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援兵入城
大帥府在內城,一行人騎馬趕奔帥府,街道上不時看到軍兵巡視,一撥接一撥,兩邊住戶多已搬遷離開夏州,剩下未走的也都關門閉戶,整座城池充滿大戰的緊張氣氛。
穿過幾道大街,前麵已是帥府,府前燈火通明,沿著府門外院牆全是手舉火把的軍卒。早有人進內稟報,李元恭此時率一眾武將迎在府門外,老遠看到秦飛騎馬過來,李元恭已是搶步向前,秦飛急忙甩鐙下馬,來到李元恭麵前,跪下行禮:“兄長在上,小弟秦飛救護來遲,還望恕罪。”
李元恭急忙用手攙扶,用力拍了拍秦飛肩膀:“好兄弟,你能來證明哥哥沒看錯人,遼兵勢大,夏州被圍無人敢救,你是第一個來的,真不愧是我李元恭的好兄弟。”
秦飛喚過朵兒給義兄見禮,李元恭道:“早聽說弟妹是女中豪傑,今番竟也敢來夏州,實是令人刮目相看。”朵兒聽到弟妹二字,霎時紅雲飛上了臉頰。
李元恭一把抓住秦飛手腕,“好兄弟,進內堂說話。”說罷二人攜手攬腕往內堂走去,一邊自有女兵往內相讓朵兒,西夏黨項祖輩都是遊牧部落,直到後來才逐漸下馬耕種。自古民風剽悍,全民皆兵,軍中設有數座女營,是以女兵並不鮮見。
來到裏間大堂,也就是臨時設置的帥堂,李元恭命人在身旁添了兩張椅子,拉住秦飛在自己身旁坐下,朵兒隨在秦飛身後坐下,一眾西夏將領也都紛紛落座。
李元恭道:“兄弟,遼兵來勢洶洶,算起來圍困夏州已有十日。開始幾日,日日猛攻城池,雙方均是死傷無數,這兩日才稍得片刻歇息。”
“遼人自雲州、大同起兵之前,我西夏已向大宋國、定安國、西北各部落發了求援國書,直至今日,無一處有回音,倒是兄弟你第一個來到夏州,實是令為兄感佩之至。”
秦飛微微一笑,“兄長有難,小弟豈能坐視,不過城外還有我與朵兒帶來的五百連雲峰健卒,卻是未能隨我入城,還要請兄長拿個主意。”
“哦?”李元恭吃了一驚,原以為隻是秦飛二人來援,是為全兄弟之誼,不曾料到竟然還帶有兵馬,著實令人感到意外。
階下一位須發皆白、身披鐵甲的老將站起來說道:“秦少俠,此事容易。這兩日遼軍攻城已不像開始幾日那般頻密,明日午時,若遼兵並未攻城,我在城頭放三聲信炮,然後打開城門,遼兵定以為我等出城搦戰。此時連雲峰人馬可從斜刺裏,沿著城牆衝到城門,未等遼兵反應過來,人馬就已到了城內。”
眾將一聽,都覺此計甚好,李元恭說道:“元老將軍言之有理,那遼人距城門至少五裏,等到反應過來再衝上來,至少一炷香時間,那時秦兄弟人馬早進到城內。”
那個元老將軍乃是西夏名將,名叫元英,雖已年過花甲卻依舊征戰沙場,掌中一竿神王槊,兩軍陣前甚少遇到對手。
秦飛也覺得此計甚好,自己所帶人馬既無折損,夏州城池也不會受到衝擊,想到這,秦飛站起身,對李元恭拱手道:“兄長,既如此我就趁夜趕回營寨,明日午間按照約定,聽到三聲信炮就帶人衝向城門。待明日入城後,再與兄長敘話。”
李元恭也站起身,握住秦飛的手說道:“好!明日我在城樓之上,迎接兄弟入城。”說罷,親自將秦飛、朵兒送至帥府門外,二人與西夏諸將揮手作別,又按原路返回自家營寨。
次日一早,二娘命人埋鍋造飯,軍兵用罷早飯,將馬匹喂飽飲足,各人隨身應用之物都帶好綁牢,隨即拔營起寨。秦飛與朵兒在前帶路,因昨日已探明遼兵營帳位置,為免被土山塔樓上遼兵發覺,二人帶著大隊人馬,遠遠地繞過土山,向峭壁邊的夏州城牆靠攏。此處離城門約有十裏,雖是遠了些,但眾人皆是騎馬,跑到城門也就隻需盞茶時間。
