能想到,孟德一下車就揭穿了他溜須拍馬行為。”


  說著夏侯淵掏出錦囊,解開了繩索,將裏麵的金銀珠寶倒了出來,接著道:“他見你不溫不火猜不透你,所以便塞給我了這麽個玩意兒,讓我在你麵前多多美言,又說回家再備一份厚禮,擇日拜見。”


  “看來這個貪官還真關心我,我剛把他打發走,這一會兒不見他又追來了,是非得我誇他兩句呢?”


  “那肯定是誇呀,不然他怎麽知道這錢財使對了門路沒有。”


  “不行,我得像個法子收拾一下這幫貪官。”


  “什麽法子?”


  “你就別管了,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曹平安撇了一眼那錦囊內的金銀,又道:“這東西你一會兒拿去給那城外驛館,算作我們昨天住宿的費用了。”


  “諾。”


  “對了,你去的時候順便讓那些挨了王富貴欺壓的百姓們寫封他的罪書,不會寫字的就找人口述代寫,最後我得拿這些做證據。”


  夏侯淵轉身而去,曹平安便在心裏自個盤算:這濟南國十多個縣,如何才能將這些個縣份上的贓官拿除幹淨,確實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曹平安想了想已然拿定了主意,他攥著拳頭活動著手腕,似乎在告訴他人:接下來便要看他的手腕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