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西遊記二宋尋法> 第四回四 西夏:兩界山母猴媚聖 自大奔黑虎受罰

第四回四 西夏:兩界山母猴媚聖 自大奔黑虎受罰

  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

  宋代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

  牆裡鞦韆牆外道。

  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

  (

  兩界山:設,甘肅焉支山。約地球的古浪縣雙叉嶺北行520里處。

  鷹愁澗:設,甘肅青華山蟒墩閻家峽。約地球的焉支山西北行520里處。)

  兩界山之猴

  ++++++++++++++++++++++++++++++++

  【注1:焉支山,

  唐初與西突厥界線。

  「焉支」源出匈奴語,有多種語意,這裡意為」天后」。

  中國甘肅名山,又稱胭脂山、燕支山、刪丹山、大黃山、青松山、瑞獸山,現代地理常標註為大黃山。古在匈奴境內,以產燕支草(胭脂草)而得名。

  祁連山脈支脈,甘涼交界處,甘肅永昌縣,古今軍事要地、甘涼咽喉。漢武帝時,驃騎將軍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山與匈奴戰,斬首八千餘級。匈奴「失我焉支山(胭脂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無藩息」。公元628年左右,唐朝佔領了焉支山一帶,隔開了突厥國和西突厥國。

  焉支山有「五個山頭」峰,設為佛祖五指。焉支山附近還有「大五個山頭」、「小五個山頭」峰,設為類似曹操的七十二疑冢,非有緣人,不可見真山。

  ++++++++++++++++++++++++++++++++

  注2:蟒墩閻家峽

  黑河(中國西北地區第二大內陸河)小三峽,第一段為鎮夷峽(或稱石峽,建國后改為正義峽);第二段為閻家峽(明清鎮守世家,世襲五千戶白剛、千戶閻維、安西提督閻相師);第三段為趙家峽(漢朝鎮守世家,白首將軍、營平侯趙充國?據說趙匡胤修族譜,認得第1世祖先造父,第23世祖先趙籍(戰國七雄趙國的開國君主),第43世祖先為此人。)。《歷史長河中的鎮夷城》海枯石爛:在古時,這裡恰如一把鎖鑰嵌在中原大地的西北咽喉上,素有「天城鎖鑰,要道咽喉」之稱。是古時通往西域匈奴的唯一通道,俗稱「龍城古道」。在抗禦北方少數民族入侵中發揮了天險要隘的戰略作用,英勇奮戰,所以古人美其名曰「鎮夷」,建國後方改為「正義峽」。《千古鎮夷峽》田瞳:峽口外的山頭上還屹立著一座座歷經滄桑的烽火台,也形象地印證了這裡確實是兵家必爭的古戰場。當地人把這些烽火台叫作烽墩,每個烽墩皆各有名,而且還伴有神奇的傳說。

  比如蟒墩,說是從前山中有一條大蟒,常於夜間出沒,偷食廟中供品,甚而傷害人畜。烽墩守兵中有一勇士,經多次探察,摸清了大蟒穿行的路徑,在一個深夜裡孤身埋伏在一低凹處,等大蟒來到時,猛地躍身而起,奮勇揮刀向大蟒砍去。那大蟒中刀后疼痛萬分,擺動尾巴猛掃,勇士躲閃不及,被掃倒在山石上,當場獻身而死。那大蟒掙扎一陣后也死掉了,從此山中安寧。人們為紀念那位殺蟒英雄,便給那座烽火台命名為蟒墩。石峽中段的陡峭懸崖下邊,湍急河水受崖壁阻攔,形成一巨大漩渦,水底也因此沖刷出一個深坑。傳說這深水坑中有一輪金月亮,誰若看見了水底的金月亮,即可交上好運。

  】

  ++++++++++++++++++++++++++++++++

  這一日,宋朝西遊五眾,到達了兩界山。

  (《西遊記》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好大聖,急縱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撲,把這猴王推出西天門外,將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喚名「五行山」,輕輕的把他壓住。)

  眾人在山腳下,看著山頂,有些愕然。

  原來,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因為當年孫大聖從地下脫困時,拱的狠了,中間最高的山峰被拱倒了一半,剩下四條山峰,每個山峰頂,根據山勢,都被雕成了孫大聖(看著披掛、兵器像,臉倒不是很像,可能雕刻者沒見過真容),或坐或立,或戰或息。

  每個山上,都有各種猴子。

  走在似有似無的山路上,不時有猴子路過,或經過猴子附近。有的猴子比較有靈性,看到孫小聖,嘰嘰喳喳,比較興奮。漸漸地,有一些猴子圍攏在左右,和眾人一起走。兩界山為禁制之山,本為封鎖孫大聖之用,所以靈氣不顯,出現靈物的幾率小。等到了五行山的中間,出現了幾個強壯的猴子,穿著草衣草裙,看來是僅有的猴妖。

  那幾隻猴妖,也懂得人語,一番交談,果然,這宋朝五眾中,有聖子。幾隻妖猴拜倒在地,並詢問孫小聖:「小聖爺爺,這西遊一路艱險,是否留在這兩界山,當個自在的猴王?」周圍很多母猴,也拚命朝孫小聖拋媚眼,期盼其留下。

  孫小聖打了個寒戰,連連搖頭:「不了不了,西遊是我爹爹和天上的旨意,不能輕易放棄。我們著急趕路,先行告辭!」一拱手,也沒和宋朝西遊其他人打招呼,搶先向西方走去。

  幾個猴妖連忙招呼群猴:「快給眾位爺爺送上些瓜果,好路上吃!」

  ++++++++++++++++++++++++

  自大奔黑虎受罰

  過了兩界山,朱小戒一邊啃著李子,一邊問孫小聖:「那麼多母猴,你怎麼就沒留下?或者像這死黑虎馬一樣,一路帶著幾個?」

  (李子:

