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我有一個寶葫蘆!> 第九十七章 尋仙

第九十七章 尋仙

  天仙湖處於連綿群山之間,而這高高矮矮的群山並不是每一座都有名字的,尤其是那些比較低矮的山丘,實在太多了,當地山民都懶得給它們一一取名。

  張浩此時所處的這座小山,在整片鳳鳴山脈中就屬於很不起眼的那種,按理來說像這樣的小山就是一座無名荒山,可它偏偏卻被當地山民取了個很好聽的山名——仙居山。

  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座小山之所以有個那麼好聽的名字,說起來還與天仙湖的來歷有關。

  傳說那個因喝酒誤事,而沒逮住涅槃重生的鳳凰當坐騎,以至於怒摔酒葫蘆的醉仙人,當時就是在這座小山打坐停留的,正因有仙人駐足,故而被取名為仙居山。

  後來在乾隆年間有一黃姓老道士雲遊至此,不知怎麼也看中了這座平平無奇的鄉村野山,於是就在這山上結廬隱居,悟道清修。

  這老道士倒也了不得,不僅精通黃老之術,還擅長丹醫之道,對於來尋醫問葯的山民也是有求必應,深受山民的擁戴。

  張氏先祖有感於老道長的心善賢達,便召集鄉民為他新建了一座道觀作為清修之所,順便還整修了一條上山的石板路,方便鄉民上山問醫拜謁。

  可惜這老道一心向道長生,無意傳承授徒,所以在其駕鶴西去后,山上的道觀就逐漸荒廢冷落。

  時光流轉,斗轉星移,往後的漫長歲月中,也偶有其他隱士或修行人發現此山,並在此逗留清修,而距今最近的就是那位傳授張浩爺爺醫術的鄭姓雲遊道士,在五十年前入駐過仙居山的道觀,讓其煥發了最後一點生機。

  但這位鄭姓道士也僅僅只是停留了數載便拂衣而去,繼續雲遊去了,道觀也再度陷入沉寂,直至現在已荒廢有四五十年了。

  「可以說這仙居山上的道觀雖無什麼名氣,但起起落落,來來往往的,也算有些歷史了。」張浩一邊在前面帶路,一邊對李卓偉簡單介紹了一下仙居山以及山上道觀的來歷。

  因為常年人跡罕至,上山的路段都快被荒草掩蓋了,幸好全程都是石梯步道,有跡可循,不然草木茂盛,路都不好找。

  一路上山雀飛舞,偶爾還能夠看見松鼠在小徑兩旁樹枝的上嬉戲,李卓偉舉著手機給網友們直播這充滿野趣的山中景色,感嘆道:「當時用石頭在這深山老林中修建這條山道怕是不容易啊,關鍵這些石頭也不像被人工打磨過,更像是就地取材,光是能搜集到這麼多石頭,就是一項大工程了。」

