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北魏異聞錄> 第六十一章 情況有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一章 情況有變

  大魏正光二年八月初七上午,狼居胥山腳下的庫倫城,一場冰冷的雨夾雪不期而至。

  前幾天還是秋高氣爽的溫潤氣候,從昨晚後半夜開始忽然間變得寒冷起來。天光亮的很晚,一夜沒怎麼睡的庫倫人始終沒見到過太陽。

  草原秋雨就是這樣,瞬間雨量並不大,但持續的時間往往很長。紛紛揚揚的,讓視線內的空域看上去朦朦朧朧,猶如迷迷茫茫的瘴氣。夾雜在雨絲中細碎的雪粒,被冷風吹落在黃綠相間的草葉上,像一層鑽石鋪滿草地。片刻之後,雪粒化作雨水滲入地下,算作是給來年的草原提前封鎖住必要的墒情。

  庫倫攻防戰已經持續近三個半時辰了。誰也沒想到,原本準備應對婆羅門的防禦戰,真正發起攻擊的卻是高車人。

  要說這位高車統帥伊訇也是豬油蒙了心。他若止步於將婆羅門攆出蠕蠕汗庭后反攻為守,花些時間慢慢消化已經侵吞的蠕蠕土地,說不定在以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能造成既成事實。畢竟煮熟的鴨子也是鴨子,搶來的老婆也是老婆。部落之間相互吞併,講究的就是勝者為王敗者寇,沒有所謂的「正義與非正義」之說。只要沒有更強大的對手將你吞併,不論你佔了多少便宜,佔了就佔了,別人只有羨慕嫉妒恨的份兒。

  歷史上,這個時間段的蠕蠕與高車,相互仇視到恨不能將對方生吞活吃的程度。

  往前數三四年,即大魏小皇帝元詡繼位初年,高車國主彌俄突與蠕蠕國主丑奴大戰,彌俄突失敗被擒。丑奴此人也是壞的出奇。大概也是因為交戰時吃了大虧,憋著一口惡氣宣洩不出來。不知道是他本人的主意,還是身邊謀士出的餿主意,反正丑奴做了一件天怒人怨的噁心事。

  他將彌俄突的雙腳系在馬上,打馬疾馳,活生生的將人扥拽致死。然後將其頭蓋骨漆成酒器,用來飲酒作樂。此等兇殘作為,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奇恥大辱。

  關於此事歷史有明確記載。《魏書·高車傳》中說,彌俄突戰敗以後,「其部眾悉入嚈噠。經數年,嚈噠聽彌俄突弟伊訇還國。伊訇既復國,(向大魏朝廷)遣使奉表。(大魏皇帝)於是詔遣使者谷楷等,拜為鎮西將軍、西海郡開國公,高車王。伊訇復大破蠕蠕,蠕蠕主婆羅門走投涼州。……」

  這段歷史說的就是這場復仇之戰。伊訇接過哥哥彌俄突的高車主接力棒,向蠕蠕復仇。可巧拿他哥哥頭蓋骨喝酒的丑奴已經被自己的母親和大臣合謀殺了。接班的阿那瑰只坐了短短的十天汗位,就被堂兄俟力發示發打了一悶棍,逃出蠕蠕。示發也沒落好,沒幾天又被另一位堂兄婆羅門打了一悶棍。示發沒有選擇逃往洛陽,而是去了地豆於。結果被地豆於把身上所帶財物洗劫一空后直接殺了。

  從這點上看,投靠誰當大哥,絕對是個技術活。

  阿那瑰投靠大魏,受封蠕蠕王,並朔方郡公。伊訇復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找蠕蠕報仇,而是給大魏皇帝上表稱臣。元詡小皇帝下詔冊封伊訇鎮西將軍、西海郡開國郡公,高車王。拿著這份金牌詔書,伊訇才找蠕蠕尋仇,並且將現任蠕蠕主婆羅門打得四處逃竄。最後不得不在涼州城下,哭爹喊娘的尋求大魏庇護,以免被高車王滅族。

  高歡穿越以後,前面的歷史依然如故,後面的故事出現了偏差。

  戰敗后的婆羅門,他沒有去涼州城投奔大魏,而是耍了個滑頭,玩兒了一把「禍水東引」,劍指沃野、懷朔、武川三鎮。高車人也沒有按照原歷史那樣,再次被投靠大魏以後的蠕蠕人打敗。而是鬼使神差的放棄對婆羅門的追殺,改變作戰路線,意欲直取庫倫城,彌補損耗。

  你惹婆羅門,算是佔了個大便宜。千不該、萬不該,你不該佔了便宜不收手,接著又去惹敕連頭兵豆伐。怪只怪,你偷吃的時候不做認真調查。竊以為,丟在草原上的肉你都能隨便叼一口。正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利益面前不要命。不作死就不會死!

