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你……”左承宣心裏緊張,說話也吞吞吐吐:“不久後的元宵燈節……你去嗎?”


  “或者.……我可以同你去嗎?”左承宣覺得似乎並不是很妥當便添了句:“若是咱們兩個同去,我便請示叔公,免得叫人說了閑話。”


  “自然是去了。”宋知鳶一仰頭:“有樂子去尋,為何不去。”


  “不過.……若是借著長輩的意思摻和進來,我便不去了。”宋知鳶沒什麽好氣的回道。先前便覺得此人孟浪,如今倒好,交情這般淺竟急切的約她去花燈節,倒真是個沒規矩的。


  那左承宣在外從軍也一兩年有餘,一時半會兒並沒理解宋知鳶的意思,更猜不出宋知鳶此刻的想法。他雖自幼在京城長大,可也是在塞外多年,西北民風淳樸,若是見了喜歡的姑娘自是可約著一同遊玩的。


  可現下來了京城,怎的宋知鳶有些生氣,難道他唐突了。左承宣想到這兒便撓了撓頭:“不知阿鳶是什麽意思?”


  這會子宋知鳶聽了“阿鳶”二字更是覺得受到了冒犯,若是孩提時期這樣說也便罷了,如今年歲漸長再這般稱呼,指不定被人怎麽說呢。


  “若你請示了我阿翁多,阿翁多自然是要我同你一起的,但我不喜被人強迫的感覺。你可明白了?”宋知鳶緊緊地攥著帕子,沉聲講來:“如今男女有別,還請左公子慎言,喚我宋姑娘便是。”


  話音剛落宋知鳶才想轉了身要離開,又回頭瞧著一臉莫名其妙的左承宣沉聲:“你既知道怎麽出府,我便不陪同了。”


  禮節到了,宋知鳶便不再與他多費些口舌。叫他斷了那些心思才是。


  沿路的景色再怎麽喜人,宋知鳶倒也沒心思再賞下去了。


  “左公子似是對姑娘有意。”香梨見四下無人,便湊到宋知鳶身旁輕聲開口。


  宋知鳶倒是漫不經心:“你能看得出他對我有意,又何嚐看不出我的心思,哪用得著特意來問我。”


  “可是.……家主想要將姑娘許配給左公子。”香梨一時遲疑,雖不知該不該說,但是話已經講出來了。


  宋知鳶輕笑,拿了帕子掩了掩紅唇:“這有何難,直接同阿翁多挑明了不嫁便是。”


  “可姑娘終究是要嫁人的.……先前姑娘的心思都在三皇子身上……”


  香梨的話還未說完,宋知鳶便沉了臉,先前總念叨著要守好安國公府,竟忘了總還是要嫁人一事。再怎麽不想出嫁,終究還是不能一輩子待在安國公府的,況且現下她也沒心悅之人,隻得聽從父母之命。


  眼下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吧,統歸遇不上心儀的,便嫁個合適的,終究不能再像從前那般癡傻了。


  思忖到了這些,宋知鳶便斂了斂衣裳:“走吧,回院子去。”


  “姑娘不去看看二姑娘?”香梨也是疑惑,現下總是欺負姑娘的二姑娘指不定要受怎樣的責罰,姑娘怎的現下又要回院子?

  快到中午的陽光真是愜意,哪知宋知鳶揉了揉太陽穴,宋知鳶懶懶的掀了掀眼皮:“不過是一點小小的懲戒,那還用得著我們去湊熱鬧。”


  跟宋珊的賬還得慢慢算呢,現下才是開頭。


  今日才醒還未等適應過來便應付了這麽幾件事,眼下她也是疲乏的很,回去補補眠養好精力再說。


  沒了從前撲在劉瑾身上的一門心思,宋知鳶竟不知做什麽才好了。先前在府上她不是看話本子便是四處打聽劉瑾的消息,如今試著修剪花枝、做做糕點、繡繡花倒也覺得日子恣意些。


  先前宋珊受罰後再也沒在宋知鳶眼前晃悠,府上也沒什麽煩心事,每日同阿翁多和母親說說話,日子也安安穩穩的一點點過去。


  起初宋知鳶也還懷疑會不會是大夢一場,奈何指甲長長了不少,更何況做糕點時劃傷手是疼的,她這才得以心安。


  “姑娘今日可莫要亂跑,人多雜亂千萬別傷著了。”香梨仔細的為宋知鳶重新梳了一遍頭。


  宋知鳶透過鏡子看到香梨的眉頭都擰做一團了,不免調笑:“你且放心吧,先不說有你在一旁守著,便是怡樂公主暗處的侍衛可不是白領俸祿的。”


