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60章 陝西商人的代表一
朱由檢看了過了會同館安排的,各省商人討論小組的分會場後,拿過了一隻鉛筆勾勒了幾處會場後說道:“今天上午,朕先和陝西、陝北、四川、湖廣三省的商人談談…”
明代的陝西是一個囊括後世陝西、陝北、寧夏、甘肅四省在內的廣闊行政區域。
在朱由檢的建議下,召集商人代表時,陝西被分割成了陝西和陝北兩塊代表區域。陝北包括了寧夏區域,而陝西留下了甘肅區域。
雖然陝西的行政管轄區域非常大,但是大商人都不多,且主要集中在西安和漢中區域。
漢中商人以經營茶葉為主業,而西安商人則主要追隨山西商人從事鹽業、糧食貿易及邊塞貿易。
雖然分成了陝西和陝北兩個部分,但是兩個區域的商人代表提出的問題基本沒有什麽區別。而據會同館傳回來的消息,兩處的商人代表經常在一起開會。
於是朱由檢幹脆一起召見了兩處的商人代表進行會談,40名商人代表加上皇帝身邊的近侍,把黃字院內的一間大屋子擠的滿滿當當的。
漢中茶商田常浩、西安商人劉昭是這些陝西、陝北商人代表中的領導者,他們代表著這些商人們,把這幾天總結出來的行商難處向皇帝做了一個陳述,然後就惶恐不安的坐了回去,等待著崇禎的決定。
“朕已經看過了各位寫上來的各種行商中遇到的問題,今天也親耳聽到了各位的想法。
朕以為各位代表提出的不少問題,的確是朝廷沒有盡到自己職責的體現。
比如道路多年失修,導致運輸不便。地方盜賊群起,商隊非集結成大隊人馬不敢上路等等。這些都是朝廷的責任,朝廷應當管理起來。”
聽到皇帝沒有無視他們提出的問題,這讓一直警惕和惶恐的商人代表們都稍稍放鬆了些。
劉昭更是帶頭向著崇禎叩首說道:“聖君體恤我等商民的苦痛,實在是我等商民之福氣。我等乞求陛下子仁慈,減免我陝人之商稅,好讓我陝民有口飯吃。”
商人代表們頓時也跟著拜倒了下去,試圖讓皇帝就此免去陝西商人的稅賦。
朱由檢看了眼這位迫不及待想要給自己戴上高帽的陝商代表,不置可否的說道:“各位都起身吧,朕是來同你們討論問題的,不是來聽各位歌功頌德的。”
劉昭偷偷抬頭觀察著皇帝的神情,看到皇帝臉上有些陰沉的模樣,他立刻見好就收的帶頭起身站回了原處。
看著這些商人代表們順從的站回原處之後,朱由檢的臉色才稍稍好看了一些,他繼續開口說道。
“商人分為行商和坐賈,這商稅也分為關稅和鋪戶稅。大明征收的商稅一向以關稅為主,主要集中在長江及運河航道上。而陝西地區的商稅卻主要以鋪戶稅為主,關稅基本很少。
朕這些日子研究了下陝西的民生狀況,發覺主要原因就在於,陝西雖然地方廣大,但是土地貧瘠,百姓並不富裕,且連年災荒之後,陝西百姓已經家無餘財了。
陝西人連飯都吃不上了,那裏還能有什麽商業活動呢?而陝西商業以往最大宗的活動,莫過於同蒙古人進行茶馬互市。
但是陝西受災的時候,草原上的蒙古人同樣也在受災,他們的牛羊馬群都在不斷的死去,根本沒有足夠的馬匹跟我們進行互市貿易。
且大明茶馬互市的主要場所,一在河州,一在大同,河州地方偏遠,運輸成本高昂,且受到川藏茶馬互市的競爭。而大同位於山西,交通便給,同蒙古各部距離更近,運輸成本更低。
所以陝西雖大,但是陝西商人的力量卻很小。甚至於不得不依附於山西商人,方能支持下去。”
崇禎的分析,讓陝西商人們紛紛點頭同意,對於陝西越來越艱難的商業環境,他們隻有感受的更深。事實上,不少陝西商人都已經把商業活動轉到了外省,他們對於陝西流離失所的大群流民已經嗅覺到了危險。
田常浩對於茶馬互市的衰退感受最為痛切,聽了皇帝的言辭後,不由自主的開口說道:“陛下所言極是,我漢茶和川茶一向以甘甜而著名,在口外也聲譽卓著。
但是湖廣茶商以劣茶充當好茶,以極為低廉的價格出售給那些番商,甚至於往茶葉中添加假茶,連帶著破壞了我們這些邊商的名譽。
小民以為,要維護茶馬貿易的規模,首先就要禁絕湖廣劣茶進行茶馬貿易,隻有讓那些番商恢複了對我大明茶商的信任,他們才會遠道而來進行貿易。”
朱由檢對著田常浩點了點頭說道:“茶馬貿易中要對交易活動進行嚴格管控,不能讓那些奸商損害了正當商人的利益,朕覺得很應該。
但是用朝廷的力量去禁絕湖廣茶葉,朕覺得不太好。今天朕能用朝廷的權力禁止湖廣茶葉進入茶馬貿易,那麽你們就不怕,明天朕用朝廷的權力禁止陝茶進入茶馬貿易嗎?”
