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王師伐姜戎
鎬京的熱鬧還在繼續,因為天子發下普天同慶、與民同樂的詔令,國人可享受狂歡和領取賞賜糧食。太子親率王師討伐不臣(媯禮)獲勝,進而追討淮夷人勝利而歸,從成周班師回鎬京路上,順手解決掉條戎之患。極大彰顯了大周的赫赫國威,宣告了天命正統的不可觸犯,無疑該萬民同樂才對。
鎬京宮城明堂,天子高坐闕台主位,太子、虢文公等一班重臣在列,南公和東伯同樣出席。申候的臉色不錯,昨夜和天子的私下談話很滿意,所以今日借太子之口,天子與眾人商議討伐申戎一事時,申候不但不反對,反而大讚天子聖明決斷,這要是私下沒達成一致誰信。
司徒兼太子師的虢文公卻表示:「如今我大周國勢煌煌燁燁,王師戰功顯赫無比。大王只需派出一使者,足以讓申戎低頭俯首納臣,又何必非要再次大動兵戈呢。最近幾年,國庫消耗過巨,王師士卒已有疲憊態勢,還望我王能慎重考慮一二」。如此不和諧之聲發出,整個朝堂立馬寂靜如雪夜,偏偏卻有一人站出來說道:「老臣認同虢公說辭,還請我王斟酌再三」。
天子臉色平靜,依然掛著微笑,但緊眯的寒光雙眼,表明其內心的不滿和怒火。仲山甫作為司空,如此贊同虢文公,朝堂六卿已有兩位明確反對,略有點打臉。身為王師、保的冢宰召穆公卻老神在在,沒有站出來發言,就是對天子最大的敬意。太子只好站出來說道:「虢公此言差矣,戎人畏威不感德,想要根本解決問題,還得動用王師啊」。
東伯皺眉思索,這君臣不和的現象,讓人十分憂心。南公倒是不為所動,撫須微笑默然不語。天子掃視一圈后,很平和說道:「尹候乃是本朝司馬,不知何以教本王」。中興老臣尹吉甫站出來說道:「國庫用度老臣著實不知,但宗周王師已做好討伐準備」。這大大出乎眾人意料,尤其虢文公、仲山甫和東伯三人,都以為尹吉甫會諫言不動武。
天子很滿意,笑著問道:「友弟乃太子保,不知有何建議啊」。鄭伯候友公乃是天子胞弟,還是太子的保,自然是站在武力討伐這邊。當下恭敬說道:「弟以為雙方的考慮都不錯,不如大軍出動,特使也出行,倘若申戎甘心納臣,就得接受我王旨意行事,若敢反抗或推脫,則當誅之,以匡扶社稷」。
高坐闕台上,將眾人神情盡收眼底,天子撫須微笑說道:「南公先生,何以教本王啊」。南公拱手笑道:「鄭公之言甚佳,老夫深以為然」。天子問道:「東伯先生以為如何」。東伯拱手回道:「朝堂社稷大事,非老夫所擅長,然鄭公之言甚好,老夫也以為然」。天子撫須笑道:「眾卿言之有理啊,虢公和山甫覺得意下如何」。虢文公和仲山甫對視后,齊聲說道:「我王聖明,當有裁定」。
討伐申戎之事就這麼敲定,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各方出兵比例,成周王師派多少,各路諸侯要出多少,得根據國庫情況而定。討論了好大一圈下來,才把這些細節商議敲定。天子很滿意,南公卻突然說道:「邰子候曾控訴漆水上端戎人築堤壩攔截河水,造成下游邰國的灌溉不便,更甚者在通往梁山道路私設關卡,肆意打壓邰國臣民往故地朝拜,還望我王聖裁」。
天子撫須眯眼思索,其他人一片沉默。申候有些不懂南公意何為,漆水戎那是養在申國家門口的小弟,申、邰之間的摩擦大家都清楚。於是站出來問道:「不知南公先生,以為當如何處置之」。南公撫須道:「當以犁庭掃穴震懾宵小」。申候臉色十分難看,皺眉說道:「先生貴為一方神使,也如此崇尚武力解決」。
申候明顯在袒護小弟,南公出身楚國,曾經因崇尚武功自立而被討伐,如此言論用心險惡。天子也不出言制止,大有觀火看戲架勢。上大夫杜伯挺身而出說道:「申、邰間隙那是諸侯之間家事,戎人寄居我大周門下,當遵守周禮懂得尊卑才是,怎能擅自挑起對一諸侯國的打擊,老臣請我王聖裁討伐之」。
