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異界卡牌大師> 第二百五十三章 水王

第二百五十三章 水王

  “這桓公六年,還真是發生了不少事兒啊”太皓感歎了一句,六年春季,(淳於公)從曹國前來朝見。《春秋》記載作“實來”,是由於他真正不再回國了。


  楚武王入侵隨國,先派薳章去求和,把軍隊駐在瑕地以等待結果。隨國人派少師主持和談。


  鬬伯比對楚武王說:“我國在漢水東邊不能達到目的,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我們擴大軍隊,整頓裝備,用武力逼迫別國,他們害怕因而共同來對付我們,所以就難於離間了。在漢水東邊的國家中,隨國最大。隨國要是自高自大,就必然拋棄小國。小國離心,對楚國有利。少師這個人很驕傲,請君王隱藏我軍的精銳,而讓他看到疲弱的士卒,助長他的驕傲。”熊率且比說:“有季梁在,這樣做有什麽好處?”鬬伯比說:“這是為以後打算,因為少師可以得到他們國君的信任。”楚武王故意把軍容弄得疲疲塌塌來接待少師。


  少師回去,請求追逐楚軍。隨侯將要答應,季梁勸阻說:“上天正在幫助楚國,楚國軍隊顯得疲塌的樣子,是引誘我們。君王何必急於從事?下臣聽說小國之所以能夠抵抗大國,是小國有道,而大國君主沉溺於私欲。所謂道,就是忠於百姓而取信於神明。上邊的人想到對百姓有利,這是忠;祝史真實不欺地祝禱,這是信。現在百姓饑餓而國君放縱個人享樂,祝史浮誇功德來祭祀,下臣不知怎樣行得通?”隨侯說:“我祭祀用的牲口都既無雜色,又很肥大,黍稷也都豐盛完備,為什麽不能取信於神明?”季梁回答說:“百姓,是神明的主人。因此聖王先團結百姓,而後才致力於神明,所以在奉獻犧牲的時候祝告說:‘牲口又大又肥。’這是說百姓的財力普遍富足,牲畜肥大而繁殖生長,並沒有得病而瘦弱,又有各種優良品種。在奉獻黍稷的時候禱

  告說:‘潔淨的糧食盛得滿滿的。’這是說春、夏、秋三季沒有天災,百姓和睦而收成很好。在奉獻甜酒的時候祝告說:‘又好又清的美酒。’這是說上上下下都有美德而沒有壞心眼。所謂的祭品芳香,就是人心沒有邪念。因為春、夏、秋三季都努力於農耕,修明五教,敦睦九族,用這些行為來致祭神明,百姓便和睦,神靈也降福,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現在百姓各有各的想法,鬼神沒有依靠,君王一個人祭祀豐富,又能求得什麽福氣呢?君王姑且修明政治,親近兄弟國家,看能否免於禍難。”隨侯害怕了,從而修明政治,楚國就沒有敢來攻打。


  夏季,魯桓公和紀侯在成地相會。這是由於紀侯前來商談如何對付齊國滅紀的企圖。


  北戎進攻齊國,齊國派人到鄭國求援。鄭國的太子忽率領軍隊救援齊國。六月,大敗戎軍,俘虜了它的兩個主帥大良、少良,砍了帶甲戎軍三百人的腦袋,獻給齊國。當時,諸侯的大夫在齊國防守邊境,齊國人饋送他們食物,讓魯國來確定致送各國軍隊的先後次序。魯國因依照周王朝所定的次序,把鄭國排在後麵。鄭太子忽認為自己有功勞,很惱怒,所以四年之後就有郎地的戰役。


  桓公在沒有向齊國求婚以前,齊僖公想把文薑嫁給太子忽。太子忽辭謝,別人問為什麽,太子忽說:“人人都有合適的配偶,齊國強大,不是我的配偶。《詩》說:‘求於自己,多受福德。’靠我自己就是了,要大國幹什麽?”君子說:“太子忽善於為自己打算。”等到他打敗了戎軍,齊僖公又請求把別的女子嫁給他。太子忽堅決辭謝,別人問為什麽,太子忽說:“我為齊國


  沒有做什麽事情,尚且不敢娶他們的女子。現在由於國君的命令急忙地到齊國解救危急,反而娶了妻子回國,這是利用戰


  爭而成婚,百姓將會對我有什麽議論呢?”於是就用鄭莊公的名義辭謝了。


  沒有做什麽事情,尚且不敢娶他們的女子。現在由於國君的命令急忙地到齊國解救危急,反而娶了妻子回國,這是利用戰爭而成婚,百姓將會對我有什麽議論呢?”於是就用鄭莊公的名義辭謝了。


  九月二十四日,兒子同出生,舉行太子出生的禮儀:父親接見兒子時用牛、羊、豕各一的太宰,用占卜選擇士人背他,用占卜選擇士人的妻子給他喂奶,桓公和文薑、同宗婦人為他取名字。


  桓公向申繻詢問取名字的事。申繻回答說:“取名有五種方式,有信,有義,有像,有假,有類。用出生的某一種情況來命名是信,用祥瑞的字眼來命名是義,用相類似的字眼來命名是像,假借某種事物的名稱來命名是假,借用和父親有關的字眼來命名是類。命名不用國名,不用官名,不用山川名,不用疾病名,不用牲畜名,不用器物禮品名。周朝人用避諱來奉事神明,名,在死了以後就要避諱。所以用國名命名,就會廢除人名,用官名命名就會改變官稱,用山川命名就會改變山川的神名,用牲畜命名就會廢除祭祀,用器物禮品命名就會廢除禮儀。晉國因為僖公而廢除司徒之官,宋國因為武公而廢除司空之官名,我國因為先君獻公、武公而廢除具山、敖山二山之名,所以大的事物不可以用來命名。”桓公說:“這孩子的出生,和我在同一個幹支,把他命名叫做同。”


  冬季,紀侯前來朝見,請求魯國代紀國取得周天子的命令去向齊國求和。桓公告訴他說自己做不到。


  “恩,確實是挺多事兒的,接下來就到了桓公七年了,相比之下,桓公七年就要簡單得多了,顯然是沒有什麽大事。”太皓說著,拿起筆開始寫“桓公七年”。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