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黃伯元和胡吉江帶著招來的民壯在城裏指揮百姓裝車物品,還要不時的鎮壓搗亂的地痞流氓忙的是團團轉。
這時卻又傳令說不走了。周圍的百姓聽見到時欣喜若狂,把黃伯元和胡吉江給氣的是火冒三丈。二人氣衝衝的回到縣衙,黃伯元就對著朱大山道“我的祖宗誒,你小子好歹也是一軍的統帥,怎麽能做出朝令夕改的事來。還是軍隊轉移這麽大的事。”
胡吉江不敢這樣質問朱大山,但還是更著黃伯元的話道“對對對,軍中無戲言啊!”
朱大山見二人氣的不輕,忙解釋道“二位先別生氣,我們派去保寧府的探子回來了。”見二人不再氣憤,高興道“你們猜猜咱們在保寧打探到了什麽?”胡吉江沉吟了下道“保寧不會是座空城吧?”黃伯元嚇了一跳到“胡師爺可不要胡說。保寧乃是清廷的四川首府,怎麽可能是空城。”朱大山也不說話,隻是微笑著看著二人。
胡吉江道“原先不能說也不能確定,但現在卻不難判斷。”黃伯元道“什麽不難判斷,你怎麽知道的?”朱大山這時也想知道胡吉江是怎麽猜到的,便也認真的聽了起來。
胡吉江見二人都看著自己,便道“猜到當然不難。原本我們定好是向夔州轉移,這是事關複明營生死的大事,誰也不會隨便更改。但就在這時大帥卻偏偏下令改了。”自從軍隊成立後胡吉江就稱朱大山為大帥,但朱大山卻沒有製止,加上朱大山也沒給自己安排官職,所以這個稱呼已經有向全軍蔓延的趨勢。
胡吉江有接著道“這樣一來就說明,大帥收到了足以改變他對周圍勢力判斷的情報。是什麽情報呢?”黃伯元見胡吉江問向自己。忙搖頭道“我不清楚,大帥也沒給我說過”胡吉江笑了下道“我也不知道,但我們不難分析出來。首先東麵夔州方向,我們派出的探子是要打探往夔州道路情況,沒有這麽快回來,所以不可能。如果是有清兵來攻,大帥要麽是督促大家加快裝車而不是停手,就算撤退已經來不急,也會讓大家速速守城。但這一切都沒有,那就隻有我們真的不用走。那麽什麽情況下可以不走呢?答案很簡單,就是我們能攻下保寧城。”說到這裏,胡吉江也有點自得。黃伯元不由的讚歎道“胡師爺果然精通軍務,在下佩服。”
朱大山看了看自得的胡吉江,道“胡師爺雖然分析的透徹,但實際情況有些出入。保寧不是空城,但是隻有巡撫的兩千營兵。其他兵馬去年跟吳三桂去貴州走了一批,總督李國英到重慶又帶走一批。今年高民瞻為攻成都,陸陸續續的往綿州調了五千兵馬,所以現在保寧就隻有兩千營兵。”胡吉江看朱大山說的輕鬆,忙道“大帥不可魯莽,那可是兩千營兵。”一旁的黃伯元也跟著道“我的大帥啊!兩千兵馬是那麽容易打的?何況我們滿打滿算也才三百五十人。”
朱大山不為所動,道“我想了下還是不能去夔州,最好的選擇就是攻打保寧。”見朱大山這樣說,急的黃伯元二人口幹舌燥。苦口婆心的勸朱大山放棄攻打保寧的想法,繼續執行之前議定的方案——往夔州轉移。
朱大山見二人不肯罷休,便道“你們不需多說,我已通知苟興旺他們過來商議攻打保寧的事宜了。” 黃伯元二人還要再勸時就見苟興旺以經走了進來。二人歎口氣對望一眼,覺得還是要再商議的時候再努力一次。
不一會兒,所有副總旗以上的人都到齊。朱大山把收到的情報和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結果大家無一人反對。胡吉江見這種情況,忙道“咱們真不能去打保寧啊!不說保寧城城大牆高,保寧城裏可是還有兩千兵馬,我們怎麽算也隻有三百五十人,這怎麽打?這是雞蛋碰石頭,必死無疑啊。”黃伯元見胡吉江已經開口,便也接著道“胡師爺說的有理,你們可能還不清楚,咱們已經沒有多少糧食。隻有往夔州一帶撤退才有活路,那邊山高地險,易守難攻。而且那邊還有同奉大明旗號的搖黃十三家,他們有十幾萬軍隊。我們到夔州也能相互扶持。”
大家好奇的盯著胡吉江和黃伯元,想不明白為什麽隻能去夔州。隻見程德義道“咱們隻有三百五十人,咱們就不能打保寧了?咱們隻有幾十人的時候,不是一樣把韃子的騎兵給抓了?咱們現在有三百五十人,有刀,有槍,還有箭怕啥?”,這時坐在程德義旁邊的宋高舉也道“你說夔州有十幾萬的明軍,怎麽不見他們打出來,我看那裏不光你說的易守難攻吧!恐怕還窮的厲害。不是說山多的地方都窮嗎?”
