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山決定要處置這些滿洲兵,便叫人去通知苟興旺和周大柱。各自選好人後在縣衙前等著。等朱大山和黃伯元帶人押著一百名清兵,五十人的欽差儀仗人員來到縣衙前時,苟興旺和周大柱已經各自挑好人員分成兩隊站好。中間還剩下二十幾人站在那裏,朱大山讓這二十幾人也過來一起過來幫忙,把欽差儀仗人員和清兵分開看押。
朱大山對著那些儀仗人員道“你們現在有個活命的機會,隻要你們每人殺一個清兵,我就繞你們一命。”這些人先聽能活命還心中一喜,但聽到要每人殺死一名清兵的條件,都嚇的臉色發白。這些儀仗人員是打京城出來的,在京城裏滿洲大爺可是高高在上的。現在讓他們去殺這些滿洲兵,長期的奴性統治讓他們打心底的懼怕。無論發生什麽情況,竟然起不了一點反抗之心,隻是不停的告饒。
朱大山也不理這些人的求饒,讓人把刀拿來扔到這些人腳下。然後逼著他們去殺清兵,可是不管複明營的人怎麽喝罵和鞭打,就是沒人敢上去動手。
朱大山見遲遲無人動手,看著這些不敢有絲毫反抗的儀仗人員。實在不明白,麵前的清兵都是被綁的結結實實的絲毫動彈不得,為什麽這些人就是不敢動手?
其實這些人不敢反抗也不難想象。主要是清兵入關後,京師乃是權利中心,又稱皇城腳下。清廷的統治必定最是嚴密,加上清兵自崇禎年間就不停的侵犯京畿,屠殺擄掠的人口不知多少。後來清兵入關也是一路屠殺,占領京師後又發生的跑馬圈地,剃發易服,逃人法的哪一樣都是血流成河。所以但凡敢反抗的人都被殺光了,剩下的本就沒有骨氣。而且在清廷的恐怖統治下,奴性早就根深蒂固,想要改變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到。
朱大山本來還想吸收這五十號人,現在看到他們的表現大失所望。就大聲道“讓他們分成兩隊排好,苟興旺,周大柱你二人帶著你們的人,各自押一隊人。每人有十個數的時間,他們要是還不動手,就直接砍了。你們的人也要輪著監刑,盡量讓沒見過血的人和新兵監刑。”朱大山這是要利用這次機會讓複明營的人見血,畢竟現在複明營裏見過血的不超過三十人。這樣的隊伍拉出去能頂什麽事,朱大山心裏一點底都沒有。
朱大山看著縣衙前亂哄哄的場麵,怎麽看都看不出有軍隊的樣子。儀仗人員不敢反抗清兵隻顧求饒,複明營的人多是新兵,讓他們趕趕人,抽下鞭子還行。現在是儀仗人員不能動手就要他們動手殺人,很多新兵自己都嚇的腿軟,然後剛任命的官員又對新兵一頓打罵。
朱大山看著眼前這一切,知道自己現在是操之過急。但沒辦法,清兵隨時有可能反攻,軍隊不能形成戰鬥力的話。朱大山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幾天。好在那些新兵在自己長官的喝罵下,都戰戰兢兢的拿起刀殺了不敢上前的儀仗人員。新兵逐漸的克服恐懼,紛紛舉起刀砍殺不敢動手的儀仗人員。等到被殺了十六人後,終於有儀仗人員敢拿刀對著清兵動手。再不動手就得直接現過現的被殺死的情況下,還是有人選擇了反抗。有人開了頭,其他人也就漸漸放下心的負擔,見清兵在刀下也是輕鬆的被殺死。動手的就越來越多,最終有三十人殺了清兵被拉道一邊。朱大山又讓其他沒見血的新兵上來,兩人一隊殺死一個清兵。這些都是真正的滿洲騎兵,隻有打破了滿洲大兵的不敗和他們一直留下的凶狠形象,才能真正的讓這些新兵成長起來。
自從朱大山宣布讓人上來殺死清兵開始,清兵就紛紛咒罵不聽。這些清兵是正黃旗的騎兵,在京城接觸的很多都是朝廷高官,所以很多人都會漢語,所以朱大山下令,很多人都聽的明明白白。這些清兵都是屬於皇帝直接率領,在京城都是橫著走的主。現在不下心著了這些賤民的道,還要備一個一個的屠殺。這些清兵是個個義憤填膺,一個賽一個的嗓門大,把這十幾年在京城學到的罵人都話都倒了出來。
看著自己同伴被殺了三十人,其他人也有些擔心了。軟骨頭可不是隻有漢人才有,現在又要被一個一個的全部殺死。有些年紀大上過戰場的清兵到是麵無懼色,這時知道自己必死反而安靜下來。隻有些二十來歲的年輕兵丁不停的哭喊,這些年輕兵丁大多是在清兵入關後太平窩裏養大的,平時都是嬌生慣養習慣了,那見過這種陣仗,頓時被嚇的哭喊不止。旁邊的的老兵見了喝罵道“鬆格裏,舍裏你們給我閉嘴,咱們是高貴的滿洲將士,現在不過死而已,豈能讓這些低賤漢狗輕視。等到咱們大清軍隊來平亂,他們一樣要死,到時候把他們全部剁碎了喂狗。”
被喊道名字的兩個年輕騎兵被這一喝,頓時不敢大聲哭喊,旁邊有十來人也唯唯諾諾不像之前大聲。朱大山見狀心裏一動,讓人把這十五個年輕人單獨押出來,然後讓後麵動手的新兵都到他們麵前去,好讓他們看到清清楚楚。這樣一來,這十五個清兵更是嚇的肝膽俱裂,每當動手的時候都忙閉上眼睛不敢直視,但卻被複明營的將士用鞭子抽打著睜開眼。你說這朱大山現在有多壞,讓新兵隻要發現這些清兵閉上眼,就停下來。這樣一來被殺的清兵一時沒斷氣,叫的那叫一個慘啊。整個衙門前嚎聲一片,有些新兵動手不果斷,人沒殺死自己卻嚇的不敢動手。這些清兵死又死不了,頓時衙門前就是哀嚎一片。
