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北魏異聞錄> 第三章 放虎歸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放虎歸山

  鹽打哪咸,醋打哪酸,萬事萬物發展總有其來龍去脈。比如說柔然人從歷史上消失,起因究竟是什麼?一個雄霸草原百餘年的汗國說沒就沒了,總要有個說的過去的由頭嘛。查邊歷史,去皮見芯,忽然發現,導致柔然飛灰湮滅的最初起因居然是一個女人。

  可以說,沒有這個女人,就不會有柔然的內亂,進而也就沒有柔然國力的削弱。這場內亂,表面上和大魏沒有關係。實際上,大魏朝的北部六鎮起義與柔然這次內亂息息相關。因為六鎮起義,大魏也快速衰落,進而分裂成東西二魏,最後出現了大隋王朝的建立。而柔然方面也因為國力不濟,最終被突厥吞併,阿那瑰憤而自殺,萬千柔然子民從此走向和大唐王朝生死搏殺的敵對陣營。所謂「蝴蝶效應」就是這麼神奇。

  真實的歷史當中,埋下柔然滅族起因的這位年輕貌美,且頗有心機的女人叫豆渾地萬,年方二十,是很有名氣的女醫巫。柔然人信奉薩滿教,豆渾地萬同時身兼薩滿巫師。醫巫的主要工作是治病救人,另一項工作就是與天地對話。

  此時的柔然可汗是丑奴,也就是阿那瑰的長兄。丑奴繼承汗位後生有一子,小名祖惠。五六歲時突然消失了。尋找不得,家人都以為這孩子死了。

  有一天,深受丑奴信服的醫巫地萬走進汗帳,聲稱祖惠兒在天上,她可以隨時將這孩子呼喚回來。丑奴母子信以為真,選在仲秋時分,大澤之旁,搭起帳篷,齋祭七日,向上天祈請。經過一宿的祈福,祖惠忽然出現在帳篷之內。祖惠說:「孩兒自雲恆在天上。」

  丑奴母子抱著祖惠喜極而泣,殺羊宰牛,大會國人。兒子能死而復生,第一功臣當然是豆渾地萬。為此,丑奴將地萬封為柔然聖女,並將其納為可賀敦,相當於中原皇帝的貴妃之位。豆渾地萬本來是嫁了人的,她老公是屋引副升牟。丑奴將地萬拉倒自己的氈帳寵幸,也覺得自己不厚道,就給副升牟授了爵位,賜牛馬羊三千頭,讓他另覓新歡。

  豆渾地萬自進入可汗大帳后,憑藉自己醫巫的手段和絕色容顏,迅速得到丑奴青睞。不僅床榻承歡不計時日,軍國大事亦言聽計從,猶如妲己亂朝,武媚當權。

  如此荒淫,積歲日久,祖惠長大了。

  有一天,祖惠的生母忽然問起當年失蹤之事來。祖惠不以為然的笑著告知母親說:「我恆在地萬家,不曾上天。上天者地萬教也。」意思是,我一直住在地萬家,壓根兒就不曾上天。所謂的上天之說是地萬教我那麼說的。

  這是什麼?這是典型的欺君之罪。

  祖惠的母親本就對搶了自己位置的豆渾地萬懷恨在心。聽兒子說起當年的「在天之說」,其實就是地萬編織的謊話。是可忍孰不可忍。她把這事原原本本告訴丑奴,希望丑奴能主持公道,殺了這個用心歹毒的巫婆。

