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
聽著水靈光關於滇池與螳螂川的人文曆史與地理知識;
楚留香心中也同樣感悟著:
中華飲食源遠流長,烹飪一種美食並沒有什麽標準規則,一種食材,哪怕是同一道佳肴,在不同人的手中與口中都有不同的標準;
一道讓人喜愛甚至溺愛的美食,不管如何製作,都逃脫不了一個規律:
與天、地、人結合!
任何不與天、地、人結合的美食是不存在的;
民以食為天!
《易經》中,食為兌卦,代表人情和欲望;
天為乾卦,代表本性和天道。
民以食為天代表情緒不能害本性,人欲不能傷天理。
中華飲食正是遵守了這樣的一個法則,才有了如今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
這底蘊吸引著千千萬萬中華兒女願意一代一代地傳承,永不熄滅,深深鐫刻進每一位中華兒女血脈當中;
楚留香享受著水靈光帶來的人文大餐,將竹簽上的螺螄肉放入嘴中;
入口的螺螄肉彈力十足,這是新鮮螺螄肉才有的彈性;
螺螄肉外表酥嫩,當牙齒越往螺螄肉裏麵深入,螺螄肉的彈力越足;
當將口中的螺螄肉一咬兩半,螺螄肉的汁水立即流向口腔中的兩頰;
伴隨這鮮鹹的螺螄肉汁水流入兩頰,舌頭底部立即生津不少,迅速與這鮮鹹的味道結合;
頓時讓人唇齒之間,充滿鮮鹹的香氣;
這種鮮鹹的香氣與隨著而來的濃鬱舂螃蟹的爽嫩與香辣混合在一起;
使得螺絲肉的鮮美風味更加得到突出,尤其是香辣味的介入,更加讓螺螄肉那股清淡的肉香味得到放大;
隨著咀嚼,彈力十足的螺絲肉與嫩滑的盤蟹肉交融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口感;
這種口感在帶來特殊美味的同時,也帶來些許樂趣;
螺絲肉由於部位的不同,軟硬程度與美味程度並不均勻,這使得人在咀嚼的時候,總是在尋找螺絲肉中那最特殊的一個部位;
這部位不僅彈力最強,味道也特別濃鬱;
這部位就如吃到羊肉、牛肉中的蹄筋一般,不僅有嚼勁,而且還特別香;
也正是這部位的存在,螺螄肉成為一種非常受人喜愛的下酒菜。
對於這道螺螄的美味表現出極大喜愛的當屬倪不小了;
他直接將舂螃蟹倒入一些在自己的碗中,用竹簽掏出螺螄肉後;
將螺絲肉放入舂螃蟹之中,連舂螃蟹與螺螄肉一起扒入口中;
顯然,用螺螄肉蘸起的那點舂螃蟹已經無法滿足倪不小的口味了。
至於他碗中的竹鼠柳芽丸子已經被他吃了一小半,不吃點主食,光吃菜,也吃不下多少;
柳芽丸子與野雞冠菜在老百姓那裏畢竟是度春荒的食物,要說能做的多好吃,那是不可能的;
隻是在春荒的時候,填飽肚子而已,雖有些營養,但也不是不能從其他食物中獲取;
雖然偶有大戶人家做出的柳芽飯與野雞冠菜十分可口,但如用那些製作方法與食材配料,普通老百姓家不如用這些配料、食材去換取一些糧食來的更加實際。
柳芽本身那股苦澀的味道,經過水煮、剁碎、敲打、壓製等工序已經少了很多;
在加上竹鼠內髒的各種肉味覆蓋,已經基本品嚐不出那苦澀之味;
但柳芽那粗糙的口感是需要經過一些工序才能改造完成,但這需要時間,其中有一道工序就需要在清水中浸泡一天以上;
用山茶油爆炒的野雞冠菜口感就要比竹鼠柳芽丸子好的很多;
山茶油與茶籽油不一樣,山茶油並沒有茶籽油那般如茶葉的清香;
山茶並不是茶,而是一種植物果實,與茶樹的茶籽屬於不同的兩類植物;
但山茶果的出油率是茶籽的很多倍,在經濟與價格上更加貼近老百姓的生活;
山茶油與其他諸如花生油、芝麻油等都有一股自己特有的清香,這股清香能讓食物獲得更加豐富的風味;
山茶果比花生、大豆等這些一年生的油料作物不同,從一顆山茶樹種下,到結果,短則8,9年,長則十幾年;
果實需要在樹梢上生長至少一年,果實才能成型用於榨油,而果實成熟落地,同樣需要幾年時間才能腐敗成大地的養料;
長時間吸收天地精華的山茶油在珍貴程度上必然會高於花生油、菜籽油這些一年生油料作物所壓榨出來的油脂;
山茶油特有的香味是一種花香味,這種香味與另一種植物茶花香味接近,因而深受當地人喜愛;
由於產量有限,加之山茶樹本身就稀少,大山裏麵的人民基本都是自己食用,很少有賣;
山裏人家發現,這是一種治療感冒咳嗽等常見病的特效藥;
如果家裏有人感冒,每次隻需要喝一小勺,連喝幾次,病情就會得到緩解,直到最後痊愈,這比去看醫生買藥材的費用低廉很多。
山茶油的花香味與雞冠花特有的清香使得野雞冠花菜的風味顯得非常特別;
加之野雞冠花那鮮嫩的莖葉吃起來有一種爽脆的感覺,這是普通蔬菜中無法找到的口感;
楚留香炊事班的戰士們,好久沒有吃到如此豐盛的美食了,大家一頓狼吞虎咽,很快餐桌上就隻剩下蕭石逸做的那一大盆魚湯了;
盆裏一同有六條魚,蕭石逸特意將魚湯多熬了一些,讓戰友們多多享用這難得的魚肉;
蕭石逸做的魚湯,什麽調料都沒有放,當然也沒有什麽可放;
隻是做了一碗蘸水,蘸水很簡單,就是蔥花、食鹽、薄荷、辣椒等;
煮魚的水並不是螳螂川的水,而是竹林裏的一股山泉水;
其實這頓飯,炊事班所用的水都是來自這股山泉水,並沒有取用螳螂川的水;
螳螂川的水並非不可食用,隻是水靈光認為,這股山泉水更加甜美;
在倪不小的主持之下,每人碗中都分到半條魚,還有一大碗魚湯;
楚留香看著碗中乳白色的魚湯,靠近聞了聞,魚香雖然清淡,可是確讓人心曠神怡。
輕輕從碗邊泯了一口,魚湯是甜的;
對,是甜的;
楚留香自己確認了自己的感受;
甜是甘甜,魚湯隻放了食鹽,沒有放任何添加劑,怎麽會如此甘甜?
楚留香望著灶邊還剩半桶的山泉水,似乎找到了答案;
碗中的魚,是半條魚;而且是魚尾,這條魚的魚頭在倪不小的切割下,現在正在水靈光的碗中。
魚皮已經煮的開裂,露出白白的魚肉,魚肉看著非常結實,魚刺依然在魚肉之中沒有顯現出來;
煮魚而不漏魚刺,這說明不僅煮魚的功夫到家,還說明魚肉本身肉質非常好;
觀察完魚,尤其是發現蕭石逸做魚的功夫已經如此到家;
楚留香大大誇獎起來,認為蕭石逸的水平已經比自己高很多了,以後班裏如果做魚,他可以直接來製作了;
郭大路也非常讚同楚留香的建議,認為確實可以,讓蕭石逸大膽做,不要去擔心什麽製度規定,出了問題班長負責。
楚留香聽見郭大路說:出了問題,他負責,也跟著“嗯”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