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定鼎大明> 第三十八章 整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章 整軍

  林可佳聽見朱大山問起林壯,道“前兩天苟興旺派人來報,宋高舉帶人去與馬元傑他們匯合攻打樗林關,留在百丈關的蔣超就派人到劍門關,要和苟興旺一起攻打廣元,苟興旺見青林口有孫彬守著,也不怕有其他地方的清兵過來就同意了,讓林壯帶著原劍門關降將趙應伏和民壯八百餘人去了。恐怕再有兩天就該有戰報來了。”


  朱大山道“哦,怎麽也沒見說呢?好了你報一下各處的兵力吧。”林可佳愣了一下,接著道“林壯帶走的八百人,劍州有守軍五百,總旗陳輔義駐守。梓潼有守軍三百,總旗孟方平駐守。青林口孫彬駐守,連同他從綿州帶去的兵一共是一千三百人。宋高舉和馬元傑帶去百丈關和樗林關總共現在有三千人。之前駐守保寧的一千人,現在侯爺連同俘虜一起帶回來七千人,還有留守南部的一千人,王慶帶去蓬州的一千人,我們總共有一萬七千六百人。”


  朱大山點頭道“是啊,如今我們也有接近兩萬人的軍隊了,我們的軍隊編製還是當時在南部的時候整編了下,後麵不斷的有降兵民壯加入,都沒有好好的整編軍隊,打起仗來也都是一擁而上,所以趁著這個機會要好好整編一下。”林可佳道“侯爺說的是,而且軍隊多了,大夥也該升升官了,到現在我們自己任命的官,最大就是百戶,雖然大家平時將軍將軍的叫著,但還是亂的很,根本不成統屬。”


  朱大山道“對,是該給咱們的兄弟們升升官了,但最主要的還是軍隊的整編,我想了下軍隊大部分還是按大明軍製來,中間隻是小部分的修改就好了。”林可佳道“不知道侯爺要修改哪些?”


  朱大山道“我們在南部的製定的不變,隻是取消副總旗的職位。這樣一來一總旗就是五十六人,一個百戶就是一百二十四人。”林可佳道“這樣可以,低級軍官少一點好,不要全都是官,反而不好管理。”朱大山又道“以前大明軍製是十個百戶為一個千戶,現在我把他改成五個百戶為一個團營,設正副守備,配侍衛二十人,這樣一來一個團營就是六百四十二人”


  林可佳道“可以,現在一團兵力駐守縣城足以。”朱大山道“每團有一個百戶是弓箭兵,有一個百戶是輜重兵。”林可佳奇道“這每個團有弓箭手我知道,可為何要有輜重兵呢?”


  朱大山道“以後行軍,士兵每人帶兩天口糧,這樣一來我們就不需要大量的民夫為我們運糧,但是這樣還是不夠,每次出征作戰,軍隊最少要帶夠十天的軍糧才能應對緊急情況,那麽剩下的就由輜重兵負責,他們出了日常的作戰訓練還要進行輜重工具運用,輜重運送的練習。當然作戰訓練可以適當的少一點,我們沒有了民夫,清軍就不可能利用民夫來衝散我們的軍陣。”


  林可佳很是佩服的道“侯爺考慮的周到啊,以前無數次都是清兵用騎兵強攻輔兵,導致輔兵潰敗,然後驅趕潰兵衝散大軍,如果我們沒有民壯、民夫,全是戰兵的話,怎麽也能等到大軍救援。這樣一來就能破了清兵的戰法啊。”朱大山聽見林可佳說的話,也有些愣住了,他隻是想減少輔兵,而且輔兵也會消耗物資,卻沒想到無意中還有這樣的效果。當即道“這樣一來我軍的戰鬥力就能更強了。輜重兵還可以把戰兵的盔甲一起運送,也加快了行軍速度。”林可佳頓時讚同道“侯爺這個想法絕妙啊。”


