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定鼎大明> 第六十八章 降兵的問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八章 降兵的問題

  朱大山見對麵跑來一群人,這時候搶著出城的一定不是複明軍的人,朱大山立即就叫人上去把他們抓起來。而對麵的人也看見了朱大山等人,見朱大山讓人圍上來,立刻就有幾人掉頭往回跑,其他的人則紛紛抽出刀來,和複明軍打了起來。


  這邊正打著,後麵又追過來一群人,邊追還邊喊“抓住李國英,別讓他跑了。”朱大山和蔣超一聽,才知道剛才那群人裏有李國英。立刻讓人繞過那些阻擋的清兵,追了過去。朱大山自己也跟上去,隻見前麵三人不停的跑,不時還有散落的清兵被複明軍追著跑了過來。


  朱大山見擋路的清兵不少,大喊“投降不殺”。後麵追趕的士兵都紛紛喊著“投降不殺”。正在城裏亂跑的清兵頓時紛紛跪地投降,朱大山對蔣超道“快派人去控製南門和東門,隻要守住了城門,李國英就跑不掉。”


  蔣超剛答應正要派出人去控製城門,就見前麵街上跑過來一群清兵,後麵還跟著大量的複明軍。李國英見狀知道跑不了了,當即讓跑過來的清兵結陣。帶著清兵跑過來的是正是防守南門的戴鬱,他接到李國英的命令,要他集結多餘的兵力前去支援北門。戴鬱當即就召集五百士兵,趕往北門,結果還沒到北門就聽見複明軍歡呼著衝進了城裏。


  戴鬱也就不敢再去北門,又見從北門攻進來的複明軍直接衝向南門,想著西門外有清軍大營,去大營才是最安全的。結果剛轉過街就被複明軍發現,一路追著往西門來。西門還沒到就迎頭裝上了總督李國英,剛一見麵李國英讓自己帶來的清兵結陣。


  戴鬱心裏大罵“什麽狗屁總督,現在這情況還不死命衝出去,結陣不等於等死嗎?”但是李國英做總督多年,這點威信還是有,清軍聽見李國英讓結陣,當記請軍就開始靠攏。現在看見李國英被圍住,朱大山也就不著急了。


  當即朱大山讓蔣超讓人把後麵的弓箭手調來,直接走了出去對著清軍喊道“你們聽好了,現在我允許你們投降,隻要投降都可以免死。如果想為李國英陪葬的,我也不客氣,現在給你們十息的時間。”


  李國英見朱大山招降,當即也大聲道“大丈夫死則死耳,豈能屈膝求活。”朱大山諷刺道“李國英,你有如此硬的骨頭,弘光元年怎麽沒表現出來呢?是不是那時候你年紀小骨頭還沒長硬呢?”


  李國英傲然道“我那是順應天下大勢,良臣擇主而事。”朱大山恍然大悟道“哦,原來做奴才的是良臣”然後朱大山便不願再說,因為在這些人的眼裏根本就沒有任何天理可言,百姓的死活敵不過他們嘴裏的大勢。當即大聲道“你們真不願一投降?”


  那些清兵雖然有人躍躍試試,但還是沒有任何人出來投降。朱大山見狀便道“全部射死,一個不留。”頓時複明軍中箭矢齊發,清軍不斷被箭矢射死,清軍見複明軍真的要將他們全部射死。當即不斷往兩邊閃躲,一時間李國英身邊,就隻剩在之前與李國英跑在一起的三人和戴鬱。複明軍兩波箭矢後,李國英等人已經被射成刺蝟一般。眼看再也活不成了,朱大山這才讓人上前把那些逃到街道兩邊的清軍看押起來。


