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明末我真沒想當皇帝> 第294章 遇順而止大順軍

第294章 遇順而止大順軍

  兗州單縣,馬家浦,馬家大院張燈結綵。 

  作為馬家浦最大的財主馬員外的小兒子成親,單縣有頭有臉的人物,大都前來參加馬寶林的婚禮,就連單縣知縣劉文慶,主薄史良才也參加了馬寶林的婚禮。 

  這讓馬員外感覺非常有面子,馬員外雖然沒有什麼功名,到了五十,堪堪混上一個秀才,至於其長子馬寶山同樣也不是讀書的料,可關鍵是馬員外因機緣巧合曾經幫助過落難的前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吳崇禮,吳氏在兗州可是名門大族,哪怕是吳崇禮死後,他的兒子吳以詢見了馬員外,也要稱其為世伯。 

  正是因為有這段香火之情,馬員外在單縣混得還算不錯,至少士紳大族或者縣令,官府不敢拿捏馬員外。 

  當然,馬員外也是一個八面玲瓏,放在後世要為稱為社牛的人,哪怕像宋獻策這樣的江湖人,他也以禮相待。 

  馬員外家中可是放著讀後四縣任送上的「良善人家」,平心而論,馬員外這個財主,與大部份對百姓敲骨吸髓的土豪劣紳不太一樣,至少他不會做得那麼絕。 

  就在馬家大院門口,門房和馬員外的長子馬寶山看到街道上過來一個龐大的車隊,數十名精壯的漢子,掛著腰刀,拱衛著七八輛大車,朝著馬家大院而來。 

  馬寶林看著宋獻策騎著馬過來,急忙上前行禮道:「宋先生大駕光臨寒舍,未能遠迎,失禮,實在失禮!」 

  宋獻策翻身下來,淡淡笑道:「賢侄客氣,令弟大婚,作為叔父,理應登門祝賀?」 

  說著,宋獻策示意蔣無病,將禮單奉上。 

  馬寶林不是貪財之人,饒是如此,看到禮單也嚇了一大跳。 

  宋獻策送的是標準的遼東銀行銀幣,這種銀幣已經被山東、河南、北直隸大部分人所接受,因為這種銀幣成色足,份量准,不需要稱重,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多少銀子,哪怕一千枚銀子放在一起,誤差在五錢之內。 

  所以,在銀幣推出來之後,非常受歡迎。 

  宋獻策也是大手筆,每一枚都是十兩銀子,一托盤就是就是六十枚,兩托盤則是一千兩百枚,此外還有布帛、鹽等物資,這個厚禮足足有兩千兩銀子開外。 

  馬寶林也不是雙耳不聞窗外事之人,朱以海看上宋獻策的黃崗煤礦的事情,他也聽說了,可問題是,馬員外在單縣雖然有點面子,可馬員外的面子在朱以海面前能算得了什麼? 

  馬寶林道:「宋先生實在客氣了,如此厚禮,馬某如何敢當?」 

  就在這個時候,馬員外從裡面出來,他笑了笑道:「宋先生,如此厚禮,如果馬某不收,顯得瞧不起宋先生,寶林寶山,還不替為父謝過宋先生!」 

  馬員外與馬寶林考慮的問題不太一樣,馬員外雖然沒有辦法將魯王府從宋獻策手中奪走的煤礦要回來,但是他卻知道宋獻策這個江湖人手底下有一大批人才,精通堪輿之術,黃崗煤礦就是他們發現的。 

  宋獻策如果是聰明人就不會想辦法要回魯王府奪走的煤礦,只能吃了這個啞巴虧,但是,他可以跟宋獻策合作,大不了再開一座煤礦。 

  宋獻策帶著隨從進入馬家大院,與幾乎所有大戶辦喜事一樣,普通客人坐外面院子里,普通鄰居佃戶什麼的,就坐在大院外面,至於有身份的人進入內院,身份最尊貴的在主宴大廳,高居上位。 

