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北魏異聞錄> 第三十七章 絕處謀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七章 絕處謀生

  阿那瑰不是一個蠢人!

  正好相反,他為人機敏,能言善辯,目光敏銳,心思深沉。這一切歸功於他自小熟讀經史子集,兵書戰策。深厚的漢家文化底蘊和草原貴族優渥的生活環境,讓他這位草原小王子與中原世家大族子弟相比毫不遜色。在數百位同姓同族的兄弟姊妹當中,文武兩道,他都屬於拔尖的幾位王子王孫當中的佼佼者。曾經的那些閑散舒適的日子裡,其他王子們只知好勇鬥狠,聲色犬馬。他卻能精心閱讀,不斷豐富著自己的修養。了解和掌握不同政治文化和軍事謀略,起初只是他的個人愛好。久而久之,這個愛好成了他思想行為的助力,人也變得沉穩有度,思辨不俗。還未成年,便被家中有女初長成的王公大臣們看重,選擇他成為乘龍快婿的不在少數。有所遺憾的是,眾多適齡少女當中,沒有一位知書達理的女子進入他的視線,故而正妻之位始終空缺以待。蓋因可汗親兄弟的身份光環加持,侍寢女子總是不缺的。也是他志不在此,所以尚無一兒半女誕下。

  經年的知識積累和王室的耳濡目染,讓他在逃亡洛陽的過程中審時度勢,察言觀色,不僅逃脫了死亡威脅,還完成了幾代柔然可汗未能完成的偉大事業——順利成為大魏國的番薯之國。可惜,他的國主之位是母親和大臣們倉促之間強加給他的。倘若預先徵求他的意見,結局絕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從洛陽北返途中,對於只在名義上擔任了十天柔然國主的他,並不清楚國內局勢已經糜爛到不可收拾的境地。他甚至幻想著自己到達汗庭的那一天,整個草原為之沸騰,數十萬子民會扶老攜幼,彈冠相慶,夾道歡迎他的榮耀回歸。他不知道母親候呂陵氏和兩位小弟已經被示發殘忍的殺害了,他更不知道草原已經殺得血流成河。為了順利回歸,他提前派出叔父、族兄、二弟、貼身侍衛等數十位親隨,秘密潛回草原了解情況,收拾舊部。不料,回復他的卻是天塌地陷,五雷轟頂的消息。

  完了!一切都完了!漢庭沒了,子民散了,柔然汗國分崩離析了!

  為什麼!好好的汗國為什麼會解體?兒時的玩伴,血脈相通的兄弟,往日和睦的君臣關係,為什麼會在短時間內反目為仇,各奔東西?三四十萬子民,柔然的立國資本,怎麼會如水銀瀉地般迸散的無影無蹤?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

  他把自己關在房間里苦思冥想了十天十夜,終於想通了一件事——復國!

  他要憑著大魏皇帝敕封的朔方郡公、蠕蠕王兩塊金字招牌和身邊五十名親隨奪回王權,恢復屬於自己的柔然汗國!他要在敵人環伺的陰山南北玩一把空手套白狼,無中生有,驅虎吞狼。如此,必須借力打力。

  借誰的力?當然要借大魏的力!打誰?是啊!該打誰?或者說該先打誰,其次再打誰?該打的人太多了,務必要選准目標,方能事半功倍!最好能一箭多雕,一局定乾坤!

  大魏元詡小皇帝,侍中元叉,或者說是整個大魏朝廷,之所以敕封自己這個孤單影只的柔然國主為朔方郡公兼蠕蠕王,一百斤黃金固然起了很大作用,但核心問題還是大魏現下國力堪憂,與南朝的軍事對峙消耗嚴重,不可能同時兼顧南北兩場戰爭,更怕形成南北夾擊的態勢。利用自己穩固北疆,專心對付南朝日益強盛的攻擊才是他們的真實用心。這一點大魏君臣清楚,自己也明白,各取所需罷了。既然如此,大魏朝庭就該拿出誠意,出人、出錢、出糧、出力,給政策、樹大義,儘快幫助自己掌控柔然大局,穩固北方邊境不生禍亂。

  細細打聽,懷朔鎮一地兵馬不足,但集合北部六個軍鎮湊齊一萬兵馬不難。有了足夠的兵馬,有了皇帝策封,大義和實力相加,復國指日可待!

