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血色大明之末世中興> 第三十二章 賊情又起

第三十二章 賊情又起

  且說李羨之聽賀泰安說海鹽鬧賊並非壞事,隻當是他在勸慰自己,一時也未多想。


  賀泰安接著道“而今天下甚不太平,外患難平,民變四起,朝廷很是頭疼。海鹽為了籌那‘生祠餉’,逼良為盜,惹出大禍。始作俑者,卻是郝知府。不如借此做做文章,不定可以渾水摸魚,免了本縣的銀子。”


  李羨之道“而今天下魏氏當權,郝府台是為他修生祠才鬧出這樣的事,他自然要百般回護,如何去做文章?”


  賀泰安笑道“羨翁隻知其一,卻不知其二。魏氏雖然惡名昭彰,卻是十分好麵子的,隻消換個說法,自然得計。”


  趙文徽已然意會,道“就說他假借為魏氏修生祠之名,暴斂地方,激起民變。”


  賀泰安複又笑道“不錯。修生祠又何須這許多銀兩,多數定是落入他私人腰包裏了。魏氏擔了惡名,卻不得實惠,這樣的彈章上去,管保會遷怒與他。”


  李羨之聽了二人你一言,他一語,心中早已明了,道“我乃方牧之員,無參奏之權,不知這樣的風聲由誰放出去的好?”


  趙文徽道“大人不是與京裏的張禦史十分相熟麽?不如去一封快信,請他相助。”


  話音未落,賀泰安忙道“不可,京師遠在數千裏外,若彈章自京師出,定會惹人懷疑,細察之下,羨翁與張禦史的同年之誼自然是瞞不住的,免不得被人識破,牽連進去。”


  趙文徽問道“依賀先生之見,該當如何?”


  賀泰安道“事發在浙江,彈章自然自浙江上去才合理些。”


  李羨之道“浙江地方官場,並無深交之人,豈能以心腹相托?”


  賀泰安道“而今緝拿黨人甚嚴,但有深交之人倒不可托了。我知一人,定可成事。”


  李羨之與趙文徽齊聲問道“是何人?”


  賀泰安道“便是而今正任按察使胡大人。”——不久之前,原來的胡副使已由署事授了正任,正式穿起了三品官服了。


  李羨之道“賀先生玩笑了,我一個七品知縣,如何驅使得動一個三品按察使?”


  賀泰安道“前番鬧賊,便是胡大人剿絕的,而今敘功才未過多久,賊人蹤跡又萌,要是傳到朝廷,大概總會問個剿賊不力,冒領軍功的罪名。不如將此事透露給胡大人,他總要上表為自己分辯。再者胡按察身負監察兩浙官吏之任,由他上表,也無人說得出閑話來。”


  聽賀泰安說完,李羨之與趙文徽一起恍然。李羨之道“這倒容易,過幾日便是進省的日期,我早些動身就是了,也不見得會招人耳目。”


  原來那時官場的規矩,每年都有固定的日子,各處府、州、縣的官吏要分著撥的到巡撫衙門和布、按二司進拜,一則敘職,再則拉攏人情以圖升職進取,其中多有不為人知之處,曆來皆是一般。當下說定,便令韓釧、金順兩個收拾行裝。


  次日一早,李羨之將公事交代清楚便往首府杭州來。到得杭州,往各處大衙門投帖,見各處官員早到的極多,他卻有些趕得晚了。免不得花了幾文銀子打點,然後帖子投了進去。裏麵放出牌來,布政使司排在後天進見,巡撫衙門竟排在了四天之後。唯獨按察司見的人少,排在次日。


  時日尚早,李羨之便從容起來,欲到官家驛站尋個寓處,又想此時恐怕早已人滿為患了,便不走這許多冤枉路,就近在街邊尋了家客店寓下,等著次日進見。


  次日一早,李羨之梳洗完畢,穿了官服,戴了紗帽,蹬了官靴,早早來到按察司官廳候著。先到的幾位,陸續又來了五六個,一齊坐著吃茶,有相識的兀自閑談。鬧鬧哄哄到巳牌時分,裏麵出來一個仆人,趾高氣昂地喊道“大人出來了!”一時滿堂皆驚,眾官紛紛起身,躬身頷首等候。


