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禍起蕭牆
伊阿佩斯一聽之下,放聲大笑。
他與伏羲互斗三百年,雖英雄惜英雄,畢竟勝少敗多,心自長恨,萬料不到這兒媳剛過門,一開口便驚天動地,單憑一首詩,就將華胥人打趴下,讓伏羲老臉丟盡,替他贏回好大一個顏面,如何不喜?不得不刮目相看。
他原本對切夫媞身嫁二夫心懷芥蒂,深感大丟王室尊面,卻不敢公然反對,生怕一言不合,普羅米斯又離家出走。說來也是他自食惡果。當年緹旦人勇敢地發出自人類誕生以來無人敢發的聲音:不倫不類的同好戀尚且合法,有倫有類的情人戀為何不合法?於是他大筆一揮,簽署法令,允許多種婚姻形式並存,終有今日之報應。
他本豁達之人,親見切芙媞顛倒眾生的美麗,便知非人間能有,故行加冕禮時誠心祝福,聽聞此詩大長緹旦人威風,大滅華胥人志氣,更知可遇不可求,心中再無掛礙,暗想伏羲今後若想傳承鳳星詩學,非派人跪在王妃腳下苦求不可。得意之下便問九思何意?
亞里士多德道:「據華胥古籍記載,鳳星人曾言君子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見他仍不明白,當下逐一詳解。
伊阿佩斯摸著鬍鬚連連點頭,直言這些才是做人的大道理,對切芙媞又多了一份敬重。他天性豪邁、豁達,不拘一格,不以九思乃華胥學問而不用,反多有誇讚,不愧一代雄豪。
周遭人紛紛傳頌,於是普天同慶。此歌後來由亞里士多德取名為《卿雲燦歌》,廣為流傳。之後緹旦人舉行婚禮,無論尊卑貴賤,新娘全唱此歌,遂成風俗。華胥人隨後果如伊阿佩斯所料,特意選派詩、詞、文、曲泰斗和多名奇才異士,執重禮來緹旦星,向緹旦王妃學得此歌作法,另譜「卿雲」曲,千萬年後至虞舜唱出,始傳後人。
一曲唱罷,切芙媞牽著普羅米斯手,款款走到伊阿佩斯身前,彎腰恭敬行禮,柔聲說道:「偉大的緹旦王伊阿佩斯,你兒子回家了。」
伊阿佩斯瞧著普羅米斯,心旌激蕩,眼中緩緩流出淚來,喃喃地說:「十年了,你終於肯回……」忽然大叫一聲,口中鮮血狂噴,仰天摔倒。
變起突然,眾人趕緊搶救。三天後,伊阿佩斯與世長辭。
臨終前,伊阿佩斯當著普羅米斯等人的面,對切芙媞說:「普羅仁慈,性情外露,又少歷練,易為人欺。王宮內外鬼影曈曈。我的兒媳,盼你盡心輔助,延續王室血脈,保緹旦萬年江山。此乃頭等大事。」切芙媞點頭應允。
伊阿佩斯交給她一串鑰匙,低聲吩咐:「我走後,你叫托爾塞提帶你們去密室,他十分忠心可靠。密室是王室緊要處,裡面有我留給你們的東西。除你夫妻二人,不許他人進去,更不可將鑰匙交於他人保管。切記,切記!」
切芙媞問他:「醫生說你心臟病發,十分突然,有無其他原因?」
伊阿佩斯知她意思,嘆口氣,說:「我一生仇人太多,是否遭暗算,我也不知。唉!這仇不報也罷……」心情激蕩下,瞧著普羅米斯老淚橫流。
切芙媞替他拭淚。
他握住她手叮囑:「……我的兒媳,你的美麗、智慧非人間能有,必是上天派來佑我緹旦的。王室興衰靠你一力承擔。小心克諾茨,他未必服你。」
他知普羅米斯不堪重任,兒媳天生王者氣象,本事必大兒子十倍,設若王室有難,唯她能解,故自始至終只向她託付後事,將天下興亡之責交付於她。
次日,伊阿佩斯辭世,入土為安。普羅米斯繼位為王,切芙媞為王后。
十年前,普羅米斯潛心科學,不肯繼位不說,還憤而出走,誰知王冠終究還是戴在了頭上。
伊阿佩斯死後沒多久,他最忠實的僕人托爾塞提去山中採藥,跌落深谷而死。普羅米斯聞訊大哭。他從小由托爾塞提帶大,離開王宮后全靠他周濟,經其苦苦相勸,加上宓妃開導,近兩年才與父親關係有所和緩。哪知不出數月,三位至親故人先後離世,內心傷痛,主政時不免無精打采。大臣們好言提醒,他反怪別人不理解,由此嫌隙漸生。
他經驗、能力不足,主觀意識又強,接連出錯。幾位老臣秉忠直諫,他面上掛不住,喜怒哀樂旁人一看就知。時日一久,更讓人心寒。政局由此失和。偏在此時,城中又傳出風言風語,說王後身有二夫不潔,又有什麼牝雞司晨,惟家之索等,妖言惑眾。
