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病宋> 第二十一章 周楚進宮獻策,趙樞作坊腹誹

第二十一章 周楚進宮獻策,趙樞作坊腹誹

  “你想當才人陪官家嗎?”趙樞直入主題。


  ……白露被趙樞直接的問題羞紅了臉,以極高的頻率搖頭,“奴家隻想在郡王府。”她說的倒也是心裏話,趙樞的府裏沒什麽規矩,甚至當家的是竹櫻那個女子,在裏麵沒有壓力,比她在教坊和青樓時開心百倍,跟其他大戶人家也完全不同。


  “嗯,有眼光。”趙樞走回原地。


  “鄧寬!”趙樞再一次把鄧寬喊過來。


  鄧寬走過來見禮,“周楚在哪?”趙樞想了想,讓鄧寬去官家那裏獻策,說不定會把“不讓患者家屬照顧患者”這一條說上去,那可就真激起民變了,還是選為人機靈的周楚吧。


  “卑職建安郡王府侍衛周楚,拜見郡王,太子殿下。”周楚抱拳行禮。


  “你隨太子殿下進宮,向官家獻策,詳細說明衛生條例,如何。”


  “卑職謹遵郡王命令。”


  “大哥?”趙樞扭頭問趙桓的意見。


  “呃……可以,你的人,聽你安排,我隻負責把救災之法帶給爹爹。”


  “吃完飯再走吧?”後世送客的標準話術。


  “不了,我還是趕緊去見爹爹,等你回城後咱哥倆再聚。”


  “也好,等等,我這有些烤羊肉,你拿著路上吃。”趙樞直接從懷裏掏出一個散發著烤肉香味的紙包——就是臨走前他從桌子上拿的那個,原本是要帶給鄧寬他們吃的。


  趙桓咽了一口口水,拿著肉走了。


  “我本來拿了烤肉給你們……”趙樞有些不好意思地對鄧寬說。


  “郡王殿下心念我等,我等便感恩戴德,不敢埋怨,再說,殿下,白管事已經給我們帶了肉食。”鄧寬躬身說道。


  “哦,原來是給你們的啊,我還以為是白露偷吃了呢。”趙樞的玩笑讓周圍的侍衛輕笑起來。


  趙樞和白露回住處吃晚飯,依然是羊肉湯就烙餅。


  “郡王為什麽……”飯桌上,白露剛開口就被趙樞打斷了。


  “你是想我問,為什麽把衛生條例安在你頭上吧?你覺得是為什麽?”趙樞反問。


  “郡王是不想引起朝廷注意。”白露像做賊一樣小聲說。


  “不對,條例從王府出,不管是誰的主意,大家肯定都會注意到郡王您。”趙樞還沒說話,白露就推翻了自己的猜測。


  “哈哈,我又沒想造反,為什麽怕引起朝廷注意?”趙樞也補充。


  “那就是……郡王不想惹太子殿下猜忌,所以不說是自己製定了條例。”白露把小腦袋湊過來,用更小的像蚊子般的聲音說道。


  “這又不是見不得人的事,你這樣偷偷摸摸幹什麽?”白露的樣子把趙樞逗樂了。


  “可以這樣說,不過,就算我說這是別人的主意,你以為大哥和官家會相信嗎?”


  “郡王這是在表態,太子也知道這是您的主意,但您這是對太子表示自己無意於大位。”


  “嘿嘿,你很懂嘛。”趙樞對這個少女的政治智商很是意外。


  “樹大招風,功勞肯定得歸咱們郡王府,但不一定要歸我。”趙樞下了最終總結。


  “對了,你記下來,水災過後咱們開個印刷作坊,抄這些條例抄的我手腕都腫了。”白露現在已經成了趙樞的秘書,趙樞有什麽想法就讓白露隨時記下來。


  另一邊,趙桓一行人已經回到了開封城,進宮見到官家。


  “就這些?”趙佶問出了跟趙桓一樣的問題。


  “就這些。”趙桓做出了和趙樞一樣的回答。


  “隔離治療之法自古皆有,但實效不大。”趙桓覺得這話很耳熟。


  ……


  “陛下,臣帶來一個監督災民防疫的建安郡王府侍衛,可由他詳細說明。”趙桓決定把難題甩給趙樞的人。


  “那讓他進來吧。”


  周楚被安排在殿外,等官家宣召。


  “卑職建安郡王府侍衛周楚,拜見陛下。”


  “免禮平身。”


  “謝陛下。”


  “聽太子說,你全程參與了建安郡王領導的救災,頗有成效?”


