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定鼎大明> 第八十八章 吳三桂招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八章 吳三桂招降

  吳三桂等卓羅走遠後,才對馬惟興等人笑道“放心,這次戰功的事情卓羅說了不算,我定會將詳細情況稟報給信郡王的。”馬惟興等人被卓羅一頓諷刺,也沒了爭功之心。隻是客氣的和吳三桂說了些話,就各自回了營帳。


  吳三桂找到卓羅後道“額真大人,你不該當場指責馬惟興他們,現在他們都在軍中,如果他們和城裏的叛逆合謀,我們豈不是功敗垂成。”卓羅卻不認同道“就是因為太看重他們了,所以他們才不出力,總是認為我們一定要靠著他們。這樣一來他們就會越來越膽大,隻有壓著他們,就跟養狗一樣,你要給他吃的太好,太飽,狗急不會忠心,要時不時的鞭打一下他才會聽話。”


  吳三桂聽了這話也十分生氣,但是還是強忍著道“那將軍打算怎麽辦?”卓羅道“攻打城池是你的事,我們滿洲八旗隻管來督軍,你們要是不能盡力,或者出戰不力,我直接殺你們就可以了。”說完就不在理吳三桂。


  吳三桂臉色鐵青的出了卓羅的營帳,頓時一股怒火憋在胸口。但是他已經投降滿清多年,沒過多久就自我恢複過來,隻是多了一個念頭不停的在腦海裏轉動,想著“我這次一定不能再會北京去,否者我將一輩子都會受這些滿洲人的氣,哪怕就是一個小小的統領。我一定不能回去,得想辦法留在雲南。”


  吳三桂一路想著回到自己的營帳,這時降將楊威進來道“王爺,如今那嵩等人要是死守城池的話,我們攻城恐怕傷亡很大啊。”吳三桂道“那能怎麽辦?難道你還有辦法能讓滿八旗的人去攻城?”


  楊威道“如今攻城的話,就隻有王爺的軍隊上去,王爺該想想辦法,否則這對王爺很不利。”這時吳三桂的幕僚方光琛也道“我覺得王爺應該要早做打算,信郡王讓王爺來攻城,明擺著就是要借攻城戰事消耗王爺的勢力,畢竟王爺自從進入雲貴後,收降了不少的前明軍隊。王爺手下兵力已經不下六七萬了。”


  吳三桂見自己的幕僚也這樣說,當即道“可是現在卓羅帶著鑲白旗的滿洲兵也駐紮在這裏,還有鑲黃旗也有不少的人,另外漢八旗的旗兵也有一萬。我們又不能太過明顯的推諉,要想避免攻城傷亡難的很。”


  方光琛道“王爺何不招降那嵩等人呢,這樣一來不光是減少了我軍將士的傷亡,也可以動搖城裏守軍的軍心。就算招降不成也無妨,如果招降成功的話,王爺不光是兵力有所增加,而且還可以借機和雲南的土司們建立聯係。”吳三桂想了一下道“好,可以試試。”吳三桂想了一下又覺得自己直接出麵招降的話,卓羅肯定會有所懷疑,看著楊威道“明天你去城下招降,讓那嵩隻要交出許名臣,高應鳳等逆明舊臣,他就還是元江的知府,依然可以世襲罔替。”


  楊威沒想到這件事情最後會落在自己頭上,但是見吳三桂說的堅決,也不敢反對,隻好道“那我就去試試,也不知道成不成。”


  於是第二天,楊威獨自一人來到了元江城下喊道“元江知府那嵩那知府在嗎?”不一會兒,那嵩就出現在了城牆上,見來人是楊威,頓時道“楊威,你個叛臣賊子,如今還有何麵目來到這城下和我講話。還不快滾回你的滿洲主子麵前去搖頭擺尾。”


  楊威知道城裏的人恨自己投降了滿清,但是這又如何呢?自己將會活的好好的,隻要把這些人也勸降了,那還有誰會笑話自己?當即道“那知府不要急,聽楊威說幾句心裏話,如今永曆已經跑去了緬甸,你知道他能不能回來?何況李定國也打了敗仗,現在也隻能起滇西荒蠻之地苟延殘喘,你說這樣的大明還有救嗎?”


