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三國之亂臣賊子> 600.第600章 爭論

600.第600章 爭論

  冀州下設安平、常山、中山、河間、清河、趙國、巨鹿、渤海、魏九個郡(國),土地廣袤,物產豐富。 

  建安元年秋,青州軍兵鋒所指,清河郡、渤海郡、安平郡紛紛偃旗息鼓,歸順朝廷。 

  一時之間,與青州接壤的魏郡、河間國蠢蠢欲動,大有投靠李賢之意。 

  一州之地九去其三,剩下來的郡縣也搖搖欲墜,袁譚也好,袁尚也罷,他們都明白,大敵來襲,滅族之禍就在眼前,若再勾心鬥角,袁氏一族便要從冀州除名了! 

  袁紹好不容易才為袁氏一族打下了偌大的根基,袁氏兄弟不想將其葬送到自己手中。 

  一番決斷之後,在荊州孟公威的指點下,袁譚、袁尚決定攜手對敵。 

  如何對敵? 

  首先要擯棄前嫌,袁譚也好,袁尚也罷,他們相互間都有太多的猜疑、忌憚,如果不能深入地交流一番,即便「攜手」,也難以成事。 

  如此一來,孟公威便出現了,他極力促使袁譚、袁尚相見。 

  地點就在常山國,距離張揚的河內不過數十里。 

  為了以示誠意,袁譚、袁尚並未攜帶大軍同行,可是,青州軍神出鬼沒,青州暗營更是凶名在外,為了保護袁氏二人,孟公威說服張揚,使其親領五千兵馬抵達現場。 

  孟公威雖有辯才,卻無實力,張揚的加入,使得說和的可能性大幅增加,畢竟,張揚也不想直面青州兵鋒,如果冀州袁氏能夠抵擋青州軍的侵襲,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在數千兵馬的保護下,袁譚見到了袁尚,這是兄弟二人幾個月以來的第一次相見。 

  單從身量上看,袁譚、袁尚全都繼承了袁尚的優點,生的高大魁梧,唯一不同的是袁譚皮膚略黑,而袁尚面目白皙。 

  甫一相見,二人都不知該如何開口。 

  孟公威、張揚只是做個和事佬,並沒有摻和袁氏家事的打算,確定袁氏兄弟不會火併起來之後,二人便遠離了。 

  氣氛逐漸變得尷尬起來,不知過了多久,袁譚動了動嘴唇,道:「三弟,袁氏基業不能葬送你我之手,否則的話,我們無顏面見黃泉之下的父親」。 

  袁尚微微頜首,不情願地喚了聲:「兄長所言極是」。 

  「巨鹿馬嚴、渤海潘氏皆鼠輩也,若不能施以雷霆手段,定會有人效仿,此風斷不可漲」 

  袁尚不置可否:「兄長意欲何為?」 

  「你我聯手,先奪巨鹿,震懾宵小!」 

  巨鹿一失,鄴城所在的魏郡失去了屏障,只要青州軍攻入趙國就可以將魏郡與冀州余部的聯繫攔腰截斷,使其成為一塊孤地。 

  袁譚數年的根基俱在鄴城,怎能容忍鄴城失手? 

  袁尚有些不情願:「兄長,青州軍勢大,兗州曹操已然自顧不暇,只怕難以援手,僅靠河內張揚一部,如何是太史慈的對手?」 

  袁譚皺起眉頭:「據我所知,太史慈麾下不過三萬兵馬而已,你我兄弟聯手,人馬足有四萬,何須懼他?」 

  袁尚搖了搖頭:「兄長有所不知,我有可靠消息,前些時日,太史慈裁汰降兵,取其精銳,已經成軍五千人,高覽、鞠義皆為其所用」。 

  袁譚破口大罵:「高覽可恨,枉我袁氏待他不薄,他卻恩將仇報,實乃狼心狗肺之人!」 

  袁尚雖然惱怒,卻不像袁譚這般失態,降軍雖成,可是戰鬥力肯定是個問題,真正需要顧及的還是太史慈的青州軍。 

  然而,不等袁尚開口,袁譚又道:「我聽說公孫瓚帳下餘孽田楷統領一部人馬正在清河郡,三弟,若不然先拿他開刀?」 

  袁尚再也忍耐不住:「兄長,姑且不論田楷戰力如何,單說你我兩軍,如何趁其不備將其剿滅?大軍出行,絕難銷聲匿跡,然而,一旦暴露行蹤,太史慈怎會坐視不理?只怕我方人馬尚未抵達,青州軍已經布下了天羅地網!」 

