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這場謀反亂局持續了五年,終以「奚朝皇帝橫刀自刎、柯氏皇后觸柱而亡、北庭公主狼狽出逃、太子不知所蹤」而暫時告終。
而段進並沒有直接稱帝,而是以「攝政王」自居空置皇位,假意要尋所謂「英明君主」承繼大統,優先從奚朝皇帝的親族中選取,甚至還一力尋找失蹤的太子,一直宣稱要迎太子回朝。一方面以此表示篡位情非得已,實是出於為江山社稷考慮的拳拳之心,實是因為奚朝皇帝愛美人不愛江山誤國誤民,才不得已出此下策;另一方面藉此清除對皇位有企圖的其他逆黨,以「攝政」之名大肆屠戮異心之人,一時間人心惶惶雞犬不寧。
段進徐徐圖之,竟讓唾手可得的皇位空置了七年。
這前後十二年中,岳家因扶助段進覆滅奚朝而榮寵不斷攀升,一門雙將、族中男子大多官居要職、田產遍布鐘鳴鼎食;而曾對奚朝忠心耿耿、族中長女貴為皇后、一心護持奚朝國君的柯家自然被段進所棄,只因歷來是儒生魁首無法肆意剿滅才免於屠族之禍,卻也被打壓得七零八落,實權與聲勢都大不如前。
段進登基后,更是以皇帝之尊大肆封賞有功之臣,岳家用權勢滔來形容都不為過。
而坐上夢寐以求的龍座不過短短三年,段進暴斃,其妹段舒清於艱險中迅速繼位,啟用柯家打壓岳家,致使原本表面安穩的局面再生波瀾,致使奚朝舊黨本就未死的復國之心重燃。
柯家自不用提,不僅是為自身權勢考量,還有著為從前死去的眾多柯家人報仇的意味攪擾其中,加上段姓皇族他們一貫不喜,即使當今的女帝如何懷柔,他們仍有未盡之心,何況他們也清楚,女帝不過是用他們來制衡岳家。於是明裡對女帝的提拔深謝恩,暗裡卻與惠王籌謀一舉而反;
岳家也不必,本就十分懷念前帝在位時期的榮寵,對如今的女帝不滿甚深,明裡用岳柏與岳棠對女帝大獻忠心,暗裡勾連各方能勾連的勢力伺機而動;
北庭,一貫打著為太子復仇的旗號騷擾邊境,自然更是期盼能從蘭溪禍亂中分得最大的利益,生怕這渾水攪不起來;
惠王,雖然身負柯、岳、段三家血脈,可他姓奚,是從前奚帝的堂弟,奚太子的堂叔。若不是有這三家血脈護體,有鎮守蘭溪之能,只怕因這姓氏也早已死了千百回。
所有勢力中的頭目,都十分清楚奚太子的存在,有的還派出了人去監看他,從他離開皇宮開始就一直日夜監看,寸步不離,只等所謂時機成熟,就將他拖至覆巨浪之前,盯促他重挽狂瀾,不死不休。
至於他會踏浪而行還是被浪頭拍死,無讓知,無人關心。
彷彿群狼環伺那夜的絕望與驚懼重現,岳棠深吸一口氣來平復心中這不斷湧起的惶痛,壓下去的同時又升騰出陣陣憤怒。
她的手撫上了腰間的刀。
雙眸微沉,眼神涼韌,她在心中自語道:「我倒要看看,誰敢動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