等到新兵都動過手後,朱大山才讓人上去打掃和把沒斷氣的人給了結。朱大山到現在也覺得自己胃裏天翻地覆,自己都快忍不住了。忙讓苟興旺和周大柱把人帶走。剛才是被現場的慘然嚇住,現在一離開,不少的人就忍不住嘔吐。結果這時候,王老頭派人來說飯食準備好了,讓大夥開飯。結果這頓成軍的第一頓飯,分開就餐前的最後一餐到底是沒人吃下去。王老頭一怒,讓所有總旗的夥夫把飯菜打包回去當做晚飯。
下午的時候,朱大山到校場去看大家訓練的情況。結果發現複明營安排的將領,都不會練兵。唯有周大柱是軍戶,但對練兵也無任何建議。朱大山隻好把胡吉江叫來先頂上。胡吉江雖然也不精通練兵,但在他的指導下好歹把隊列給站出來。這樣至少看起來不是亂哄哄的了。
朱大山又把之前看守大牢的二十人,苟興旺他們挑剩下的二十八人,之前黃伯元招兵用的二十人,王老頭之前帶著做飯的十人,糧庫的五人共八十三人集合到一起讓林壯來訓練。把動手殺過清兵的儀仗兵三十人全部打撒分到每個總旗,多大人全部換到朱大山這裏來,怎麽一來林壯手裏就有一百一十三人。
朱大山讓林壯挑選強壯的八十人為自己的護衛,這些人還要負責訓練射箭和號令的傳遞。剩下的三十三人讓王老頭領著,分十人為夥夫,另外二十三人為輜重兵。
然後朱大山又讓林壯縣往保寧府方向派出探子,打探保寧府出兵的情況。
經過幾天的打探,也沒法現保寧府有出兵的情況。朱大山不由的好奇,隻好大膽的讓林壯派人到保寧府城裏去打探。派出探子的第二天,朱大山正在查看南部縣的地形圖。
這時一直掌管糧草的黃伯元來報,說“糧庫裏沒多少糧食,就現在的糧食最多能夠大家吃五天。”朱大山大驚道“之前我們占領糧倉的時候我去看過,那些糧食怎麽也夠我們吃一個月啊!怎麽就沒了?”黃伯元道“本來是夠的,當時我們才百五十人,現在都快到三百五十人,還得到清兵的百多匹馬。我說能吃五天還是準備減少喂馬的分量,要不然最多三天。
朱大山皺眉道“我記得我們被抓來縣城之前,大家都種著地。要不派人去收割回來,還有之前派下去的捕快,差役征收的糧食也該送來了。讓人去收回來,這樣就能頂段時間。”黃伯元道“也隻有先這樣,但這樣不是辦法,還不知道保寧府什麽時候派兵過來,到時要是兵馬多,把城圍了我們豈不是要困死在縣城。”
朱大山道“先把這事辦了,我來想辦法吧!根據這幾天打探到的情報,我查看了南部縣周圍的地形,覺得我們不能隻駐守縣城。”黃伯元正要說話,隻聽見胡吉江從外麵接口道“我早想提醒你了,隻是這兩天看你一直忙著打探保寧方向的軍情,也就沒說。”
朱大山道“哦!那胡師爺說說,我們現在該怎麽辦?”胡吉江走過來坐下道“南部縣北麵有和溪關,南津關。此二關是南部去往保寧府的必經之路,但因為川北一直都是清廷管轄,這兩處關隘並不十分險要也不重要,所以隻駐守幾十兵丁,如果我們能拿下這兩處關隘,那我們北門就有保障。而且我們有很大把握拿下。”
朱大山點頭道“如果隻有幾十兵丁當沒問題。但南部縣是個易攻難守的地方,雖然山多卻並無險要之處。我們隻守北麵一出意義不大。”黃伯元也道“對啊,清兵要是從其他方向攻來我們必定守不住。”胡吉江道“南部是易攻難守,但有的地方卻易守難攻。”
朱大山道“這周圍還有這樣的地方?”胡吉江道“有,我們出南部向西走,經儀隴然後穿過大小蓬山進入夔州府,那裏多山且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且我聽說那裏還有明軍十幾萬軍隊,到時大家同奉大明旗號。抗清壓力也小些。”黃伯元想了下道“對,那裏有郝搖旗等人的搖黃十三家,再說那裏易守難攻也適合我們暫時的發展。”
朱大山疑惑道“搖黃十三家?那是什麽人?以前沒聽過。”胡吉江解釋道“這搖黃十三家原是張獻忠的餘部,張獻忠死後接受了永曆皇帝派往四川的督師文安之的招安,成為大明在四川的抗清力量。他們又分十三家首領統帥,但主要以郝搖旗和黃龍為主,所以又稱搖黃十三家。”
朱大山這時也想起來,以前的那個自己從湖廣來四川的時候,就在夔州府碰到過明軍,隻是那時候自己一心的想來四川種地。可是現在自己要抗清複明。於是朱大山決定道“好,咱們明天就出發夔州府,他奶奶的,老子終於是找到組織了。”黃伯元和胡吉江突然聽到朱大山怎麽說,有些怪異的看著朱大山。朱大山也解釋,然後讓大家去準備。
等到消息公布出去後。一時間縣城裏到處是哭喊聲,畢竟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現在又要搬走。本地人多少是不願意。
可是還沒等到晚上,朱大山就改變了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