  宋獻策來到了內院,在中庭大廳里坐落,這裡面一共擺了四桌,全部都有身份的人,當然,認識宋獻策的人也不少,眾人紛紛給宋獻策打招呼。 

  當然婚禮舉行完畢,新郎帶著僕從給眾賓客敬酒的時候,宋獻策就給蔣無病使了一個眼色,蔣無病悄悄離開,不多時,外面傳來整齊的腳步聲。 

  馬員外聽著動靜隱隱有些奇怪,就在這時,數十名跟著宋獻策來到馬家大院參加婚禮隨從,亮出兵刃。 

  馬員外望著宋獻策結結巴巴地道:「宋……宋……先生……你……要……做……什麼?」 

  宋獻策沒有理會馬員外,而是望著主座的單縣縣令劉文慶道:「劉大人,跟我們走一趟吧!」 

  一名正在愣了半晌的客人嚇壞了,大聲驚叫:「有土匪,有土匪……」 

  眾大人物更是嚇得魂飛魄散,想逃,但是個個雙腿發軟,哪裡逃得跳?大廳內頓時亂作一團。 

  宋獻策望著眾人道:「諸位,不要害怕,我們不是土匪,我們是黃崗寨的礦工,只是我們的礦已經讓魯王府給搶去了,官府不作為,還助紂為虐,他們還殺了我們不少人!冤有頭債有主,我們要找的是這幫助紂為虐的官府爪牙,不是你們,只要大家老老實實坐在這裡別亂動,都不會有事,等收拾完他們,我們就放你們走!」 

  劉文慶怔了怔神,望著宋獻策道:「厲聲喝:「你們好大的膽子,竟敢造反,就不怕被誅九族嗎?」 

  一名礦工輕蔑的哼了一聲:「造反就誅九族?我們還沒造反呢,很多人全家就死絕了或者死得只剩下一個了,這算什麼?你們這幫畜生,比流寇還狠,壞事都讓你們給做絕了,今天我就要你們知道什麼叫報應。」 

  就在宋獻策帶著人在馬家大院抓住單縣首腦人物之時,林續宗也帶著礦工主力逼近單縣縣城,單縣與大明的大部分縣城一樣,並沒有駐軍,這也是流寇可以衝州撞府的根本原因。 

  大明的衛所與地方縣城都是獨立的兩個單位,也只有像天津衛、威海衛、登州衛這樣的衛所駐地才有駐軍,孔有德可以依靠八百餘東江軍騎兵,糜爛大半個山東,就是因為大明的制度問題。 

  數十名衙役看到數千名礦工出現在城下,他們連一槍未放,一箭未發,就嚇得跑了。 

  喬壯難以置信地道:「他們怎麼跑了?」 

  眾礦工還以為造反會九死一生,可問題是,他們還沒有打,縣城城門大開,連人影都看不到一個。 

  「出擊,拿下縣城!」 

  隨著林續宗一聲令下,眾礦工小心翼翼地向單縣縣城逼近,前面的舉著盾牌,從專業的角度來看,這些礦工顯得非常業餘。 

  這些礦工組成的刀盾兵出擊很不堅決,氣勢只能說是一般一般,如果遭遇阻擊,很可能會馬上縮回來……一句話,戰鬥力就是渣。 

  但是衙役們可不是這樣看的,他們雖然衙役,可與後世的各種執行部門並不一樣,他們役夫,服的是役,他們沒有經過訓練,只是依靠身上的官皮嚇唬人。如果真一對一的打,他們不見得能打過多少普通人。 

  衙役們看到這麼多刀盾兵猛虎下山似的衝過來,他們嚇得腿都軟了,有人沒命的跑,有人則一跤摔倒,手腳並用的往前爬,狼狽之極。 

  由於沒有衙役抵抗,林續宗帶著礦工很快就佔領了整個單縣縣城,在佔領縣城的時候,唯一的流血犧牲卻是有地痞流氓趁亂搶劫,被礦工們拿著刀槍亂砍亂捅殺死在街上,如果不是這十幾名地痞流氓的原因,林續宗很可能就會兵不血刃拿下單縣縣城。 

  繳獲的衙役裝備也讓人大跌眼鏡,矛桿上遍布著老鼠的齒痕的長矛,銹跡斑斑的朴刀,一打就炸膛的火銃,還有軟綿綿的弓,輕飄飄的箭……這些東西真是讓人大開眼界了。 

  馬家大院里,所有有頭人臉的人物,都被宋獻策抓住了,宋獻策將一名肥頭大耳的財主押上大院外面的街道上,指著這名肥頭大耳的財主問道:「他為人怎麼樣?」 

  「人品?」 

  一名農民模樣的人咬牙切齒的道:「韓老財身上還有人品這東西,這個混蛋,壞事早就做絕了!」 

  「他都是做了什麼壞事?」 

  「壞事,那可就多了,多得說不清!」 

  「撿重要的說吧!」 

  「這個韓老財最喜剛剛生完孩子的婦人,上個月,我們村裡鄧茂才的媳婦帶著不足一歲的娃兒回娘家,在路上被韓才財碰上了,他就讓人把鄧家媳婦給抓了起來,鄧家媳婦性子烈,寧死不從,韓老財就用鄧茂才的兒子要挾,如果不從,就將鄧茂才的兒子扔給惡狗,鄧家媳婦無奈就只得從了韓老財。鄧家媳婦不甘受辱,將兒子送到家,就在村裡的大柳樹上上吊了!」 

