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
地動山搖,天空宛如撕裂的畫布,漆黑的裂縫中透出令人驚悸的氣息,罡風肆虐呼嘯,山水河流經這罡風吹拂,瞬間湮滅,地下隆隆聲響不斷,一股股地火宛如噴泉,在這方天地內噴灑。
這是最後一節石台,本是千丈高下的身軀已是縮水成五十丈高下,這最後一層推演完,所餘精氣就算有剩餘,也是寥寥無幾。
好在,這八十一階石台終是走過。
九個字符在他體內閃爍,好似九顆大星,體修九境,武道十重,雖不是一一對應,但作為武道之父,以體修體係作為武道築基的源泉再合適不過。
數十丈的身高,與身旁的萬丈巨人相比,渺小如塵埃,但是,李中道與二人並肩,氣勢卻不弱分毫,到了現在,他早已明了這二人之所以身軀廣大的緣由,妄自菲薄的念頭更是不會有,雖然精氣損耗巨大,但他的收獲同樣巨大。
他自信,哪怕二人之後用外藥輔助參悟,也不可能如他這般不計損耗,更何況神魂之體參悟本就占優,回歸肉身之後,受肉身牽絆,參悟起來要麻煩得多,不過這是理念的不同,也說不上誰對誰錯。
與二人頷首示意,李中道轉身凝望這片天地,罡風地火肆意的宣示自己的存在,整片天地已是麵目全非,一副大破滅的景象。
“你們說,紀元之末會不會就是這樣的場景。”馮俊亭的意念飄散出來。
紀元大劫?天地破滅?
到時會是這樣的場景嗎?李中道不知道,隻是馮俊亭這話引人遐思,這個世界每十二萬九千六百五十年為一紀元,紀元之末有大劫,具體為何,李中道不清楚,講師沒講,或許講師同樣不知道。
無數個紀元的破滅告訴這個世界的人,隻有打破規則的力量才能超脫,才能擺脫紀元劫難的侵襲,而這,正是這個世界武道進取思想的根
結所在。
宗旨決定目標,目標決定方法,長生的宗旨決定了渡過大劫的目標,而無數紀元破滅的教訓讓武道世界選擇了不尊古,不崇今,不妄言未來的武道理念。
不過,這一切離李中道尚遠,天塌下來有高個頂著,怎麽也輪不到他來拯救世界,更何況他也不是喜歡惹事的人,對於上古秘聞,恩怨糾葛的事最是忌諱,有實力的叫探幽尋秘,沒實力的叫不知死活,很顯然,李中道屬於後者。
這片天地雖然殘破了,即將走向毀滅,但隻要這不動神山不倒,就能鎮壓天地,任地水火風再是凶殘,也掀不起風浪,無法將其毀去,這也是三人還能鎮定自若的原因。
整片天地的布局與自己在外間所見仿佛,僅有的差異也不過是天地災劫的影響,如果自己的猜測不錯,那麽這不動神山便如前世神話中的盤古脊柱不周山一樣,隻是就算自己明白兩者相同,又能從這裏麵參悟什麽?
李中道心念急轉,他倒不是非要如何,隻是當初選擇不動神山圖,便是考慮到這種可能,現在親身體會,更是確定,而且冥冥之中,他總感覺這圖中還隱藏有其他秘密。
徐婧頭頂,一柄神劍不停閃滅,顯然正在推算什麽,馮俊亭同樣雙目緊閉,指間變換如飛。
這圖之所以叫不動神山圖,根源所在必然是這神山,隻是,八十一階石階一一走過,所有傳承早已細數掌握,但是回過頭來反思,雖然自己用的是武道的方法推演,但換個人來,或者換個不懂推演之術的人來,與其說這圖是武道觀想圖,還不如說是一處傳承洞天,這功法雖然珍貴,但作為武道啟蒙的觀想圖,不僅體現在外相上,還要有精神,意誌,就如畫龍點睛的最後一筆,武道功法的大意總綱,說的是理念,講的是道理,超脫了技的範疇,可以歸結為一種思想,一分文明的傳承,而就不動神山圖而言,便是體修的精神。
一麵碩大的八卦輪盤顯現,天地風雷,陰陽水火,都凝成特定額符文,流轉變化,他在推演,這個世界的推演之術很強大,但主要體現在武道功法的推理上,而對命理氣運的涉獵卻是極少,不過也可以理解,這個世界的普世價值觀便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你讓他信命,告訴他一切皆以注定,不得不說,這是對整個世界價值觀的挑戰。
而李中道的小星天八卦輪盤源自周易八卦,本職工作便是推演命理氣數,現在推算起來更是得心應手,又加心底早有想法,有了目標,有針對性的推理,很快便有了結果,隻是是否正確,尚需驗證。
對於前世的神話傳說,李中道是持謹慎觀點的,尤其是穿越到一個武道的世界,這本就是對他原有無神論觀點的衝擊。
前世,盤古開天地,力竭而亡,脊柱化為不周山支撐天地,濁氣下沉形成大地,清氣上升化為九重天闕,民間傳說又有舉頭三尺有神明的說法,如果說這不動神山便是體修大能脊柱所化,那麽他的神魂又在何處,李中道豁然抬頭,眼神灼灼,舉頭三尺有神明,這三尺不李中道的三尺,不是任何第三人的三尺,而是這無名體修的三尺。
山高八萬九千丈,由此推演,這三尺之地很快便被計算出來,李中道的動靜驚動了徐婧兩人,隻是二人都沒什麽表示,隻是靜靜看著李中道,從李中道的神情看,必然是發現了這神山圖的真正傳承所在。
李中道雙腳離地,踏空而行,腳下宛如是一層層台階,他拾階而上,一步步丈量,山頂麵積廣闊,終於,他在一處停下了腳步。
伸手向前,探出的手好似穿過了一層隔膜消失不見,李中道神情一喜,知道自己的猜測沒錯,又略一思量,猜想這是武道觀想圖,存在風險的可能微乎其微,當下不再猶豫,一步跨出,便來到了一方新的天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