  「大偉,手機拿穩點啊,晃得我眼暈!」

  「樹上有隻松鼠一直跟著你們,快拍下來。」

  「艹,我怎麼老是掉線!」

  「我也是……」

  「估計手機不行吧,我不覺得卡啊。」

  直播間的網友對於這種沉浸式的尋幽探秘倒也很感興趣,只不過山裡的信號終究是差了一點,導致有的網友看著看著就掉線了,體驗感不是很好。

  仙居山本身並不高,兩人沿著石階小徑走了十幾分鐘,穿過一片野竹林后,山路陡然平緩,林中出現了一座條石與石板搭建的拱形山門,石上青苔附生,

  左右斑駁的石柱上分別刻著:人間難得安心處,山中易尋清修地。

  頂端的匾額則刻著四個大字,「杳杳仙源」,頗具仙風道骨之氣。

  李卓偉抬頭打量著這座充滿歲月感的山門,嘴裡喃喃道:「杳杳仙源,這世上真的有仙可尋嗎?」

  張浩聞言輕笑了一聲,「有沒有仙我不知道,不過這仙源道觀據說還真的存在當初那位醉仙人留下的印跡,等會你可以去看看。」

  兩人跨過山門,台階上方出現了一座殿宇,檐下懸挂著一口銹跡斑斑的銅鐘。

  殿前的小廣場中央則立著一鼎巨大的石質香爐,雕工細緻,爐身上刻有各種祥雲異獸的圖案,廣場四周古樹蔥蘢,由於久未有人清掃,地面鋪了一層厚厚的落葉。

  道觀簡陋,殿內只供奉著三清聖人的神塑,鮮有人拜訪,香火也不旺,平日里很少人走動,也沒有專人值守,就偶爾會有山下鄉民上山燒香朝拜,順便清掃一下觀內的枯枝落葉。

  但大部分時間道觀都十分冷清,倒是符合了道家修行的場所。

  殿內沒什麼好看的,也很小,張浩帶李卓偉進去隨便瞄了幾眼就出來了。

  神殿左後側有一座傳統的青瓦木結構房子,背靠山體建在坡坎上,那就是村裡以前給來仙居山隱修的道士建的起居之所。

  屋旁長著一棵高大野生老茶樹,還有幾窪雜草叢生的菜地,房屋也由於許久沒人居住,牆壁、梁、柱、皆已斑駁褪色,顯得很是落敗,而且門窗緊閉,鑰匙都在三叔公那裡,張浩也進不去。

  「前面沒什麼好看的,走,帶你們去後面看看仙人留下的印跡。」

  三清神殿和住所之間有一條石板小路繼續往後邊延伸,直通山頂之處,而山下那條小溪的溪水就是發源於山頂的一口泉眼。

  兩人沿著石板小路走了不到三分鐘就來到仙居山山頂。

  「我去,耗子,這山頂怎麼還有石棺啊。」剛走到小路盡頭,李卓偉就驚叫道。

  只因這怪石嶙峋的峰頂上,佇立著一座板板正正,乍一看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一座大石棺的石屋。

  「哈哈,這可不是石棺,而是石屋,是當年第一個雲遊至此的黃老道長親手修建來閉關用的。」

  「你是說這座石屋是老道長一個人建起來的?」李卓偉聽了有些不可置信的問道。

  要知道石屋至少有三米高,而且全是由巨石壘砌而成的,就算這山頂石頭多,沒有機械的情況下,單憑一個人的人力恐怕很難搭建起來吧。

  張浩聳了聳肩,說道:「應該是吧,反正村裡自古就是這樣傳言的,據說當初山民第一次上來時老道長就住在這座石屋了。」

  「嘖嘖,如果真是一個人修建的話,那的確能算是仙跡了,那個老道恐怕也真的是修鍊有成之人啊。」

  石屋上方的匾額刻著「石泉宮」三個大字,只不過大門同樣被鎖著進不去,張浩就帶著李卓偉來到石宮的另一側。

  這裡有一口直徑三米的小水池,此時池中正有兩個泉眼正在汩汩作響,旁邊的石屋就是以此命名的。

  池滿溢出的泉水則順著一個缺口往山下流去,形成了一條小溪,最終匯入天仙湖。

  「這口石泉就是道觀的取水地,名字叫雙鯉泉。」張浩指著清澈見底的泉水介紹道。

  「雙鯉泉?有什麼說頭嗎?」李卓偉看了眼直播間的彈幕,幫網友問道。

  「還真有,你仔細看看泉水底部石塊上的紋路,像不像兩條首位相交的胖鯉魚,而那兩個往外冒水的泉眼正好就在魚眼位置,整體就像一副太極雙魚圖。」

  「嘿,別說,還真的挺像。」李卓偉繞著水池打量著池底那凹凸不平的石紋,以及那兩個黑乎乎的泉眼,越是細看越有韻味。

  「喂,大偉,被光顧著自己欣賞啊,給我們也看看啊。」

  「這個主播太不稱職了,回家賣紅薯去吧,開什麼直播……」

  直播間的網友吵吵嚷嚷,可惜李卓偉壓根沒看手機屏幕,自顧自地在感嘆道:「嘖嘖,這山頂有泉眼本身就比較奇特了,還形成了如此特殊天然紋路,難怪會有道士看中這個地方。」

  張浩聞言笑了笑。接著說道:「這雙鯉泉之名還有一說,傳說是那位醉仙人在仙居山山頂等候鳳凰涅槃時,閑極無聊,就在這口水池中養了一池鯉魚,既為解悶又為下酒,等他離開時滿滿一池魚就剩下兩條了。