  十天十夜的煎熬,鬍子長了二寸,身材瘦了一圈,一個環環相扣的連環計也在這十天的煎熬中形成了。

  第一步,樹立一塊名正言順的招牌。奏請朝廷派出使節,以大魏的國力威壓堂兄婆羅門接受自己這位正統的柔然國主。這一步已經圓滿完成。

  第二步,向朝廷借一萬兵馬。這一步失算。

  第三步,收攏失散的舊部。收買投靠其他勢力的部落酋帥。製造矛盾,分化各大勢力。這一步一直在進行中。

  第四步,誘使婆羅門放棄與高車對陣,將目標對準懷朔、武川、沃野三鎮進行抄掠。反過來藉助三鎮兵力剷除這個膽敢自立可汗的僭越之徒。這一步已初見端倪。

  第五步,等三鎮和婆羅門各自傷筋動骨之後,自己再出面收拾殘局。以「邊鎮不穩」要挾大魏朝廷承認自己對三鎮土地和生口財富的占有權。

  第六步,穩定局勢后揮師北上,驅逐高車,統一柔然,建立一個比先祖時更加強大的汗國。

  窩屈在大魏懷朔鎮和順酒樓苦思冥想十天十夜的阿那瑰,將一切理清楚,想明白之後,立即付諸實施。當所有人都為他的偉大構想開始奔忙,他則悠哉悠哉的找懷朔鎮各色人等吃吃喝喝,給有心人造成一種人畜無害的假象。特別是鎮將楊鈞那隻老狐狸,喝茶下棋的空檔,也要給你下個套子,簡直防不勝防。

  計劃在按部就班的秘密運行當中。

  他的心被各種情報充斥,他的身子在酒樓美貌的肉浪中翻滾。

  夜深人靜的時候,他為三件事鬧心。一是東山再起的資本越來越拮据。二是柔然動亂不定的原因,時刻煎熬著他對未來汗國體制的擔心。三是那個石頭縫裡冒出來的變數,敕連頭兵豆伐可汗。每每想到這些,他就心緒難平,坐卧不安。他恨,恨得牙痒痒。

  一恨兄長丑奴的愚蠢粗鄙,行為莽撞,為了一介騙吃騙喝的女巫而毀了祖宗創下的江山社稷。

  二恨母親的愚昧無知,把君王廢立大事,當作教導幼子騎馬射箭一般操弄,直接導致汗國的解體,子民分崩。

  三恨那些食君俸祿的大臣們阿諛媚上,不作為、亂作為。除了利益,他們眼裡沒有是非,沒有律法,也沒有敬畏。

  四恨俟力發示發和俟力發婆羅門兩位堂兄才疏學淺,德不配位,卻生出了不該有的虎狼之心。易經有云: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窺伺王權的後果必然是抄家滅族。何況你們不僅窺伺,而且直接動手搶奪!示發已經人死族滅。婆羅門堂兄也休想苟活於世。別看你現在人五人六的號稱彌偶可社句可汗,手握六七萬兵民。只要我的謀劃成功,一定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五恨禿鹿貴伐和地豆發兩位牆頭草以及所有背叛他的人!當初我怎麼厚待你們,今後就會加倍從你們身上討回來。你們為了一己私利背叛我,我就要將你們祖宗十八代的飯碗砸碎。似你們這等不忠不義的貪婪之徒,我阿那瑰定叫你們妻離子散,生不如死。男丁為奴,女兒為婢,累世不得脫去奴籍。等著吧,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最讓他憤恨的是那個藏頭不露尾的狗屁敕連頭兵豆伐可汗。總有一天我要將你從石頭縫裡摳出來,用草原上最笨重的鍘草刀將你切成片,放進油鍋里炸熟做下酒菜。我就不明白了,禿鹿貴伐和豆地發兩個忠心耿耿的奴才,怎麼就死心塌地的為你所用?你他娘到底給他倆灌了什麼迷魂湯?聽說禿鹿老狗的女兒還成了你未過門的可賀敦?哼哼哼!老子第一個不答應!不僅不答應,老子還要截你的胡。如果讓老子查清楚你的身份,必將你全族上下所有女人日個夠,然後再交給草原上最臟髒的奴隸糟蹋。……

  想起這些惱人事,阿那瑰緊張的情緒就會被憤怒取代。積蓄太多的憤怒,必須要找到出口宣洩。於是,和順酒樓錦娘女掌柜豢養的那些粉頭就成了他發泄的工具,每晚必累得精疲力竭才能勉強入睡。

  隨著時光流逝,北部三鎮的軍民輿情也掌握的差不多了,計劃進行的非常順利。值得欣喜的有兩件事:一是編排各種理由留住了前來迎接自己的元退社和渾河旃兩千人馬沒有離去,眼下就駐紮在懷朔鎮北五十里處。二是收買了歸順禿鹿貴伐的烏素圖噶和胡巴海的兩個部落。並且讓他倆假意投靠婆羅門,伺機剷除婆羅門。

  最可喜的消息還不是這些,而是那個狗屁的敕連頭兵豆伐可汗終於有了下落。此人居然是懷朔鎮的一位兼管兩幢兵卒的幢主,眼下駐守五原城。據說,一年前只是鎮軍府一名普通的送信函使,不知怎麼就突然發跡了,而且一發而不可收拾。

  身為大魏鎮軍幢主,隱秘的身份確實柔然可汗。赫勒恨·高,你攤上事了,你攤上大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