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定鼎大明> 第六十七章 攻城拔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七章 攻城拔寨

  羅大牛是個泥腿子出生的人,他不懂得去思考為什麽,隻是知道平虜候帶著大家打出了一片天,所以平虜候說什麽他都一門心思的執行。朱大山說守住,哪怕就是人打光了他也要守住,而不是向朱大山求援,那樣的話就是我羅大牛沒守住。


  看著城外明軍幾乎是用自殺的方式攻城,鄧希明看呆了,他不明白為什麽這些人如此的不要命。看著這些前赴後繼的明軍,鄧希明眼中露出了恐懼,這樣的人還有什麽城池攻不破,還有什麽敵人打不敗。


  李國英看著明軍的瘋狂,口裏喃喃道“如此瘋狂的軍隊,如果不能將其消滅,我大清將永無寧日。對一定要把他們消滅在這裏。”李國英說道這裏,猛的一抬頭,向身邊的鄧希明道“你去召集其他城門的將領,讓他們隻留少量軍隊守門,其他軍隊立即向集合支援這裏,準備和明軍決一死戰。”


  鄧希明大驚道“總督大人,現在要決戰?不是用城牆先消耗他們的士氣嗎?”李國英大怒道“你看看城外,現在的情況是能消磨逆明軍隊的士氣嗎?朱大山這賊子是想一次就強行攻破城池啊。快去。”鄧希明忙諾諾的退了出去。


  李國英自言自語道“你想一次破城,我倒要看看,你有沒有這本事。”然後又對傳令兵道“去大營傳令,讓惠應詔和王廷獻召集大軍,留三千人守住大營,其他人等待信號出擊。”李國英也有些瘋狂道“那我就看看你姓朱的小兒能撲騰起什麽大浪來。”


  這時不光是李國英等人發蒙,不明白朱大山為什麽會如此瘋狂的攻城。就連現在在朱大山身邊的郝永忠和袁宗第也不明白,袁宗第道“平虜候,第一次攻城一般都是動用兩千人試探就可以了,如此第一次攻城就動用如此兵力,而且打的如此慘烈怕對後麵的攻城不利啊。”


  朱大山道“靖國公放心,小子我心裏有數。”郝永忠也有些不滿道“你有數,有什麽數?你自己看看咱們的士兵打成什麽樣子了,七千人投進去攻城,如今一直在城牆上僵持著,你這是要讓這七千將士全部死在城牆上啊。”


  這時程德義也有些心裏不定的道“侯爺,要不先撤下來吧,弟兄們都累了。我知道侯爺想為南部的百姓報仇,但是如此下去,這七千攻城的兄弟真的就回不來了。而且我看大牛兄弟那邊也堅持不了多久。”程德義的平虜衛回防保寧,所以程德義隻能一人在朱大山身邊,一是為了他堂哥程德群的後事,二是朱大山也有意讓他們多經曆戰事,以後才能獨擋一麵。


  朱大山道“我知道現在兄弟們打的苦,但是我們隻有這一次機會啊,而且我們還有援兵。”聽了朱大山這句話,在場的人都大吃一驚,袁宗第急忙問道“平虜候你說什麽?我們還有援兵?是誰,是不是你讓皖國公帶著討虜衛從重慶攻過來了?”郝永忠道“不可能,飛虎要整編荊國公的軍隊,再趕往重慶時間來不及。就算是去了,就他兩家的兵力也不一定能打下重慶呢,哪裏能來這裏支援。”


  朱大山見眾人不信有援兵,但也不好說破,隻是看著城牆露出了笑容。程德義問道“侯爺,咱們真有援兵?不會是哪位清將要投降吧?”程德義知道林壯組建了一支情報隊伍,包括收買和策反清將。朱大山道“就我們現在的情況,會有人願意投靠我們嗎?人家不會那麽傻。”


  袁宗第也道“是啊,平虜候可不要上當,延平郡王在南京就是受了清軍的騙,才導致了大好的局麵功虧一簣。”朱大山道“你們放心吧,我們的援軍是我們自己的軍隊。他們應該快到了。”


