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定鼎大明> 第三十七章 文安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七章 文安之

  朱大山帶著軍隊和俘虜回到保寧,之前在劍門關受傷的林可佳也回到保寧,一直在養傷,現在見朱大山回來就迎了出來,留守保寧的周大柱,胡吉江,吳一丁,吳宏融等都出來迎接朱大山。一時間眾人熱鬧非凡,朱大山帶著眾人會到巡撫衙門。


  朱大山見大堂上已經有很多不認識的人坐著,忙看向周大柱。不待周大柱介紹,從裏麵走出一人正是岐候賀珍。


  賀珍看見朱大山道“恭喜平虜候大獲全勝,打敗李國英光複順慶,潼川二府啊。”朱大山忙道“不敢,隻是潼川現在又被盧光祖給奪了回去,順慶府現在也是殘破不堪啊。”


  這時坐在大堂末位的一漢子道“看平虜候說的,我們又不是來要飯的,哪有見麵就哭窮的。”朱大山不認識這人,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答話,這時坐在上首第一人一副老農模樣,隻是這人自身有一股子讀書人的氣質,隻見他微微顫顫的站起來道“塔天保,不要亂說,平虜候隻是說下軍情。”


  塔天保道“他說軍情就說軍情,看他哭窮的那個樣子,真當咱們是叫花子。”朱大山一聽塔天保才知道這些是夔東的明軍,忙道“哎喲,真不知道是夔東各位將軍來了,恕小弟無禮了。”那老農道“大家都是為了大明,也沒什麽好客氣的,老夫文安之。”


  朱大山又是大驚道“原來是文督師,失禮失禮,那諸位是?”文安之見朱大山問,便依次介紹道“這幾位分別是皖國公劉體純,南安侯郝永忠,興平侯黨守素。這位不用說了是塔天保。” 朱大山忙抱拳行禮道“不知道各位國公,侯爺來到,朱大山招待不周啊。”


  劉體純等人都笑道“這裏可比夔東好多了。”朱大山又道“不知道諸位來保寧是為何?”賀珍道“如今夔東和保寧這邊都連成了一片,所以大家都出來看看,而且商議一下我們下一步怎麽做。”


  塔天保道“還能怎麽做,把人接出來,讓大家都有田種,那樣我們才能擋得住清兵的進攻。”劉體純罵道“老塔,你不懂就不要亂說,聽聽文督師怎麽安排。”


  文安之不說話看著朱大山,朱大山這才明白夔東這些人是把自己真當肥肉了啊,現在是來分地盤了。便道“這件事,讓我考慮下,晚上我來找文督師和皖國公商量,怎麽樣?”塔天保立即道“這又什麽好考慮的,你直接劃些地方給我們就好了。難道你不肯?”


  郝永忠拉了下塔天保道“你少說兩句,你還信不過劉飛虎?”塔天保見劉體純也有些不高興,便不再說下去。賀珍有些不好意思對朱大山道“你也別太在意,塔天保這人就是這個性子,大家也就是想和你商量,要是實在不方便也就算了,咱們這麽多年都在夔東過來了。”


  文安之也道“對,在夔東守了這麽多年不一樣過來了,平虜候也不必過於擔心。”朱大山道“如果夔東有什麽難處,我肯定幫忙,但我剛回到保寧,如今千頭萬緒還未理出個線來,所以諸位還需給我點時間。”劉體純和郝永忠,黨守素都道“應該的”


  等文安之等人出去後,周大柱和程德義,程德群都義憤填膺道“憑什麽我們打下來的城池要給他們,有本事自己打去。”胡吉江和吳一丁等人卻愁眉苦臉,道“侯爺,要謹慎處理這事啊,否則又是一場內亂。一個處理不當,如今的大好局麵就瞬間坍塌。”


