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眾人歸心,君王之言
如果說,四大世家此前的想法是遵循先祖的遺志,給予項氏後裔應有的幫助,那麼此刻,他們也都看清了自己效忠之人的能力。
項明真的有能力推翻這個鼎盛王朝。
因而,他們之中的一些人曾經還對項明頗有微詞,認為大漢屹立不倒。自己家族倘若謀反必定會承擔大漢雷霆般的報復,對於項明的支持也有些模稜兩可,此時也都轉變了態度,對於項明言行無比地遵從。
也不能說他們是牆頭草,識時務者為俊傑,對於他們這種行徑,項明也很是理解,不會因此怪罪。
「啪啪——」
項明輕輕拍手,這一舉動瞬間便引起眾人的注意,將目光齊刷刷地投向坐在主位的項明。
項明看著堂下聚集的二十多雙眼睛,微微一笑。
自從他橫空出世以來,每一次的行動都是有其深刻內涵存在的,最為表象的一點,便是向世人突顯出自己的能力,獲得眾人的認同。
有了這份認同,天下英傑才會相信跟隨自己才能夠完成大業,當亂世到來之時,這些名聲會化為比金銀糧草還要寶貴的爭霸根本,為他帶來巨大利益。
當然,無論是哪個世家都絕對不回是鐵板一塊,因此他這次只召集了那些經過考量之後最為忠誠的成員,三大世家加在一起,也就二十之數。
不是他不相信其他的成員,而是接下來他要布置的事情代表著他為自己所熟知的歷史做出的全部準備,可以說對於未來爭霸至關重要,絕對不容有失。
自從黃巾之亂以來,由於蝴蝶效應的存在,歷史便開始逐漸同他所熟知的樣子有所不同,並且這種不同正在逐漸擴大。
一隻蝴蝶煽動翅膀便可造成風暴,而千百隻蝴蝶煽動翅膀變化更大,所以,就算他努力剋制,此時的歷史也同原來天差地別。
而劉宏駕崩之事,開始便是一場風暴!再度醞釀開來,足以將原本歷史攪得天翻地覆。
因此,項明推測,他知曉歷史的優勢,只限於劉宏駕崩之前,對於未來的事情,他也完全無法預估事情的走向。
按理來說,劉宏駕崩后應當是董卓進京執掌大權,但此時的弘農王絕對不是歷史上那個軟弱幼帝,而是大漢天子中最為鐵血,成就最高的漢武皇帝,有他繼承大統,能否給董卓這個機會還未可知。
但無論發生什麼,在揚州儘可能地發展自己的勢力以應對亂世,絕對不是一件錯事。
此番將所有親信都聚在一處,也有將他們抽調到揚州各地,讓他們遵循自己的計劃發展的意思。
「咳咳。」
項明故意咳嗽一聲,隨即道:
「諸位都是某親信之人,某也無需避諱,此番召集諸位前來,主要想向你們交代一下某今後的規劃。」
項明換了一個坐姿,淡笑著拋出一個問題:
「諸位可知,當今天子命不久矣?」
「嘩——」
舉座嘩然,在場眾人完全沒有項明會說出如此話語,饒是他們都忠心項明,也為對方捏了一把冷汗。
說出天子將死這種話,那是大逆不道,雖然眾人心知肚明,但卻沒有想到項明會將話說得直接到這種程度。
更何況他們對於大漢近況都有所了解,雖然暫時安定平和,但當下卻是內憂外患,頭懸利刃。
在大漢之外,除了百越蠻族,羌人以及鐵木真麾下的匈奴,其他異族雖退,卻遠沒有傷筋動骨的地步,他們如同被暫時嚇退的野狼一般,倘若大漢露出破綻,便會尋聲而至,狠狠地咬上一口。
而在四海之內,雖今年沒有災禍,百姓相對還能過一個豐收之年。但黃巾起義的影響並沒有完全消除,各地叛亂時有發生,可見為多事之秋。
而表面的祥和安定,外靠諸多大將鎮守四方,內則依賴各州刺史進行鎮壓。但究其根本,還是那位坐在朝堂之上的大漢天子起到定鼎的作用。
倘若天子在真的壽命無多,那麼大漢被強行壓制下來的諸多問題都會一股腦地爆發出來,雖然當今太子有聰慧之名,但畢竟還是太過年幼,沒有身為天子的威德,恐怕難以鎮壓天下。
到那時,自家主公曾經預言的,對他們最有利的亂世便將揭開帷幕。
由於處身其中,他們對此看得極為清楚,至少,對於大漢現狀的了解,比起朝堂之人還要清楚。
但這一切,都要基於項明所言屬實。
眾人戰戰兢兢地問了一句,隨即便得到了項明肯定的答覆,項明也不必解釋原由,因為眾人對他是絕對的信任。
既然已經認其為主,便要相信自家主公的判斷,這是為人麾下最基本的要求。
於是,在得到項明肯定答覆之後,眾人並沒有繼續討論,而是瞬間安靜了下來,在心中默默消化著這條驚天消息。
項明看著眾人的反應,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
要想讓麾下歸心,自己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坦誠,既然這條消息自己連未來的大敵都透露出去,那麼也無需瞞著自己信任的麾下。
這樣一來,一來是能夠增強他們的信心,他們並非愚鈍,自然知道這條消息意味著什麼。
二來,也能夠讓他們察覺出自己對他們的信任,從而使他們更加忠誠,這便是一個陽謀,縱然有些人能夠猜到他的用意,還會因為他的胸襟而心悅誠服,這便達到了項明說出此言的目的。
在眾人逐漸從這條驚人的消息之中緩過來時,項明繼續開口:
「諸位也知,天子崩后,天下將亂,而我們要做的,便是在這亂世之中爭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各位也為楚人後裔,先祖忍辱負重四百年,便是為了讓大楚的旌旗再度飄揚在戰場之上,讓楚地之民不再貧瘠。某之願,便是讓大楚的薪火再度燃起!」
項明突然拔高了音調,卻又在最高昂的時候低沉了下來:
「大楚之名,已經埋沒太久了……」
項明站起身來,暫時的壓抑是為了後面的起勢做出準備,他眼中攝出一道光芒,高亢道:
「漢雖滅楚,而楚魂不滅!一如當年,楚雖三戶,亡漢必楚,諸君共勉!」
「與君共勉!」
眾人同樣被項明引得熱血澎湃,齊聲道。
只不過,這個君的意思並非項明所言君子之君。
而是君王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