  袁宗第等人還要再說就聽見城裏殺聲驟起,城上的清軍經過短暫的平靜後,立刻就嘩然的往城裏退去,再也不能對攻城的複明軍形成任何的阻擋效果。城牆上的明軍頓時高聲歡呼,喊著“大明萬歲”不斷的湧入城中,袁宗第等人見狀頓時大喜。朱大山也立即對傳令兵道“發出信號,讓爆破組炸毀城門。”


  袁宗第等人正在高興呢,現在聽朱大山說什麽炸毀城門,都愣住了。袁宗第道“平虜候,現在我們大軍已經進城了,不用炸也能攻下城池了。”朱大山還沒回答,就聽見城門處一聲巨響,然後城門洞裏麵就冒出一股濃濃的煙霧。隨著煙霧散開,原來的城門已近不見了。


  朱大山大吼道“程德義,你和南安候帶著定虜衛衝進城去,一定要抓住李國英。”程德義和郝永忠也反應過來,帶著人立刻嚎叫著往城裏衝去。這時,在一旁的袁宗第急道“平虜候,如此機會應該一鼓作氣擊敗李國英,怎麽隻拍出一衛人馬,該全軍總攻啊。”


  朱大山對袁宗第道“不,還有城外的一萬多清軍呢,靖國公,和我一起去擋住清軍大營的清軍。”說完抽出佩劍,大吼一聲“全軍攻擊清軍。”然後率先衝向了右側的清軍。


  羅大牛看著眼前不斷倒下的複明軍將士,現在也有些著急了。在這樣下去,估計要不了半個時辰,羅大牛的千戶就要全部陣亡了,現在兩邊已經有不少的清軍開始衝過羅大牛的陣地。在陣地上的複明軍將士大多是夔東軍整編來的,能打到現在全靠這羅大牛組織的督戰隊壓著,還有就是羅大牛一直站在前線,否者清軍的兩千援軍來的時候就已經崩潰了。


  看著不斷被逼著後退的防線,羅大牛一邊奮力拚殺,一邊大聲吼著“頂住啊,兄弟們,侯爺就要攻破縣城了,馬上就要來支援我們了。”但是羅大牛帶著一個千戶兩千人,在這裏已經擋了將近一個時辰,士兵們已經十分疲憊,加上現在清軍勢大。潰退之勢幾乎已經不可逆轉,羅大牛看著不斷後退的士兵,心中悲憤的吼道“侯爺,羅大牛守不住了,我沒臉來見你啊。”說著就要舉刀自殺,旁邊親兵拉住羅大牛道“千戶大人,這不能怪大人啊,清軍實在是太多了,要不我們也先退下去吧。侯爺不會怪將軍的。”


  羅大牛那裏肯退,正和親兵拉扯,就聽見城牆那邊陣地上一陣喊殺聲,然後就是震天的歡呼,無數的複明軍大喊著“大明萬歲”,攻城的士兵也高喊著口號,潮水般的湧上城牆。隨著城門處的一聲巨響,複明軍的中軍也開始動了起來,一半衝向了剛剛發出巨響的城門,一部向右側這邊發起了衝鋒。


  本來還在後退的複明軍看見中軍開始往這邊來支援,城牆上不知道發生了什麽,攻城的複明軍一下子就攻進城去了。但是現在總的來說對複明軍是有好消息。羅大牛也激動起來大吼道“兄弟們,大軍攻進城去了,侯爺派兵來支援我們,清軍敗了,殺了這些清軍狗雜碎。”說完就直接衝向了清軍。


  因為城牆上變化,看呆了的複明軍和清軍瞬間都反應過來,複明軍紛紛回身衝擊清軍。清軍看著突然反攻的複明軍,還有後麵衝過來的大片軍隊。不少清軍開始後退,逐漸的後退的清軍就變成了潰逃。無數的清軍爭先恐後的逃往大營,沒有一個人願意停下來阻擋複明軍的攻擊。


  朱大山到了羅大牛的陣地上,看著滿地的殘肢斷臂,屍體一層疊著一層,剛看著大戰過後的陣地都如此的觸目驚心,不由的有些愧疚,自己還是太急了。現在見清軍已經潰退,便讓靖虜衛把清軍趕回大營就好,畢竟現在清軍大營裏還有一萬多軍隊,就憑現在朱大山手裏的四千軍隊,是攻不下大營的。


