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定鼎大明> 第一百四十四章 什麽時候去救皇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四章 什麽時候去救皇上

  林壯被萬年策一頓訓斥,頓時心中大怒。但是現在朱由棟就在麵前,也知道這些人是朱由棟十分看重的人,隻好強忍著怒氣,一言不發。


  朱由棟見狀道“萬大人過分了吧,我們現在談的是軍事,是軍務。他既是軍中將校,怎麽就不能說了?”萬年策道“什麽軍務?我們現在說的是君臣大義,如今皇上處於危難之中,身為臣子不該前去救援嗎?”


  朱由棟道“這又說到哪裏去了?怎麽就說成好像是我不願意去救援了。”萬年策道“那好,既然侯爺願意前去救援,就請侯爺現在就發兵,我們立即去救援皇上。”朱由棟都有些轉不過彎來,怎麽就非得現在去救援皇上才是忠臣了。


  見朱由棟遲遲不肯下令,萬年策又道“怎麽?侯爺是不是不想去救皇上了?還是有什麽其他想法?”朱由棟道“我當然是想去就出皇上,但是現在軍情不允許啊。目前清軍是什麽情況,我們一無所知,怎麽就能莽撞的進軍呢?”


  萬年策道“怎麽就不明了?皇上在哪裏,侯爺知道嗎?”朱由棟道“我知道啊!不是就在緬甸嗎?”萬年策又問道“怎麽去侯爺知道嗎?”朱由棟有些好笑道“這我當然知道。”


  萬年策雙手一攤道“這不就明白了嗎?為什麽侯爺你就是不發兵呢?”朱由棟有些像看白癡一樣的看著萬年策,這個萬年策怎麽和當初在綿州的那個成都禦史龐之泳一樣呢!他們總是想當然的處理軍事,總認為事情都在他們的安排之下。如果朝中大臣都是這個樣子,讓這些人來挽救大明,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朱由棟有些失望道“萬大人有沒想過,我們大軍一走,臨安府的清軍北上,攻占了昆明,我們的大軍該去哪裏就糧?大軍沒有了糧草該怎麽去救皇上?如果再被大理府的清軍堵住,我大軍麵臨兩麵夾擊的情況,大軍該何去何從?到那時,景東和姚安的清軍再南北夾擊,大軍被四麵合圍,我們拿什麽去救皇上?我們的大軍該如何保全,這些萬大人想過沒有?”


  萬年策見朱由棟問的這些話確實答不上來,直接將頭一昂,道“這些就不是我去考慮的事情了,置大軍於危難,這是領軍將領的緣故,如何讓大軍脫險,也是該領軍將領考慮的事情。”朱由棟沒想到,萬年策直接甩鍋不理了,頓時就被氣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朱由棟看著毫無羞恥的萬年策,頓時心裏涼了大半截,朝中盡是庸臣,腐儒。大明能不亡嗎?朱由棟費了很大的力氣,才將心了的怒火給壓了下去,道“如此的話,恕本侯不能發兵了,幾萬大軍在你姓萬的手裏,不過是視如敝履,隨意丟棄。我複明軍從來沒有如此指揮大軍的先列。如果你姓萬的現在就想去救援皇上,你自己去。本侯還有事,就不奉陪了。”


  朱由棟說完後,就直接帶著林壯和譚雙華離開,剩下一眾官員在那裏目瞪口呆。萬年策見朱由棟,直接甩臉子不理自己了,頓時大怒道“你,你這是目無朝廷,置皇上生死於不顧,你與謀反有何區別,你想謀朝篡位嗎?”


  走到門口的朱由棟聽了這話,頓時也來氣了。眼看自己不依從他們的安排,立刻就給自己扣一個謀反的大帽子。朱由棟也不再留什麽情麵,轉過身來道“你說我謀誰的反?我從四川單槍匹馬起兵,不遠千裏來救援皇上,不顧千難萬阻打進雲南。你憑什麽一句話就說我是謀反,誰給你的權利?”