  不一刻,就聽腳步聲響,胡按察出來落座。眾官一齊跪拜行禮。李羨之未及反應,未曾跪下去,立在群中,真如同鶴立雞群一般,不由得大窘,連忙行禮。


  正因這番跪的慢,胡按察恰好一眼認出了他。待行眾人過禮,略坐了一坐,胡按察敷衍了幾句場麵話,便婉令送客,唯獨令一個老家人暗暗將李羨之留住,帶到花廳裏坐。


  李羨之正不知所以,胡按察送客回來,也到花廳來見。敘禮畢,胡按察歸座,李羨之侍立一旁。


  胡按察忙讓他坐,然後道“先前剿賊,多蒙閣下鼎力相助方能成功,敘功之時,卻單少了閣下,我時常念之,心中實在不安得很。”


  李羨之道“大人說哪裏話,大人率兵剿賊,免了下官治理地方不力的罪責,本當竭誠相助,豈敢邀功?”


  胡按察道“賞功罰過,曆來的規矩。隻是而今的局勢大變,有功不賞,無過受戮之例比比皆是,卻不是我等能左右的。”


  李羨之應道“誰說不是。”然後又轉了話頭道“如今天下為魏氏修生祠的事大人可有耳聞?”


  胡按察道“沸沸揚揚,如何不知?”


  李羨之道“那海鹽縣的事,大人可知?”


  胡按察問道“海鹽何事?”


  李羨之道“下官的頂頭上司郝知府也趕了這陣風,要給魏氏修生祠,免不得向下麵屬縣攤牌工費,數量還不在少數。海鹽知縣征餉的手段稍嚴厲了些,逼得一些漁民下了海,做了盜賊,日前已有幾艘上船遭劫,如今坊間皆傳開了。此時本不該下官多嘴,實在是怕他再鬧起來,受苦的還是近海的百姓。”


  胡按察聽完,立時知道事態嚴峻,暗想道“若是朝廷聞之,不知其中隱由,必然怪我上次剿賊不力,致其死灰複燃,怪罪下來,莫說烏紗難保,便是項上首級,也不知幾時丟了。”一邊想,臉色已變得煞白起來。


  李羨之見了,婉轉道“其實修生祠亦用不了許多銀子,皆因郝知府恣意多征,方有今日之事,大人掌兩浙監察,不可不問。”


  胡按察乃是久經曆練的老官僚,如何不知其中深意?未幾便已想好對策,又與李羨之談了些閑話,問了問郝府台攤派銀兩數額及海鹽漁民為盜是否屬實。


  李羨之一一據實相告,談罷,已是正午。胡按察留飯,李羨之數般婉辭離去,回到寓處用飯,然後候著進見巡撫及布政使大人。無須贅述。


  卻說胡按察送走了李羨之,一顆心高高提著,思索片刻,叫來一個心腹家人名喚胡服的,暗自往嘉興、海鹽一帶訪查。去了數日,胡服回來稟報,所說與李羨之無異,方才信實了。


  於是一刻不停,揮筆寫就一本,預備發往京裏。又想,此時風聲尚未傳開,貿然彈劾,恐惹人猜疑。於是又將胡服喚來,命在杭州市井將嘉興府海鹽縣逼反漁民為盜的事傳了出去。這市井之中,乃是最喜傳閑話的地方,況且這胡服認識不少官衙門的仆役管家,因此未過兩日,便傳的各大小衙門裏洶洶攘攘起來。


  巡撫大人知道了,即傳見胡按察,勘問詳情。胡按察將郝知府強征餉銀逼反漁民的事添油加醋說了,直說的這位膽小軍門心驚肉跳,麵無人色。然後,胡按察趁機將寫好的奏章拿了出來,請撫台過目。軍門匆匆覽過,見將一切罪責都推在郝府台身上,心神才稍稍安定。


