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都人帝女> 詩劍飄香

詩劍飄香

  英雄淚,江河血,遍地狼煙半輪月。


  天地心,昆侖玦,滿腔激憤意如鐵。


  “現在,經曆了這麽多的事。”


  吳姐終於從恍恍惚惚的故事中走了出來,毅然地坐了起來。她的目光穿過小樓的木窗,落到了天邊的啟明星上。


  “這塊玉!”吳姐從懷裏掏出了我的玉佩,仔細地看了又看:“這塊玉!不屬於我,也不屬於你。它凝結著古蜀人崇高的氣節和博大仁厚的情懷,它屬於日月,它屬於生育我們的土地。曆經滄桑,它見證了我們的英雄氣慨和輝煌曆史。一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帶著它走下了巍巍的昆侖山,走遍了山山水水。誇父逐日,精衛填海,在山海之間,我們的祖先用自己的精神與信念鑄造文明。戰洪水,平叛亂,在磨難中,他們氣宇軒昂,卓然獨立……今天,我們應該為它再添新章!”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我忽然明白,白居易的《長恨歌》寫的並不僅僅是動人心魄的愛情故事,字字句句都在懷念已經逝去的美好時光。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


  “我向已經乘鶴仙去的沈子溪老先生,作過承諾:如果昆侖玦還能現世,我一定把它還到蜀山蜀水之間。蜀江水碧蜀山青,這才是它的最好歸屬……”


  吳姐把昆侖玦輕輕地放到我的手上,然後用一方雪白的絲巾將它包了起來。


  “對了,這是你祖上的玉劍,老爺要我把它還給你!”


  我又看到了上麵鐫刻著八個秦篆:欽定乾坤,玉裁天下。我想起了英姐的話:有德,玉自馨;失民,國將亡。


  我看到了陽光如炬,我聽到了長風如歌。我品到了月魄如貞,我想到了星漢不墜,青山不老,江河不息……


  “吳姐,還是你拿著吧。我就是拿著它,也守不住呀!”


  吳姐輕輕地搖了搖頭:“自棄者,天棄之。自重者,天重之。得道多助,妹妹一樣可以從頭做起!”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樣任重道遠的使命,豈是我能擔當?


  吳姐看出了我的顧慮,她拍了拍我的肩頭:“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這時,我想到的卻是英姐說過的另兩句話:“莫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我知道,吳姐說得對,我縱可以從自己的身邊做起,愚公也可以移山。


  有誌者,事竟成,臥薪嚐膽,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破斧沉舟,三千越甲可吞吳!


  這是金聲掛在自己書室裏的一幅對聯,見者無不稱其精氣四射,咄咄逼人!今後,我也要把它掛到玉荷園裏。


  金聲是崇禎元年的進士,曾經在朝宴上為父皇縱筆潑墨,用一幅馳騁千裏的八俊圖,將朝臣們的話題引到了周穆王和昆侖山上。


  清軍攻陷南京,金聲同門生江天一率眾在徽州起兵抗清,響應者眾。連克旌德、寧國、宣城和涇縣等地,一時聲威大震。順治三年也就是隆武元年八月,清軍分三路圍攻徽州,他與江天一等,依憑叢山關險隘,固守績溪。漢奸黃澍偽裝束發,詐稱率兵來援,混入其內。是夜,清軍裏應外合,使金聲兵敗被俘。同年十月,金聲被押往南京,沿途百姓紛紛佇立相送。


  人群中有人高呼:“先生回來時我們一定再來路旁恭候。”


  金聲笑著回答說:“我再回來,豈有臉麵再見江東父老!”


  在南京受審期間,洪承疇以同年進士身份勸他歸降。金聲雙目圓睜,大聲怒斥道:“豈有受恩如爾而降者!”


  由於豫王多鐸一直心儀金聲,洪承疇有怒卻不便發作。他不斷暗示金聲,隻要放棄反清,他可以幫助金聲出家為僧。金聲斷然拒絕,遂於同年十二月五日,在南京雨花台慷慨就義。


  都說: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誌甚遠也。


  誠哉,斯言!


  骨肉不存真豪傑,詩劍飄香亦英雄。


  這應該我從瞿爺口裏聽到的一句詩,不知道他現在身居何處?

  “你也認識瞿爺?”我看到吳姐吃驚不小的樣子,卟茲一聲笑了出來:“我怎麽就不能認識瞿爺呢?”


  “不是,瞿爺隱姓埋名於江湖,見過他的人寥寥無幾。”


  “就算我沒有見過,還不能聽說過一次?”


  “妹妹你有所不知,這十四個字是我們天地會的最高秘密,沒有人會把它掛到口頭。”


  “吳姐,你能給我說說嗎?”


  這時,天已經大亮。吳姐翻身下床,穿好自己的外衣,又要出去打理新一天大家的生活。


  “妹妹!我會抽時間告訴你的!”


  吳姐從小紅手接過霞帔,猛然想起今天應該去錢府,拜謁剛剛被釋放出來的錢謙益先生。


  “小紅,你幫助夫人穿戴一下,我們今天去見一見千古佳人柳如是。”


  草衣家住斷橋東,好句清如湖上風。


  近日西泠誇柳隱,桃花得氣美人中。


  錢謙益獻給柳如是的這首詩,曾經引起了我多少羨慕,幾番神往……


  裁紅暈碧淚漫漫,南國春來正薄寒。


  此去柳花如夢裏,向來煙月是愁端。


  如是姐姐的這首回呈,活端端地寫出了我這段時間的心情。今天,吳姐能引我相識,真讓我喜出望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