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搞完就走
第二天早上,秦川一起來就開始勾兌酒水。這個過程他已經輕車熟路了,所以做起來並沒有遇到什麽困難。
黎氏蓮則拿著小本子在一旁記錄,這是秦川的要求。有了記錄,不管勾兌出來的酒水是好是壞,後人改進起來也方便。
可能是酒曲的關係,秦川勾兌出來的白酒竟然有一股粽子葉的清香。
這種味道,秦川在前世的時候都沒有聞到過。
“都記下來了嗎?”勾兌完成之後,秦川回過頭來問道。
“都記好了,先生。”說完,黎氏蓮把手中的小本本遞道了秦川跟前。
隻是上麵的字跡就不敢恭維了,很多地方還是用拚音代替的。想到黎氏蓮剛學習沒多久,秦川也不做什麽要求。
“先生,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嗎?”黎氏蓮滿臉緊張的看著秦川,深怕自己給記漏了什麽。
“沒有,做的不錯。”秦川鼓勵道。上麵的內容,他思索一下還是能夠看明白的。
把本子交回到黎氏蓮的手裏,秦川朝著倉庫走了過去。站在門口,他看到黎老正爺孫倆正在裏麵忙活著。於是開口問道:
“東西都裝好了嗎?”
“先生,都裝的差不多了。”黎老正放下手中的壇子,回過頭來答道。
壇子裏裝的都是黎老正自己弄出來的鹽巴,顏色雪白,這小老頭寶貝的緊,一般人都不讓碰。
除了鹽巴,就是一些陳酒,以及一些辣椒粉什麽的。
這些都是這幾天做出來的,品類算是比較齊全了。
因為竹筏的關係,並不能承載太多的東西,所以秦川決定什麽都帶一點。
像辣椒粉,辣椒醬,以及番茄醬這些製品,裏麵的種子都已經挑出來了。在沒有足夠的優勢之前,秦川可不想這些東西長在別人的田地裏。
至於白酒,不少都裝進了玻璃瓶裏麵,然後用稻草包裹的嚴嚴實實,以防中途顛簸,給打碎了。
“既然裝好了,那就搬到竹船上去吧。”能夠提前走,秦川自然不會拖時間。
竹排還是之前的那個竹排,隻是秦川和黎老正又在外麵加固了一圈,稍微擴大了一點竹排的體積。畢竟這是要在海上漂的,還是大一點好。
但是也不能太大,否則海上起風浪的時候不好控製。
竹排的倉棚裏麵已經鋪好了一層厚厚的稻草,瓶瓶罐罐都堆放在上麵,然後用擰好的稻草繩捆好。
船艙的兩邊,則是掛著一些鹹魚肉幹之類的幹糧和淡水。
忙活完的時候,已經過了中午了。
吃過午飯,黎老正開口問道:“先生,我們現在就走嗎?”
“現在就走吧,宜早不宜遲。”秦川把大刀提在手上,率先跨上了竹排。
間秦川上去之後,黎老正也站了上來。
“先生!一路順風啊!”黎氏蓮站在岸邊揮手道。
“好了,都回去吧。”秦川也回頭揮揮手,然後踏著輪槳,順流而下。
看著越走越遠的竹船,黎老亞握緊了拳頭,“下一次,我也要隨先生出去!”
直到竹船消失在河流的拐彎處,兄妹倆才轉身回去。
“黎伯,從這裏到牙城大概要多久?”因為是順流的關係,所以秦川隻要掌控好方向就可以了,並不需要花費什麽力氣。
“先生,從這裏到牙城,我也不知道要多久。”當初他也是慌亂之下才來到這裏的,根本就沒有注意時間和距離。
黎老正在心中估摸了一下,繼續道:“不過,十天半月的時間總可以到了。”
“十天半月啊……”秦川咂摸了一下,這時間貌似有點久啊。不過想到自己乘坐的是竹船,當下也沒什麽好辦法了。
給竹船裝給風帆固然能夠走得快一點,但是他卻沒有製作風帆的布料。
是以山穀的地理環境雖然好,但就目前而言,還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最主要的就是交通不便,無論是去牙城還是澹城,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這就意味著他不能及時的把山穀的產出轉化為資本,從而製約了山穀的進一步發展。
要想富,先修路,果然還是很有道理的。
目前的山穀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沒有多少產出,也沒有足以保護這些產出的力量,交通太便利反倒不是什麽好事情。距離上的阻隔,可以讓秦川有更多的時間去強大自己。
秦川做在船頭,不斷的思考著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夾在兩座城之間,外麵還有四處遊蕩劫掠的海盜,山穀被人發現隻是時間上的問題。
所以,安安穩穩耕田一輩子已經不太可能。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短時間內強大自己,把這座山穀打造成別人隻能仰望的存在。
至少,也要做到能夠抗衡外界那些勢力的程度。山穀易守難攻,要做到這一點還是很容易的。
而且,多出去幾次之後,必然會有人注意到這裏。
“真是與時間賽跑啊。”秦川感歎了一句。
黎老正走過來,看到秦川的樣子,不由得問道:“先生為何歎氣?”
“無他,隻是有些感慨罷了。”秦川笑了笑。
“那先生今後可有什麽打算?”黎老正尋了個地方做下來,反正閑著無事,不如聊天。
“打算?其實也沒什麽打算。”秦川思索了一下,繼續道:“其實,我隻想安安穩穩的耕田種地,然後再娶個媳婦,生他一大幫孩子。”
黎老正瞪著眼睛看他,語氣有些詫異,“先生莫不是在說笑?以先生的才情,建功立業,名揚天下也不是難事吧。”
在黎老正看來,秦川這麽厲害的人,心中肯定有大誌向大抱負。若不建功立業,豈不是愧對這九尺之軀?
“確實不難。可是建功立業之後呢?”秦川轉頭看向黎老正,繼續道:“無非是圖個名利,能把日子過安穩了。這樣的日子,我在山穀中也能過上,為什麽還要舍近求遠呢。”
“可是……”黎老正覺得秦川說的很有道理,但又覺得似乎哪裏不太對勁。
“隻是,眼前的安穩日子恐怕差不多到頭了。”如果沒有遇到黎老正一家,他肯定會安安穩穩的過下去,隻是現在,他想過下去,別人恐怕也不肯吧。
時代在進步,他可以把自己關在山穀裏,但卻不能把自己的目光也限定在山穀之中。
隻有放眼世界,方能展望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