  「官府不管嗎?」 

  「官府,你要問問劉縣太爺了,韓老財的兒子就是劉縣太爺的師爺,誰敢管?」 

  「我來管!」 

  宋獻策道:「去病,你帶著把韓老財的一家都抓過來,公審!」 

  蔣去病得令后,帶著一隊礦工去攻打韓家老宅,沒想過韓老財是一個老扣,只有十數名家丁,看著數百上千名礦過來,這些家丁也嚇得躲路而逃。 

  從礦工攻進韓家堡,很快,戰鬥結束了,那些家丁要麼投降要麼戰死,敢於負隅頑抗的韓家子弟更是死得一個不剩了。 

  隨著混身是血的韓老財的三個兒子,七個孫子被拖了出來,他們很快就接受石塊、口水和爛菜葉的洗禮,等待他的,將是非常悲慘的命運。 

  蔣無病以驚人的速度抄了韓老財的家,一箱箱銀子、銅錢,一袋袋糧食,還有牲畜家禽,凌羅綢緞,流水價似的運了出來。圍觀的農民的咒罵聲越來越響,他們越看越憤怒,我們千辛萬苦一年到頭忙個不停,連糠菜都吃不飽,你卻趴在我們身上吸血,簡直沒天理了! 

  宋獻策數了數,總共繳獲白銀六千多兩,銅錢一千多吊,大米八百餘石,還有二十五頭牛,三十多頭騾子,以及絲綢、古董一批,通通笑納了。 

  宋獻策看著搬過來一大籮筐文書,看上去像是賬本,他拿起一本隨便翻了翻,這些不是韓才財的佃戶欠的租子,就是借的債。 

  宋獻策打了個手勢,蔣無病拎來一桶油澆在那一大筐賬本上,遞上火摺子。 

  宋獻策往火摺子吹了一口氣,將火摺子吹著,然後往筐里一扔,熊的一下,火焰翻騰而起,將那一本本或散發著油墨清香,或泛黃髮霉的賬本吞噬。 

  頓時,全場鴉雀無聲,所有人都中了定身咒似的看著那團越沖越高的大火,微微張著嘴巴,合都合不攏,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宋獻策道:「韓老財不義,發放高利貸,高利貸,那就不用還了,還有這些賣身契,某給燒了,從今以後,你們再也不是韓氏的農奴,你們獲得了自由!」 

  隨著韓老財一家老小,都按照審問出來的罪名,一一處決,韓家爺孫七人,除了最小的孫子還沒有來得及作惡之外,其他人全部被掛在了樹上。 

  宋獻策還將韓氏繳獲的牛、騾馬留下,糧食則是分出一部分給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僅僅一個韓氏,就讓宋獻策多了六百多擁護。 

  馬家大院的公審還在繼續,土豪劣紳先是問罪,只要人品不好,惡貫滿盈,那就抄家,抄家最重要的部分還是借據,欠條之類的,統統燒了。 

  這場造反進行得非常順利,順利得讓宋獻策都難以置信,他已經做好了傷亡上千的準備,可沒想到林續宗同樣兵不血刃的拿下縣城。 

  林續宗和宋獻策採取同樣的辦法,先處理縣城的士紳大戶,對士紳大戶進行公審,有些兢兢業業,依靠勤勞致富的財主,並沒有被清算,甚至連馬員外居然沒有惡名,他最大的惡名,就是花了十五兩銀子給馬員外的大兒子納了一個妾,雙方自願,雖然強逼之嫌,但是這個小妾並沒有受到虐待,她不舉報,宋獻策也沒有處理馬員外。 

  林續宗望著身後足足四五千新納入的義軍,望著宋獻策道:「咱們現在怎麼辦?」 

  「咱們根基太薄!」 

  宋獻策道:「就這麼點人,武器也不夠用,老百姓更不知道我們是好是壞,貿然去打兗州府城,老百姓很容易把我們當成土匪流寇,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拚命守城,到時候既打不下來,也撤不回來,損失可就太大了!」 

  「那你說怎麼辦?」 

  宋獻策道:「林老弟,你先把單縣管理起來,咱們大帥說過,實力不夠的時候,就打游擊戰,農村包圍城市,黃崗是我們的根基,不容有失,這樣吧,在全憑自願的情況下,把那些青壯挑選一下,願意挖煤,咱們給工資,願意跟咱們一起共謀大業,那就先拿兗州的士紳下手!」 