  朱大山接著道“然後就是三個團營組成一個千戶所,設正副千戶,配侍衛三十人,另外再挑精兵四十名分四隊,選小旗四名,設正副總旗,歸正副千戶調遣,專職探馬信使,通傳號令,執行軍法,整個千戶所共兩千人整。三個營按戰力分甲乙丙三營,甲營最強,乙營次之,丙營再次,作戰時甲營進攻,乙、丙兩營防守。”林可佳道“如此行軍作戰都無憂了。”


  朱大山又道“三個千戶所組成一衛,設正副總兵,配侍衛五十人,另外挑一百人精兵為衛所侍衛,分十隊,設正副百戶,歸正副總兵調遣,專職探馬信使,通傳號令,執行軍法,保護衛所裏其他吏員等人安全,如遇戰事轉移名冊,資料,也可支援戰事。一衛共人員六千一百五十四人。駐地暫時都住保寧。”林可佳道“駐地沒問題。”朱大山又道“之前在南部起事的時候就有人問我軍餉怎麽算,但當時一無銀子,二無糧草。我當時就說了沒有軍餉,但是現在我們壯大了,各地也得了不少的銀兩和糧草。再像以前沒有軍餉就不像話了。”


  林可佳笑道“這到是個好消息,估計對我們的士氣也有很大的鼓舞作用。我可聽說夔東那邊也沒有軍餉,每次都是作戰搶到什麽就分什麽。”朱大山道“他們怎麽樣我們不管,我們現在對招募新兵也得把我們的軍餉向他們說明。”林可佳道“這是自然,隻是定多少為好呢?”朱大山道“這段時間我也了解了一下,咱們大明的士兵軍餉接近三兩一個月,那我們就定成二兩一個月。”林可佳道“侯爺怎麽還定少了呢?這樣怕是起不到鼓舞士氣的作用。”朱大山道“軍餉是少,但對於斬獲可以給獎勵,一顆清兵頭給二兩,韃子人頭給四兩。將官加倍。”


  林可佳一聽道“乖乖,這樣一來士兵們還不得發瘋了。”朱大山道“後期對於攻城還可以酌情給與獎勵。但是要堅決杜絕戰場搶割人頭的事情,記功由各級將領侍衛監督,凡有搶割人頭者,所在小隊直接扣除所有功績。而且漢人的人頭不記功,清兵綠營的戰功先分到各小旗,由小旗確認到人。”林可佳道“這樣最好,要不然大家都顧著搶人頭,那還有心事攻擊清兵。”


  朱大山又道“還有士兵晉升,也是以人頭為準,士兵殺清兵兩人者可晉升戰兵,戰兵殺四人升為小旗,小旗升總旗需八人,以後倍之”林可佳認同道“這樣士兵有了晉升空間,也會死心的跟著我們。”朱大山道“我們這邊整理出來了,就盡快讓各級將領該調動的調動,該換防的換防”林可佳道“也行,正好現在各地都無戰事”


  朱大山道“沒有戰事是一方麵,另外新兵整編後,各級將領要加緊訓練,說不的定什麽時候就會發生戰事。還有就是重申軍紀,如今我們軍隊壯大了,軍紀就由為重要。這些我先想一下,還有就是各軍的將領任命。各地的官員也要盡快派遣,我們漢人不是韃子,也不是流寇,我們要加緊治理地方,恢複生產。”


  林可佳道“正是這個理,當年華陽候也是因為重視民生,屯田耕作才能和清軍打的起。”朱大山道“既然大家都認這個理,那就去做,等下我還要去和文督師,皖國公他們商量下夔東的事,關於夔東你怎麽看?”