他是優秀的科學家,長於嚴謹的邏輯分析和科學論證,可拘泥其中,便目光短淺。他仁慈正直,品學兼優,然過於張楊,便讓人不敢接近。政治最難處在凝聚人心,但他個人意識突出,恩怨分明,有仁心而缺包容志。一名合格的領袖,首當其衝,便是要通曉心、權、謀、勢、利五術,視天時、地利、人和而善加運用,可他一竅不通。
身為國王,又是緹旦盟主,自然該創造和諧穩定環境,集天下人之力造福天下。而他卻以科學家捍衛真理的執著精神,凡事不論大小輕重,求真求實,斤斤計較,反為屑小所乘。
緹旦王國實行城邦民主制,王室、貴族、城邦主和市民分權而治,將系統、複雜的國家治理矮化成黨同伐異的權利之爭,使神聖的國家權力淪為資本的僕役,凸顯分贓效應。積弊成痾下,私慾橫流,公心難存,致內耗不止。他繼位后深陷泥淖,無力改變。
他誠心有所建樹,要做個讓人民尊敬、愛戴的好國王,卻又因被迫稱王而缺乏足夠的熱情和擔當,得切芙媞之親而無老父之威,這便危機四伏,險象環生。究其因,在無天下志。
他雖能力不足,好在有自知之明,並不專斷,凡事多向切芙媞請教。
切芙媞謹記伊阿佩斯遺言,盡心輔助,在普羅米斯繼位不久,便安排亞里士多德以顧問身份入宮,幫她從旁掌握情況。亞里士多德理論水平高,又是學界翹楚,對切芙媞佩服得五體投地,決無二心,加之門生眾多,頗具影響力,唯學究氣過重。切芙媞暗中調度,親自登門代普羅米斯向一干老臣致歉,令其感動,方不致政局崩塌。
王庭有異,她瞧在眼裡,不動聲色地將赫婭、阿芙洛、雅娜召進宮來,對外只說是教導她們知識。三位少女進宮后,她准她們自由行動,好吃好喝好住,時時關心。花季少女正是玩的季節,當真日日在雲中過,開心之極。
之後,她暗中替普羅米斯物色一名可值信賴的得力助手,卻始終未果。
這晚,她向普羅米斯詢問聯盟主席的輪值情況,哪知他一臉茫然。
她速召亞里士多德入宮。亞里士多德告訴她聯盟主席五十年一換,由四大族輪流執掌,現任主席是布林貢王瑪格俾,接下來該緹旦王,之後依序是華胥王、蘇蜜兒王,如此循環不斷。
其中,火星因位置居中,為人類最高首府所在地和四大族共居地,地位特殊,王位由四大族依序推選產生,任期也是五十年。除五大王外,也有小國自稱王的,如天王、大天王等,隱然凌駕於五大王之上,但未獲聯盟總部認可。
切芙媞沉思著說:「或許事情沒那麼嚴重,普羅能順利接任聯盟主席。」
亞里士多德卻擔心地說:「一般而言是這樣。但如果經長老院提議並以多數票決,就可委派他人出任。長老院甚至還有權直接發動公投,罷免現任國王,另選王室成員繼位。」
切芙媞點點頭,道:「我看《緹旦法典》,公投發起需長老院過半數,公民投票數佔總人口數的百分之四十才可成立,而通過則需分別超過長老院和總人口數的絕對多數。這麼苛刻的條件短期內無法達成,最大可能還是與聯盟主席一職有關。內外聯手嗎?」
亞里士多德道:「《聯盟章程》第一百二十七修正案規定,特別情況下,五大王經最高憲法法院見證,共同表決通過,可即行罷免當值聯盟主席。特別情況包括嚴重破壞聯盟團結、肆意挑起大規模戰爭、健康狀況等。不過迄今為止,這樣的事還從沒發生過。」
「沒發生不等於不會發生……」切芙媞飛快地說了句,又陷入沉思。
普羅米斯在旁聽得雲里霧裡,不明所以,見她來回踱步,一會咬唇,一會蹙眉,一會搖頭,似在思考什麼重大問題,也不由緊張起來,心怦怦跳。
切夫媞沉吟良久,抬起頭來,緩緩說道:「……四大族中,華胥王沉穩,蘇蜜兒王忠勇,布林貢王善謀,獨我緹旦王宅心仁厚。華胥人與蘇蜜兒人形同一族,緹旦族與布林貢族是盟友,各大星球間雖有矛盾,並不能動搖各族長期牢固的關係。若要聯合其他三族對付緹旦王,必得夠分量讓他們認同才行。如此,幕後定有重大利益交換。火星王克諾茨驍勇嗜殺,但在五大王中勢力最弱,怎麼又成了火星布林貢人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