  隨著宋獻策制定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單縣的士紳就倒了血霉。 

  宋獻策雖然沒有在寧海軍軍中管理或指揮過軍隊,但是他對部隊訓練並不陌生,跟著程世傑將近四年的時間,宋獻策學到了不少東西,事實上,此時的宋獻策可比歷史的宋獻策厲害多了。 

  他首先沒有盲目擴軍,面對眾多願意加入義軍的流民,他將青壯整編起來,年齡大的老弱,去黃崗挖煤,同時,兵分兩路,十八歲以下的青壯,留守在黃崗寨,由寧海軍出身的將士充當教官,對他們進行訓練。 

  很多人就有些不理解宋獻策的做法,包括喬壯。 

  宋獻策向喬壯解釋道:「有一個非常偉大的將軍說過,打仗就是打錢沒有錢,這仗鐵定是要輸的。我們沒有收入來源,錢從哪來?只能在這煤礦中來。只有挖出更多煤炭,我們才能拿去換來更多武器,消滅更多敵人!等仗打完了,我們還要在兗州建起幾座像遼東一樣的磷肥廠,生產磷肥,讓莊稼獲得豐收,這樣大家就不必再餓肚子了!」 

  不必再餓肚子了! 

  這簡簡單單的七個字,對這些憨厚的礦工卻有著無法抗拒的吸引力,他們愉快地接受命令,帶著工具進入礦區,開始爭分奪秒的採礦。 

  至於人數超過四千人的義軍,宋獻策兵分三路,一千餘名青壯少年軍隊在黃州寨子訓練,不必參加眼下的戰鬥,同時,林續宗、喬壯和蔣無病分別各率領一千人馬,橫掃單縣周圍的村鎮。 

  用程世傑的話說,這叫新手村刷經驗。 

  林續宗望著列著整齊隊伍的部隊道:「宋主任,你是咱們這支部隊的首領,你為咱們這支軍隊命個名字吧!」 

  「當年劉伯溫為洪武皇帝占卜大明的國運,劉伯溫占卜以後只說了一句話「遇順則止」,遇順而止……咱們就叫大順軍!」 

  林續宗笑了起來:「好,咱們就叫大順軍,沒想到我們也能指揮這麼一支大軍縱橫沙場……」 

  「這算什麼了?用不了多久,我們的部隊就會膨脹到上萬,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一直到我們指揮不過來為止!」 

  蔣無病有些期期艾艾地道:「舅舅,你說,我們能成功嗎?」 

  「不成功,便成仁!」 

  蔣無病問道:「舅舅,我想不通!」 

  「想不通什麼?」 

  「願意參加咱們大順軍的人,分給他們糧食和錢財無可厚非,可是那些百姓,他們憑什麼……他們又沒有出力,憑什麼分給他們錢糧?」 

  「無病,眼光要放遠一點!」 

  宋獻策道:「大帥曾經說過,老百姓的力量是無限的,如果能得到他們的支持,我們別說打下兗州,就算打下整個山東、整個中原也不是不可能的,些許田地錢糧算得了什麼?」 

  蔣無病不理解,但是卻也沒有問。 

  宋獻策道:「咱們各司其職,你們把周圍的土豪劣紳拿下來,公審大會快審完了!」 

  宋獻策在單縣造反,已經順利了攻陷了縣城,並且打下來數十座土豪少紳的莊院,然而兗州府知府羅汝文卻依舊毫不知情,羅汝文這廢柴知府,做知府的時候,只有三件事,搞錢,搞錢,還是搞錢。 

  像這樣的官員,大明舉不勝舉。 

  如果現任知府是鄧藩錫,估計宋獻策來不及公審士紳了。 

  這是宋獻策的大幸,卻是大明的不幸。 

  隨著公審大會的召開,單縣百姓可高興瘋了,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期,他們家家戶戶早就沒糧了,正在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宋獻策卻公審土豪劣紳,民憤極大的土豪劣紳,全部被他掛在樹上風乾。 

  而那些百姓,也分到了賴以活命的糧食,欠土豪劣紳的債也不用還了,最為關鍵的是,只要加入大順軍,他們就可以分到田地,從十畝至二三十畝不等。 

  這一下,整個單縣周圍的百姓都震動了。 

  「打土豪,分田地!」 

  「大順軍,伸張正義!」 

  「天道不公,大順公平!」 

  「遇順而止,大順當興!」 

  宋獻策打出了很多口號,隨著大順軍的規模越來越大,這些口號越傳越廣,直到身在遼東的程世傑聽到大順這個名字,他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李自成國號順,居然是宋獻策這個混蛋玩意弄出來的!」(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