  林可佳想了下道“夔東各方勢力林立,侯爺想要整頓他們的兵馬恐怕不容易,而且一旦處理不當就會造成內亂,兩年前秦王和晉王不和導致大明形勢急轉直下,侯爺不得不防啊。而且夔東大多以文督師為首,侯爺想要整頓夔東各家,文督師也會有意見。如湖廣那邊的李來亨,袁宗第軍力不在侯爺之下,他們恐怕也不會聽從侯爺。所以能不沾夔東最好。”


  朱大山想了想道“你說的這些我知道了,今晚我找文督師詢問下再說吧。”林可佳道“侯爺想好就可以,那我就先去整理整軍方案。”朱大山道“你先去吧,通知在保寧的所有文武,明天上午在巡撫衙門大院裏我要宣布整軍計劃,各級將官任命和各地官員任命,凡在保寧的各總旗以上軍官都需參加。不管夔東怎麽想,怎麽做,我們的事必須要做。”林可佳道“好,我這就去通知”說完就離開。


  朱大山想了下,眼看天已經黑了下來,就起身出了巡撫衙門,出門後直接就去了文安之住的地方。朱大山到了一看,劉體純,黨守素,賀珍,郝永忠,塔天保都在,幾人圍成一圈正在說話,見朱大山進來都紛紛看向朱大山。朱大山笑道“喲,看來都在,正好想和大家商量一下。”說完就在塔天保旁邊坐下,另一邊是郝永忠。


  文安之見朱大山坐下便道“平虜候來了好,我們也正想去和你說說呢。”朱大山道“看文督師說的,你們都是前輩,年紀也個個比小子大,諸位要願意就喊我一聲小子,我也高高興興的應著,什麽候不候的,反而見外了。”


  劉體純大笑道“你小子爽快,好我以後就喊你一聲朱老弟了。”朱大山也是順杆爬道“如此以後就要劉大哥關照了。”劉體純更是開心的拍著文安之的肩道“看看,這小子做事就像一家人。”文安之連忙躲著道“你少拍我,我還想多活幾年。”這話惹的大家都笑了起來,一時間氣氛也活躍了些。


  朱大山道“各位的往事有多艱難,小子已有耳聞,但隻要大家需要小子,小子一定義不容辭。”塔天保道“我們需要地方,要好一點的地方,夔東太窮了,我早就受夠了那地方。”朱大山道“塔將軍要地方好,隻要你開口,隨便你點。隻要塔將軍開口小子無不答應。”


  朱大山這麽一說,幾人瞬間愣住了,不敢想信中午還猶豫要不要夔東眾人出來的朱大山,怎麽一下子變的這麽大方了。文安之還以為朱大山說的是氣話,忙道“朱小子你不可說這些氣話。”朱大山道“文督師,我沒說氣話,我是認真的,隻要諸位開口說,隻要在我朱大山的範圍內,我朱大山絕無不可。”


  這樣一來在場的所有人都呆住了,不知道朱大山為什麽要這麽做。塔天保本來是說話氣下朱大山,但現在朱大山一口答應他反而不知道該怎麽說了,有些結巴道“平虜候,這,我也就是說說氣話,你不要當真。”


  朱大山反身過來握住塔天保的手道“塔將軍,我真沒說氣話,其實上午我出了有些意外大家的到來,還有就是不舍,因為那是我帶著人打下來的,諸位突然就說要來分快地方,我當時心裏說實話十分不願,但是下午文督師跟我說了很多事,有很多我以前都沒想過的事。不怕諸位笑話,我之所以反清,隻是因為清廷的官府要強收我開墾的十畝地,要讓我去戰場當夫子。沒有文督師的那些民族壯誌,沒有為大明死誌的勇氣。”


  眾人都不解朱大山為什麽突然說起這些,都靜靜的聽朱大山說著,朱大山又道“從起事後,我不知道自己將要走到哪一步,也不知道自己能走到哪一步,但是今天文督師點醒了我,我們是漢人,不是韃子的奴才,更不是他們的附庸。我們應該有活著的權利,是好好活著,像個人一樣的活著,當年蒙古滅了南宋,把漢人劃為最低等,如今滿洲人也是一樣把我們漢人踩在最低等,他們可以任意屠殺我們,可以任意的就讓我們漢人一片一片的死,這是什麽?這不是漢人要的。漢人應該站著,不是跪著。”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