  然後朱大山讓蔣超立刻控製城門,又通知城裏的各個將領開始收納降兵和清剿城裏不肯投降的清軍,安撫百姓。複明軍一直忙到晚上才算是讓定遠安定了下來。


  此時的縣衙大堂上,除了看守俘虜的衛都,鎖彥龍兩人,複明軍其他千總以上將領都到了縣衙。這時此次大戰的統計才出來,朱大山看著這份統計久久不語,複明軍雖然攻占了定遠縣,也打敗了李國英並且陣斬了李國英,但是複明軍的傷亡也很大。陣亡的千戶就有三位,分別是鄧秉誌,副千戶徐吾,王阿七,守備更多,陳輔義手下三個守備孔令英,邱興源,江伯衝全部戰死,由於張永全和鄧秉誌的瘋狂,兩個千戶僅剩下一個守備和殘廢的副千戶。羅大牛的千戶也基本上是打殘了。


  就是說這次的定遠攻城,複明軍打殘了了四個半千戶,傷亡將近六千人,直接死亡就達兩千多人,一些重傷的熬不過去的還在陸陸續續的死去。但是這次複明軍的戰果也是可觀的,直接陣斬李國英,這當然是最大的收獲。沒了總督李國英,四川的清軍將群龍無首。


  然後就是戰死的清將有賈登,戴鬱,程廷俊,趙三才,霍光先,其他守備,副將多大數十人。趙三才和霍光先是和羅大牛爭奪陣地的時候,眼看著羅大牛敗退,急著搶功。結果沒想到被複明軍反轉,慌忙之下被絆倒在地,還沒來得急爬起來,就被後麵追來的複明軍亂刀砍死。


  程廷俊對李國英到是忠心,在城牆上看著明軍衝進城來,程廷俊立刻返回城樓和李國英一同逃進城裏,但是明軍炸開了城門,後麵的複明軍大軍隨即進了城,二人無法召集清兵構建防線,隻得繼續往軍營逃,最後碰到朱大山帶著大軍從西門進來,被圍住射死,和他們在一起的還有原順慶知府鄧希明。


  投降複明軍的有侯天賜,譚新傳,鄧九韶三將,收降俘虜有兩萬三千人,但是糧草不多,盔甲兵器到時無數,還有兩千李國英的火器部隊。戰馬有五千匹,騾馬更多。看著這些繳獲來的東西,朱大山又覺得此次的冒險值了。四川的清軍要想再次組織起這樣的大軍的話,至少也得三個月了。


  朱大山見大家都到了,便道“不管過程怎麽樣,我們最終還是打敗了李國英,並且將其陣斬。現在我給你們三天的時間,各千戶的損失全部用俘虜的清兵補充。但是對於那些罪大惡極的人,要公開的審判。讓那些清兵明白他們的罪孽,最快的速度讓他們融入到我們之中。”


  朱大山又想起了後世電視裏經常出現的,讓俘虜反思罪孽的事情,便道“可以讓他們反思悔過,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以前的罪孽,這樣也是個辦法。”


  袁宗第看著朱大山道“這樣的方法真的有用嗎?那些清兵做了那麽多壞事,要是能悔過早悔了。”朱大山卻是信心滿滿的道“他們以前不悔過,那是沒有人給他們說出來,加上將領如此,他們才會隨波逐流,同流合汙,跟著上官去做這些事。我們現在就是要給他們指出來,告訴他們他們犯下了那些罪孽。”


  朱大山不想在這樣的問題裏多糾纏,有沒有用去做了再說,有用就繼續,要是沒用就下次想別的方法。朱大山對陳輔義道“此次大戰破虜衛傷亡最大,所以你要盡快重建破虜衛,然後返回南充和苟興旺匯合。然後你們去攻取嶽池和廣安州。”


  陳輔義是被抬進來的,但是現在朱大山給他布置了任務,他還是立即答應。袁宗第道“平虜候這樣的安排是不是太急了些,畢竟現在還有王友進,陳建,陳稀賢等人在安居集結有一萬多大軍,而且蘆山武義將軍杜學,邛州將軍楊國明、眉州總兵武國用等人也在鹽亭附近集結。”