申候立馬感到冷汗濕透後背,後悔當初藉助戎人之手來懲戒邰國,也難怪天子作壁上觀,感情早已有了極大不滿,這要是再來一次增封割裂,且不是糟糕至極,連忙說道:「申國解決擁護大周社稷和遵從周禮行事,還請天子裁奪」。
如此乾淨利落的賣隊友,南公撫須微笑,東伯卻皺起眉頭,南公和陸渾戎走得很近,這支部族也是天子看好的,兩人聯手這麼一弄,恐怕陸渾戎就得拉上大周戰車了。果然天子也認為申戎不遵周禮、打擊報復諸侯,應受到嚴厲懲戒,只是軍隊、國庫問題讓人頭疼。
南公湊請陸渾戎出戰,由成周王師精銳五十乘牽頭,集合申邰兩國、陸渾戎及神殿雷霆等,共同組建大軍,一起討伐不臣漆水戎。此提議很快得到各方一致通過,並被採納實施,由王師、申、邰組成中路大軍,以雷霆和陸渾戎為左右兩師,三路齊發圍剿忤逆漆水戎。
明堂會晤結束,東伯有些沉默,南公撫須微笑,申候笑得有些勉強。此番申候可謂傷筋動骨,在西戎心中的分量和話語權受損甚大,正是天子及朝堂大佬們樂意看到的。回到客舍庭院,南公邀請東伯同坐閑聊,楚娥在邊上倒酒水伺候兩人。對碰一飲而盡后,南公撫須道:「東伯老頭,可有不快?」。
楚娥有些震驚,倒酒的手短暫抖了一下。東伯微笑以對:「朝堂社稷權謀博弈太過複雜,老夫出不上力,何來快與不快,你這老頭消遣人,壞得很吶」。南公也不以為然,撫須說道:「老夫也不過看清大勢,藉機發難罷了,邰子候送我財寶禮物,那都是去年之事啦」。
編外話:申候(姜姓)和西戎關係很深,西戎各部族同樣遵從神農氏(姜姓)及炎帝(姜姓)。總體來說,西戎各部族和華是有很深淵源的。周宣王時,討伐的申戎(米脂北),應為申方國,即戎人建立的方國。這年後半段,還去河東討伐姜戎(炎帝後裔自居的姜方國),結果千畝大敗,南國之師盡毀(為楚國的北上擴展掃清了阻礙力量)。
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東夷和華一直不間斷融合,西戎深受關中、炎帝(早期華)影響,只是相比華夏進程較為緩慢,這倆和我們淵源很深。不是夷人戎人就都是游牧民族,早先時候刀耕火種,是滿足不了人們生活需求的,漁獵採集等也是重要補充。我們是後來耕種技術越來越發達,才顯得生產比重大,成農耕文明的。西周時期,夷人戎人和周人雜居混居,就是夷戎部族聚集地,也是有耕種的。
南蠻是相對獨立的文明,由於早期黃帝剝離蚩尤系,造成後來不少犯錯的部族都流放南方,也直接或間接的造就了獨特南方文明融合,和中原大一統文明相比,有點像卻稍微落後。北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游牧名族總稱,不是所有北狄都是白人,龍山文化的北族系也被化為北狄行列。
最後說下火爆的三星堆。古蜀地區在五帝時代,就是獨立文明區域,同樣有逃難而來的中華文明慢慢融合,形成自己特色的文化。早在黃帝時代,這種獨立文明有古巴蜀地區、漢江流域、長江下游地區、淮河流域、北方文明體系、黃河上中游體系,都是獨立存在的,影響融合很漫長。想想黃帝擊敗蚩尤,到東周春秋才消化掉東夷融入華夏,就知道那些遠離中原地帶該如何漫長了。
所以考古發掘五千年前,中原外圍地帶有城邦文明(或許和我們的中原文化不太一樣),就一點都不奇怪了。我們標榜五千年文明,真不是張嘴亂說,只不過缺乏考古證據的持續連貫性,而這是可遇不可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