  那嵩有些遲疑,但還是道“我身為大明的臣子,國破自然殉國就是了,何必在乎這些。”這時候許名臣也上了城牆道“我們響當當的漢子,豈是你們這些賣主求榮的賊子所能明白的。有本事來攻城就是,何必要浪費這許多口水。”


  那嵩也道“就是,你要有本事自來攻取城池。”楊威不理許名臣,向那嵩道“那知府,你雖然反抗了朝廷,但是現在平西王願意給你這個機會,隻要你將許名臣,高應鳳等交給王爺,王爺許諾你還是元江的知府,依然是世襲罔替。大明都已經亡了,那知府何必為了這兩人白白的斷送了那家幾百年的家業呢,何況隻要戰端一開,這元江的百姓也會跟著遭殃啊。”


  那嵩聽了楊威的話後,確實心動了。如果能保住那家這分家業,還有元江百姓的性命作為借口,確實是一個好借口。後麵上來的高應鳳見那嵩有些想答應的意思,頓時著急起來。


  許名臣也看出了那嵩有些心動,當即道“那巡撫,如今清軍勢大,足足有十萬大軍圍城,我看我們也沒有戰勝的希望。那巡撫要不就接受了清軍的條件,把我和高應鳳綁了交給清軍,以換取元江府百姓和這元江城了一萬多大軍的安全,這樣我和高總兵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那嵩以前是大明的元江土知府,永曆西逃後,特命加升那嵩總督部院銜,巡撫雲南。元江知府一職由其子那燾襲任,又加那嵩之弟那侖為佐明將軍,那嵩為懷明將軍。黔國公沐天波還把次子沐忠亮入贅給了那嵩,讓沐忠亮給那嵩當了女婿,希望那嵩能夠聯絡雲南各部抗清。所以楊威叫那嵩為知府,而許名臣稱那嵩為巡撫。


  那嵩聽見許名臣這樣說,頓時滿臉羞的通紅,怒道“我們三人為了大明,共同商議起事抗清,如今豈能因為區區性命就改變主意,難道這區區難處就能改變我們匡扶大明的心誌嗎?”


  隨後轉過身對楊威道“你楊威要做那投降的狗,我那嵩做不來。你回去告訴那吳三桂,他願意跪著給韃子當奴才,不是天下人都喜歡,他若有本事自己來攻城就是了。何必來此勸降,辱人耳目。”說完再不理會楊威,和許名臣等人返回城中。


  當晚許名臣和那嵩在府裏商議守城的事宜,這時那嵩的兒子那燾急匆匆的進來道“父親,不好了。”那嵩皺眉道“什麽事,這樣慌張?清兵要是來攻城,直接上城守城就是。”


  那燾拿出一封信道“父親,要是清兵來攻城,我就不來說了,清兵白天招降不成,晚上把這些書信射到城裏來,讓城裏的百姓和軍士們綁了我們出去投降。如果不出去投降就要屠滅元江城。”


  那嵩一驚,搶過那燾手裏的信,打開一看,果然如那燾所言。那嵩把信遞給許名臣道“這樣一來我們的軍心可就動搖了。”然後對那燾道“你速速去城裏把這些信全部收起來銷毀了。”


  許名臣道“來不急了,清軍晚上射進來的信應該很多,我們怎麽也不可能全部收完。”那嵩急的團團轉道“這可如何是好”那燾不忿道“清軍給我們射書信,我們也給他們射去,看誰先受不了。”


  許名臣道“這一招對清軍可沒用,我們現在被清軍圍住,還能讓清軍投降嗎?”那嵩突然想到什麽,道“對啊,我怎麽沒想到,我們不能給清軍士兵射書信,但是我們能給吳三桂射去啊。”


  那嵩說完就在書桌上寫了起來。許名臣也好奇那嵩要寫什麽樣的書信給吳三桂,當即走到那嵩背後看起來。許名臣這一看,發現那嵩在信上寫的全是吳三桂引滿清入關,荼毒中原,在中原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罪惡。然後還非常惡心的在信封外麵寫上“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開拆”。


  寫完這信後,對那燾道“去讓人把這封信多抄寫幾封,然後全部射到清軍營裏去。”許名臣大笑道“這封信要是射進清軍的大營裏,估計清軍大營就該熱鬧了。”那燾也高興道“好,我這就去讓人多抄寫幾份,然後給吳三桂送去。”


