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又見禁詞
第二天,照例是起床,做早餐,看著小昱去上學,然後開始謄寫。“接下來是桓公三年了”三年春正月,公會齊侯於嬴。夏,齊侯、衛侯胥命於蒲。六月,公會杞侯於郕。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公子翬如齊逆女。九月,齊侯送薑氏於歡。公會齊侯於歡。夫人薑氏至自齊。冬,齊侯使其弟年來聘。有年。
三年春,曲沃武公伐翼,次於陘庭,韓萬禦戎,梁弘為右,逐翼侯於汾隰,驂絓而止。夜獲之,及欒共叔。
會於嬴,成昏於齊也。
夏,齊侯、衛侯胥命於蒲,不盟也。
公會杞侯於歡,杞求成也。
秋,公子翬如齊逆女。修先君之好。故曰公子。
齊侯送薑氏於歡,非禮也。凡公女嫁於敵國,姊妹則上卿送之,以禮於先君,公子則下卿送之。於大國,雖公子亦上卿送之。於天子,則諸卿皆行,公不自送。於小國,則上大夫送之。
冬,齊仲年來聘,致夫人也。
芮伯萬之母芮薑惡芮伯之多寵人也,故逐之,出居於魏。
三年春季,曲沃武公進攻翼城,軍隊駐紮在陘庭。韓萬為武公駕車,梁弘作為車右。在汾水邊的低窪地追趕晉哀侯,由於驂馬被絆住才停下來。夜裏,俘獲了晉哀侯和欒共叔。
桓公和齊僖公在嬴地會見,這是由於和齊女訂婚。夏季,齊僖公、衛宣公在蒲地隻是會談,沒有結盟。桓公和杞侯在郕地會見,這是由於杞國要求議和。秋季,公子翬到齊國迎接齊女,因為是重修前代國君的友好關係,所以
《春秋》稱翬為“公子”。齊僖公護送薑氏出嫁,到了讙地,這是不合於禮的。凡是本國的公室女子出嫁到同等國家,如果是國君的姐妹,就由上卿護送她,以表示對前代國君的尊敬。如果是國君的女兒,就由下卿護送她。出嫁到大國,即便是國君的女兒,也由上卿護送她。嫁給天子,就由各位大臣都去護送,國君不親自護送。出嫁到小國,就由上大夫護送她。
冬季,齊仲年前來聘問,這是為了把薑氏護送到魯都。芮伯萬的母親芮薑嫌惡芮伯的寵姬太多,因此把他趕走,讓他住到魏城。
“桓公四年”四年春正月,公狩於郎。夏,天王使宰渠伯糾來聘。
四年春正月,公狩於郎。書,時,禮也。
夏,周宰渠伯糾來聘。父在,故名。
秋,秦師侵芮,敗焉,小之也。
冬,王師、秦師圍魏,執芮伯以歸。
四年春季,正月,魯桓公在郎地打獵。《春秋》記載這件事,是由於這正是(夏曆十一月)狩獵之時,合於禮。
夏季,周朝的宰官渠伯糾來魯國聘問。由於他的父親還活著,所以《春秋》寫出他的名字。
秋季,秦國的軍隊襲擊芮國,秦軍戰敗,由於小看了敵人的緣故。
冬季,周桓王的軍隊和秦國軍隊聯合包圍芮國,俘虜了芮伯回來。
“桓公五年”五年春正月,甲戌、己醜,陳侯鮑卒。夏,齊侯鄭伯如紀。天王使仍叔之子來聘。葬陳桓公。城祝丘。秋,蔡人、衛人、陳人從王伐鄭。大雩。螽。冬,州公如曹。
五年春正
月,甲戌,己醜,陳侯鮑卒,再赴也。於是陳亂,文公子佗殺大子免而代之。公疾病而亂作,國人分散,故再赴。
夏,齊侯、鄭伯朝於紀,欲以襲之。紀人知之。
王奪鄭伯政,鄭伯不朝。
秋,王以諸侯伐鄭,鄭伯禦之。
王為中軍;虢公林父將右軍,蔡人、衛人屬焉;周公黑肩將左軍,陳人屬焉。
鄭子元請為左拒以當蔡人、衛人,為右拒以當陳人,曰:陳亂,民莫有鬥心,若先犯之,必奔。王卒顧之,必亂。蔡、衛不枝,固將先奔,既而萃於王卒,可以集事。從之。曼伯為右拒,祭仲足為左拒,原繁、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為魚麗之陳,先偏後伍,伍承彌縫。戰於繻葛,命二拒曰:旝動而鼓。蔡、衛、陳皆奔,王卒亂,鄭師合以攻之,王卒大敗。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軍。祝聃請從之。公曰:君子不欲多上人,況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無隕,多矣。
夜,鄭伯使祭足勞王,且問左右。
仍叔之子,弱也。
秋,大雩,書,不時也。凡祀,啟蟄而郊,龍見而雩,始殺而嚐,閉蟄而烝。過則書。
冬,淳於公如曹。度其國危,遂不複。
五年春季,正月,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今年正月初六,陳侯鮑逝世。《春秋》所以記載兩個日子,是由於發了兩次訃告而日期不同。當時陳國發生禁詞,文公的兒子佗殺了太子免而取代他。陳侯病危的時候禁詞發生,國內臣民紛紛離散,因此發了兩次訃告
夏季,齊僖公、鄭莊公去紀國訪問,想要乘機襲擊紀國。紀國人發覺了。周桓王奪去了鄭莊公的政權,鄭莊公不再朝覲。
秋季,周桓王帶領諸侯討伐鄭國,鄭莊公出兵抵禦。周桓王率領中軍;虢公林父率領右軍,蔡軍、衛軍隸屬於右軍;周公黑肩率左軍,陳軍隸屬於左軍。
