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生物改造·線粒體
破天荒的,繆文給陸成放了一天假。連續高強度的對戰,陸成的聚靈也不見得有任何變化,令繆文不得不重新研究如何改變他自己的方法。
根據繆文的說法,他希望利用自己聚靈的能力,迫使陸成的本能接管身體的控製權;而戰鬥的本能在二人對戰中不斷被繆文壓製,最後本能隻能選擇進行突破,硬生生逼出聚靈。
且不說這方法靠不靠譜,就陸成本人來說目前成效不大。所謂勞逸結合,沒準陸成休整過後重整旗鼓,期望能有奇效。
不過陸成並不打算將這一整天全部用在修整以及劃水上。對於提升戰力這件事情來說,聚靈以及元素能量並不是唯一能夠進步的地方。
正是細胞本身!
作為科技與元素融合的世界,生物科技一直有進步的空間。回顧自己細胞的進化史,陸成隻能感慨自己這一路上過於粗糙的表現。
因為過於依賴元素,對於細胞本身改造上,陸成一直抱著‘縫縫補補又一年’的態度——能用就夠,不能用就配合元素搭配使用。
利用係統商店,陸成本可以將自己的細胞進化成領先原本軌道數億年的超級細胞;而現實情況卻是,陸成僅僅隻是做到了領先時代,而不是獨領風騷。
細胞內部能改動的細節實在太多,但是陸成認為最最需要做出改變的,卻是線粒體!
陸成細胞體內其實是有原本線粒體存在的——當初在出生點附近,陸成成功捕獲了同屬於穿越者的細胞顧長鬆,然後吞噬入體內;被囚禁的細胞經過係統的分支進化之後,以放棄一部分屬於正常細胞的功能為代價,強化了生產能量的部分,已經具備了後世真核生物體內線粒體的特點。
然而在整個合成過程中,氧氣作為最後一環至關重要。
陸成出生點附近氧氣含量幾乎為零;氧氣,作為稀有氣卻是線粒體最需要的物質之一。
在低氧或者無氧的環境之中強行開啟使用線粒體,隻會導致細胞內部電子載體與受體平衡失調,整個過程會以電子受體轉換耗盡而告終。
直到最近陸成轉移了陣地,進入氧氣會範圍之後才發生改變。因為氧氣會‘多種樹,搞綠化’的優良方針,環境內氧氣含量大幅度提高,陸成在真正開始使用線粒體產生化學能量。
也正是直到最近路程才意識到,這被吞噬的線粒體效率極低,嚴格意義上很難算是真核細胞中標準的線粒體。
雖說與‘正品’比較,顧氏線粒體依舊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合成ATP,但整個過程卻不是‘自動化’的——線粒體內部每一份化學能量,每一個化學反應,每一個傳遞信號,都需要陸成人工操作,主動利用精神力分神控製;以此才能夠確保物質出現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進行正確的反應——稍有分神,就會出岔子。
雖說控製單一反應所需要的精力很少,但整個合成過程其實是多種反應前腳接後腳連接形成的,即使是說話間,體內無數分子正在細胞內部進行著新陳代謝——令陸成分身乏術,很是頭痛。
而且生產能量的速度以及效率與消耗的頻率相比顯得捉襟見肘;反應過程中轉換為熱量消耗的能量更是不計其數。
如此浪費行為,勤儉持家的陸成自然是看不過去。平日裏根本不敢開啟線粒體,隻能拖著個累贅來回行進。
說幹就幹,趁著大好時光,陸成決定一了百了解決生物能量的問題。
如果按照正常的‘劇情發展’,一個質量合格,功能齊全的線粒體至少要到二十五億年後才會成型;即便如此,早期的‘原型機’都屬於無氧運動合成,每次反應產生的能量很少。
不過借助係統商店以及元素之力的幫助,陸成此刻已經擁有了手動diy的能力,而且還是製作‘旗艦版’線粒體的能力。
陸成開啟冥想模式,開啟上帝視角,仔細觀察起顧長鬆製作的‘線粒體’來。
最開始陸成就僅僅隻是大致觀察了其中結構,功能效果;並沒有在細節處究根結底。
很快他就發現了顧氏線粒體的奧秘——其中的構造簡單易懂,以糖分代謝轉化的中間物丙酮酸作為原料輸入,用意念操控經過線粒體內部的褶皺,通過一係列生物工坊並進行一係列不算複雜但也絕不算簡單的反應,最終得到成品,輸出能量儲存單位。
如果說正常的線粒體應該形同自動化工廠,那麽麵前這個‘顧氏線粒體’就屬於那種駛入式半自動洗車房,介於全麵自動化,以及完全人工之間。
陸成在了解了內部構造之後就退出了冥想模式——其中並沒有元素單位,冥想模式也沒有什麽用了——同時感歎顧長鬆ztn是個人才。
這匠氣十足的線粒體,至少說明了顧長鬆具備一定量相應的知識儲備——亦或者說他擁有高考過後仍能記下高中生物的過人記憶,以及沒有第一時間就把它還給老師的感恩之心。
六十天的保護期和四十六億年前恐怖的環境,每一個人都給出了一份不同的答卷。
超越進化的資源,控製完整細胞的意念,保護期下無敵buff——麵對這張答卷,陸成想出了嗜熱細胞的答案;而就一般人來說,速度可能應該是最容易想到的因素。
而速度很自然地就聯想到能量。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即使是資源充足,能徒手從零建造一個線粒體的。
總的而言,陸成能明顯感到這顧氏線粒體背後,一顆善於妥協的工程師之心。無法按時完成合格線粒體這個‘自動化工廠’,就對部分功能進行簡化——
沒有一部分關鍵蛋白質的合成圖紙?那就犧牲效率,放棄功能;通過布朗運動,用時間換技術,完成物質之間的拚接。
沒有合格的傳送紐帶?那就放棄自主運動;拿出部分精神力,手動控製物質傳輸。
不了解特定生物酶在其中的作用?那就犧牲產能,放棄最優解,隻求最終能夠出貨。
——一切都是為了能在‘發布日期’前上市!
在保護期那種特殊時期的壓力下,這個線粒體的結構或許還算可用,畢竟屬於無奈的妥協品;但現在來說,顧氏線粒體對於陸成來說已經可以算是曆史了。
他需要更多的能量,更快的速度!
過低的能量轉換頻率,過慢的啟動速度,過高的消耗功率,都意味著升級換代的工作被提上了日程。
陸成現在最需要的,是一個完全沒有意識監管的自動化線粒體。隻需要一個念頭,其中化學物質相互作用,相互輸入輸出,就能源源不斷為細胞產生能量。
其實生命在漫長的歲月裏‘自主研發’的那套線粒體已經很完美——完美遵循了萬物的規則。
化學反應是沒有辦法自己停止的——隻要細胞環境中內有足夠的反應物飄動,它們之間每一次自由碰撞,都有可能觸發板機,發生反應。
生物酶的介入就如同閘門一般切斷了反應物之間的‘自由交換’,如同門鎖一般切斷了反應物之間隨心所欲的反應發生。
然而酶作為化學物質,自然也會有碰撞。所以酶作為反應物的門鎖,也是要被另一道‘門鎖’控製的。這如同套娃一般的控製鏈基本上概括了很大一部分酶在線粒體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