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高車鐵騎圍攻庫倫城,今天已是第三天了。除了倒在城下的三千高車騎卒,庫倫城依然固若金湯。城頭上旌旗獵獵,城牆外屍首橫陳。三天了,高車人都沒有接近南北兩道城門百丈之內。更別說破開城門,爬上城牆這等鏡頭了。
根據高車獲得的情報顯示,庫倫城是由迸散的蠕蠕人糾結在一起,專門請漢人工匠幫助設計築就的城圐圙。城垣固然堅固,但防守卻十分鬆散。畢竟是自由散漫慣了的游牧人群,怎麼可能習慣城圐圙的圈禁?故而,庫倫城幾乎不設防,任何人都可以隨便進出。只因與婆羅門的戰鬥膠著,空不出手來劫掠庫倫城。
據往來的行腳商人說,眼下庫倫城常住人口約萬餘,多是丑奴和阿那瑰主政時期的蠕蠕貴族和失去牧群的遺民。城主叫禿鹿貴伐,是一個老謀深算的蠕蠕部落酋長。草原上傳說,禿鹿部落是逃亡洛陽尋求庇護的阿那瑰的親信,不僅不受篡奪國主之位的俟力發婆羅門節制,而且擺開陣勢與婆羅門為敵。傳言說,老禿鹿借蠕蠕汗國混亂的一年時間,利用各種手段聚集起萬餘迸散子民,自立為王。時下,禿鹿部落已經完全控制了弱洛水中下游水草最為豐美的草原,並在前匈奴王庭的狼穴附近築城據守。
也有人說,禿鹿部落旗下人口規模已經突破三萬。各類牲畜百萬不止。而且控弦之士一萬出頭,並建立起一支四五千人的專門護衛隊。還有人說,禿鹿部落築起的城圐圙和中原大戶人家的院牆相差無幾,騎馬就可以跨越城牆。所謂的護衛隊相當於中原大戶的家丁護院,嚇唬一下流寇盜匪還可以,提刀上陣不大可能。
不一而足的說法,自然會引起高車人的注意。種種跡象表明,庫倫城與婆羅門相比,像一隻毫無抵抗的大肥羊,或者說更像一座堆滿金銀珠寶且看守鬆弛的倉庫。見了這樣的肥羊不吃,路過這樣的寶藏不搶,豈不是天下第一大傻?在首領伊訇眼裡,婆羅門和禿鹿貴伐都是蠕蠕人,搶誰不是搶,殺誰不是殺?
與婆羅門開戰的這幾個月里,出發時的五萬高車精銳,如今變成了三萬疲憊之師。雖說給婆羅門造成了毀滅性的損失,但自己一方也筋疲力盡了。雖說佔據了不少草場,可沒人放牧豈不白費精力?
七月底,偶爾聽說婆羅門要攻打庫倫城。伊訇起初不明白婆羅門放出這個消息的真實用意。和麾下一桿將軍謀士商討后認為,這是婆羅門為了逃跑故意放出的假消息。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婆羅門控制下的草場就要全部讓出來,東部高車的觸角就可以直接延伸到大魏邊境。和先進富足的大魏國比鄰,東部高車就不用世代生活在冰山雪原中挨餓受凍了。此次出征蠕蠕,雪恥報仇是一個方面,佔據蠕蠕草場,遷居河套附近才是核心目的。既然婆羅門為東部高車提供了這麼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何不助他一臂之力?
為此,伊訇決定暗中幫助婆羅門這隻大螳螂去捕捉禿鹿貴伐那隻小蟬,自己做一隻撿拾便宜的肥黃雀。只等婆羅門攻下庫倫城,三萬鐵騎尾隨其後,一舉將兩部蠕蠕人殲滅,徹底掌控這萬里草原。然後與西部高車聯手,成為漠南漠北的新霸主。
理想很豐滿,卻不料現實很骨感。狡猾的婆羅門所部渡過弱洛水后,突然掉頭南下,不知所蹤。一直吊在婆羅門後面五十里開外的高車人一頭霧水。眼看離庫倫城不到二百里路了,怎麼會突然南下?如此作為,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婆羅門並沒有攻打庫倫城的打算,只是為了躲開自己的追殺而虛晃一招。真實的目的應該是南下投奔大魏鎮軍去了。既然如此,繼續追殺是不可能了。如果將大魏國那頭雄師招惹過來就麻煩了。好在婆羅門控制的的草場算是讓出來了,幾個月的大戰沒有白費。
不過,擺在面前的還有一份大餐,那便是庫倫城裡數不盡的財富和百萬牲畜。如果消息屬實的話,婆羅門南逃之後,蠕蠕汗國的土地上只剩下禿鹿貴伐這一股勢力了。就算他有三四萬人的規模又怎樣?總不至於老弱婦孺都能跨馬野戰吧?就這樣,一心想著充當黃雀的伊訇,臨時改變進攻方向,變追殺婆羅門為搶劫庫倫城。
試探性的突襲之戰還未展開,就被早有準備的庫倫守軍當頭給了一悶棍。
圍城第一天,伊訇以為庫倫城毫無防備。此時若發起突襲,定能一舉拿下這座草原上有史以來的第一座雄城。不曾想,趁著黎明前的黑暗潛伏到城下的四千人,稀里糊塗損失了一千多人,首戰失敗。