  這怡樂公主便是當今皇後嫡出的公主劉頤和,因著皇後膝下唯有這一姑娘又加上聰明伶俐的很,故備受皇上寵愛,還未及笄便賜了封號。


  不過論聰明伶俐,若是皇後所出的大皇子尚在人世的話,定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婢子方才去為小公子送茶點,一晃神見一人匆匆忙忙自府上後門去了,那背影與二姑娘是極相似的。”香梨忽又想起這件事,心下狐疑這才講起。


  宋知鳶揉了揉手腕:“記性差的東西,她倒是忘了在前廳跪了一夜,最後走不得路生生叫人抬回院子,凍得指甲發青那一回了?”


  香梨聽出宋知鳶的不快,隨即寬慰道:“誰知道元宵佳節又要鬧什麽幺蛾子,奴婢找人盯著去,省的她再對姑娘不利。”


  “姑娘。”香梨才理完宋知鳶微亂的發絲,便見外麵一小丫鬟過來:“怡樂公主的馬車已經在府門前了。”


  “我這便去了。”宋知鳶拿了口脂用指尖舀了不多,點在朱唇上。


  尋常人家姑娘巴不得能與皇上的心尖尖怡樂公主有些交集,宋知鳶倒好打一出生便因著阿娘的關係常去宮裏走動,一來二去竟與怡樂公主成了手帕交。


  畢竟宋知鳶的阿娘靜安縣主可是最受先皇重視的妹妹,當今皇上還是太子那會兒便因著先皇這層關係,時長與安國公府多走動些。


  今兒便是怡樂公主難得出宮,便下了帖子邀宋知鳶元宵佳節同去玩樂。


  這不宋知鳶才出了府門,便聽馬車上一較弱細聲傳來:“今日怎的這般磨嘰,可叫本公主好等。”


  宋知鳶也不去理會,才上了馬車便見昔日錦衣華服打扮的劉頤和今日倒是褪去了金翠朱釵,換上了一身縷金百蝶穿花雲緞裙,倒也顯得清雅。


  兩個性子嬌的,每回遇上便是好好嗆一回聲。


  “怎的?被本公主迷住了?”見宋知鳶倒也沒一絲歉意,隻顧著打量自己,劉頤和心上不痛快:“快想想該當如何罰。”


  “公主才不舍得罰我呢。”宋知鳶調皮的眨眨眼。上輩子嫁入三皇子的府邸,因著身份低微與種種限製,再無緣與劉頤和說說話,今日終於得見宋知鳶心上歡喜。


  劉頤和扮了凶相像隻刻意張著爪子的懶貓,索性也不裝了。親熱的握了宋知鳶的手:“好姐姐,自打過了年你便一封書信都沒寫來,當真是無情地很。虧我今日還特意給你準備了驚喜。”


  “我哪敢忘了怡樂公主,不過是覺著總會見得著才沒寫信罷了,跟何況逢年過節的我可不敢勞煩宮裏人幫我送信。”宋知鳶努了努嘴,把懷裏的湯婆子遞到劉頤和手上:“瞧你也不多穿些,手冰涼的很。”


  劉頤和捂著湯婆子心裏暢快了些,眼睛忽閃忽閃的笑道:“你怎的不好奇會是什麽驚喜?”


  宋知鳶煞有介事手撐住腦袋做出一番沉思的樣子:“讓我想想,是公主親手做的辣椒麵湯圓,還是四不像糖人,還是.……”


  “宋知鳶你竟敢嘲笑本公主!”劉頤和一下揪住宋知鳶的袖子,突然間想到什麽似的喃喃:“算了,總歸給未來嫂嫂一份薄麵。”


  這話倒給宋知鳶聽懵了:??? “你那份驚喜不會是三皇子吧.……”


  劉頤和這會兒神氣起來,用手撫了撫發上的簪子:“你盡管猜,猜對了本公主也不告訴你。”


  宋知鳶:???