  朱大山道“不怕,如今我們有兩萬三千的俘虜,這些人怎麽選也能選出兩萬人來。我們各部損失的兵力補充後還有接近一萬三千人,讓劉迎南和程德義就地組建振明,興明兩衛。十天後返回南部匯同滅虜衛,出擊鹽亭的清兵。”


  袁宗第一聽道“平虜候這是要出擊攻占成都府?”朱大山道“如今李國英一死,整個四川群龍無首,我們當盡快光複四川,減輕雲南那邊的壓力。”


  郝永忠道“我們如此大的動靜,如果雲貴的清軍回援,到時後我們兵力太過分散,怎麽抵擋?”朱大山道“我們現在在定遠的有定虜,征路,靖虜三衛人馬,加上合州的宋高舉部有兩萬人,我們此次攻入重慶的就有四萬人馬。到時我們隻是憑關隘據守,擋住清軍應該不難。到時候時間一長清軍糧草補給出了問題,自會退去。”


  賀珍道“如此雖好,但是我們的降兵太多,恐怕到時候一旦出現差錯可就無法挽回啊。”朱大山想了想道“告訴那些降兵,如果再次投降動搖軍心的,他老家的妻兒老小都要受罰,這些降兵大多是四川本地人,相信這樣的處罰對於他們還是有很大的威懾力的。而且各軍要加強軍法和督戰隊,防止這些降兵出工不出力。”


  袁宗第道“暫時也隻好這樣,讓他們打下幾仗後,應該會好些。”朱大山臉上露出凶狠的表情又道“實在不行就把投降的軍官全部當成悔過的典型,公開判罪直接行刑,全部殺掉。隻要沒這些軍官在裏麵,隻剩下士兵就好辦了。”


  程德義是最想把這些人殺掉的,當即就讚同道“對,還要讓這些降兵上去行刑,斷了他們的後路。”羅大牛也道“對,凡是動手的降兵就可以任命為底層軍官,讓他們自己管理投降的清兵。”


  朱大山沒想到,就這麽幾句話,羅大牛把利用降兵來管理降兵的法子都想了出來。朱大山道“可以,凡是動手的就能當個小軍官,他們肯定有自己人,這樣一來俘虜的反對情形就會小很多。”


  隨後的三天,各千戶,各個營團都在展開俘虜軍官的清算,不少的士兵以身說法,訴說著以前的各種罪孽。然後到處都在處決那些各級軍官,隻要上前動手就能當官,給了那些降兵很大的誘惑。不少人搶著要這個動手的機會,為了得道這個機會,降兵之間瞬間被重新分成了一個一個的小團夥,然後抱團的爭取機會。


  凡是得到機會的人必定有些支持者,然後這些支持者,又反過來欺壓著其他的降兵。但是這些已經爬起來的人,他們的權利全是複明軍現在給的,所以無形中把這些人又綁在了複明軍的戰車上。成為了複明軍的忠實支持者,然後複明軍隻需要管理這些已經爭取到機會,成為上層的降兵就好了。


  這對目前的複明軍是最好的,但朱大山知道這樣的對複明軍一樣有很大的隱患。以前的複明軍,幾乎是每一個士兵都知道效忠的是朱大山,但是這樣一來,久而久之就會在軍隊裏形成大量的團體,會對複明軍形成內耗。以前複明軍也有團體,但是以將領為主,士兵反而沒有這樣的事情,現在在士兵裏也形成了這種團體,短期來說是沒什麽,但是時間一長這些團體就會以團體的形勢在次抱團,到時就會形成利益團體,這是朱大山不希望看到的。


  朱大山看著軍營裏各處紛鬧的場景,暗想應該盡快的落實副職的政委職能,隻有這樣才會盡量的避免軍隊內耗。就在這時已經投降複明軍的侯天賜,譚新傳,鄧九韶三人,臉色蒼白的來到朱大山麵前,規規矩矩的給朱大山行禮道“侯爺找我們,不知道有什麽吩咐。隻要侯爺吩咐的事情,我們就是上刀山,下油鍋也為侯爺辦好。”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