伊訇不信邪。他麾下的軍官士卒更不信邪!天亮后,伊訇下令組織人馬圍著城垣奔馬放箭。伊訇心想,既然偷襲不成,那就乾脆擺開架勢給禿鹿貴伐來幾撥遠距離箭矢覆蓋。意圖在破城之前,先造成大面積殺傷。萬箭齊發,嚇也能嚇暈老禿鹿。特別是夾雜在其中的火箭,如果效果顯著,城裡的蠕蠕人至少一半會被烤熟。三兩個時辰之後,城裡的百姓會主動邀請自己入城。連攻城的步驟都省了。
然而,三萬人忙乎了一上午,射出近十萬支箭矢。實際效果是,人沒射著幾個,圈在外城空地上的牛羊駱駝傷了不少。所幸從近郊臨時遷回數千牧民正好口糧不足,死傷的家畜權當口糧分食了。至於那些火箭,基本沒有造成多少困擾。一方面是城裡的防火措施得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距離太遠,能夠射進城裡的火箭為數不多。
高車人使用的箭矢很原始,殺傷效果有限。最好的弓箭手也只能射出二百步的有效距離。
反觀庫倫守軍一方,一水兒的制式弓弩,而且箭矢儲備充足。城牆雖然不高,但防禦的弓弩手卻三步一個,十步一組。四個城牆角樓和南北城門樓上還有六架巨型床弩。這種床弩由二十人合力操作,一次可以發射十支小臂粗細、八尺長的巨箭。有效射程二百丈,約四百米左右。同時還有城垛巨盾和單兵鎧甲保護,守城一方几乎沒什麼損傷。
進攻一方的高車人,因為不知道庫倫守軍的實力,貿然靠近城牆百步之內放箭,結果可想而知。所幸不是三萬人一擁而上,只是流星趕月般前赴後繼,一批一批的奔馬放箭。即便如此,面對庫倫守軍的強弓勁弩,直接被射死的就有一千多人。箭傷者不計。
理論上來說,騎兵本就不適合攻城。歷史上,草原奇兵入侵中原邊關,大多是劫掠鄉村民戶。即便偶爾攻破一兩個邊塞城鎮,那也是守城一方刀槍入庫,城門大開的結果。成建制的破關入城,多是重兵圍困或里勾外聯的結果。
為了防禦外敵攻城,庫倫城築城時就設計了幾個物理防禦措施。
一、內外城呈「回」字型結構。城內街道皆是「*」字型連接。內城比外城高出八尺左右。內外城牆之間的距離保持在一箭之外。如此做的好處是,即便城破,也可以進行巷戰。
二、內外城都有水井,並且修建了幾十個大小不一的蓄水池。同時開鑿一條人工河,將弱洛水引入城中穿過。另外,重要的倉儲庫房和軍隊營房採用片石壘砌,瓦片蓋頂。這樣建城,既可以防止火攻,也能防止水源被敵人污染。特別是遭到數倍兵力長期圍困以後,因為沒有乾淨的水源而生內亂。
三、庫倫城只留南北兩道城門。出北門五百丈就是狼居胥山。出南門幾千步就是弱洛水。一山一水之間的東西長廊台地上築城,可以防止敵人從四個方向同時攻城。南北兩面,因為處在床弩巨弓的射程之內,進攻一方大規模的兵力部署難以展開,只能選擇東西兩面部署兵力。守城一方沒有城門顧慮,重點防守城牆即可。如此築城,沒有絕對兵力優勢和充足的攻城器械,十天半月幾乎不可能破城。只要食物充足,一年半載也能守住。
四、城內建有一條通往外面的秘密通道,而且有幾個分段閘門。即便出了內鬼,幾個分段閘門也能將敵人封死在中間,進退不得。如有必要,可以秘密潛出,實施內外夾擊。
孫子兵法曰:「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
就攻城一方來說,只有三萬騎兵的高車人,已經犯了兵家大忌。現在庫倫城裡有近萬精兵和一萬百姓。城外還隱蔽者宇文洛生的四師一萬兵馬。即便是野外捉對廝殺,庫倫方面也未必能輸。這場防禦戰,韓軌本來是為婆羅門的五六萬人準備的。可誰知,婆羅門沒來,追殺婆羅門的高車人卻來了。
鮮於修禮的增援來了以後,得知婆羅門掉頭南下,立即命令蔡駿的第一師和比乾的騎兵師返回,只留下宇文洛生的第四師幫助韓軌守城。本來想大幹一場的蔡俊,馬不停蹄的回援懷朔鎮去了。李勇也回防自己的老巢比干城去了。區區三萬高車人,韓軌都沒把他們放在眼裡,何況是兵強馬壯,戰場經驗豐富的騎兵第一軍統帥鮮於修禮。
之所以讓伊訇在城外忙乎了兩天沒有動手,鮮於修禮是想將這三萬同族人徹底俘虜了。雖然鮮於修禮身上已經沒有多少高車人的殘留,但畢竟是一個祖先,能不趕盡殺絕最好不要趕盡殺絕。所以,他讓韓軌稍安勿躁,慢慢消耗伊訇幾天。等宇文洛生迂迴到指定位置掐斷高車人的退路,這三萬人馬就是碗里的羊頭肉,想什麼時候吃,動動筷子就行。
庫倫往東是鮮於修禮的地盤。往南有弱洛水擋著。往北有狼居胥山阻隔。只有西面一條是生路。可惜,伊訇鬼使神差選擇了一條不歸路。就算他想逃,現在也沒機會逃了。針對他三萬騎兵的反包圍已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