  這封信到底有沒有在清軍軍營裏鬧出什麽熱鬧不知道,但是第二天清軍就發瘋似的猛烈攻城,吳三桂居然還直接親臨一線督戰。那嵩,許名臣等人雖然一時高興,但是看著清軍攻城的激烈程度,不由的有些心驚膽戰。但現在說什麽也沒用了,三人隻好全力守城。


  吳三桂是打了幾十年仗的人,攻起城來也是手段百出,雲梯,雲台,撞城錘,弓箭,火器遠近配合幾乎是天衣無縫。但是那嵩一家在元江幾百年的土知府也不是白當的,城上滾石,檑木,床弩箭,大炮,弓箭各類守城器械應有盡有。眼看著吳三桂發瘋一樣的攻打城池。就連卓羅都有些奇怪,道“吳三桂自從進了雲貴,一直都想著保存實力,而且大力籠絡降兵。今天這是怎麽了?居然打出了這麽激烈的攻城戰,就是我們八旗子弟也不比這英勇多少啊。”


  一旁的漢軍旗將領廣西提督線國安笑道“這也不奇怪,昨晚那那嵩揭了平西王的老傷疤,平西王要是不發狂才奇怪呢。”卓羅好奇道“什麽傷疤讓吳三桂直接連命都不想要了。”


  線國安從袖子裏拿出一封信,捧到卓羅麵前道“昨晚平西王本來是想往城裏射入書信,鼓動城裏百姓和軍隊把那嵩,許名臣等人綁了出城投降,還用屠城做威脅。結果那嵩也是狠,直接就給平西王回了這麽一封信。”


  卓羅卻不去接線國安手裏的信,隻是看著線國安。線國安這才想起來這位固山額真不認識漢字,當即把信收回,打開把信的內容念了一遍。卓羅聽完後心裏十分高興,那嵩是好人啊,有他的信這麽一激。讓吳三桂不顧一切是攻城,這樣一來就能達到削弱吳三桂兵力的目的,卓羅居然有點想感謝那嵩等人了。


  卓羅看著還在攻城的吳三桂,向線國安道“看著他們,督促他們最好今天能攻下元江城,如今這糧食越來越少了,雲南連糧食都征不到。這可不是人待的地方,我們滿洲人怎麽能受這個苦,看來得向皇上請旨返回北方了。”


  線國安聽了卓羅的話雖然有些瞧不起卓羅,但麵上卻沒有絲毫的表現。道“今天平西王恐怕是打不下元江城了,額真大人你看元江城上無論是百姓還是士兵都十分用命,這樣的城池可不是隨便就能打下來的。”


  隨著線國安的話,已經連續攻城兩個時辰的清軍果然出現了後繼無力的現象。吳三桂也是老軍務了,雖然心裏還十分惱火,但是看到這個情況,還是果斷的下令收兵回營。


  卓羅見狀並沒有去吳三桂的營帳,直接就回了自己的營帳裏。吳三桂帶著軍隊垂頭喪氣的回來,看到線國安也是剛剛回營,知道他是在後麵督戰,也不說破。對身後的馬惟興等人道“你們也都回營休息吧,如今我們攻城器械也被毀了很多,接下來幾天要趕緊打造攻城的器械,否則我們就隻能用士兵的命去填。”


  馬惟興等人也都紛紛答應,然後各自回營。這時吳三桂的本部將領吳國貴過來道“王爺,卓羅他知道了信的事,就是線國安說的。”吳三桂看了一眼線國安和卓羅的營帳道“我知道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所以我今天要率大軍攻城,否則卓羅就要起疑心了。”


  這時吳三桂營了一個書吏過來道“所以王爺還得為自己考慮啊,滿洲人始終不會相信王爺。”吳三桂本來就心煩,見區區一個小吏也來胡說,當即喝道“你一個小小書吏亂說什麽?好好做你的事。”說完再看卻是劉茂遐,當即又賠禮道“原來是玄初先生,本王魯莽了。如今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啊,如果我能效仿大明的沐王府永鎮雲南就好了。”


  劉茂遐眼睛一亮道“王爺既然有這心,何不向這方麵努力一下呢?”吳三桂卻不搭話,然後直接走進了營帳去。劉茂遐見狀也不再多說,隻是看著元江城喃喃道“大明啊,我就隻能為你做這麽多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