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漫天神跡> 第六章 寧辭的修行(修行境界)

第六章 寧辭的修行(修行境界)

  「過不了多久,你就該走出青山鎮,走出這片山林了,小辭子。「老人說這句話的時候很平靜,並沒有看寧辭,而是望向窗子外的沙沙作響的樹葉。

  「我會回來的。」寧辭並沒有多說什麼,隨著老人的目光看向窗外。

  李臨峰轉頭笑笑,「孩子,你有這份心,爺爺心裡就很滿足了,你將來是要有大作為的人,不能為了這些兒女情長耽誤了你的前途呀。」

  日暮時分,夕陽西下,燦爛的晚霞從西方鋪陳而來,將整個天空映得絢爛多彩,天空的雲朵都變成淡金色,小鎮和樹木都沐浴在血色的夕陽之下,一顆顆巨樹的樹梢被暈染得一片火紅,晚風陣陣吹過,簇簇葉片在枝頭搖曳生姿,彷彿一片金色的海洋。

  夕陽透過窗子,照在李臨峰和寧辭的臉上,爺孫二人相視一笑,晚飯時間到了。

  吃飯對於青山鎮的人們來說,是頭等大事。

  鎮子中央有三個很大的灶台,用青磚加紅泥砌成,需要三人合抱才能抱的過來,為了防雨,人們給三個灶台搭建了一個草棚。

  大家帶著食材陸續從家中出來,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

  女人們忙碌地準備著飯菜,男人們沸沸揚揚地談論著狩獵的種種,孩子們成群結隊,嬉戲玩耍,要說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圍著寧辭,聽他講那些稀罕的故事。

  吃過晚飯,寧辭和大家告別,起身離開,往鎮外自己的小院走去,他要趕快弄清自己身體的異常是怎麼回事。

  寧辭正以極快的速度奔向自己在林中的小院,速度之快,在他身後帶起一陣強風,卷得樹枝都全往一邊傾倒。

  裹風而行,草木傾傾,落葉簌簌。

  三分之一刻鐘不到,他離開鎮子已經有二十里遠了。

  寧辭的速度已遠遠超過常人,就算是一些善於奔跑的大凶獸都無法跟他相比。

  但這對寧辭來說還不夠,他對修行很有天賦和見解,又十分嚴格要求自己,這還遠不是他現在所能達到的極限。

  西山的那些實力強橫的獸王們,他們的純血後代子嗣依仗血脈優勢,天生就能千里奔襲,一擊更是能打出數千斤的力量,所以他們修行起來要比人要簡單得多,這些是人族的嬰孩所不能比擬的,但這些所謂的血脈優勢都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來彌補的。

  相傳那些極高的存在能夠乘風而起,日行萬里,有縮地成寸之法,他們不僅速度上到達了極致,耐力更是同境界的人無法比擬的。

  力量和速度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耐力。當然這些都只是練體,修者的修習講究外煉內修,外煉指的就是練體;而內修就複雜得多,有心性,精神力以及氣海。其中氣海是最基礎的且是普通修鍊者最常見的內修,一般只有天賦有極高的修者或者傳承比較久遠的家族道統才會去注重心性和精神力。

  常人因為修鍊方法欠佳,資源匱乏,所以一般在修鍊途中都不會做的多遠,甚至有的人體內根本就沒有氣海,根本就不能成為修者。

  天地萬物之間都存在元氣,元氣生於天地歸於萬物,生於萬物又歸於天地,如此循環往始,輪迴不休。

  而修鍊就是學會掌握使用這看不見摸不著的天地正氣。

  原本世上並沒有修鍊之法,人們也不知道天地之間有元氣的存在,更不懂得什麼是修行,如同野獸一般過著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

  後來世間出現了無上者,授予人族和一些妖獸之類聚氣之法,鍊氣之道,天地間這才有了修者這一類存在,後來誕生的修者都尊這些無上者為聖,尊此法為天地正法,但這也只是最基本的掌握靈氣的方法。

  人族天生善學,不久就有人推演出了更適合人類的修鍊方式,在那之後人族就湧現出一大批飛升者,這開創出修鍊法則的飛升者被稱為先行者。從此之後,人族文明迅速發展,短短數千年就成了這片大陸的主宰。