  卻不料,丑奴聽后,不但沒有追究地萬的意思,還勸解祖惠之母道:「地萬懸鑒遠事,不可不信,勿用讒言也。」

  懸鑒是高懸的鏡子。丑奴的意思是,地萬可以靈通天地,心如明鏡。沒有她不知道的事,沒有她辦不到的事。她是有名的薩滿巫師,她的話不可不信。你千萬不要用讒言誹謗她。

  丑奴沒有採納祖惠母親的意見,但地萬本人得知消息後去慌了心神。於是,借著和丑奴歡好后的閑適時間,惡毒重傷祖惠。說這孩子是個災星,總有一天會妨主性命,對君不利。

  丑奴一聽兒子是顆掃把星,會對柔然不利,對自己不利,便生了殺心。

  與此同時,祖惠的祖母,丑奴的母親,聽說豆渾地萬為了鑽進可汗的氈帳,不惜綁架教唆自己的孫子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也生出了殺心。老太太派遣大臣莫何去汾,李具列等絞殺地萬,卻惹怒了丑奴。其實,丑奴寵幸地萬隻是一個方面。重要的是,他是被地萬一身出神入化的巫術迷了心竅。為此,不惜殺了自己的親兒子以及李具列等幾個大臣。

  機緣巧合的是,這個時候高車的阿至羅部殺來,打亂了丑奴的計劃,不得不先應對阿至羅的入侵。丑奴戰敗后返回汗庭(柔然汗庭在蒙古國哈爾和林),等待他的是母親和李具列他們設下的陷阱。丑奴被親媽所殺,弟弟阿那瑰被立為新的柔然國主。僅十天,其族兄俟力發示發率眾數萬討伐阿那瑰。阿那瑰戰敗,攜弟弟乙居發及叔父等五十三人,卷包了丑奴留下的金銀珠寶,輕騎簡從,去洛陽尋求庇護。其母候呂陵氏及其二弟等都為示發所殺。

  阿那瑰投奔洛陽的這段時間,他的從父兄長俟力發婆羅門,率領數萬人對示發進行討伐,並打敗了示發,收攏了大部分示發的子民。戰敗的示發投奔地豆於。可惜他沒有阿那瑰命好,不但沒有如阿那瑰那樣受到高規格接待,封王賜爵,反而被地豆於像宰羊一樣給宰了,隨行余部盡皆被俘。鮮於修禮出關后首戰所俘的那些蠕蠕人就是示發所部。

  再說俟力發婆羅門所部,打敗俟力發示發后,人口規模一下子膨脹到七萬餘人。首先佔領了柔然汗庭所在地哈爾和林,穩定局勢后開始著手建立新的國家機構。所羅門眾望所歸,被部族將領們推舉為新的首領,自號「彌偶可社句可汗」,漢語「安靜」的意思。示發起兵的由頭是替丑奴報仇,實際是想自己當柔然國主。婆羅門起兵討伐示發的由頭是替阿那瑰報仇,結果自己當上了「安靜」可汗。所以說,政治這東西太可笑,信以為真者必吃大虧。

  歷史稍稍在此出現了一點偏差,那便是去年冬天厙狄盛負責的軍馬場被巴爾哈拉部襲擊,從而引出豆地發和禿鹿貴伐兩部求援。進而又引起高歡的注意,藉此機會滅了巴爾哈拉,搶佔了附近草場,深入腹地收攏流民,形成了與婆羅門爭奪草原的局面。

  這段時間內,阿那瑰到達洛陽后的一切,都遵循原來的歷史軌跡運行。俟力發婆羅門也基本保持原來的發展態勢。真正出現轉變的是,禿鹿貴和豆地發兩個小部落以及解救的被巴爾哈拉奴役的近千奴隸。他們從心理上臣服於高歡,並心甘情願的認高歡為主。進而吸引了將近兩萬人規模的臣民。歷史上原本屬於阿那瑰的可汗頭銜——敕連頭兵豆伐可汗,也被高歡提前霸佔。

  另外,阿依爾古麗的出現是原歷史不曾有的。高歡五十多歲時娶的那位蠕蠕公主,是阿那瑰的二女兒。這個時空當中,所謂的蠕蠕公主成了阿依爾古麗。接下來的歷史走向究竟會向何處去,誰也不知道。

  本章開篇就曾說過,原來的歷史當中,柔然人被滅族的最初起因是一個女人的自作聰明所致。歷史不能假設,更不能將柔然的衰落歸咎於一個女人的一時貪心。根據柔然當時的經濟狀況和領導集團的無知無能,衰退是必然的,只是時間問題。可是,沒有地萬的貪心和丑奴的無知,柔然的歷史或許是另一個樣子。比如突厥的興起,也許根本不會發生。