  胡按察道“事不宜遲,當即刻發往京師,若被人占了先,軍門大人與卑職皆難免了。”說著,請巡撫大人署名。


  巡撫道“署名便免了吧,到時上頭問下來,我自為你說話就是了。”


  胡按察知道巡撫軟懦不能成事,也不勉強,當即辭了出來。欲將奏章送至驛站,又恐有甚閃失,於是回府,另寫了一封書信給京裏一位至交的劉禦史,請他代為投遞。寫畢了信,令胡服懷了奏章及書信,並帶了份厚禮,快馬往京師去拜見那位禦史老爺。


  到得京師,胡服一刻不敢耽擱,徑直往劉禦史府上來。花了幾錢銀子,請門首的二爺將信先送了進去。


  不多時,那二爺出來道“老爺叫你!”說完轉身入內,胡服連忙跟上,一同往裏走。穿過前進,到了二進上房,劉禦史正候在裏麵。那二爺回稟了一聲便退去了。


  胡服入內相見,剛邁過門檻,便伏在地上,磕頭請安。劉禦史命他起身近前答話。胡服卻不起來,跪行向前,到劉禦史腳下又磕了個頭,方才起來,戰戰兢兢將奏章取了出來,雙手奉上。


  劉禦史結果,匆匆覽過,放在手邊。


  胡服又從背上將一個包袱接下來,從中取出五十兩蒜條金恭恭敬敬放在奏章的邊上,道“我家老爺一點心意,請劉大人笑納。”


  劉禦史見了眼前金光閃閃,立時笑道“我與你家大人乃是至交,幫忙乃是應該,如何用的著如此厚禮。”


  一麵說,一麵伸手拿起兩錠金子在手裏掂了掂,然後放在原處,道“你回複你家大人,就說他老人家信中所托,我自會竭力相助。”胡服得了回話,滿心歡喜拜辭而去。


  卻說劉禦史與胡按察交情匪淺,又得了五十兩金子,自然盡心相助。先是在心中反複謀劃了一番。而後,花了十多兩銀子備了一桌酒席,將各部院中做言官的知己的好友都請了來,酒酣耳熱之際,將胡按察的奏章拿出來請大家一觀。


  眾人不知何意,劉禦史笑而不語。當日席散,自然無話。到了次日,劉禦史便將胡按察的奏章與自己所寫的一本無關緊要的條陳一起遞進通政司。這通政司專掌內外奏章之事。但掌管本司之事的通政使大人卻是郝知府的同年,見了胡按察的奏章,見裏麵多有牽扯,意欲將其暗暗匿下。卻不料劉禦史日前已在幾位言官前露過消息。言官的嘴曆來極快,此時早已傳開了。通政使大人風聞此事,稍作權衡,便分清了輕重。畢竟為這個不遠不近的同年惹上言官實在不是明智之舉。於是,通政使大人隻裝做未曾看見,將奏章原封不動遞進了內閣。


  此時,閣臣大多皆是閹黨中人,因此魏忠賢倒也放心。尋常之事便由閣臣批紅,遇著不能決的大事,才由魏九千歲出山。所謂無巧不成書,這日一向作威作福的魏九千歲忽然興起,要學事必躬親的諸葛武侯,親自跑到內閣來,要批折子。


  幾位閣臣皆是閹門出身,見親爺至此,自是百般阿諛,抹凳子、遞茶水,將其奉在大堂上,將厚厚一疊奏章跪送到案前。


  魏忠賢手握朱筆,看一封,閣臣遞一封,不時還如同為老爺遞茶送水的侍女一般扭捏作態一番。批過幾封,恰好到了胡按察的那一封,看未過半,魏忠賢忽大怒起來,將朱筆往案上一擲,濺起點點朱砂雨,附近兩位閣臣的臉上立時如同各生了一臉紅麻子。兩位閣臣嚇了一跳,並不去擦臉,反而仰麵堆笑,如同臘月寒梅一般,連連勸親爺息怒。


  卻不知魏忠賢因何發怒,二位閣臣又如何去勸,請看下章。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