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第116章 姚廣雲出山,柳黨楊黨之爭開啟
第116章 姚廣雲出山,柳黨楊黨之爭開啟!(求訂閱,求月票!)
「什麼?」
「姚廣雲?」
「帝師之才的姚先生?」
「不會吧?先帝當年稱讚的帝師之才姚廣雲姚先生會入朝為官?」
「……」
伴隨著楊寧的這句話落下。
朝堂上百官頓時紛紛議論起來。
眾人心中都清楚,當年先帝無數次邀請姚廣云為宰相,然而次次都被姚廣雲拒絕。
但這次,居然有人來舉薦?
沒錯。
雖然楊寧沒有說,但大家意思都很明顯了。
姚廣雲若不願入朝為官,楊寧是不會舉薦的。
朝中任何一個官員都不會舉薦的。
百官震驚,意外。
就連龍椅上的姜靈,此刻也是十分意外。
「姚先生願負責寶鈔之事,最為恰當。」
深呼吸一口氣,姜靈平復下心中驚訝,平淡的開口說道。
然後姜靈的話音落下,旁邊的柳嚴明開口了:「姚先生志在野鶴,一直四海雲遊,楊大人舉薦姚先生負責寶鈔之事,自是放心,但姚先生是否願意否,這還得詢問姚先生。」
柳嚴明還是不相信姚廣雲會入朝為官。
要知道先帝當初請對方當宰相,對方都不願意。
眼下大魏一個爛攤子,來負責寶鈔之事,這不是找苦吃嗎?
放著宰相不當,來當個尚書級別的官員,換做其他人,柳嚴明非得說是腦子進水了。
「姚先生若是不願,在下怎敢舉薦。這點請柳大人放心。」
楊寧微微一笑,自信的開口出聲。
昨晚,燕王找到他的時候,說出這件事,他也是震驚萬分。
那可是姚廣雲啊!
先帝尊稱的帝師之才。
這樣的牛逼人物,居然被燕王拉攏到了。
而且還是以寶鈔之事入局。
這一次,怎麼可能輸?
大魏寶鈔已是囊中之物。
三年後,朝堂之上,必然是楊黨的天下。
到那個時候,自己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權傾朝野。
想到這裡,楊寧內心的驚喜,壓抑不住的浮現在臉面上,嘴角露出滿意的笑容。
「若是姚先生負責此事,在下自然無話可說。」
柳嚴明並沒有多說什麼。
他並不覺得,楊黨一派能夠收下姚廣雲。
以姚廣雲之志,踏入朝中之中,不會站任何一黨。
甚至連陛下都不會站隊。
他只會站大魏。
所以,寶鈔之事,還有機會。
新組建一部的位置,可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
寶鈔之事也不是姚廣雲一個能完成的,哪怕他是帝師之才。
下面總要有人辦事,有人幹活。
既然負責人沒有爭取到。
那麼下面人重要的位置,就一定要爭取到。
「好,那就定下姚先生負責寶鈔之事。」
龍椅上的姜靈,緩緩的開口道。
事情到了這一步,雖然部分環節上超出了預料之外,但這個預料是好的。
姚先生是自己,並且知曉整個計劃。
如果他真的來負責此事的話,對於後續的計劃,必然會更加有利。
而且,姜靈心中也清楚,姚先生幾十年的為人,不會站隊任何一個派,自然也就不會影響到楊黨和柳黨的爭奪。
想到了這裡,姜靈心中微微思索了一下,開口道:「姚先生負責全局,但還需要有才能的人手幫他,寶鈔之事畢竟事關大魏國運,單憑姚先生一人無法完成此事,眾愛卿一起商議商議,還有何人可才能負責相關事宜?」
姜靈的聲音,傳入朝堂百官耳中。
頓時大家都回過神來。
對啊!
新組一部,專門負責寶鈔之事,位置可都多著。
這裡面的油水可都大著。
誰不想進去吃點肉?