  “不過你那份心思也是收收吧,也忒明顯了些。本宮知道就算了。如今也是及笄,若是被旁人知道了便是日後嫁了三皇兄,也少不了傳些閑話。”劉頤和隻當宋知鳶還是從前那個纏著她追問劉瑾相關事宜的,心下擔憂的緊。


  雖說這話是好意,聽在宋知鳶耳中便變了意思。如今不想再去摻和,便也說清楚的好,不過她才想解釋一番,馬車便已經停下了。


  “姑娘,已經到了。”馬車外提醒的,是劉頤和從宮裏帶過來的丫鬟。因著在外不便,便以姑娘相稱。


  “好了不逗你了,今兒我將三皇兄邀出來了。這麽多天沒見,我尋思著你定是思念壞了。”劉頤和牽了宋知鳶的手,沒成想她手心全是汗。


  劉頤和隻當她緊張,便安撫的拍了拍宋知鳶的手:“不必擔心,我也將二皇兄約了出來,定不會引著三皇兄懷疑的。”


  可宋知鳶哪是緊張,她隻當自己放下了過往,從此再不與劉瑾有任何關係。可如今乍一聽到劉瑾的名字,她的心還是控製不住的狂跳,心頭莫名的湧上對劉瑾的絲絲牽掛。


  他有沒有記得按時入睡,這個時期他承受著內外壓力定是很難吧……

  他有沒有記得仔細用早膳,他的胃因著長期辛勞時長疼痛.……

  如今再聽到劉頤和將劉瑾約了出來,她更是害怕。先前是逃避,是同阿翁多說起“沒想嫁了三皇子”,不過她從沒想過有一天會再次站到劉瑾的麵前,用著陌生人疏離的態度同他問好。


  “太子殿下,代王殿下。”宋知鳶向著雅間兩人問了安。


  前一陣子開了印,皇上便封了三皇子為代王,因著三皇子在京中尚有要務,便準他待到兩年後前往封地。雖說封了列侯是無上的榮耀,於皇子來說不過是怕他奪權篡位罷了。


  朝堂間說太子殿下劉堯與三皇子劉瑾向來不和,若是被那些大臣們知道二人現下在一間雅間坐著,想必定是會將他們嚇得不輕。


  劉堯拇指與食指撚了小茶杯,歪著頭笑得意味深長:“人都說安國公家的嫡姑娘才貌雙全,今日一見確是比年少時驚豔不少。想必暗香坊的頭牌都不及。”


  這話說的實在是過分,宋知鳶可是安國公府的嫡姑娘,怎麽還與暗香坊的頭牌給比對上了?

  覺察到劉瑾的視線也望向這邊,宋知鳶隻輕輕回了句“殿下謬讚”,便安靜的端坐在劉頤和身旁,輕輕拽了拽劉頤和的衣袖。


  劉頤和也安撫的拍拍宋知鳶的手背,示意她安心。


  “皇兄不會說話便還是閉嘴的好,省的叫人認成市井的小混混丟了我皇家的顏麵才是。”不說語氣上有調戲的意味,單是劉堯的神情叫人看了也不舒服的很,宋知鳶礙著身份平白受氣,劉頤和可不能坐視不管。


  “啪—”不知是什麽聲響,倒是叫宋知鳶心慌。


  “皇妹這是說的哪裏話。”那傳聞目中無人氣焰囂張的劉堯卻是不惱,訕訕的笑:“母後說需我們護送皇妹出宮,現下確保皇妹平安,我也便忙公務去了。”


  劉堯雖是寄養在皇後那邊,可素來在高位上做慣了也是個難伺候的主兒。如今聽了劉頤和的譏諷哪兒還得了。


  還沒等宋知鳶反應過來,雅間珠簾輕顫,一襲黑袍自門檻略過。先前劉堯坐的位置旁,留下幾片白瓷茶杯的碎片。


  作者有話要說:前期要先忙事業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