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北魏異聞錄> 第九十二章 新的職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二章 新的職務

  八月初九這一天,高歡告別了楊鈞、楊侃叔侄,回到了自己的老巢五原城。

  三個晝夜的禁閉加兩天開誠布公的暢談,他和楊鈞叔侄的關係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這還在其次,更主要的是,通過一番交易,他的身份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就在昨天,也就是大魏正光二年八月初八日,楊鈞對懷朔鎮鎮軍的內設機構進行了重新設置,並對各級軍政主官進行了上任以來的首次調整。從楊將軍雷厲風行的做法來看,這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

  其中,鎮軍序列增設了第四第五兩幢。民政序列增設了水曹。上述三個常設機構均安置在五原城。第四幢負責五原城的防禦,第五幢負責外圍巡查。兩幢兵員的抽調征役以及一切費用皆由五原方面自籌自支,鎮軍府原則上不做干涉。說白了就是鎮軍府只給編製,費用自理。至於水曹一職,是因為高歡對河水(黃河)的開發利用卓有成效,故而特別贈設水曹一職。辦公地點就設在離河水最近的五原城。一應費用也由高歡負責提供。

  因為需要全面掌控懷朔鎮的一切軍政事務,楊鈞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思撤換軍政主管。這本是應有之義,但高歡現下在鎮軍及庶民當中的威信,楊鈞不能不顧及其影響力。此次將他召回鎮軍府禁閉三天進行威嚇,一是觀察其面對威壓的承受能力,二是讓其明白懷朔鎮的一畝三分地上誰才是真正的主人。考察的結果楊鈞是滿意的,如此才有了與高歡一天一夜的妥協談判。

  作為新任的懷朔鎮將,他手裡並不富裕。朝廷已經斷了供給,一切開銷都要自籌自支。現役的一千多鎮兵好說,但要讓十來萬鎮民安居樂業卻要費一番功夫。何況還有三四萬饑寒交迫的流民湧入,處理不好就是一堆乾柴,點火就著。所幸,平地冒出一個不按常理行事的愣頭青,歪打正著的熄滅了這場即將燃起的衝天大火,為下一步鎮改州提供了緩衝時間。此子有平城婁家做靠山,自己又是一個精通商賈的錢串子,真箇是上天給楊某派來的散財童子。不好好利用他一下,楊某豈不是真成書獃子了?自古無利不起早!若想讓他心甘情願的掏腰包,許以高官厚祿是俘虜男人的不二法門。懷朔鎮將的權力並不小,開府儀同三司,五品以下的屬官自己說了算。可好鎮軍缺一個司馬,就給了他高歡又當如何?一個鎮軍司馬的職務,換他養活兩千鎮兵,收留三四萬流民,這買賣划算!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堂堂三品鎮將對一介八品小幢主使了些上不得檯面的小手段,說起來丟人,但確實能解決目下的困難。

  為此,楊鈞任命高歡為懷朔鎮鎮軍司馬,定職五品上,排在鎮軍長史后。原則上年俸千石,但不具體落實。也就是說,高歡的俸祿只是個數字而已。權責範圍內,分管鎮軍輜重糧秣的籌集以及軍事裝備的製備事務。同時負責四、五兩幢的機構建立及軍事訓練,兼領轄內民政事務。日常駐守五原城,非令無須回鎮軍府議事。轄內一切民政事務,無須請示,可一言以絕。這是天大的信任!理論上說,鎮軍司馬的職能是鎮軍將軍的佐官,掌管兵事,類似於後世的參謀長。高歡這個司馬有些特殊。從他兼管的事務判斷,楊鈞是將他當後勤主官來用的。

  除對高歡這個鎮軍司馬的任命外,懷朔鎮軍原屬的三個幢,一幢幢主由楊鈞的第四子楊寬擔任。二幢幢主由楊鈞在華洲任上的騎兵校尉周正擔任。三幢幢主由鎮軍禁衛首領王耀武兼領。戶曹、倉曹、馬曹、獄隊、外兵史等軍事民政主官兼由楊鈞從華洲帶來的親信把持。戶曹史孫騰轉任水曹史。除高歡外,他也是懷朔鎮軍唯一留任的中層軍官。高歡的姊夫尉景,馬曹厙狄盛,一幢幢主叔孫敖,倉曹史胡麻子等就地免職,不再續用。尉景、厙狄盛、孫騰被免職,正中高歡下懷。都是華北貿易商行的大股東,本來還糾結於他們軍職在身,不好一股腦的遷往五原。現在好了,商行的所有股東都能順利脫身。

  至於叔孫敖和胡麻子二位喝兵血的混蛋,楊鈞沒有砍了他倆的狗頭已經是仁至義盡了。從此以後能不能在懷朔鎮活下來,就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關於楊鈞的第四子楊寬,這裡發生了一點偏差。