  就在朱大山要起身返回城裏時,清軍大營突然燃起大火,營裏也頓時殺聲震天,營中一片混亂。朱大山看見清軍大亂,哪裏還能錯過這機會,當即下令讓軍隊攻占清軍大營,大喊“投降不殺”。那些從羅大牛陣地上潰敗下來的清軍,眼看著明軍沒有追趕了,以為逃回大營就能安全。突然大營裏清軍居然互相殘殺起來,正在進入軍營的清軍,頓時就不知道該進還是不該進。


  正在門口堵著的清軍看見後麵明軍又全部追了過來,一部分想要逃出大營,一部分則想要進入大營躲避明軍,大營的門口頓時被堵的水泄不通。朱大山帶著靖虜衛趕到軍營大門,高喊“投降不殺”。那些動彈不得的清軍就紛紛跪地投降,朱大山一見大門被堵住,忙叫人在旁邊拆出一個缺口,裏麵投降的清軍還主動來幫忙。不一會兒就拆出了一個缺口,朱大山留下一千人看守俘虜。帶著僅剩的三千人衝進了清軍大營,等到朱大山帶人衝進去一看,傻眼了,隻見裏麵清軍互相殘殺,也不知道誰是誰。


  朱大山見狀,直接下令高喊“投降不殺”,隻要不投降的全部通通格殺。軍營裏的清軍,被自己人給殺的昏頭轉向,正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時候,又見明軍殺了進來。現在明軍大喊“投降不殺”,於是紛紛扔掉武器跪地投降。隻有清軍守將惠應詔和王廷獻一見情況不妙,帶著自己的親兵從側麵殺出去,僅僅帶著五十餘人逃走。


  正當朱大山在清剿反抗的清兵時,有兩個複明軍將士押著一員清將過來,朱大山再一看時,這不是蔣超是誰。朱大山這才明白為什麽清軍的大營為什麽突然見會亂。


  原來鎮虜衛宋高舉借著鬼神之威占領了合州後,又收編了曹純忠和郝承裔的八千人。隨即宋高舉就讓馬元傑和蔣超,冒充是敘州提督陳稀賢和瀘州總兵曹純忠,帶著六千人來支援定遠的李國英。哪知道剛到定遠,李國英居然不讓二人帶著軍隊入進城。隻讓假扮陳稀賢的馬元傑進了城,而扮做曹純忠的蔣超則被直接安排到了軍營。蔣超正擔心不能配合朱大山,擊敗李國英攻占城池,又擔心自己會暴露。


  這時李國英派人來要集合軍隊,蔣超雖然著急但也沒辦法,隻好也帶著人集合,就在這時候城牆場發出變故,出去支援的清軍也被複明軍趕了回來。蔣超一見機不可失,就叫將士四處放火,然後在軍營裏四處攻擊。由於蔣超的士兵都穿著清軍的號衣,清軍一時間搞不清楚怎麽會事,頓時整個軍營就亂成一團糟。朱大山也隨即帶人攻進了清軍大營,蔣超見了立即就讓手下的人投降,免得被自己人給誤殺了。


  其他清軍見蔣超這個身穿將軍盔甲的人都投降了,頓時也就不再抵抗,紛紛投降。等到複明軍的士兵前來看押時,蔣超立即表明身份。但來這邊的人恰好沒認識蔣超的,看他身穿將軍盔甲便帶他來找朱大山。


  朱大山一見蔣超立即道“快解開,他是鎮虜衛的千戶,你們連自己的將軍都不認識。”押著蔣超的兩個士兵,嚇的立即給蔣超解開。還以個勁的道歉,蔣超也不在意。朱大山見是蔣超,便讓蔣超帶人把自己人給認出來。這樣一來朱大山現在手裏就有七千人了。


  朱大山不放心城裏的戰況,見蔣超把自己帶來的三千人都認了出來,便留下四千人看守俘虜,讓蔣超帶著三千人和自己一起又往城裏去。此地離縣城僅僅一裏的距離,朱大山帶著蔣超急匆匆的趕到城門口,見城門口的清兵早已經逃走。朱大山和蔣超正要進城,就見對麵慌慌張張的跑來一群人。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