  袁尚分析的井井有條,便是袁譚都有幾分認可,然而,在自己的死對頭面前,袁譚卻不想認慫,他嘴裡道:「數月不見,三弟卻是謹慎了」。 

  這是在嘲笑袁尚膽小怕事。 

  若非以大局為重,袁尚早就反唇相譏了,可是,這時候卻聽他說道:「兄長勿要感情用事,我冀州兒郎再也經不起太大的折損了,如果沒有絕對把握,我不會對付田楷,更不會征討巨鹿」。 

  袁譚強忍著怒意,道:「你想怎樣?」 

  「如果兄長打算往北退卻,我可以在此立誓,必會出動大軍護得兄長周全」 

  「如果我執意留下呢?」 

  袁尚嘆了口氣,道:「那就休怪兄弟我獨善其身了」。 

  袁譚大怒:「說來說去你還是怕了,你若無膽,何必淌這一趟渾水?老老實實地躲在窮鄉僻壤,永遠也不要出現便是」。 

  袁譚再三譏諷,便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氣。 

  袁尚再不忍耐,道:「我若不出現,父親豈不是永遠死的不明不白?」 

  袁譚大為驚疑:「你這是什麼意思?父親怎麼死的不明白了?」 

  袁尚冷笑:「我且問你,父親征戰多年,可曾出過紕漏?」 

  袁譚沉默不語。 

  袁尚緊盯著袁譚的眼睛,道:「定有姦細私通李賢,否則的話,父親斷不至於敗的這麼慘!」 

  「你可有證據?」 

  袁尚仰天大笑:「證據?我經營多年的涿郡一朝被襲,多年積攢的糧秣折損殆盡,若非姦細通稟,李賢怎麼知道涿郡空虛?」 

  袁譚心中一沉,道:「誰是姦細?」 

  袁尚冷笑不已:「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兄長何必問的如此清楚?」 

  袁譚滿頭霧水,忽然,他看了袁尚一眼,當即恍然大悟,看袁尚這模樣,只怕對他成見已深:「你這是何意?」 

  袁尚前行一步,道:「兄長,你敢說你身邊之人皆是清清白白的?」 

  「這……」袁譚被袁尚問的一滯,可是,只緩了片刻,就見他惱羞成怒,反問道:「三弟,你又如何能保證你身邊之人不是姦細?」 

  「我九死還生,險些為李賢所殺,如此還不能證明嗎?」 

  「高覽、鞠義可是活得好好的,再者,三弟不是陷入城中的嗎?怎麼非但毫髮無損,反而帶著精銳全身而退?」 

  這是袁尚最痛苦的一點,李賢明明是殺死袁紹的罪魁禍首,可是,威逼利誘之下,袁尚卻無法拒絕李賢的饋贈。 

  於是,今日面對袁譚的質問,袁尚也無力反駁。 

  沉默等於默認。 

  袁譚早就憋了一肚子氣,他又冷曬道:「三弟手中不是還有父親的遺囑嗎?為何不拿來一觀?」 

  遺囑很有可能是假的,對此,袁尚早有心理準備。 

  可是,此番面對咄咄逼人的袁譚,袁尚卻不能有半分退讓,他若退了,便意味著他自己心虛! 

  「兄長這話我就聽不明白了?我曾經說過,青州軍雖然俘虜了我,可是看護並不嚴密,那一日,我便是趁其不備,帶領冀州兒郎殺了出來」 

  「喔?三弟也算個大人物,你能逃竄,為何未曾聽聞李賢派人追趕?」 

  「許是我方人馬逃的太快,李賢來不及反應」 

  「哼!」 

  袁譚懶得爭辯。 

  此處劍拔弩張的局面很快就傳到了張揚、孟公威耳中,二人聽罷,急忙勸阻:「二位且聽我一言,青州兵多將廣,若是冀州不能統一對敵,只怕凶多吉少」。 

  袁尚不置可否:「荊州也與徐州接壤,為何不派兵滋擾?」 

  孟公威顯得很是尷尬:「江東孫策賊心不死,正派人強攻白帝城,荊州一時之間抽調不出人手」。 

  「如此,荊州如何相助?」 

  「劉使君願意資助刀具三千兵,長槍五千,甲胄一千具」 

  袁尚這才停止不依不饒的態度。 

  一番詰問,逼得孟公威狼狽不堪。 

  張揚有心救場,可是,袁尚所言極是,既然荊州有心敵對,為何不曾派人對付李賢? 

  難道是抱著坐山觀虎鬥的念頭? 