  後來那兩條鯉魚又順著泉水逃到剛剛形成的天仙湖裡,所以我們村的天仙湖數量最多的就是鯉魚,其他魚種相對比較少。」

  「哈哈,沒想到這醉仙人還是個吃貨啊。」

  這時張浩又拍著水池邊上一塊青溜溜的大石頭,介紹道:「這塊石頭就是當初醉仙人打坐的位置了,山民們稱它為仙人坐石。」

  「你看這石板中心有兩個橢圓形的微凹坑,中間則稍微凸起,是不是很像被人的臀部坐過的痕迹。」

  李卓偉嘖嘖稱奇道:「這也太巧了吧。」

  「這還只是其一,如果照著這個印跡坐在石塊上的話,還能感到一絲絲涼意從底下傳來,讓人不由自主的就會跟著靜心凝神起來,感覺特別舒服。這也是為什麼時有隱士修行之人駐留在仙源道觀的原因之一。」

  「真的?我上去試試。」說完就把手機遞給張浩拿著,自己則爬上石塊,盤腿坐在那個印跡上,閉目感受起來。

  五秒過後,李卓偉睜開眼睛,驚訝道:「還真的是耶,屁股底下涼絲絲的,夏天坐著還挺舒服的。不過除此之外貌似也沒其他感覺,沒你說的入靜功效啊。」

  張浩笑道:「哈哈,可能是你沒有修道的天賦吧。」

  其實他以前也嘗試坐過,但感覺跟李卓偉差不多,沒傳說中那樣神乎其神,或許只要那些一心向道的修士才能體會到吧。

  「靠,難道這塊石頭還能用來檢測修仙的天賦。」

  李卓偉表情有些鬱悶從石頭上跳下來,接過手機看了下直播間,發現網友們都在討伐他只顧自己遊玩,讓他們一點體驗感都沒有。

  「哈哈,各位大哥如果想要體驗,可以親自來南福村看一看玩一玩嘛,說不定還可以在這仙居山覓得一番仙緣呢。」

  「沒錯,各位感興趣的話,可以親自來我們南福村遊玩一下,順便釣釣魚,吃住問題不用擔心,我都可以幫各位安排解決。」張浩也趁機對著直播間的網友們邀請起來。

  雖然說來釣魚的人多了,天仙湖的環境多少也會被破壞一點,但總不能因噎廢食吧,該發展的還是要發展,相信後續只要村裡管控到位,影響也不會太大。

  「我們下山吧,山上能看的都看得差不多了。」

  「行,我肚子也餓了……」

  兩人已經在山上耽擱了不少時間,所以游完山頂便趕緊下山。

  一回到營地,楊明鋒看見兩人可謂是怨氣衝天啊,「耗子,你是去鎮上買的野菜吧,我的魚蝦都晒成幹了。」

  「哈哈,騷瑞騷瑞,楊大少爺你歇著,午飯就交給我們兩個了。」

  「對對,洗碗筷的活也包了。」

  楊明鋒這才滿意的點點頭,然後斜睨了兩人一眼,「還傻愣著幹嘛,趕緊去做飯啊!」

  「德性!」

  「呸!」

  兩人小聲嘀咕了一句后,便灰溜溜地去做飯了。

  張浩的廚藝不咋滴,李卓偉倒是有一手好廚藝,畢竟他四處游釣,幾乎都是自己開伙做飯的,特別是做魚蝦尤為擅長。

  於是張浩就在旁邊打副手,幫忙收拾那些採集回來的野菜,李卓偉則一手拿勺一手端鍋,動作相當麻利,而且做菜都不忘跟直播間的網友互動,看來對於這種操作早就習以為常了。

  張浩不由慶幸自己臨時邀請了他一起參加野營,否則只靠自己和只會吃不會做的瘋子,今天中午的午飯估計一鍋亂燉就對付過去了。

  沒一會,四菜一湯就被李卓偉整出來,「開飯開飯,吃完就去釣魚。」

  濃稠奶白的鯽魚枸杞葉湯,鮮香滾燙的蝦蟹野蔥粥,金黃酥脆的煎魚塊,嫩綠誘人的山韭菜,……

  直播間的網友看了頓時就受不了。

  「隔著屏幕都聞見香氣了,好羨慕主播啊!」

  「靠,放毒算什麼英雄好漢,有本事比比誰吃的泡麵多……」

  「溜了溜了,下樓買麵包去……」

  可惜張浩三人都沒空看直播間,都在專心致志的對付著眼前那一桌山野美食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