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至陰山,北至狼居胥山,東至鮮卑山,西至燕然山,縱橫三千里的漠北草原上,於公元521年秋,也就是北魏正光二年八月初,一場多股勢力參與的大混戰已經醞釀成熟了。之所以還沒有大打出手,只在等一個節點,一個引爆這場大混戰的節點。
原來的歷史當中,這場混戰並不曾發生過。亦或曾經發生過,因為規模小而沒有被載入歷史史冊。或許是因為高歡的穿越,導致了戰爭規模的擴大。
其實,戰爭規模的大和小是相對的。約一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二十萬人參與的戰爭,對於人滿為患的後世來說不算大。但在這個時代,整個北緯40度以北的亞洲大陸上,總人口也不過幾百萬而已。二十萬人,而且都是騎兵,幾乎就是滅國規模的戰爭了。
此時的蒙古高原上,所有游牧部落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字。結繩記事,刻木記事的法門也是從大魏帶過去的。這個人就是那位沒好意思殺了自己的親爹,卻殺了叔叔,裹挾著部落數萬人口在五原一帶抄掠了一把后,殺出河套地區,並在大漠建立起具有王朝雛形的柔然汗國的社侖所為。比如「千人為軍,軍置將一人。百人為幢,幢置帥一人。先登者賜以虜獲,退懦者以石擊首殺之」的軍法,就是社侖照搬大魏軍法並稍作修改,為己所用的。
已經初具國家形態的蠕蠕汗國尚且沒有自己的文字,部落城邦性質的高車、契丹、吐谷渾、以及西域諸國更是如此。他們的歷史都是漢家學者記載的,準確度如何很難說。所以,發生在蠕蠕境內的戰爭不計其數,但載入史冊的卻沒有幾件,就是這個原因。
後世虛擬的多維空間理論中有一種假設。比如一個人在他高考那年,假設一:他高考得中以後的人生道路會怎麼樣?假設二:高考失敗以後的人生之路又會怎麼樣?假設若干:出國留學,考上清北,考上某理工大學或某文科專業又會怎麼樣?每一種選擇都會有不同的人生結果。多維空間中,一個人的多種命運會同時存在。三維空間中只能有一種人生結果。
穿越時空並不是毫無根據的瞎想,而是依據「相對論」而成立的科學幻想。夏天穿越成為高歡,究竟是進入一個平行的宇宙空間,抑或是進入多維空間,還是讓時光倒流回一千五百年,高歡不得而知。他能知道的是,歷史上有名有姓的人就在他身邊。歷史上沒名沒姓的人,現在也對他十分重要。理論上講,高歡是歷史名人,與他親近的人也該留在歷史記載中。比如呼延狼,比如紫娟和蘭草,比如禿鹿貴伐、阿依爾古麗,豆地發、李勇家族等。或許這就是所謂的「蝴蝶效應」理論:穿越后的高歡,又派生出另外一些重要的歷史人物?
想來確有這種可能。
如果沒有後世夏天的靈魂附體到高歡身上,原本阿那瑰於正光二年正月從洛陽北返,四月到達懷朔鎮,休整了一段時間后順利北歸柔然。不僅如此,而且得到大魏從資金到人力,從糧種到畜牧的全力扶植,復國重建成功,並順利成為大魏的番邦。六鎮起義時,阿那瑰感恩大魏朝廷的資助,欣然受調,出兵十萬平叛,大敗起義軍,為大魏平定國內混亂立下汗馬功勞。
歷史上,婆羅門也在大魏的壓力下,沒敢犯上作亂。高車人也沒有大規模侵入柔然,只佔領了西部一小塊土地。這部分土地上的人,後來成為突厥興起后的強大助力。更沒有所謂庫倫城的建立,也沒有比干城(漢受降城,現蒙古國境內)的復原。五原城也是唐朝改為「豐州」以後重新煥發出光輝。最悲催的是,由沃野鎮民破六韓拔陵挑起的第一階段六鎮起義失敗之後,大魏改鎮為州,北部六鎮實際消亡。又幾年,北魏分裂成東西魏,陰山以北的國土被無故放棄,成為蠕蠕人的牧場。
因為有了「舊瓶裝新酒」的高歡的出現,一切都變了。曾經有的沒有了,曾經沒有的卻成為現實。孕育這場大混戰的決策者阿那瑰、婆羅門、高歡,以及懵然不知的楊鈞和順勢而為的高車人,誰也不曾想到這場戰爭會改變歷史進程。更有四方八面近二十萬參戰人員,稀里糊塗的被裹挾進來,打了一場都以為自己必勝的戰爭。
