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會見英格蘭使者
第二年的正月、萬曆元年正月,春天來的特別早,覆蓋紫禁城的冰雪即將消融殆盡,地上的黃土開始露出臉面。
我已經穿越來大明做了大半年的萬曆皇帝了。
天雖然依舊透著寒意,空中已經有了春風的痕迹。
枯黃的樹梢,枝條擺動著,時不時的抖落下殘存的雪塊。
新朝新跡象,這是個好兆頭。
深諳官場風向的大部分官員們,紛紛上本祝賀。
朕、大明的幼年新皇帝,早間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這乾清宮裡,我的「母后」慈聖皇太后請安。待慈聖皇太后訓導結束,隨從的太監給我披上一件貂毛披風,再前往慈慶宮給仁聖皇太后請安。第二件事是迴文華殿用過早膳以後,開始一天的上課、批閱奏疏的生活。
百姓都說做皇帝好,不懂皇帝的生活循環又枯燥。
面對這般乏味的生活,我有時候真想站在文華殿門口,對著紫禁城高吼一聲。
「蒼天啊,放老子回去!」
趕走高拱以後,內閣首輔張居正和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馮保結成牢固的政治同盟。致使內閣的大臣們和司禮監的太監們關係和睦的跟親兄弟一樣,就好像太監們按上了把,又或許是大臣們丟了根,完全沒有了以前那種各方面的歧視和對立。誰也沒想著去欺壓誰,大家通力合作處理朝廷政務。
他們伺候我這個新皇帝也是分工明確,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馮保照顧我的起居;內閣首輔張居正負責我的學習。
我大明立國以來,這樣的現象首次出現在我的萬曆朝,有種見鬼的感覺。
「首輔張先生傳人來報,說是有個蠻夷國,叫什麼『英格蘭』的使者已經到京城了。」
「這個『英格蘭』是在哪裡?我咋沒聽人說過呢。」
「皇上,你讀過那麼多書籍,你可知道?」
乾清宮的宮房裡,上好的金絲楠木做成的圓桌前,慈聖皇太後手里盤著一串白玉菩提珠。坐在一旁的我,挑弄著桌子的西域進貢紫葡萄,心裡這樣回她說:「阿姨,你當然不知道了。那是歐洲西部的三個海島,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
「回母后,兒臣不知,像是西邊的西域小國。」
我嘴裡推脫著,怕說出正確答案出來,眼前的阿姨會沒完沒了的問下去。
「不會呀,張先生說使者是年前從廣州府出發的,聽說是坐船從海上到的廣州府。」
慈聖皇太後放下手裡的佛珠,開始把話題往認真的方向聊。我依舊的很搪塞:「莫不是南洋的諸國中的一個?」
「先帝在時,我也聽說過許多南洋的事情,沒聽說過有『英格蘭』這麼個夷國。」
「明兒早朝上,我定要看看那『英格蘭』的使者是個什麼模樣。」
我得找個理由開溜,這麼聊下去,我非得忍不住告訴她,其實我只是佔用她兒子朱翊鈞的身體,我並不是她兒子,我叫朱翊君,一個來自未來世界的現代人。如果她想了解英格蘭,我可以介紹一個女人給她認識,滿清的英雄、慈禧太后,她最了解英格蘭了。
如果真這樣,凌遲處死我是逃不過的。
借口說我乏了,明日又得早朝,行了禮要離開的時候,又被叫住了。
「皇上,明早就不用去慈慶宮了,你陳母後過來乾清宮。」
「咱倆娘三一起去太和殿見見那『英格蘭』的使者。」
我回身應承一句:「兒臣記住了,母后。」便回房去。
做皇帝還是舒服的時候,畢竟社會帝位擺在那兒。往綉著鳳圖的屏風邊一站,就有兩個服侍的宮女給你寬衣;往雕著龍騰的木凳上一坐,一個太監端著熱騰騰的洗腳盆過來給你洗腳,邊上還有一個捧著腳帕的太監恭著身在候著。
皇帝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除了動筷子和提褲子以外,其它的基本用不著你親自動手。
服侍的太監待我躺好了,這才拉下圍帳,吹了燈,退了出去。
躺在玉榻上的我,在想:「英國人這會兒就已經來過我華夏了?」儲備的歷史知識告訴我自己,現在是公元十四世紀,歐洲的列強們已經開始大航海運動了。
自鄭和以後,我大明的水師已經沒落了,必須重振雄風,有朝一日朕要親率大明水師艦隊和隨行的商船游訪歐洲各國。
「兒臣拜見二位母后,陳母后安好,母后安好。」
起床的第一件,自然是給兩位皇太后請安。早早已經過乾清宮來的仁聖皇太后陳氏,和慈聖皇太後端坐在鳳椅之上。「安好呢,皇上快快請起。」仁聖皇太後起身走來扶我。
