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將城市移走
與此同時,帝國的中都城。
中都附近的暴雨已經下了整整三天了,本是平坦的城外野地,變成了一片泥濘,受此影響,才動工了數天的道路工程不得不擱置了下來。
大量從東郡,原郡,山郡徵調來的勞工,擁擠在城市的西南角,此處本來是安置外來使臣的驛站區域,現在不得不臨時搭建了大量的簡易板房,讓這些離家的勞工居住。
恰恰不巧的是,因為朝廷決議搬遷,本來儲藏在京城四倉的糧食已經被提前運走了三倉,剩餘的一倉糧食也因為暴雨造成的垮塌而損失大半。
朝廷和部分百姓遲遲不能遷移,再加上大量外來勞工還在等著朝廷下發糧食,使得城市的糧食已經捉襟見肘。
現在已經是不得不遷移的時候了。
但若是不能修好道路,朝廷就根本不會動身,這不能動身的原因,就在朝廷內部。
朱雀門外是一片樹林與河流構建的寬闊野地,但進入朱雀門,所有人都會被迎面而來的景象震撼到。
早幾日,內侍府就已經將皇宮內院的財寶清點,並且打包在了幾座內宮的大殿內,這些財寶堆積成六座十多米高的小山,而且沉重異常。
為此,內侍府不得不特地安排打造了運輸大車,此車的寬度足足有五米,長度也有近十米,為了拉動一輛滿載寶物的車,需要二十頭牛,或者三十五匹馬。
但每輛車的體格根本不是讓人驚嘆的點,為了搬運這六座小山,內侍府安排全國各個郡府照圖打造了兩千輛車,這些車剛剛運抵中都,便直接將城裡城外全部都堵塞住了。
內侍府不得不考慮臨時採用使節的小車運輸,但發現若是如此,恐怕今年之內都無法將寶物全部運出,寶物若是不能隨君主而行,拖延一年之久,就有散失的可能性。
更不必說那些本身就尺寸巨大的寶物,像是金絲鑲玉白牙綢底龍床,一統山水彩墨翡翠雙鵰屏風之類的,若是想塞進使節的小車,唯一的方法就是砍成幾段。
換言之,若是不把道路重新修繕,皇宮內這些山積的寶物根本就沒辦法完整地運出去。
但這些寶物還根本不是內侍府頭疼的地方。
內侍府頭疼的地方,還有幾座宮殿。
沒錯,是幾座完整的宮殿。
分別是張貴妃的秋絳宮,魏貴妃的醉雲宮,馮貴人的春月宮,和皇後殿下的坤華宮。
這幾座宮殿分別屬於四位皇帝最愛的妃子,同時也代表著帝國建築技術的巔峰。
皇帝已經下旨,要將這四座宮殿原封不動搬到東都。
皇帝隨意的一句話,讓內侍府的眾人急白了頭。
為了搬運整座宮殿,工匠們已經將整個地基整體抬高,又根據宮殿的規模不同,在底下排了六到十萬隻輪子,這些輪子用礦石磨成,用鋼鐵支撐,不但有力,而且耐磨。
輪子已經安好了,但宮殿卻挪不了一步,原因很簡單,還是道路。
這煌煌京城,沒有一條路是修出來給宮殿走的。
但轉念一想,這四座宮殿又算得了什麼呢?真正讓人頭疼的,根本不止這區區四座宮殿。
真正讓人頭疼的,是圍繞著中都的山脈上的東西。
陣塔。
預明司在這幾日里已經查驗明白,陣塔根本沒有壞,而是靈氣的走向發生了改變,原本南北方向有一隻粗壯的靈氣筋穿過中都,為中都提供用之不竭的靈氣。
可就在最近,這隻靈氣筋卻突然斷裂,導致中都附近出現了靈氣缺口。
朝廷擁有巨量的資源,可以通過建造陣塔來利用靈氣,以靈氣的優勢來駕馭百姓,防備災厄,靈氣就像王氣,怎麼可以有缺口呢?
堂堂的帝國首都,竟然丟了王氣?
這是皇帝和朝廷所不允許的。
而預明司發現,最近的一條靈氣筋就就在東都。
東都是舊都,地勢狹小,不利於城市發展,但山川險要,即使在向西搬到中都后,仍然是一座重要的堡壘。
這個堡壘,正是面臨大敵的朝廷所需要的,況且此處靈氣流動有力,富有生機,正是定都回遷的好地方。
只要能再次將自己置於靈氣的覆蓋下,所謂的水母怪算得了什麼呢?
畢竟,中都兩次被水母怪肆虐,都是在靈氣喪失的時候發生的。
這些情況明了之後,真正的重擔便壓倒了內侍府的頭上。
他們要將建設在山上的數十座陣塔完整搬去東都。
東都是帝國舊都,曾經有二十座陣塔,遷都后則被全部推倒銷毀,為的是防止別有用心的人使用東都陣塔對抗中都的朝廷。
而此時的回遷便落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東都竟然沒有一座可用的陣塔。
沒有陣塔,靈氣又有何用?
在東都重建陣塔呢?
根本不可能。
新建一個陣塔是時間相當長的艱難工程,況且朝廷已經丟失了測量靈氣指數的鈴鐺,導致即使是在建的陣塔,也因為無法核定靈氣接受和釋放量,一直沒辦法徹底完工。
半完工的陣塔塔軸暴露在外,能更有效的接收靈氣,但釋放量卻無法控制,根本無法使用,要說能用,也只能在靈氣極度衰微的時候用用,優勢是比其他陣塔要晚些熄火罷了。
如此一來,搬遷陣塔就成了不得不進行的使命。
可憐這些陣塔全部都造在山脈之上,山勢險峻,周圍都是懸崖峭壁,根本就沒有辦法運下來。
即使是造路都不行,不要說山勢的坡度驚人,就這連綿的大雨,讓這片山都淪陷在淤泥之中,連上山放個石子都舉步維艱。
朝廷陷入了困頓。
連綿的雨中,一人穿著官服來進入了朱雀門門口。
「來者何人?」朱雀門前的禁軍將此人攔下。
此時的禁軍已是吸收了大量新人的禁軍新軍,他們一改往日的裝扮,他們卸下了盔甲,也丟棄了兜鍪,取而代之的,是外面浸染了樹膠的連體長袍,頭上則套著三層密封的樹膠重盔。
這一身裝備,不但可以防止水母生物叮咬和寄生,還能防火。
至於為什麼防火,則是因為禁軍手裡已經全部換成了熱武器。
每人的背上都背著一組燃火梨花槍,手頭則帶著發散式的噴焰火銃,而腳邊,則擺著數架猛火油櫃。
這些都是用於燒灼水母怪物的好兵器。
禁軍開始使用的短刀,長柄刀之流只能面對人類,對於怪物,噴火則好用很多。
此人指了指自己破了一個洞的緋色官服:「我乃預明司王栩,有關於陣塔搬遷的要事面聖。」
禁軍神情嚴肅:「論語第九章,顏淵喟然嘆曰。」
王栩答道:「仰之彌高,鑽之彌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嚴防水母生物混入,必須對入宮的人進行檢查,因為被寄生的人會喪失智力,所以在入宮之前必須先做腦力檢測。
王栩說完,一位持陌刀的衙軍軍官便從門內探出頭來:「隨我來。」
衙軍的軍服還是兩段墜鏈的金甲,外面披著排紋花綉緞袍,似乎從未有過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