  萬年策見朱由棟麵目猙獰向自己走來,頓時被嚇的連連後退。朱由棟接著道“我們一路上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你知道嗎?”這時永曆朝廷的吏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張佐宸站了出來,攔住朱由棟道“侯爺也不要生氣,萬年策言語過激,但他也是對朝廷的一片忠心啊。”


  朱由棟看著這些永曆朝的大臣,頓時覺得,這些人救下來,還不如不救。張佐宸見朱由棟依然怒氣未消,便道“侯爺能千裏入滇,前來勤王,侯爺的忠心是不容置疑的。”然後指著萬年策道“你如此質疑朝中忠臣,你是想要禍亂朝綱嗎?”


  聽張佐宸這麽一說,加上他閣臣的身份,萬年策忙惶恐道“閣老,下官絕無此意啊,我對朝廷是忠心耿耿。”張佐宸道“你的忠心,大家都知道,但是也不可在胡亂猜測他人。”


  張佐宸說完萬年策後,又對朱由棟道“侯爺也不要生氣了,大家都是為了大明。隻要能救大明於危難,誰都可以犧牲,包括老夫在內。”朱由棟被張佐宸這一通說,心裏也平息了些,道“張閣老說的對,但是我們的將士刀山火海的拚殺,我不希望無辜的讓他們去死,哪怕是一個人也不可以。”


  張佐宸道“侯爺愛兵如子,難怪侯爺的軍隊勇猛如虎。但是侯爺要怎樣才能出兵救援皇上呢?你總得給我們一個準信吧,這些都是朝中大臣,個個都十分擔心皇上的安危啊。”


  朱由棟見張佐宸幾乎懇請的語氣,朱由棟道“閣老,不是我不願意出兵,是確實沒法出兵啊,現在我們大軍不過隻有四萬五千人,還要留下三千人駐守勝境關。如果我們出兵,昆明勢必也要留下一萬軍隊駐守。這四萬五千人還有本來要駐守貴州的三千人,這樣算下來,我們能出兵的就隻有兩萬九千人,根本不到三萬人,怎麽出兵?”


  林壯也道“這還不算關寧軍自成體係的七千人,白杆兵三千人。真正可以立即出兵的隻有一萬九千人。”


  張佐宸見萬年策剛才罵了林壯,直接被朱由棟反過來一頓訓斥。現在也不敢輕視林壯的意見,道“城裏不是有十幾萬降軍嗎?他們既然投降了,我們也可以讓他們出兵。”


  林壯看了朱由棟一眼,見朱由棟沒有阻止自己,便道“閣老想多了,這些降軍能夠不出亂子就好了,我們能說動他們投降,清軍也能夠。如果他們一出城就反叛,我們那裏有軍隊可以鎮壓?”


  張佐宸道“不是還有李如碧,高啟隆他們的軍隊嗎?”林壯道“兩位將軍的軍隊在投降滿清後,軍隊多數被打散整編,如今正讓兩位將軍在降軍之中整編軍隊呢。那裏還有軍隊。”


  張佐宸一聽,到處都沒有軍隊可以調動,頓時神情低落,道“難道我們就眼睜睜的看著皇上流落外邦嗎?”林壯道“也不是徹底沒有軍隊可以調動,隻是現在來不及。”


  張佐宸聽見還有軍隊可調,頓時問道“還有何處兵馬可以都調動?”林壯道“我們進入雲南的時候,已經讓蔣超將軍率軍從東川府攻入武定府,劉迎南將軍攻打會川,從鬆坪關攻入姚安府。如果這兩路大軍能及時趕來,我們就可以出兵前去就皇上了。”


  張佐宸道“那這兩路大軍有多少兵馬?”林壯道“蔣超這一路有兩萬七千人,劉迎南一路,聯絡大明散落軍隊較多,在四萬人左右。一共有近七萬人。”


  張佐宸一聽頓時大喜道“好,好。有了這七萬大軍入滇,大明就有救了。皇上也有救了。”朱由棟道“好了,如今大軍都在陸續趕來,等大軍到了我們才能發兵。”然後站起身來,對張佐宸道“既然閣老沒有什麽事,那我就先回軍中處理一些軍務了。”