  而修者修行依賴的就是天地之間無窮無盡的元氣以及體內的氣海。

  氣海是修鍊的資本,人們用氣海來積蓄元氣亦或可以產生元氣氣,從而達到改善自身的效果,而氣海的大小就是修鍊者境界高低的體現之一。

  後來人類文明漸漸發達,人們有了文字,為了便於修鍊,對修鍊的境界做了劃分。

  對於初學者,對靈氣的掌握還模稜兩可,但尚可接觸到靈氣的存在,叫做元境。元是一切的開始。

  修鍊到了一定地步,對靈氣可以正確熟練地掌握,並且使用起來遊刃有餘,修者自身的體質可以與一般凶獸抗衡,能夠通過吸收天地元氣從而幾天幾夜不眠不休的日夜奔襲。

  這種境界被稱為氣和境,和有和睦協調之意,指的是修者本身氣海與靈氣比較契合。

  如果還能往後修鍊,能夠與天地元氣進行更深層次的溝通,並以此來擴充自身的氣海,使得氣海本身也可以產生元氣來滋養自身,身體體質又會進一步提升。

  這種境界被稱為化靈境。

  因為到了這個境界,修者的壽命會得到明顯延長,要遠是常人的數倍,這世間壽命最長的就是妖靈精怪,人們就用「化靈」來讚譽這個境界。

  後來人們又提出將一個境界分成三個階段,初入境界稱為三品境,境界小成稱為二品境,境界大成為一品境,境界圓滿便可突破至下一境界,元境就只叫元境,沒有品階一說。

  寧辭目前的境界正是化靈境三品。

  十六歲就達到化靈境,這已經可以算的上是同年齡段修者的天花板了。修鍊不僅跟後天的努力有關,更與自身的天賦以及對靈氣的感覺有關,有的人窮極一生都到不了的境界,有的人只需要幾年,幾個月就可以做到。

  寧辭氣和境的時候,就常年在西山和北山修行,和獸王的子嗣做朋友。

  獸王的及其後代都是有智慧的,他們都很喜歡寧辭,但知道父母不喜歡人類,就不跟父母提起寧辭的存在,這些小獸常偷偷跑出來和寧辭玩耍,寧辭常年和他們混跡在一起。

  一次山中有獸王發怒,恐慌的凶獸四處逃竄。寧辭左抱一隻右摟一隻,背上還爬著幾隻,他帶著這幾隻小獸一路爬上半山坡,才躲過這次獸潮,要不然都要被踩成肉泥了。

  山中的獸王知道了這件事,加上又不屑於理會一個十幾歲的人族少年,就沒有對自己的子嗣也不做太多約束,任由於他們玩耍。

  山中有很多大葯奇果,寧辭和這些幼獸一同東竄西跑,左吃右吃,導致體質最後都不輸這些彪悍小獸。寧辭善學,記憶力又十分超群,跟這些純血幼獸常年打架和修鍊,牢記他們的一招一式,久而久之,自己的力量也能和它們比肩,之後他才選擇突破到氣和境。

  寧辭突破到氣和境就很少去西山了,他的境界越高,對山中的獸王也是一種威脅,所以還是遠離一些比較好。

  那之後寧辭也正好搬出鎮子,在鎮外林子的小溪旁蓋了一所小院,獨自住在那裡。

  寧辭常去北山,是因為他的師父在那裡。

  就是寧辭的師父教會了他吐納之法,教會他吐納對於氣海的重要性。師父還告訴他西山獸王子嗣的天生神力,告訴他沉澱對於修行的重要性。

  修行只要有天賦並不難,難的是敢於沉澱,敢於積累,主動慢下來。

  「山中有蟬,匿與泥土之中十數載,一朝蟬蛻飛天去,一聲蟬鳴天下知。「

  師父希望他先練體,等到身體達到純血大凶的力量之後在突破到化靈,對以後的修行有莫大的好處。

  只是他師父也沒想到寧辭為了更接近那些純血大凶後代,竟然跑去西山和那些獸王子嗣們修行嬉戲了一年之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