羅大牛更是滿不在乎的道“營兵也是人,難道他們就不怕死?隻要把他們打怕了,那保寧就是我們的。他們也是褲襠裏夾那玩意兒,難不成他們是長臉上的?”馬元傑聽了這話笑道“那玩意兒要是長臉上,狗日的韃子吃東西的時候,難不成邊吃邊舔”說完自己先哈哈大笑起來。其他人也頓時笑才上氣不接下氣。黃伯元和胡吉江見這群人一點也不通軍務,氣的連連跺腳。
朱大山也忍不住笑起來,等笑過後朱大山見再說下去怕傷和氣,便道“現在咱們不用討論打不打班的事情,需要說的是怎麽打保寧。”朱大山才說完,苟興旺就叫起來道“怎麽打我們可不懂,大帥你自己定好告訴我們怎麽打就行了。兄弟們就隻管拿刀衝就好”說完還洋洋自得的向左右連問對不對。結果其他也起哄,連道苟百戶英明。
朱大山看到這一幕,恨不得衝過去給苟興旺兩腳。見大家實在是沒人能幫忙出主意,隻好讓眾人安靜道“既然大家沒有主意,那我就說一個。咱們大牢裏還關著三個清廷的欽差,我們就拿他們做做文章。”
這時胡吉江眼前一亮,搶先道“大帥你難道想用著幾個欽差去詐城?”朱大山點頭道“對,這幾人是滿洲韃子的大官,絕對不輕易的向我們投降,殺了又可惜。但光養著也不行,總得在他們身上收點利錢吧!”胡吉江又道“恐怕他們不會為我所用。”苟興旺道“到時候可由不得他。不聽話就宰了他。”這苟興旺自從見了血是越來越殘暴,動不動就想殺人。
朱大山瞪了苟興旺一眼道“不怕,到時把他們的嘴堵上就行,實在不行就直接打暈了。就說是受了重傷。”黃伯元這時又提出以個問題道“他們的欽差都是滿洲正黃旗的韃子騎兵護送,我們那裏去找?”林壯道“我們那裏不是還關著十幾個韃子騎兵嗎?要不用他們試試?”