  …………

  且說安北將軍、懷朔鎮將楊鈞,自打去年七月被召回洛陽任命為懷朔鎮將之後,有關懷朔鎮的軍政信息和蠕蠕現狀一直是他了解的重點。八月離任華洲刺史,九月回到闊別已久的洛陽城,楊鈞很是掙扎了一陣子。從關中地區的一州刺史,轉任戍邊軍鎮的一鎮之將,這裡邊有著明顯的政治打壓痕迹。回顧自己出士以來的官場履歷,初拜大理平,轉廷尉正,遷長水校尉、任洛陽令、左中郎將、華州大中正、河南尹、廷尉卿、安北將軍、華州刺史等,哪一個官職不是倍受青睞的重要崗位?眼下軍鎮式微,卻要自己在這個時候遠赴邊關,出任只有千餘兵卒,不足十萬鎮民的懷朔鎮將,明眼人誰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元叉一家獨大,不僅掌握禁軍大權,同時把攬整個門下省。滿朝文武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自己一個小小刺史又能奈何的了誰?

  朝中奸臣當道,魑魅魍魎肆虐,陛下被人軟禁起來,風光無限的胡太后也被禁足。中山王起兵反抗,沒幾天就被身邊的輔臣給殺了,可見這位元叉將軍手段了得。既然如此,到萬里關山外躲躲清凈也好。赴任之日遙遙無期,那就在洛陽的住宅里靜等詔令吧。

  正月十六一早,宮中傳令,要他即刻進宮參加朝會,這才有了陪同阿那瑰一起北上之事。

  正月十八,楊鈞率家眷、家將、侍衛、僕人等三百多人,陪同阿那瑰一行五十三人,一百多輛牛馬車,浩浩蕩蕩出洛陽城五十多里后,與奉旨相送的崔光、元纂告別。

  出了北邙山,又行了兩天的路程,楊鈞收到一紙來自蠕蠕汗庭哈爾和林的飛鴿傳書。說明婆羅門已經自立為王,號:彌偶可社句可汗。

  楊鈞本人非常討厭蠕蠕人。但出於對君王的忠誠,他選擇奉旨行事。於是,北上的車隊暫停下來,楊鈞擬寫奏摺上表:「傳聞彼人已立主,是阿那瑰同堂兄弟。夷人獸心,已擇君長,恐未肯以殺兄之人,郊迎其弟。輕往虛返,徒損國威。除非廣加兵眾,否則無法送其人入北。」

  差人將奏摺送回洛陽后,等了數日。直到二月初,明帝詔令以前到過蠕蠕的使者牒雲具仁前往,曉諭婆羅門迎接阿那瑰,恢復藩國之意。

  婆羅門自覺大權在握,面對大魏使者,驕橫傲慢,無遜位避讓之心。並要求牒雲具仁以君臣之禮向他表示尊崇。

  牒雲具仁執節不屈,婆羅門也不敢真的殺了他。不得已,婆羅門派莫何去汾、俟斤丘升頭等六人,帶兵兩千,跟隨牒雲具仁到約定地點懷朔鎮迎接阿那瑰榮歸。

  五月,牒雲具仁從哈爾和林回到懷朔鎮。此時,楊鈞一行也到了懷朔鎮安頓下來。具仁和楊鈞、阿那瑰談起蠕蠕國內局勢時,難免沒有底氣。阿那瑰見此情景,心生顧慮,不敢隨前來迎接他的兩千兵卒北進。可憐兮兮的要隨具仁一起回洛陽,被具仁拒絕。於是又上表朝廷,請求返回洛陽。

  七月,朝廷詔令下到懷朔鎮,對阿那瑰的請求不予批准。

  五月到七月的兩個月的等候時間內,阿那瑰派遣二叔和弟弟等一眾親隨,秘密進入草原打探情報。一個比同堂兄弟婆羅門更加讓他震撼的消息傳來。柔然汗國,除了堂兄婆羅門之外,又出現一個可汗,號:敕連頭兵豆伐可汗!這怎麼可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