田常浩頓時有些不知所措,期期艾艾的說道:“我等都是忠於陛下的臣民,陛下是聖明天子,為何要如此作為?”
朱由檢平靜的說道:“陝西茶商是朕的臣民,湖廣茶商難道就不是朕的臣民了嗎?朕禁絕了湖廣茶葉,就是你們眼中的聖明天子,朕要是禁絕了陝茶,湖廣茶商難道不會把朕當做聖明天子嗎?”
田常浩腿一軟,頓時跪下向崇禎請罪了。朱由檢揮手讓他起身之後,掃視了一眼在場的陝西商人代表們,方才開口說道。
“陝西是個農業大省,大部分人都是靠農業吃飯,換句話說就是靠天吃飯。但是最近這些年氣候異常,除了去年之外,都是災害不斷。
古人雲,三年豐收才能積蓄一年之糧。而陝西這些年的災荒,早就把陝西百姓的積蓄消耗一空,如果接下來的年份,再遇上前些年的天時,陝西人還能活的下去嗎?
諸位應該都是陝西人,如果陝西大亂,各位的家人和親族還能安樂的過快活日子嗎?”
皇帝的問話,讓在場的商人代表們忘記了商稅的事,勾起了他們對於家人擔憂的情緒,雖然他們不少人已經準備把家搬離偏遠的縣城,但是想要把整個親族都遷走,顯然是不可能的事。
一個是家鄉的田地不能拋棄,一個祖宗廬墓不能拋棄。更何況,人離鄉賤,物離鄉貴。在這個宗族禮法的社會裏,外鄉人不受欺負那是不可能的事。
不是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很少人會下這個決心,把整個宗族遷移到外地去。
劉昭看了看同鄉們的神情,咬了咬牙,再次上前對著崇禎拜倒說道:“聖明無過於天子,陛下如此關心我陝人,我等惟陛下之命而從,隻求陛下能夠救我陝人於水火。”
在場的商人代表們,頓時跟上了劉昭的步伐,紛紛向著崇禎懇請道。這一次他們的懇求聲,倒是真心實意了一些。
朱由檢站了起來,走到了跪拜自己的商人中間。他踱著步說道:“你們都指望朕去救陝人,但老實說,朕其實並沒有這麽大能量。真正能救陝人的,隻在各位身上。”
朱由檢的話讓這些商人們一頭霧水,如果連皇帝都做不到的事,他們這些地位鄙賤的商人們又如何做的到。
劉昭大著膽子詢問道:“小民愚鈍,敢問陛下此言何解?若是能救家鄉父老,小民傾家蕩產也願意,可是小民的家產對於陝人來說,也隻是杯水車薪啊。”
朱由檢看著他笑了笑說道:“就算把諸位的家產都算上,也不過是救上陝人一時罷了。所以各位不必擔憂,朕要圖謀你們的家產。”
皇帝的話讓商人們終於完全放下了心來,他們的確是想為家鄉父老盡點力,但是要讓他們傾家蕩產去救陝西的流民,他們同樣是敬謝不敏的。
朱由檢在過道上慢慢踱步說道:“種田是看天吃飯,想要不看天吃飯,就要大修水利,隻有陝西百姓吃飽了肚子,口袋裏有了餘糧,各位才能賣的出去商品。
在水利設施沒有發揮作用之前,我們首先要賑濟受災的百姓。或是以工代賑,通過修繕道路來救助百姓。
但是不管興修水利、賑濟災民、修繕道路,都需要花費巨大的錢糧,可是國庫裏卻是空空如也,完全負擔不了這筆費用。
那麽錢從何而來,古人雲: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我大明財富十之七八聚集在東南,半個蘇州府的商稅就抵得上整個陝西的商稅。隻要能夠收取商稅,朝廷就能負擔這筆費用。
為什麽東南富裕而西北貧瘠,還不是因為西北地區要時不時的防備蒙古人南下。自我大明開國以來,蒙古破關而入不止一次,每一次都是陝西和北方地區受損,但是東南各省卻次次安然無恙。
為什麽?不就是我們替他們這些南方人擋住了胡虜的入侵嗎?陝西為大明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貢獻,東南的商人們繳納稅收,幫助陝西人建設家園,難道不應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