  朱大山道“這些我知道,你們都先去做好直接的事情,我好好想想,周大柱你去把那些俘虜都好好的篩選下,不合適的都全部安置下去,讓他們種地去。”又對胡吉江道“雖然他們是想分些地方,但禮數不能少了,你好好的交代下。林可佳你把如今我們各處的兵馬和駐守的人員拿來我看,我們現在有幾千俘虜怎麽也得好好的利用下。”說完就讓眾人去做事去。


  朱大山一個人來到後衙,坐在書案前,陷入沉思。就連文安之進來他都沒發現。文安之拍了下朱大山的肩他才醒來,忙起身扶著文安之坐下。文安之道“怎麽,舍不得?”朱大山道“不會,區區地方而已,打下來不就是讓大明的人駐守嗎?我當初答應和夔東連成一片就想過要接夔東眾家出來的。”


  文安之聽了這話詫異道“哦,你有如此的胸襟是好的,那你是在猶豫什麽呢?”朱大山道“我是想眾家將軍在夔東為什麽這麽多年不打出來,還有文督師你能給我說說清軍真的就那麽厲害嗎?我們還能打跑他們嗎?打了這麽久我是越打越迷茫,甚至不知道這樣打下去到底是為了什麽?”


  文安之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沉吟了很久才道“你問的這些問題,我也不能夠都有答案,有些事情你需要自己去找答案。但我能告訴你的是清軍在入關之前確實很厲害,當年在遼東多少名臣宿將血灑遼東,但是自從他們入關後,已經沒那麽厲害了,晉王曾經兩闕名王,江陰也讓幾十萬清軍魂斷。所以我們還是能打跑他們的。”


  說道這裏文安之不由的咳嗽了幾聲,接著道“至於為什麽要打清軍,說實話是為了漢人的祖宗,清軍的剃發易服,強行漢人裹腳,這種種都是毒害漢人,而且強行將漢人投衝為奴這是什麽?這是要打斷漢人的脊梁啊。所以我們要和清兵打到底。”


  朱大山聽了文安之大驚道“什麽,強行裹腳,我怎麽聽說是漢人自己裹腳的呢?還說是宋朝就有了。”文安之也詫異道“你在那裏聽說的?我們漢人要下田地勞作,裹了小腳還怎麽幹活?宋朝的時候是有人好小腳,但那時隻是稍微的修正腳的形狀,是有些富人,文人家裏為腳塑性。後來滿洲人自己不會,胡亂學的不到家,才拚命的想要裹成小腳,以至於把腳都勒斷。而且滿洲人他們的男子出門打獵,女人看家不出門,就算腳斷了也無妨才有了現在的裹腳。”朱大山還是第一次聽說這麽回事,道“難怪四川這邊我都沒看見有小腳的。”


  文安之道“當然,清廷都還沒有完全占領咱們四川,那裏來的急實行這些。後來由於清廷的圈地,投衝,使得大量的漢人起來反抗,清廷就想了個辦法,讓所有的女人裹腳,這樣一來女人跑不了,漢人也就不敢反抗,這不能跑的女人就是他們手了的人質啊。”朱大山這才明白明朝從來都沒有任何的官方資料說女人裹腳,偶爾隻有些閑言寄語說有裹腳,怎麽到清朝一下子就成了全民裹腳了呢。原來是這麽一回事。


  文安之接著道“剃發易服,這時毀了我漢人的傳統,這是要滅我們漢族啊,等到百年後,你我有和麵目去和祖宗說我們是他們的子孫。我們漢人從來都是堂堂正正的人,不是奴隸。這滿洲韃子見麵就跪還要口稱奴才。如此侮辱怎能不憤然反抗?滿洲人毀我宗廟,壞我傳統,殘我心智,我漢人當然與之不共戴天,而且韃子一路屠城無數,漢人流離失所。這些難道我們不該讓韃子血債血償?”文安之越說越氣,越說越激動。原本有些病態的麵容顯的通紅。


