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 玄黃大陸神龍國,東木震州醫道皇
神龍國,兩百多年來,勵精圖治。他國有長技則學,自己有本領則創。故如今,玄黃大陸國力第一。
神龍國聖帝可謂是世界上權勢最大的人,但仍然秉持著絕不稱霸的仁義之風,保留其他種族與國家生存。神龍國疆土遼闊。疆域之外的東南西北大致地形是:東海洋,南群島,西連山,北雪地。神龍國之內的地域有共分為九州,呈九宮格狀排布。
九州之間的間隔是貫穿南北西東的井字形大河。自西向東流的北「黃河」與南「長江」;以及自北向南流的西「青河」與東「大江」。九州以五行八卦分之,也可單以方位代稱之。分是:東木震州、東南巽州、南火離州、西南坤州、西金兌州、西北乾州、北水坎州、東北艮州、中土神州。中州統領全局,乃九州之首,聖帝、帝都所在。其餘八州皆有各自的聖皇、皇宮。
由於是中央集權的帝皇統治,九大聖君的每個決定都關乎國民、國策。絕對的權利就會導致絕對的腐敗,但是九大聖君皆不會,絕對不會。九大聖君手下的官員更加不會。不會的原因,與龍吟刀有莫大聯繫。龍吟刀共九柄,乃是三皇的文治與祖龍的武功,煉成的輔佐聖君治理神龍國的最強神兵。
九柄龍吟刀都沒有刀鞘,這是激勵著九大聖君,殫精竭慮、自強不息的龍的精神。更加督促九大聖君不斷地為生民謀福祉,也提醒九大聖君要對自己武技不斷追求。
九大聖君的任期皆是四十九年,終身只能任一次。當四十九年一過,九大聖君會齊聚帝都,將九柄龍吟刀插入帝都九龍壁的凹槽之中,九柄龍吟刀本身的龍吟就會響徹九霄。龍吟壁更會以發出九州天幕,昭示這任九大聖君的明的暗的所有重大決定。連昭七七四十九天,正對著聖君在位的七七四十九年。
一生功過任由自己的子民評價。子民們經過歷代聖君不斷的教化,早已成為明辨是非,智慧卓越的子民。子民們在這一年中對自己的聖君心悅誠服,就能夠通過自己虔誠的信仰為聖君祈禱。信仰之力達到標準,那麼這名聖君就獲得進入聖君域,拜三皇與祖龍為師的資格。
然而,有時候,聖君的決定會有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於覺得自己受到了傷害。更有可能作為眼前利益損失方,對聖君心存怨恨的眾人對聖君的重重誤解。這些事情,會颳起歪風邪氣,而這些邪風都會在四十九年之後的第五十年爆發,這一年九州都很有可能爆發小規模的反叛。但聖君天幕和神龍國傳承下來的正道力量,完全可以將這股邪風瓦解逆轉。
最後就是新一代九大聖君的甄選,九大聖君的候選人都會來到九龍壁前。用手握住九龍壁上的龍吟刀刀柄,同樣,九龍壁會以天幕的形式公布這位候選人的一切能力、智慧、經歷、感情。如果得到所在州的大數認可,則這柄龍吟刀就會跟隨這位聖君。聖君也得以在此州君臨天下。龍吟刀上的龍珠一邊自動記錄聖君的一舉一動,一邊還賜予聖君一對明辨忠奸的神龍法眼。
這樣的政體,被世界上稱為「龍吟刀法」。它之所以是最完美的政體,是因為擁有最大統治權的人是天底下最透明的人,是人們最相信、最有能力、最有智慧的人。而這個人又有可以明辨忠奸的龍吟刀在手。
詩云:
龍吟刀入壁,君業見蒼穹。
昔日為皇帝,生民辨過功。
傳承華夏火,逆轉九州風。
甄選賢明智,乾坤再始終。
這樣的政體下,神龍國的九州呈現不同的樣子,百花齊放。有的州有聖君家族,這一族特別優秀,人們心悅誠服;有的州講究公平競爭,就發明了最公平的選拔體系;有的州崇尚師道傳承,拜師聖君,上一任聖君選自己最優秀的弟子繼承;有的州崇尚學術,學術蒸騰,選出的聖君自然是當時顯學的立說之人……等等不一而足。
神龍國境,真正達到了「百家爭鳴,君子如龍」的境界。
而卸任的聖君,有的進入聖君域繼續學習、修鍊;有的慣做閑雲野鶴,逍遙世間;有的繼續為臣造福一方。
大衍之數五十,即可編年。自神龍國聖太祖劉全開國以來,已至五大衍四十年。
我們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東木震州,震皇宮,修省殿。一群中年人正在議事。其時,神龍境內,早無跪禮。帝皇與群臣坐而論政,恍如師生、同事、朋友。插科打諢、互相打趣之場面多有。正是這一群老頑童,在修省殿上,嬉笑怒罵之間,解決眾多民生大事。
正中一位案上龍吟刀,頭上寸短髮,臉龐削瘦,鬢白而態不老,雙眸中智慧如海之人。正是四十年前,以醫入道,十六歲便得到九龍壁認可,時任東木震皇的洪玉磯。
「朕聞近年來,文壇鼎沸。大有全民作文之象。認真治學、勤學苦練者有之;師承名家、金玉良言者有之。但更多的,是無病呻吟、有病瞎吟、韻律不齊、平仄不通、通篇廢句、擬古不古、創新無法之文。如此輕薄為文,令凡眾漸失賞評之能。必使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毀神龍一國文學之根基也。眾卿以為如何?」震皇輕撫龍吟刀背,緩緩道來。
大學士水無空漸收笑容:「深究其因,蓋我朝自聖太祖開國以來,唯各大衍之五十年,稍有亂象,其他時候四海昇平。可謂昌盛興茂,不起干戈。故武人多棄武而從文。身體不佳者不易習武,一目了然;心思不純者不能學文,卻需經年累月判之。另外,文人相輕,互相不服,不止我朝,歷朝歷代皆是如此。今日之局,只因我朝人口眾多,可比歷朝人口之和,眾口悠悠,利動人心。歷朝文道之爭,尚能幾派各自精進,不失其本。如今卻是互相謾罵,毫無進境。臣以為,如此局面,只有聖公子可解。還請陛下立發詔書,招公子回朝。」
「嗯,愛卿此言甚是,朕就不發。」
「好!……,啥?不發?」眾官素知水大學士姓水,性格卻如火,皆憋笑而不能。
「時隔五年,老水你還跟朕提那個逆子?當年,朕悉心教導他醫術,誰知他把書里的醫古文、醫古詩全背出來糊弄朕。背書天下無敵,救人一下不會。朕還能指望他?朕十六歲已經救人不少,還執掌震州,那逆子十六歲,除了會寫兩首歪詩,吟風弄月之外還懂什麼。稍稍責罰,還離家出走。不議。」
……
後宮。
「發不發?」聖后李文琴,捏著鳳舞劍,長劍上炎氣,圓臉上殺氣。
「發……誒,詔書之中字字都是朕的節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