鄭國的子元建議用左方陣來對付蔡軍和衛軍,用右方陣來對付陳軍,說:“陳國禁詞,百姓都缺乏戰鬥意誌,如果先攻擊陳軍,他們必定奔逃。周天子的軍隊看到這種情形,又一定會發生混亂。蔡國和衛國的軍隊支撐不住,也一定會爭先奔逃。這時我們可集中兵力對付周天子的中軍,我們就可以獲得成功。”鄭莊公聽從了。曼伯擔任右方陣的指揮,祭仲足擔任左方陣的指揮,原繁、高渠彌帶領中軍護衛鄭莊公,擺開了叫做魚麗的陣勢,前有偏,後有伍,伍彌補偏的空隙。
在繻葛雙方交戰。鄭莊公命令左右兩邊方陣說:“大旗一揮,就擊鼓進軍。”鄭國的軍隊發起進攻,蔡、衛、陳軍一起奔逃,周軍因此混亂。鄭國的軍隊從兩邊合攏來進攻,周軍終於大敗。祝聃射中周桓王的肩膀,桓王還能指揮軍隊。祝聃請求前去追趕。鄭莊公說:“君子不希望欺人太甚,哪裏敢欺淩天子呢?隻要能挽救自己,國家免於危亡,這就足夠了。”
夜間,鄭莊公派遣祭仲足去慰問周桓王,同時也問候他的左右隨從。
仍叔的兒子前來聘問。《春秋》所以記為“仍叔之子”而不記他的名字,是由於他年輕。
秋季,為求雨而舉行大雩祭。《春秋》記載這件事,是由於這不是按時的祭祀。凡是祭祀,昆蟲驚動舉行郊祭,蒼龍角亢二宿出現舉行雩
祭,秋天寒氣降臨舉行嚐祭,昆蟲蟄伏舉行烝祭。如果過了規定的時間舉行祭禮,就要記載。
冬季,淳於公到曹國。自己估計他的國家將發生危難,因此沒有再回國了。
“桓公六年”六年春正月,實來。夏四月,公會紀侯於成。秋八月壬午,大閱。蔡人殺陳佗。九月丁卯,子同生。冬,紀侯來朝。
六年春,自曹來朝。書曰實來,不複其國也。
楚武王侵隨,使薳章求成焉。軍於瑕以待之。隨人使少師董成。鬥伯比言於楚子曰:吾不得誌於漢東也,我則使然。我張吾三軍而被吾甲兵,以武臨之,彼則懼而協以謀我,故難間也。漢東之國隨為大,隨張必棄小國,小國離,楚之利也。少師侈,請羸師以張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鬥伯比曰:以為後圖,少師得其君。王毀軍而納少師。
少師歸,請追楚師,隨侯將許之。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蠃,其誘我也,君何急焉?臣聞小之能敵大也,小道大淫。所謂道,忠於民而信於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辭,信也。今民餒而君逞欲,祝史矯舉以祭,臣不知其可也。公曰:吾牲牷肥腯,粢盛豐備,何則不信?對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碩肥腯,謂民力之普存也,謂其畜之碩大蕃滋也,謂其不疾瘯蠡也,謂其備腯鹹有也。奉盛以告曰潔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謂其上下皆有嘉德而無違心也。所謂馨香,無讒慝也。故務其三時,修其五教,親其九族,以致其禋祀。於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動則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雖獨豐,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親兄弟之國,庶免於難。隨侯懼而修政,楚不敢伐。
夏,會於成,紀來谘謀齊難也。
北戎伐齊,齊侯使乞師於鄭。鄭大子忽帥師救齊。六月,大敗戎師,獲其二帥大良、少良,甲首三百,以獻於齊。於是,諸侯之大夫戍齊,齊人饋之餼,使魯為其班,後鄭。鄭忽以其有功也,怒,故有郎之師。
公之未昏於齊也,齊侯欲以文薑妻鄭大子忽。大子忽辭,人問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詩》雲: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國何為?君子曰:善自為謀。及其敗戎師也,齊侯又請妻之,固辭。人問其故,大子曰:無事於齊,吾猶不敢。今以君命奔齊之急,而受室以歸,是以師昏也。民其謂我何?遂辭諸鄭伯。
秋,大閱,簡車馬也。
九月丁卯,子同生,以大子生之禮舉之,接以大牢,卜士負之,士妻食之。公與文薑、宗婦命之。
公問名於申繻。對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故以國則廢名,以官則廢職,以山川則廢主,以畜牲則廢祀,以器幣則廢禮。晉以僖侯廢司徒,宋以武公廢司空,先君獻,武廢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公曰:是其生也,與吾同物,命之曰同。
冬,紀侯來朝,請王命以求成於齊,公告不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