  朱大山不敢再說,忙扯開話題道“為什麽夔東各家會打不出來呢?各家兵力也達到了十萬之眾啊。”文安之道“這裏的原因很多,夔東很窮是一方麵,還有就是夔東的各家將領出生,立場各不相同,各方又恩怨交錯,以至於不能齊心協力。最後就是兵員良莠不齊,連武器都不能籌齊,那裏又打的出來。”


  朱大山道“這樣啊,如今我們能在保寧打成這樣,是因為大家能齊心協力,夔東各家出來後能與我們齊心協力嗎?”文安之道“那你有什麽想法呢?”


  朱大山道“這次我出征回來押了很多俘虜,我正想對他們整編,如果夔東各家願意到保寧來,就和我們的軍隊一起整編,這樣才能齊心協力,否則大家各自都惦記著自己的那點軍隊,還怎麽同心抗清?”文安之黯然道“這個恐怕不太好辦,而且我也不能說動所以的人。”


  朱大山道“如果是那樣的話,就還不如不出來,我接納他們後,難不成還要留大軍防著他們?”文安之道“我試試吧。”說著文安之就起身出去了,朱大山一直送出巡撫衙門。看著文安之有些佝僂的身體,朱大山一陣心酸,這個在朝廷風雨飄渺的時候,獨身一人來主持夔東抗清,隻身遊走於各家勢力,調節平衡各部矛盾。十幾年把這個意氣風發的文人折磨成了如老農般蒼老,猶如風中殘燭隨時都有熄滅的可能。


  朱大山不由的對文安之的行為大生敬意,他沒有為了榮華富貴,沒有為了自己的名聲,默默地想要恢複中華衣冠,不讓漢人為奴,為了要支撐起漢人的脊梁殫精竭慮。這就是漢人的脊梁,文人的風骨。朱大山原本動搖的抗清決心在這一刻異常的堅定,以前朱大山總覺的自己是為了想活命才抗清的,就算打著大明的旗號也不過是為了能名正言順,他從來沒想過什麽天下,民族。這些離他太遠,就好像一個每天坐在橋頭下向行人討要一口飯才乞丐,你讓他為了民族獻身,告訴他國家麵臨滅亡,讓他去拯救國家一樣渺茫。


  但是在聽完文安之的話後,朱大山這才知道有無數的人在為這個理想奮鬥。這一場災難是滿清帶來的,不是你做個順民就能避免,現在就算活著,當你死後於地下和祖宗見麵將怎麽麵對?朱大山想著被屠殺的南充,文安之說的揚州,嘉興,江陰,廣州,西安。一時間這些城裏被屠殺的場景猶如電影一般在朱大山的眼前閃過。想著以前有天府之國美譽的四川,和自己這一年所見的荒涼,朱大山心中仿佛有一團怒火在胸中燃燒,朱大山恨不得馬上就把清兵全部趕走,好好和韃子清算一下他們犯下的罪孽。


  但朱大山知道這是不可能的,現在自己擺在麵前都還是一團亂麻。自己現在要做的就是把軍隊完全整編好。


  正好這時林可佳帶著資料來找朱大山,朱大山也就和林可佳一起回到衙門,林可佳道“我看侯爺剛才在門口臉色有點不對,怎麽了?”朱大山道“沒什麽,隻是想到了些事情。對了你是傷好了吧。”林可佳道“好了,休息了一個月了,隻是現在還不能上戰場。”


  朱大山道“那就好好養著,仗哪能就打完了。”林可佳也笑道“沒錯,我這邊整理了些駐防的數據,你聽一下。”朱大山找來筆墨道“你說吧,我這邊記著,咱們現在把軍隊好好整理下。之前都沒時間管這些。”


  林可佳看著自己統計好的資料道“我們現在駐守劍門關的將領有苟興旺,張永全和馬榮,軍士兩千。”朱大山道“等等,林壯呢,他去了哪裏?”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