  伊訇率領的三萬高車疲師,不遠不近的吊在婆羅門後面,既不追殺,也不放棄,實際是沒有能力一戰了。幾個月下來,雙方都已疲憊不堪。婆羅門至少還有四萬可戰之兵,想一口吞下確實有難度。就在這段時間,庫倫城的富庶豐饒吸引了整個草原所有勢力的注意,伊訇當然也不例外。總數六七萬人的婆羅門不能一口吞下,僅僅兩三萬人的庫倫,豈不是送到嘴邊的肥羊肉?不吃了你,我傻啊?

  八月初六這天,全部人馬運動到離庫倫不足五十里的地方停下來,全軍殺牛宰羊大吃一頓,於八月初七早晨寅時進入攻擊位置。

  伊訇本來是打算偷襲的。首先派出四千人從四個方向發起進攻。沒有蹬城的雲梯,只有十幾丈長的牛皮繩。四千人騎兵改步兵,悄悄潛伏到庫倫城百步之外。本來想借夜黑風高遮蔽,悄悄爬上城頭從裡面把城門打開。不曾想,城頭上晝夜不休息的觀察哨,第一時間就發現了他們。哨兵並沒有聲張,而是上報主官。於是,一場偷襲變成一個笑話。

  四千人的偷襲不成,高車方面至少損失了一千人。伊訇狗急跳牆,緊接著發起第二波攻擊。他也不打算耍什麼花招了,三萬戰馬圍住庫倫城,狂奔途中,近十萬箭矢射進庫倫城。中間夾雜著火箭讓庫倫城內火光四起……

  庫倫城是在草地上直接開槽而起的石頭城。沒有護城河環繞,草原人稱之為城圐圙。雖然沒有護城河,但築城時,設計者將弱洛水引入城裡。同時修建了幾十個蓄水池,挖了足夠多的水井,防備的就是眼前這樣的情況發生。果不其然,今天就派上用場了。

  城圐圙分內外兩城,像個大大的「回」字。內城城牆比外城城牆高出一截,站在城頭瞭望,城外高車人的一舉一動,一目了然。因為沒有合適的攻城器械和足夠的雲梯,高車人只能望城興嘆。然而,已經圍了庫倫城,他們又不想空手而歸。

  已經是上午巳時了。城牆上,隱蔽在女牆後面的弓弩手,一個個張弓搭箭,弩機張開,警惕的監視著遠處。有的士兵雖渾身是血,依然堅守崗位。手握三丈鐵槍的長槍兵,頂盔摜甲隱蔽在城垛後面,隨時準備將通過簡易雲梯爬上來的敵人扎一個透心涼。弓著腰來回在城牆上穿行的醫務兵,手忙腳亂的給每一位傷兵包紮傷口。重傷者已被民兵抬下城牆,送進戰時醫務室手術。死者也已經裹著白布停放在校場,等候入殮安葬。

  相比之下,庫倫防禦,兵力充足,裝備齊全。守城士兵個個頂盔摜甲,長槍短刀,勁弩強弓,樣樣不缺,而且管夠。為了保存戰鬥力,守城士兵一個時辰一輪換。後勤保障更是無微不至。吃的喝的不算,僅治傷良藥就堆積如山。不要說輕重傷員,即便是哪名士兵擦破點皮,也有醫護人員幫著治療。

  大戰已經開始三個半時辰了。城內殺羊宰牛,慰問士兵的灶台越搭越多,老百姓居然能在戰火紛飛的情況下笑出聲來。

  此時此刻,外城城頭上防禦的禿鹿爾扥、張浩、李彪、王三虎,各自負責一面城牆防禦。

  內城城牆作為觀察制高點,鮮於修禮、司馬子如、韓軌、禿鹿貴伐等幾名軍政要員登高遠望,一邊觀察戰鬥情況,一邊隨意的聊著什麼。遠遠看去,幾位軍中大佬神色輕鬆的像是在觀看一場鬥雞賽。

  前來支援庫倫的第一軍兩個師,蔡俊的第一師回防懷朔鎮去了。初五晚上連夜出發,不出意外的話,前鋒離懷朔鎮已經不遠了。從比干城前來救援的李勇也走了。沒有特殊情況,他們也快回到駐地了。宇文洛生的第四師就隱蔽在庫倫城外,準備與城裡的騎兵團來個裡應外合,將伊訇統帥的高車鐵騎一舉殲滅在庫倫城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