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雙華聽了朱大山的問題,簡直不敢相信的看著朱大山道“你真的是大明的宗室,襄王的後代?”朱大山還以為知道有什麽錯漏,讓譚雙華給看了出來,強作鎮定的道“這有什麽可以懷疑的?這兵荒馬亂的年代冒充誰也好過冒充宗室。”
譚雙華點頭道“這倒也是哦,那你怎麽會不知道忠貞侯呢?”朱大山道“這很奇怪嗎?對了,她一個女子怎麽會封侯呢?”譚雙華見朱大山是真不知道,便道“這有什麽奇怪的,這秦良玉雖是女子,但是她本人戰功赫赫,對大明忠貞不屈。朝廷封她為侯爵有什麽不可以呢?”
朱大山道“你說她戰功赫赫,我怎麽沒聽過,她都有哪些戰功,你說給我聽聽。”譚雙華道“她的戰功可多了,年輕的時候她嫁給了石柱土司馬千乘。那時候正趕上了播州楊應龍叛亂,她就和丈夫馬千乘一同出征。結果,有一天總督李化龍在營裏,大擺筵席犒賞三軍,楊應龍帶領著大軍趁這個機會發動襲擊。秦良玉與丈夫發現後,當時就領兵出擊把他打敗,而後又乘勝追擊,一路追過去接連攻破金築關等七個營寨。後來又協助酉陽各路官軍攻取桑木關,大破楊應龍的大軍。”
朱大山歎道“厲害,年輕的時候就能有如此的戰功。”譚雙華道“那是當然,要說這平定播州之亂,這秦良玉能算的上南川路戰功第一,但最後她沒有要這些功勞。”朱大山道“為什麽?這有戰功還不要?”譚雙華道“你笨呐,秦良玉她是個女兒身,她要是得了這些戰功,把其他的人都比下去了,她丈夫都沒她戰功多,其他的官員能容的下她嗎?”
朱大山歎息道“真是可惜了。那後來呢?”譚雙華道“後來秦良玉的丈夫馬千乘被太監邱乘雲誣陷,給關到了大牢裏,沒過多久就病死在牢裏了。這時候秦良玉的兒子馬祥麟還小,秦良玉就暫代丈夫的石柱宣威使的職位。還訓練了赫赫有名的白杆兵,後金作亂的時候包圍了沈陽,她就派他的弟弟秦邦屏、秦民屏帶著白杆兵去遼東打建奴,就是後來的清軍。結果渾河與清兵血戰,他弟弟秦邦屏戰死在了渾河,秦民屏突圍逃出來了。她聽到這個消息後自己又帶著三千兵馬去支援山海關,熹宗皇帝念她忠義冊封她為二品誥命夫人。”
朱大山越來越對這位忠貞侯感興趣,年紀輕輕的立下赫赫戰功,丈夫死後不光看住丈夫的家業,還能出兵轉戰幾千裏為國效力。朱大山道“後來怎樣了?”
譚雙華看了朱大山一眼,似乎在說你不要打岔嘛,接著道“由於秦邦屏和秦民屏帶著白杆兵在渾河血戰,導致白杆兵損失慘重。秦良玉又回四川準備再招兵兩千。可是這個時候在四川和貴州爆發了安、奢之亂,秦良玉在四川參與平叛,就沒有再回北方,直到叛亂平息。”
聽著譚雙華的訴說,朱大山聽的是如癡如醉,真是好一位巾幗英雄。譚雙華接著說道“後來崇禎三年的時候,滿清兵犯京師。秦良玉得到消息後,立即奉詔率兵勤王,崇禎皇帝還在平台召見了秦良玉,還特地為秦良玉賦詩四首稱讚她的忠勇和功勞。”
譚雙華看著朱大山聽的出神道“你現在還說沒有女子參軍,領兵作戰嗎?”朱大山卻不理她,道“後來呢?你不是說她被封為忠貞侯嗎?怎麽沒說這件事啊。”譚雙華見朱大山不說從軍的事,有些生氣道“你當我是說書的先生啊,參軍的事你還沒說呢,”