  李(學名:PrunussalicinaLindl.)是薔薇科、李屬植物。落葉喬木,高9-12米。分佈於中國陝西、甘肅、四川、雲南、貴州、湖南、湖北、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和台灣;世界各地均有栽培。生於海拔400-2600米的山坡灌叢中、山谷疏林中或水邊、溝底、路旁等處。)

  孫小聖反問:「朱小戒,你為什麼不喜歡母豬?而且聽說朱叔叔喜歡嫦娥。」

  朱小戒猛烈咳嗽了幾聲,說道:「咱們不說這個了,換個話題。」

  黑虎馬:「切——,你們這些忘本的傢伙!是不是怪自己的出身不好?喜歡上了人類美女、仙女?像俺,虎,威風霸氣,俺也是常常保持本相,挺好!」

  朱小戒對孫小聖喊道:「咱們把黑虎馬收拾一頓如何?」

  孫小聖說:「好!」

  兩個人一左一右,向黑虎馬逼近。

  黑虎馬吸溜一聲長鳴,連馬帶上面的宗皋,如箭一樣飛了出去:「你黑虎大爺也是練過的,追的上再說!」狂風大作,卷的一路青草倒伏。

  三道身影,轉眼消失在遠方,只聽到宗皋恐慌的聲音:「慢些!慢些!」

  趙雄腦袋上有一根綠草,看著他們遠去的身影,有些傻眼。耳邊是普通的沙沙聲音,可能是風吹草叢,或者有小動物經過,但趙雄總覺得半人多高的草叢中,可能有妖怪,或者不熟的老虎、豹子、狼之類的。挑著擔子,一路左右前後觀瞧,跌跌撞撞的跟了上去。

  邊走邊想:「這黑虎馬自大的性子確實應該治治了,對了,金箍兒它還帶著,等趕上了他們,我得攛掇宗皋念個一兩遍。太坑人了,神仙們都跑了,就我一個凡人忘在了後面。即使這回大難不死,說不定下回就被狼叼走了!」

  ++++++++++++++++++++++++

  趙雄走了半個時辰,終於攆上了前面的三人一馬(黑虎馬周圍的母老虎和母老虎背上的幼虎不算)。這還是他們想起了趙雄是個凡人,立馬停了下來,趙雄才趕上來的。趙雄把行李往地上一放,四仰八叉的躺在地上,呼呼大喘氣。

  趙雄躺了了一會,氣順勻了,嘴裡氣憤道:「可把我累死了。幸虧一路上沒有老虎、豹子、狼之類的跑出來,否則,你們就見不到我了。」

  又看了看宗皋,宗皋有氣無力的趴在一個石頭上,腦袋朝下,似乎吐了些東西。趙雄說到:「大師,你看,是否給黑虎獎勵一兩遍緊箍咒?他這次跑的這麼快,大大的有功啊!」

  黑虎馬一聽,跳起來三尺高:「趙公明,你陰我!」說著,就要跳過來給趙雄來一馬蹄。孫小聖和朱小戒趕緊持棍斧迎了上去,嘻嘻哈哈叫到:「對對對,黑虎馬兄弟勞苦功高,犒勞是應該的!宗皋大師,趕緊的!」

  宗皋一聽,振奮精神,在石頭上盤腿坐好,口中一字一字念誦緊箍咒:「唵(o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ōng)!」

  (緊箍咒:

  《西遊記》第十四回心猿歸正六賊無蹤:「我那裡還有一篇咒兒,喚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緊箍兒咒。」

  定心真言:有人說是六字真言。

  六字真言:正式稱呼為六字大明咒,又稱六字大明陀羅尼、六字箴言、六字真言、嘛呢咒,是觀世音菩薩心咒。唵(o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ōng)。藏文「六字真言」是梵文的轉寫,唵是代表眾佛「身密」的種字,是多數密咒共有的前置詞,也稱「持寶」字。結尾的吽是代表眾佛「意密」的種字,共有五個部分組成此字,象徵「五種佛智」。中間嘛呢(mani)叭咪(bedmei)是「珍寶」、「蓮花」或「寶蓮」。這兩個詞是並列的觀音名號。全文的意思是:「具足佛身、佛智的觀世音觀照!」

  百度百科《六字大明咒》: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有菩薩名除蓋障——八大菩薩之一,懇求釋尊傳授六字大明咒,釋尊云:「我於過去世時,曾經向蓮華上如來學習此咒。」蓮華上如來經歷無數世界,學習此咒不得結果。及至西方極樂世界,謁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乃請觀音菩薩傳授。釋尊在過去世,未成佛之前,曾得蓮華上如來傳授此咒。

  )

  宗皋念一個字,黑虎馬疼得嗷一聲:「趙公明,你大爺!」

  宗皋又念一個字,黑虎馬疼得嗷嗷兩聲:「釋小子,你等著!」

  ……

  ……

  宗皋念了一遍,黑虎馬在地上輾轉反側,疼得鼻涕眼淚流了出來:「釋大爺,求放過!」

  宗皋看了看趙雄,趙雄走過來,圍著黑虎馬轉了一圈:「黑虎,以後還尾巴翹上天不?」

  黑虎馬有氣無力的道:「趙大爺,不敢了——」

  宗皋於是停下念咒。

  大家埋鍋造飯,飯罷,收拾停當,一行人繼續西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