約莫時間快到午時,二娘一聲令下,全部軍兵都翻身上馬,靜等城門信炮聲響。
戰場上一片肅靜,隻有北風唰唰的聲響,驀地聽到城門方向傳來“砰、砰、砰”三聲炮響,打破了戰場上的寧靜,遼兵大營內因連日攻城無果,正自士氣不振,忽聽外麵三聲炮響,驚得各營慌忙集結,營內軍兵東奔西跑,急忙整隊。都當是西夏軍開城襲營,寨門弓箭手全部上了塔樓,張弓以待,大營內長槍手、盾牌手、滾刀手分列梯隊,準備迎戰。
不多時,便覺得大地開始顫動,一陣悶雷般低沉聲響,在遠處傳來,眾軍兵都全神貫注,盯著夏州城門方向,很顯然是西夏騎兵即將衝營。
滾雷般聲響越來越近,城門大開,但未見一騎奔出,正自覺得奇怪,忽地看見城下數百騎像旋風般貼著外牆,奔向城門,鐵蹄踏地的轟隆聲響徹陣前,城門前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良久,轟隆之聲才消失,城門前塵土也自落下,城門依然緊閉,就像什麽也沒發生過一般,遼兵隻看得目瞪口呆。
連雲峰這支人馬是夏州第一支援軍,全軍鐵騎,兵強馬壯,寒鐵鎧甲在日光下泛出片片冷光,便是西夏皇宮虎賁軍也沒這般雄壯威武,守城西夏軍兵看了均是士氣大振,城牆上下一片歡聲雷動。
李元恭早率眾將等在城下,西夏眾將看了連雲峰人馬,均是連聲驚歎,原以為山寨人馬隻是響馬之流,沒想到軍容之齊整,軍勢之雄壯,便是那遼國兵馬也望塵莫及。
來到城內,秦飛甩鐙下馬,領著山寨眾人與義兄相見。李元恭讚道:“兄弟,連雲峰這五百騎著實雄壯,遍觀宋、遼、定安與西夏,無一國有人能及,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秦飛笑道:“能得義兄稱讚,我代弟兄們謝過,其後如何行止,謹遵兄長軍令。”
李元恭傳令看賞,連雲峰軍兵各賜酒一壺、肉一方、銀十兩,調撥至大帥府,作為親兵守護帥府,二娘領命,自帶眾軍士趕往帥府。
李元恭眼見義弟親率兵馬,千裏馳援,心內實是感激,但是兩軍對陣必有死傷,實不願義弟人馬有所折損,是以安排守衛帥府,既是重用,也是保護之意。
李元恭對秦飛道:“賢弟,隨我上城牆,觀看敵營。”秦飛應諾。二人在前上了城頭,眾將在後跟隨。
站在城頭看遼兵營寨,實是令人震驚,除了城右土山無兵駐紮,僅是建有塔樓外,城下的遼軍連營竟然一眼望不到邊,足有十數裏遠。
李元恭手指遼營,對秦飛說道:“遼軍號稱百萬,雖無此數,恐也相差不遠。連日來大小攻城二十餘次,都未得逞。隻因城門正麵狹小,縱有百萬之眾卻是鋪排不開。一次攻城隻能兩三萬人參戰,不過若是連番換人攻城,倒是令人憂心。”
“為今之計,隻有消耗敵軍糧草,這數十萬人,人吃馬喂一日消耗糧秣無數,而我夏州身後就是興慶府,糧草供應無虞,所以我堅守不出,遼人暫時也是無可奈何。”
秦飛點頭稱善,提醒義兄道:“遼人正麵攻城無果,想必要另尋他法,兄長不可不防。”
李元恭道:“賢弟所言極是,正麵攻城不下,斷我糧草又無可能,遼人定不會善罷甘休。城內兩邊山峰都已著人建了碉樓,萬一山峰被占,我在城內也挖了塹壕,在山峰之上卻也奈何城內不得。另外為防遼人在正麵城下挖掘地道,我已在城內橫著挖了壕溝,又命人徹夜伏地傾聽地下動靜,如此一來,管叫遼人無計可施。”
秦飛聽了,不由得對這位兄長好生佩服,似此情形,遼人除了撤兵確是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