  “稟陛下,建安郡王在開封城西二十餘裏牛頭村的堆穀場收容災民千八百人,半月時間並未爆發疫情,隻有二十三人染病,其中十一人痊愈,最近五日沒有新增病患。”周楚朗聲答道。


  “就靠這條例?”趙佶抖了抖手裏的紙問道。


  “稟陛下,郡王說病從口入,隻要打理好衛生,便可以控製疫情。”


  “各位卿家如何看?”趙佶不置可否,問起了殿內各位大人。


  接到趙桓的消息後,趙佶下令把宰相和工部官員都召來,但左相何執中身子骨不行了,一時間趕不過來,所以殿內是右相蔡京,工部尚書劉正夫,尚書右丞白時中和幾位戶部工部官員。


  趙桓拿了一遝衛生條例,一人分到一張,大眼瞪小眼,即便是這個時代金字塔頂的人,也對後世的生物知識一無所知。


  最終還是蔡京站了出來,

  “陛下,既然太子殿下親眼看到此方法確實有效,臣認為可以一試。”


  “那就試試。”官家做了決定。


  “周侍衛,聽太子說,是你們這些侍衛監督百姓防疫?”劉正夫問道。


  “回劉大人,正是,除了我們這些王府侍衛,還有半月前巡查河堤時陛下派去的侍衛,共七十人。”


  “陛下,臣認為可以另派些侍衛保護建安郡王,將部分侍衛換回城中監督防疫。”


  “有道理,太子啊,你去找樞兒商量吧。”


  趙桓再一次跑到趙樞的別院。


  “可以給大哥帶走五十五個人。”聽到趙桓來要人,趙樞很大方地把王府侍衛以外的人都讓他帶走了。


  “那你這裏怎麽辦,留的人夠嗎?”


  “無妨,這半個多月,災民在侍衛的監督下已經養成習慣遵守衛生條例了,你帶來的侍衛可以讓我的十五個王府侍衛調教一下,不會出問題的。而且周圍都是些良民,也不敢威脅到小弟的”


  “好,你也小心,皇後托我給你帶雙謝公屐,事情完了之後回宮看看。”趙桓遞給趙樞一個盒子,裏麵是一雙精致的木屐。


  “哈哈,我剛才還說要讓木匠給我做個木屐,你這就送來了,看來我跟娘娘還真是心有靈犀。”地上都是水和爛泥,木屐確實比布鞋方便不少,很多村民都打赤足。


  送別趙桓,趙樞去各個作坊轉了轉,雨停之後基本都開工了,各個作坊運轉正常,除了磚窯……現在趙樞看到磚窯就頭疼。


  無論是要發展冷兵器還是直接上火槍,以至於發展工業,都需要煉鋼——煉鋼能力是一切工業能力的基礎。


  趙樞不打算用古代技術,無論是灌鋼法還是夾鋼法效率都太低,古代一個鐵匠的產量是按斤計算的,而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民間的土高爐,日產量可以達到五噸,隻要是合格的高爐即便算上合格率,每天也可以冶煉四噸生鐵,加工成鋼材後,足夠做上百套步人甲。趙樞想要的,就是一套在落後條件下大量生產鋼鐵的方法——土法煉鐵+轉爐煉鋼。


  當然,並不是隨便做個高爐就能煉鐵,二十世紀中葉文盲率還不低,很多人連土法煉鐵手冊都看不懂,隻按插圖蓋個爐子就砍樹煉鐵。那種村裏蓋個土爐子把樹砍光用來煉鐵的,純粹坑爹,隻能煉廢鐵,這是個技術活。


  要煉鐵,木炭溫度不夠,煤炭雜質太多,要用焦炭,而煉焦倒是不難,反正這個年頭沒人管環境汙染,直接用土法煉焦,把煤粗洗後,封在爐窯裏燒就是了,焦油還能拿去萃取苯酚。趙樞還修了水力鼓風機,白口鑄鐵製作的水力鍛錘,水力鑽孔機和往複式水力鋸木機——北宋已經有很多水力機械,比如名叫“水排”的水力鼓風機,趙樞在這些機械上做改進也很方便,當然了,鑽孔機現在隻能鑽木頭。


  然而……


  萬事俱備,就差一個耐火材料,後世的高爐,看似簡單,但那時已經比北宋多積累了九百年經驗,耐火磚才是關鍵,他記得酸性耐火材料是氧化鋁和二氧化矽,而這些黏土裏都有,隻需要調整比例,而堿性耐火材料是煆燒白雲石得到氧化鎂。書上幾個字那麽簡單,但這幾個奇葩磚匠一年多都搞不出來——還是那句老話說的對啊,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不對,這句詩是陸遊的,一百多年後陸遊才出生。


  現在的處境是,隻能做少量硫酸,沒有兩酸兩堿,沒有玻璃,沒有黃銅,沒有鋼鐵,連棉花都沒有……


  冷靜,冷靜,開封城不是一日建成的,還有十年……


  最讓他滿意的還是木匠,瓷器琉璃和青銅匠人,畢竟木製品,青銅和陶瓷都是很成熟的技術。木匠已經做了些搖椅,還有折疊桌,折疊凳,水災過後就會拿到雜貨店賣。他對陶瓷藝術一竅不通,瓷匠隻是做罐頭瓶子和普通的瓷器。而當今這位官家喜歡周禮,趙樞開個青銅作坊做些青銅器就更正常了。


  最早的管狀火器是突火槍,要在一百多年的南宋後才會出現,而曆史上第一門火炮要到元朝才被發明,現在這個時代——


  誰會想到青銅可以鑄炮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