  懷疑的念頭一經冒出便再也無法扼殺。 

  孟公威明白,這時候他必須將事情說明白,否則的話,聯袁拉張共抗李賢一事就要胎死腹中了,「諸位且聽我一言,我家使君已與曹孟德有言在先,只要冀州有難,曹孟德絕不會袖手旁觀!」 

  袁尚再度嗤之以鼻:「太史慈連奪冀州數郡,為何不見曹操一兵一卒?」 

  張揚也猶疑起來,劉表無法插手的情況下,如果連曹操都三心二意,僅靠他河內一家,就算與冀州聯手又能怎樣? 

  苦也,早知冀州袁氏如此不堪,曹操這麼靠不住,當時就不應當衝動。 

  現在倒好,袁氏會盟,張揚也成了主謀,再想抽身而退,只怕李賢也不會放過他。 

  袁譚一直未曾開口,此時,頗為期待地問道:「孟先生,我知道你的辛苦,可是,曹孟德何日才能發兵來援?太史慈奪了清河郡,只怕用不了多久就會兵圍鄴城,一旦鄴城失守,冀州南部將再無可守之地呀!」 

  饒是孟公威有三寸不爛之舌,這時候也不禁有些語塞,他只負責合縱一事,可是,對於曹操並未管轄之權。 

  曹操何時出兵,哪裡是孟公威能夠管得著的? 

  有心忽悠一番,可是,一旦謊言破滅,孟公威苦苦經營的聯盟馬上就會分崩離析。 

  無奈之下,孟公威只得含糊其辭,道:「青州軍並非不可戰勝,只要眾志成城,太史慈絕難得手」。 

  袁譚並未多言,只是瞪大了眼睛,等待孟公威繼續揭曉答案。 

  無奈之下,孟公威只好應承起來:「曹孟德自知兗州與冀州乃唇齒相依的關係,一旦冀州有失,兗州必不可守,這般情況下,曹孟德絕不會袖手旁觀」。 

  「兗州軍雖不是青州軍的對手,可是,素有精銳之稱,若是曹孟德真心相助,鄴城一定可以守下去!」 

  袁譚似乎在說服自己。 

  鄴城是袁紹經營多年的根基,城內糧秣、盔甲無數,只要一日未曾破城,袁譚便有說話的底氣。 

  反之,如果讓袁譚棄城而逃,就算兵馬毫髮未損,士氣也必定會跌落谷底。 

  那時候,沒有鄴城作為根基,袁譚如何是袁尚的對手? 

  袁譚也好,袁尚也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便是孟公威、張揚也不能免俗,他們願意合作,但這個合作的前提是不去損害己方的利益,如果因為合作一事,影響到自家權益,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拋棄。 

  氣氛再度凝固住了,幸好,袁尚打破了沉寂,「久聞張叔父大名,今日一見果然非同凡響,不過,小侄有一問,不知叔父可否解惑?」 

  看模樣,袁尚很是尊重張揚的意見,否則的話,言語間不會那麼小心。 

  張揚連連頜首:「賢侄直言便是」。 

  「若是李賢分兵對敵,我冀州軍遭遇強敵,而河內只要置身事外便可明哲保身,不知叔父會如何選擇?」 

  張揚啞然,這種情況是他從未想過的。 

  眼下,聽得袁尚發問,張揚只得硬著頭皮笑道:「賢侄寬心,叔父言出必踐,只要立下盟約,無論李賢如何離間,我都會不動分毫,至於適才一問,我可以告訴你,河內軍定會上陣一戰!」 

  自從黃巾覆滅,黑山軍南下以來,河內軍已經許久未曾上陣廝殺了。 

  當務之急卻是如何保證軍卒的戰鬥力。 

  聽得張揚表態,不等袁尚回禮,孟公威便急切地道:「諸位,時辰已到,我等莫要辜負了這大好時光呀」。 

  袁譚連連頜首:「孟先生寬心,我部人馬必定死守鄴城,不讓青州軍得手,萬一守不住城池,我也不會讓青州軍好過!」 

  袁尚在孟公威的逼視下,只得承諾:「涿郡前些日子剛剛遇襲,糧秣、盔甲一掃而空,不過,只要孟先生、張叔父攜手對敵,我願共進退!」 

  「好,如此便好,如此便好!」孟公威大為高興。 

  此番,若能完成劉表下達的任務,孟公威必定可以獲得數之不盡的聲望! 

  張揚也鬆了口氣,怕就怕袁氏二子不知死活,非要分出個勝負,那樣的話,河內就要早謀退路了…… 

  還好,袁尚、袁譚還算識大體,沒有讓張揚絕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