朱大山敷衍道“你參軍的事情好說,你先說說秦良玉後來怎麽樣了?”譚雙華見朱大山同意她參軍的事,便道“後來滿清退出長城,秦良玉也就帶著軍隊回四川了,他的弟弟秦民屏帶兵就留在了京畿附近,四處剿匪。但是這個時候天下已近大亂,到處都是亂匪,秦良玉回到四川也沒有停歇,張獻忠,羅汝才多次進攻四川,但都被秦良玉帶兵打退。羅汝才來打夔州的時候,一見到是秦良玉帶兵來,打都不敢打直接就跑了。結果秦良玉帶兵追到馬家寨,把羅汝才打的大敗而跑,斬首六百多人。秦良玉還不放過他,又率大軍追擊,接著在留馬埡、譚家坪北山、仙寺嶺再次打的羅汝才丟盔棄甲,將其首領東山虎斬殺,活捉羅汝才軍中的副渠塌天,手下將領惠登相、王光恩也趕緊投降,還奪取了羅汝才的帥旗,羅汝才從那以後再也沒有翻過身來。”
朱大山笑道“原來這秦良玉還有個火爆性子啊,這羅汝才也是倒黴,碰上了她。”譚雙華道“那是當然了,要不然怎麽統領大軍呢。但是隨後幾年四川的各個官員之間不和,各地將帥也起了紛爭。加上天下亂匪叢生,哪裏又平叛的過來。再到後來張獻忠勢大,攻入四川,這時候秦良玉已經獨木難支了。秦良玉隻好全力防守石柱,張獻忠在四川到處招降以前的土司,唯獨不敢去石柱。這時候崇禎皇帝已經在京師殉國,福建的隆武政權封秦良玉為忠貞侯,永曆也派人加封秦良玉為太子太傅,任以四川招討使,仍以鎮東將軍督兵平定川中。但是我們四川人都稱她為忠貞侯。”
朱大山聽完後道“真是一代奇女子,憑秦良玉的戰功和忠心,絕對能當得起這忠貞侯。”說完就要帶軍去安居。譚雙華見朱大山還沒說自己參軍的事情就要走,立即攔住道“我給你講完了,我參軍的事情呢?”
朱大山支支吾吾的道“這個,我們複明軍裏沒有女子參軍啊,你就不要為難我了。”譚雙華不依道“你答應過的,你也是侯爺,怎麽能說話不算數呢?你這樣還怎麽能管好三軍嗎?不知道軍中無戲言嗎?”
朱大山糾纏不過,想著先讓譚雙華跟著,等那次路過萬縣那邊的時候,就直接給送回萬縣譚家去,便道“好好,其他大軍都已經沒有空缺了,就隻有我的侍衛隊還差一個千戶。”朱大山指的是在大都督府站崗的人兩百人,其他的火器,騎兵什麽的可不敢亂點將。
但譚雙華不知道內情,聽說給自己安排了一個千戶,頓時也就開心的笑了。就這樣,譚雙華又跟著朱大山從安定,銅梁繞了一圈,來到了璧山。譚雙華這掛名千戶,不過是朱大山搪塞她隨便說的官職,複明軍裏也沒人在意。朱大山召集眾將商議當然沒人通知她,也不知道譚雙華去哪裏聽見了消息,急匆匆的趕了過來,現在被門口侍衛擋住,當場就鬧起來。
朱大山見譚雙華堵在門口吵鬧,但自己說的官職現在又不好不算數,隻得道“讓她進來吧。”門口的侍衛聽見朱大山讓譚雙華進去,便側身讓開,然後譚雙華就邁步走了進去。
璧山縣衙現在還在辦差,如今四萬大軍駐紮在璧山,各類事情多如牛毛。朱大山也就沒讓大家去縣衙擠,縣城裏多的是空房子,朱大山隨便找了一家看著不錯的空房子,暫時當成了議事場所。
譚雙華進來一看,房間裏滿滿的坐了一屋人。讓她去這些大漢堆裏擠吧,這些漢子到是願意,但譚雙華不願意啊。正皺著眉頭找地方呢,突然想起自己是朱大山的侍衛隊千戶,當下直接就走到朱大山旁邊的空處,找了個凳子坐下。
朱大山見譚雙華跑自己旁邊來坐著,小小個子幾乎被自己全給擋住了,道“你亂跑什麽?這裏議事你要不來也就算了。”譚雙華道“什麽叫不來就算了,將領要都這樣,那還不亂套了。”其他人聽了都想笑,心想“你一個女子來議事本來就是亂套的事情,還能有什麽比這更亂的事情?”