特別是楊黨和柳黨的官員,紛紛將目光凝聚到了楊寧和柳嚴明身上。
此刻,柳嚴明就是這種感覺,已經感覺到了屬下的目光。 「陛下,新建一部需要眾多官員幫助姚先生,微臣有一大才可舉薦。」
柳嚴明開口了。
負責人的位置既然丟了,那麼下面關鍵位置必須是自己的人。
寶鈔之事涉及太大。
自己必須爭。
「柳愛卿請說!」
姜靈繼續配合著柳嚴明的話。
「戶部右侍郎方平安。」
柳嚴明出聲,停頓了一下,繼續開口說道:「方大人乃開觀八年狀元,多年以來,一直深耕戶部,對稅銀,算術深有研究,其文頗得聖意,先帝曾多次稱讚,為人更是正直無比。」
柳嚴明還有一句話沒有說。
開觀八年前,方平安就是他的學生。
當然,這個信息知道的人並不多。
他也沒有大肆宣傳。
此次舉薦方平安,就是他的底牌之一。
為官十多年,方平安可以說是真的兩袖清風。
這也跟柳嚴明暗中吩咐有關。
朝堂之上的黨派之爭,需要這種清流。
這是一種代表,更是一種名氣,在關鍵的時候,清流出場,效果絕對不同耳語。
「陛下,微臣不同意。」
柳嚴明的話音落下,楊寧就立刻站出來出聲。
側頭看了一眼柳嚴明,繼續開口道:「數月前,刑部一封卷宗中,就有人狀告方平安方大人,卷宗中,狀態方大人在東郊縣與富貴商會勾連,欺壓百姓,霸佔東郊縣的天香酒樓,同時還利用權利,夥同東郊知縣,富貴商會會長,開設賭場,導致諸多百姓傾家蕩產,妻離子散。」
楊寧的話一出,柳嚴明頓時心中一怔。
在大魏京都,方平安家中也就一座三進的宅子,這樣的宅子配他的官職,徹徹底底的清流。
生活也從不奢侈。
小有應酬也最多去去酒樓,茶樓。
樓台勾欄花船是從不去的。
這樣的戶部右侍郎在大魏來說,可以是一股清流。
也是清流中的代表。
但真的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當官是為了什麼?
不就是為了光宗耀祖,財富權利嗎?
柳嚴明早就給自己這個學生安排好了財路。
和富貴商會的合作入股。
老家之地更是直接成為了當地旺族。
在京都的清流,那只是表面的清流。
只是柳嚴明沒有想到,楊黨一派在數月前就已經查到的東西,居然隱忍到這個時候才發出來。
片刻的時間,柳嚴明心中閃過諸多的思緒念頭。
而聽了楊寧的話,方平安坐不住了,當即開口道:「陛下,冤枉,微臣兢兢業業,為官十餘年,未曾貪得一分一毫,楊大人定是被小人所蒙蔽,微臣家中餘糧不足三石,余銀不足百兩,每月吃穿用行,全靠微臣這點微薄奉祿撐著。」
「最近數月,朝廷賞銀不足,微臣都是和同僚借錢渡日,現在微臣還欠劉大人三十兩白銀,劉大人可為微臣作證。」
「倘若微臣真如揚大人所言,微臣又何過的如此清貧,甚至連家中小兒吃食都要控算。」
「陛下,微臣冤枉啊!」
方平安當場就跪拜下來,色聲淚下,直接哭慘。
而坐在龍椅上的姜靈,表面上一臉嚴肅認真凝重的表情,實則心中已經樂開花了。
終於爭鬥起來了。
這才是對的,慢慢來,一點點的斗。
不急。
姜靈心中歡喜了一下。
隨即也將目光放在了方平安身上。
「方大人平日兩袖清風,朕早有耳聞,而楊大人為官多年,也不可能出現看錯卷宗這種事情,想必這其中多有內情。」
說到這裡,姜靈停頓了一下。
朝堂上百官也在等待著女帝的後文。
看看此事,女帝如何處理。
大家心中都清楚,表面上這件事,就是一個官員的清白案件。
實際上,是寶鈔之事的爭奪。
負責人已經被空降的姚廣雲霸佔了。
那麼剩下的事情,自然是大家必然爭奪的目標。
「此事,交由大理寺負責,由大理寺前往刑部調查卷宗,核實情形,好還方大人一個清白。」
女帝的話一出,頓時朝堂上,百官驚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