始作俑者阿那瑰,以為可以以小博大,看著鷸蚌相爭,自己成為那個得利的漁翁。
自信心爆棚的高歡,以為憑藉超越時代的眼光,可以碾壓這個時代的任何勢力。
被高車人追的無處可逃的婆羅門則以為可以將計就計,將戰火引向大魏。並藉助大魏軍鎮的力量消滅尾隨而來的高車人和意欲奪取他可汗之位的堂弟阿那瑰。
已經強弩之末的高車人則以為,將婆羅門趕走後,反手將新起的庫倫城連根拔起。偷黃瓜、順葫蘆,兩不耽誤。
所有參與這場混戰的勢力當中,最悲催的是懷朔鎮將楊鈞。兵臨城下之後,如夢初醒的他以為,在大魏朝的威名之下,所有番邦的首領,沒有哪個敢捋大魏的虎鬚。
最無辜的是武川鎮的豪強酋帥們,神仙打架,他們遭殃。
最興奮的是沃野鎮的一幫匈奴後裔,他們等著這一天的到來已經很久了。
一切就這麼稀里糊塗的開始了!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參與的人越來越多。
……
到了八月初五這天晚上,得知躲在懷朔鎮和順酒樓避難的阿那瑰突然外出散心的消息后,被羈押在鎮軍侍衛隊禁閉室的高歡,感覺事情不妙,立刻通過特戰隊副大隊長姚隆,首先發出剿滅阿那瑰屯駐在懷朔鎮北五千人馬的命令。這個命令,正是點燃這場大混戰的導火索!
同一時間,發現婆羅門異動,及時離開伏擊戰場趕往五原的李虎,在離懷朔鎮還有一段路程的草原上救下了阿依爾古麗,無意中破壞了阿那瑰的一個陰謀,也給這場大火添了更多的乾柴。
也是在八月初五這一天,奉命救援的兩個師先後到達了庫倫城。從比干城前來救援的李勇所部也按時到達。部隊駐紮在城外,軍師首長們入城。軍長鮮於修禮,參謀長司馬子如,一師長蔡俊,四師長宇文洛生、比干騎兵師長李勇等與韓軌和禿鹿貴伐等一眾軍政官員見了面。
庫倫方面,團以上軍官參加了迎接友軍的歡迎儀式和聯合作戰會議。會上,師長韓軌,相國禿鹿貴伐,騎一團張浩團長等,把庫倫方面的防禦備戰工作和伏擊戰等相關情況通報給鮮於修禮他們。並將俘虜乞袁律介紹給眾將軍。團參謀長宇文獺和警衛團第五營營長崔銘介紹了抓捕禿鹿惱亥等姦細的情況。
情報匯總後,眾將官得出一個推論:婆羅門攻打庫倫的情報有誤。包括大本營在內,整個五原集團都上了某人的大當。情報顯示,阿那瑰身邊沒有兵力。婆羅門所部,自五月以來一直與高車人作戰,而且敗多勝少。這一點經過乞袁律的證實,但乞袁律並不知道婆羅門的真實意圖。如此可以認為,阿那瑰和婆羅門很可能有一個重大陰謀。局限於兵少將寡,婆羅門的意圖可能是針對北部三鎮的。戰役目的,無非是劫掠財富和掠奪人口。五原的巨量財富是這個陰謀當中的重要一環。
基於這樣的判斷,聯合作戰會議作出決議:留下宇文洛生的第四師協助防守庫倫。蔡俊的第一師直插懷朔鎮。李勇所部回防本部比干城。因為信息不暢,決定是否正確,只能聽天由命了。
時間上看有些來不及。但考慮到大本營有呂二手裡的少年營和穆狄手裡的秘密武器,加之特戰隊的存在,五原城應該不會輕易被人攻破。至於其他三鎮的損益,都不是鮮於修禮他們考慮的。
某種意義上說,整個五原集團,除了高歡本人外,所有團以上軍政主官都已經樹立起「自成一體」的觀念了。這點認識上,鮮於修禮的第一軍最徹底,他們只忠於主公高歡一人。庫倫和比乾的兩個師,本來就是忠於敕連頭兵豆伐可汗的。也就是高歡本人,與大魏朝沒有關係。
也是在這天晚上,婆羅門率領的五萬人馬也已經到達了高闕塞附近修整。
另外,追擊婆羅門的高車人也於八月初四黃昏時止步於弱洛水。在河對岸休整了一天後,決定放棄對婆羅門的追擊,改為攻打肥的流油的庫倫城。並於八月初五上午渡過弱洛水,沿著乞袁律襲擊庫倫的路線,悄悄向庫倫方向逼進。
所有人不知道的是,阿那瑰屯駐在懷朔鎮北的三支人馬當中的一支,真正的目的地不是懷朔鎮,而是毫無防備的武川鎮。
一切就這麼陰差陽錯的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