進門的宮女跪稟說:「稟慈聖皇太后、仁聖皇太后、皇上,供早朝的儀駕已備好,請二位皇太后和皇上移步出乾清宮門。」慈聖皇太后才緩緩起身來。
「姐姐,請!」
太和殿上,兩位皇太后在龍椅左右落座,腳不著地的我,雙腿晃悠著,接受百官的早朝禮賀。
「宣『英格蘭』夷國使節、維魯斯•安德森覲見!」
百官早朝禮賀過,邊上的太監在慈聖皇太后的示意准許下,對著殿門高宣道。
「大『英格蘭』國,國王特使、維魯斯•安德森伯爵見過大明皇帝陛下。」
「大明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見過二位大明的皇太后。」
碧眼黃髮的洋國使者彎著腰行禮,很明顯是之前預演過的,內閣要求禮部給安排的。不過有得說沒得說,這十四世紀就有歐洲人會說稍微結巴的漢語,確實蠻不錯的。
這得歸功漢唐的盛世文化影響。
「我們的皇上說他非常歡迎你們來我大明朝貢。」
「問你們這次來,是想和我大明做點什麼買賣?」
慈聖皇太后替我這個不是啞巴,卻又不能輕易出口的皇帝問「英格蘭」使者話。
「回大明皇太后,我們英格蘭確實不懷好意的想來和大明做生意。」
「英格蘭」使者維魯斯•安德森的這番夾生漢語惹得太和殿上的各部臣工滋聲輕笑。
「哦,怎麼個不會好意法兒?」見慈聖皇太后責問,內閣首輔張居正趕忙站出來指正說:「維魯斯使者,你說錯話了,是懷著好意。」
「對對對,我說錯了。是懷著好意。」
「我的漢話說的不好,請大明皇太后原諒。」
使者維魯斯•安德森尷尬的解釋。
「我大明有什麼好物件?讓你們不遠千里來想過來和我們做買賣。」仁聖皇太后又替我發問「英格蘭」使者。
「好東西,我們想買多多的回去,你們南方產的~額……」
很明顯,這位「英格蘭」的使者維魯斯•安德森確實是個漢語的二踢腳,那「絲綢」兩字他想不起來了。
「是『silk』,對,是的,就是『silkcloth』。」這把使者維魯斯•安德森急得自己的母語都跑出來了。
「絲綢!」
這該死的高中英語聽力翻譯習慣,讓我情不自禁的說了出來。
「surprise,大明皇帝陛下,你竟然聽得懂我的國家的語言。」
維魯斯•安德森使者大驚失色的看著高高在上的我,大明王朝的最尊貴的人,萬曆皇帝。
沒什麼大驚小怪的,要不是得裝著,怕暴露出我穿越者的身份,人頭落地,小命不保。我能給這維魯斯使者說出一堆初中時候倒背如流的英語句子:「nicetometoyou!howareyou?i'mfin,andyou?welcometobeijing!…………」
「我們大明皇上少年英主、資質聰穎,雖不削你國語言,卻能深諳天下臣民之心。」
內閣首輔張居正圓場過後,稟報說經過內閣的授意,這「英格蘭」國的維魯斯使者,年前已經在杭州府和「江南織造局」有關官員談好了二十萬匹絲綢的生意。這次來京一是朝拜,二是過來跟內閣和司禮監簽訂相關的具體文書。
這些我是最賴聽的,聽著首輔張居正有條有理的朝奏著,我差點開始打哈欠。我也懂他這不是奏給我的,而是給我邊上的兩位皇太后聽的,讓慈聖皇太后定主意。
正史里,隆慶皇帝進太廟以後,給萬曆皇帝朱翊鈞留下倆后一輔,說的就是我這個冒牌萬曆皇帝的這個時期。朝廷的政務由內閣和司禮監一起商議,慈聖皇太后裁定。而慈聖皇太后和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馮保是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小迷妹和小迷弟,對首輔張居正幾乎是言聽計從。
而今的大明王朝的朝局,我只是名譽上的大明主人,內閣首輔張居正才是真正的掌權者。
以至於首輔張居正以後說出那句比前首輔高拱的「十歲天子,如何治天下?」還要出名的名言。
「我非輔,乃攝也。」
通俗的意思是他內閣首輔張居正不是輔佐皇帝的大臣,他是大明王朝的攝政王。這也是張居正死後,群臣反對他的改革「新政」的突破口。
這就是我打算做十年瀟洒皇帝的真正理由,讓他內閣首輔張居正把該得罪的人得罪完,該收拾的人收拾好。我再出來安撫人心,再深度革新大明王朝,就沒有那麼多阻力了。
這裡的讀者家人們該罵我了:「鍋他背,功你享,你真狗。」
不狗怎麼辦呢?逆風狗,順風浪,我這算開局就逆風,只能猥瑣的補塔刀發育。
「如果你不能逆風狗住,順風浪翻,你就是一個人生不配有輸贏的人,只能打工才能維持生活的樣子。」
聽懂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