朱大山道“算了,你坐著吧,沒事不要亂說話。”譚雙華癟了癟嘴道“你以為我願意說啊,你求著我說,我還不說呢。”朱大山不在理他道“如今我們也隻好先把這些降兵剔除來一部分,選一些健壯的降兵,先把我們的軍隊戰鬥力保。”朱大山剛想說保證軍隊的戰鬥力,突然想起後世的川軍很出名很能打啊,還有無川不成軍的說法。為什麽現在就這樣子呢,而且現在看到譚雙華也想起來,秦良玉的兵可是地地道道的四川兵啊。
眾人見朱大山說了一半又不說了,都很好奇。隻見朱大山轉過頭向譚雙華道“你那天說秦良玉的白杆兵很能打?”譚雙華剛剛才被朱大山要求不準亂說話,這時見他來問,便雙眼一斜,看也不看朱大山道“我不知道,我又不是白杆兵,我說出來不是亂說嗎?”
朱大山鬧了個沒趣,見譚雙華不說便道“你不是把秦良玉說的那麽神嗎?難道她在軍帳議事的時候也是想說才說啊。”袁宗第見朱大山想知道秦良玉的白杆兵,當即道“要說著秦良玉的白杆兵確實厲害,當年在中原的時候,秦民屏僅僅帶著一部分白杆兵,打的當時的義軍上下都是心驚膽戰啊,隻要聽聞是白杆兵都紛紛退避三舍。”
在場的郝永忠,塔天保,趙雲等人都是李自成的大順軍出身,沒少和白杆兵作戰。雖然他們已經和大明聯手,但是對於白杆兵還是心有餘悸。不少人都紛紛附和。朱大山見狀道“對啊,但是秦良玉的白杆兵也都是四川人啊,他們為什麽就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呢?如果我們的這些俘虜能夠有這樣的戰鬥力,我們的大軍就可以所向披靡啊。”
這時譚雙華道“這樣的事情,你想都不要想,秦良玉招的都是他們土司名下的兵丁,和四川其他地方的兵丁不一樣。”可是朱大山已經想起了後世那支為了國家,舍身奮戰,轉戰大半個祖國的川軍隊伍,心中頓時激動不已。哪裏是譚雙華幾句話就能打消的,當即道“不對,不是不能,是我們的方法沒對。”然後朱大山又向徐石頭道“你剛才說的那個四川兵殺死幾十萬蒙古兵的事,還有打死蒙古大汗的事是誰說的,我要去找他好好了解一下。”
徐石頭被大家笑話後,實在是不想提及這件事,但是現在朱大山來問又不得不說。剛要開口就聽見,譚雙華道“這事四川人都知道啊,怎麽你現在打探這事做什麽?”朱大山一聽驚訝的轉過頭看著譚雙華道“這兩件事是真的?”
譚雙華道“當然是真的啦,蒙古大汗蒙哥就被打死在合州的釣魚城,我前幾天還去王張祠看了看,不過現在的王張祠已經有些破敗了。”朱大山道“蒙古大汗真被打死在了釣魚城?”譚雙華雙眼一瞪道“這還有假,你又讓我說,又不相信。釣魚城就擺在釣魚山上,你不信自己看看去。”
其他將領這才相信,那個瘋子縣令說的是真的。朱大山問道“那為什麽那個時候的四川兵如此的驍勇,可是現在的四川兵卻如此的窩囊呢?”譚雙華沒好氣道“我怎麽知道,我以前又不是將軍,我也沒打過仗啊。”
朱大山陷入了沉思,想了半天還是沒想出來,這是徐石頭道“璧山縣令和我說過為什麽現在的四川兵沒有戰力。”朱大山忙道“你說來聽聽,他都說了那些原因?”
當下徐石頭把萬興隆說的話全部複述了一邊,然後道“我覺得這萬興隆說的對,但是他說要想讓這些四川兵重新恢複戰鬥了的方法是軍心,這我和塔千戶都想不明白。”
朱大山不斷的念叨著軍心二字,但一時又想不明白,隻好讓眾人先回去。關於降兵的事情暫緩兩天,朱大山要好好的想一想。其他人見狀也隻好先回去,等朱大山拿定了主意在做打算。
譚雙華見眾人都走了,道“軍心,這也太模糊了吧,這讓人怎麽去做,我看你也別想了,你連那些士兵向要什麽都不知道,亂想什麽軍心的事情,這能有用嗎?我看還不如用銀子來的快。”
朱大山聽了譚雙華的話,口裏念叨著道“要什麽?那他們要什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