朱大山道“估計不行,那十五個韃子還有退路,到時候出了亂子就前功盡棄。”周大柱也道“對還是小心點的好。要不用之前儀仗,再說隻要是真的欽差,保寧城裏也不一定會認識這些騎兵。”胡吉江沉吟道“可以試一下,讓我們的人騎在馬上看著。但如果城裏營兵反應過來,咱們這三百五十人可就都活不了了。”
朱大山哈哈一笑道“胡師爺放心,這是欽差,就算他要做的事和高民瞻沒關係。但欽差如果在四川死了,他高民瞻恐怕也脫不了幹係。在說這個欽差麻勒吉還是韃子的第一個狀元,據說還很得韃子皇帝喜歡。到時聽見欽差遇襲重傷,恐怕我們還沒進城高民瞻就直接乖乖的出來迎接了。”
朱大山見胡吉江還要在說,忙揮手製止道“不必再說了,下麵我安排下周末攻打保寧。”眾人一聽都來了精神。
朱大山看了下苟興旺和周大柱道“苟興旺和周大柱你們的人全部都去,林壯的人就不用說也去。王老和黃老留守,胡師爺和我們一起去,然後黃老等下在去城裏征發百五十人的青壯。告訴他們我們要是敗了清兵回來屠城。”黃伯元忙答應。
然後又對林壯道“等下吧我們這邊的騎兵盔甲選出二十副,然後在把上次欽差儀仗的服飾找出來,讓我們的人穿上。”
林壯點頭答應。然後朱大山道“此次出戰,攸關複明營的生死,諸位當竭盡全力。力求完勝,隻要我們拿下保寧,我們就再不用如現在這樣每日都提心吊膽。”眾人忙起身道“遵令”。朱大山又道“另外就是南部到保寧還有和溪關和南津關,到時我和苟興旺帶人先去奪關,周大柱帶人押著韃子和他們的欽差後行。”
朱大山見眾人都清楚邊道“你們各自速去準備吧!等用過晚飯後,申時出發。”說完就讓眾人各自出去準備。
等到眾人都出去後,朱大山又仔細的想了想,沒發現有其他問題。
這時,胡吉江走了進來道“大帥有心事?”朱大山看了下胡吉江道“我不知道這樣的決定對不對,不知道還能不能回來。”胡吉江道“大帥的這個決定是有些魯莽了。該選穩妥的才好啊!”朱大山道“我也向過要不要向夔州去,但我們的糧草最多隻能支持十天,這還是算了剛剛入庫的新糧,十天我們能走到哪裏?難道我們像清兵一樣去屠城錢糧?就算我們道了夔州,那裏的明軍就能支援我們糧草嗎?” 朱大山可是還記得當年在夔州被明軍搶拉入夥的事情。
朱大山等了會才道“就算他們願意又能支援我們多少呢?我可是恍惚聽說去年明軍攻打重慶,就是因為缺糧才敗的。”胡吉江聽見這話也不好回答。朱大山見胡吉江不說話,又道“恰好這個時候是保寧最空虛的時候,我們打下保寧的希望最大。既然這個機會在麵前我們怎麽能夠錯過呢?打下保寧是我們自己作主,去夔州情況不一定好,還要看別人臉色。我寧願自己打下保寧,要是真有什麽變故且還能活著,那是再去夔州不遲,人總要自己又才是真的。”
胡吉江問道“既然大帥已經想到如此透徹了,為何還要擔心呢?”,朱大山看了看窗外道“是啊,但我們的軍隊是第一次出征,前幾次交戰都是在各種有利條件下,擒韃子,攻縣衙,包括當時的校場反抗都是亂哄哄的一片,這次出征不一樣,是要和清兵硬碰硬的當麵較量。我們的將士沒經曆過,可巡撫的營兵必定陣戰不少。我真不知道如果不能一鼓作氣的拿下城池,我們能有幾個人活著。”
胡吉江見朱大山又點消極,勸慰道“大帥也不必過於焦慮,有道是水到橋頭自然直。現在想在多也隻是徒增煩惱,誰知道道了保寧會是什麽樣呢?”
朱大山聽到胡吉江的話,一想也對。我現在就是在此愁白頭也不會有絲毫的幫助。於是朱大山放開心事,大笑道“胡師爺說的對,與其在此發愁,還不如留著力氣殺韃子呢!”
胡吉江講讚同道“大帥此言有理。”剛好這是有人送來飯菜。等朱大山和胡吉江吃完飯後出來。見眾人都在各自準備。等到申時,隨著朱大山的一聲令下,複明營跟著朱大山一起開拔。踏著夕陽的餘暉,向著保寧府的方向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