  歷史上,楊鈞出任懷朔鎮將時,其子楊寬的職務是高闕戍主。後世有歷史學家由此推斷,此時的高闕塞並非由沃野鎮管轄,而是歸懷朔鎮管轄。沃野鎮民破六韓拔陵挑起的所謂六鎮之亂,一說在高闕塞,一說在沃野鎮。不管怎麼說,楊寬擔任高闕戍主一職是肯定的。破六韓反叛時他正好不在高闕塞也是肯定的。亂軍將其父楊鈞圍困在懷朔鎮長達一年之久,此時的楊寬逃亡蠕蠕,又幾經輾轉回到大魏的歷史事實也是肯定的。今時今日,楊寬沒有出現在高闕戍主任上,也沒有在懷朔鎮露面,卻擔任了懷朔鎮軍一幢幢主之職,這或許是高歡穿越帶來的些許變化吧。

  關於新設立的四五兩幢,高歡向楊鈞提了一個小要求,就是把三幢的王位、羽弗墩、甄駿、庫斯楞四名小校尉要在自己名下,讓他們負責兩幢的籌建事宜。楊鈞不僅爽快地答應了,還允許高歡推薦兩幢幢主人選。高歡也沒客氣,直接推薦原三幢一隊隊主王偉出任四幢幢主,二隊隊主羽弗墩出任五幢幢主。楊鈞首肯,當場拍板。

  八月初七晚上,和楊鈞叔侄的「權力交易」談妥之後,高歡邀請叔侄倆到自己在懷朔鎮的府上做客。兩叔侄沒有推辭,應邀前來。

  酒桌就擺放在庭院當中,秋日的晚風輕輕拂面,不涼不熱的酒漿綿軟濃厚,入口回甘。四菜一湯,主食管夠。酒酣耳熱之際,賓主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推杯換盞,暢談國家大事,朝野格局,市井之樂,里閭是非。說到志趣相投時,彷彿琴瑟和鳴。說到話不投機時,猶如針尖麥芒。

  席間,楊鈞捋著鬍鬚,半眯著眼睛探問高歡的平生夙願。高歡酒後吐真言,也說了幾句心裡話。大概意思是希望天下太平,國強民富。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唯華夏一家,四海昇平。楊鈞聽了后只淡淡的說了一句「孺子可教也」,便不做過多評價。

  楊侃則轉彎抹角的試探著問高歡對南北二朝眼下對峙局面的看法,真實意圖其實是想讓高歡說說南北對峙的前景如何,如何破局。雙方在江淮一帶對峙幾十年,國力耗損巨大,國計民生受到了極大的破壞。早一天結束這紛亂局面,就能早一天過上好日子。截止目下為之,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北朝勝在軍力強盛,南朝勝在國力持久。

  「如何打破僵局,一統華夏版圖?還請高兄教我。」楊侃忽然一本正經的請教起來。

  高歡知道楊侃這麼做的目的何在。不出意料的話,楊侃是替長孫尚收集各方意見的。問題是這個長孫尚究竟何方神聖,能讓自視甚高的楊侃心甘情願的充當其暗中幕僚?此中蹊蹺,抽時間定要向那錦娘女掌柜問問清楚。

  針對楊侃的提問,高歡試著做了自己的判斷。大意是,北朝注重騎兵的快速推進,卻不適合南方水網縱橫的地理條件。南朝據江而守,以天險禦敵,輕而易舉的破解了北朝的優勢。但南朝的短板也十分明顯。空有軍事謀略,奈何步兵對陣騎兵,硬實力不濟。就目下雙方國力軍力對比來看,實在難分伯仲。解決之道無外乎兩條途徑:一是北朝採取大迂迴策略,走川渝,過大江,合圍南朝。二是建立一支龐大的水軍,沿海岸線南下,避開大江天險。如此,需要強大的國力支撐方能奏效。當下的北朝有這等國力嗎?

  楊氏叔侄皆乃文武雙料,高歡勾勒的路線,二人一聽就知道可行性極高。可目下的大魏朝,權力傾軋,奸人當道,民不聊生,官不聊生。別說推動如此規模宏大的戰略迂迴了,就連正常的國計民生都難以為繼了。所幸南朝方面也是這副德行,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三人不知不覺喝了五六斤白酒。原本高歡的酒量就難逢敵手,經過宇宙力量改造過後的這具身體更是不知醉酒為何物。所以,高歡是真正意義上的「陪喝」,楊氏叔侄是「主喝」。

  古代文人沒有幾個不貪杯的。楊氏叔侄喝酒的架勢雖然文雅,但對好酒的貪婪不輸任何人。三四十度的烈性白酒,倆人一口一杯,捨不得殘留一滴。新月剛剛躍上三竿,楊侃就已經喝潮了,摟著高歡的肩膀大談歌賦。不一會兒,老成持重的楊鈞也談起了風月。高歡本來想在臨行前說說懷朔鎮有遭遇圍困的可能,奈何叔侄倆依然不當回事,高歡只好放棄勸說,另做打算。

  就在這時,特戰隊大隊長李虎突然出現在眼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