  張佐宸道“好,侯爺請自便。”等朱由棟離開後,萬年策才道“閣老,今日看朱由棟的反應,怕情況不妙啊。”張佐宸道“不要亂說,如今大明的軍隊齊齊入滇,大明朝廷有了希望,皇上也有救了,有什麽不妙的。”


  萬年策道“這平虜候是文安之在夔東隨便封的一個侯爵,根本就沒得到朝廷的正式冊封。可是他現在手握重兵,如果他起了什麽心思,大明何以製止?”張佐宸瞪了萬年策一眼,斥道“如今國事艱難,你少說這些話語,如果真讓平虜侯聽了去,又是一場禍事。”


  萬年策看了一下四周,在張佐宸耳邊小聲道“如今晉王在孟艮府,何不派人秘密告訴晉王,讓其保存勢力,日後牽製平虜侯。還有如今關寧軍的將領,也都猶如單獨領軍,我們也可以拉攏一番。”


  張佐宸一聽,頓時厲聲嗬斥道“如今國家艱難,你怎麽能生出如此心思。休要在說,若是讓外人聽去了,你也會惹禍上身,有這時間,還是好好思考下國家大事才是真的。”說完張佐宸直接一甩衣袖就離開了。


  萬年策見張佐宸不聽自己的,暗道“一介腐儒,現在不想著牽製朱由棟,等到他勢大的一天有你們哭的。”然後萬年策也獨自回了住處。其他人一見,也都心思各異的離開。


  朱由棟和林壯等人離開巡撫衙門後,朱由棟一邊往軍營走,一邊道“怎麽樣?軍隊如今整編的如何。”林壯確定周圍都是自己人,才道“侯爺,軍隊已經整編完成,共整編降軍達七萬人,加上我們自己的軍隊,如今已有十萬大軍了。隻是那些被俘的滿洲八旗和漢八旗的有將近四萬人,還沒有處置。”


  朱由棟一愣道“怎麽回事?你們處理不了?”林壯道“這些人在雲南犯下了太多的罪孽,但是戰鬥力又不錯,有些將領不舍得浪費,所以一直就僵持著。”


  朱由棟道“有那些將領不願意浪費呢?”林壯道“都是一些降將,如夏國相,胡國柱等人,還有一些大明的將領。”朱由棟奇道“怎麽還有大明的將領為他們求情?”


  林壯道“是啊,想李如碧,高啟隆,還有從元江回來的幾人將領,如馬惟興,塔新策等人。”朱由棟想了下道“他們為什麽不願意浪費呢?”林壯道“我們的人打聽到,他們對侯爺整編他們的軍隊,還在軍隊裏加什麽副職,似乎有些意見。”


  朱由棟聽了,頓時明白了,這是不願意放下手中的權利,認為隻有自己手裏握著軍隊自己才有地位。朱由棟道“不行,我們的軍隊裏覺得不允許,有這些罪大惡極的人整編進來。漢軍旗和滿洲八旗的人,必須全部處理了。要是不願意的,就讓他們放下兵權直接離開。”


  林壯有了朱由棟的指示,頓時精神萬分道“好,有了侯爺這句話,我一定辦的好好的。”


  朱由棟回到軍營後,立即召集了所有將領,包括之前的關寧軍和後來在在昆明投降的將領。等大家到齊後,原來的關寧軍,投降滿清的大明將領,又都齊齊在一堂,頓時不少人都有些不自在。


  朱由棟見了後,也不不多說,直接道“我不管你們之前是怎麽想的,也不管你們之前的將領,或者是頂頭上司是怎麽處理的。如今你們都在我複明軍之中,就得聽我複明軍的軍規。”


  聽見朱由棟這話,這幾天對複明軍整編有意見的人,頓時有些不安。朱由棟又接著道“所有的騎兵全部抽調出來,我們現在有各軍騎兵一共是兩萬人,然後再挑選精銳將士六千人,組成四個純騎兵衛所,分別由張勇,夏國相,吳國貴,馬寶統領,直屬於大都督府,暫時由我直接統領。另外七萬四千軍隊,還有我們在昆明附近招收的新兵四千人,立即組建第九至十四軍。原第九軍由於作戰不力,現在也全部打散從新整編。”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