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麻三劍
幾人回到前廳,顧雷二堂主正與麻俊雄談天說地,聊得大是興起。顧鐵珊見端木夫人神色稍稍轉和,心知一時半刻無有大礙,當即著人奉茶看座,道:「今日得會兩位高賢,實是三生有幸。顧某人久在江夏,竟不知湖廣境內有麻老兄這樣的英雄好漢,當真是井底之蛙。」麻俊雄笑道:「麻某草野山民、遠居煙瘴之地,實令兩位堂主見笑。在下此番到訪寶地,一來因與小女許久未見,心中有些思念;二來欲尋景少俠商議一件要事。」
景蘭舟道:「久聞麻寨主威震苗疆,前輩有事但管吩咐,在下自當效力。說來也巧,晚輩亦有一事意欲叩詢。」麻俊雄搖頭道:「甚麼前輩晚輩?公子是思過先生的高徒,若真細論起來,只怕還是麻某的尊長。不知少俠有何事要問?」景蘭舟道:「不敢當。在下向日偶聞麻寨主與我文奎師兄有些淵源,不知寨主與我師哥是如何相識?」
麻俊雄嘆了口氣,道:「原來大家不謀而合,都是為了文大俠而來。文奎大俠病逝多年,武林人所共知,麻某近來卻收到風聲,他老人家又重在江湖上現身,諸位定也有所耳聞的了?」眾人心道:「這消息走得好快,竟已傳到了苗域。」
麻俊雄接著道:「在下長於麻陽縣北的蠟爾山,現任五寨長官司副官,隸屬朝廷保靖州宣慰司。麻某這身本事難望中原高賢項背,在彼處苗寨卻有些薄名,遠近朋友贈我一個外號叫做『麻三劍』。」景蘭舟心道:「無怪當日醉花使對蠟爾山麻三劍之事如數家珍,原來她就是麻俊雄的女兒。」
顧鐵珊道:「顧某愚鈍,不知麻兄這個大號是何意思?」麻俊雄道:「那蠟爾山地處湖廣、川黔三省交界,乃是諸苗聚集之所,共有大小七十四寨,民風頗為剽悍,男子自小多習刀劍槍棒,這一二十年來卻從無一人能接得住麻某三劍,故而以此得名。」顧鐵珊撫掌笑道:「果然是一枝獨秀,卓爾不群。」
麻俊雄哈哈一笑,道:「不瞞諸位,麻某在七十四寨雖無敵手,並非在下天資過人,不過是我年輕時蒙文奎大俠傳授了幾招劍法而已。文大俠並未收在下為徒,只指點了我一個月武功,麻某卻已終身受用不盡。可嘆麻某受此厚恩,未有半分相報,卻聽說文大俠英年凋逝,實是悲痛萬分;及至近日聞其猶在人世,心中喜不自勝。麻某極欲再行拜望文大俠一面,只不知他老人家的行蹤;我自小女家書中得知她早前結識了景公子,公子與文大俠師出同門,又是本月君山法會的貴客,故而在下冒然過訪武昌,此番有幸與眾位結交,實乃人生快事。」
在場除景蘭舟外餘人皆不知麻俊雄劍法是文奎所授,聞言甚為詫異。顧鐵珊稍一沉吟,微笑道:「不知麻老兄因何機緣,得我文師兄傳授劍招?這機會可著實難逢哪。」麻俊雄道:「文大俠早年遊歷路過蠟爾山,在下僥倖幫過他老人家一個小忙,誰想竟承此惠澤,實在受之有愧。」
景蘭舟見當著花萍二使之面,一時不便提及文奎與冼清讓乃是父女,只道:「麻寨主一片厚意,在下感激不已。這事說來卻同無為宮有些干連,文師哥先前為仇家所算,之後又落入了青蓮尊者手裡,我等也正自商議救人之計。」
花萍二使聞言大驚,醉花使問道:「文大俠是在青蓮護法尊者手中?」景蘭舟思忖若吐露祝酋欲以文奎相挾,恐易涉及冼清讓身世,便只點了點頭。醉花使沉吟道:「我等已收到宮主號令,青蓮尊者欲圖叛教自立,或將為亂中元法會,教中人人得而誅之,不想他竟如此大膽,連思過先生也敢得罪。」
麻俊雄愕然道:「文大俠武功絕頂,這青蓮尊者是甚麼人,怎能將他制住?」醉花使搖了搖頭,道:「本教青蓮護法一職空缺多年,女兒也是數月前才聽說此人,實不知其來路。不過『歲寒三友』已然歸順宮主,即便姓祝的本事再大,諒來也無勝算。」
麻俊雄沉思片刻,向景蘭舟道:「無為教七月十五君山大會,麻某固未受邀,我聽小女說公子乃是冼宮主的貴客,不知在下可否冒昧同行?倘若文大俠當真為人所制,麻某拼著這條性命也要將他救出。」景蘭舟道:「麻寨主是醉花妙使的尊翁,這事何須與在下商量?卻不折殺景某。」麻俊雄笑道:「我這女兒教中規矩很嚴,我雖是她老子,只怕多半也要碰壁。」
景蘭舟見麻俊雄言出丹誠,心道:「這位麻寨主豪宕不俗,武功又是極高,若能得其之助,自是有益無害。」當即道:「既如此,景某深感寨主隆情,不知二位尊使可有異議?」醉花使掩嘴笑道:「爹和公子一齊開了口,我還敢說個『不』字么?」
景蘭舟又道:「在下從文師哥口中得知,蓑衣幫史幫主的『趕屍劍法』是從寨主這兒學去的,不知又是甚麼緣故?」醉花使聞言一怔,道:「莫非前日我等與公子在南昌見到的那位蘇樓主,便是……便是尊師兄文大俠么?」景蘭舟嘆道:「道長果然敏慧。在下當時胡裡胡塗,連師哥站在眼前也認不出。」
麻俊雄嘆道:「不錯,史幫主的劍招是我教的,事前未得文大俠允准,實是大大不該。史森幫主資賦甚佳,學得文大俠的劍法后又自行闡揚增補,練成了一路『趕屍劍法』,那也很了不起了。」景蘭舟道:「咱們學武之人不應多拘門戶之見,原也沒有甚麼,只是史幫主每提到這事都有些遮遮掩掩,似是難以啟齒,不知所為何故?」麻俊雄道:「想是史幫主未經師門許准便習練別派武功,不喜提及於此。」景蘭舟見他輕輕一句帶過,與史森、史沛殷言及此事之時的窘態大相逕庭,不覺心下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