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天下戰略(七)
從甘露殿里出來,李彥的心情也不好,那裡的一切都沒有變化。三年了,裡面還是一塵不染,看得出來每天都有人打掃。
李世民對長孫無垢的感情可見一斑,他沒有再立皇后,也在後宮宣布將永遠不立皇后,為了紀念皇后,也打消了很多人的心思。
後宮暫時就是韋貴妃管理,還算平靜。必竟李世民年紀也大了,一件事接一件事,弄得他也心神憔悴,哪有什麼心思。
李明達用手摸著那床,皇后蓋過的被,把小臉貼在上面,看得李彥眼睛發酸。不知不覺過去三年多,天人永隔,再也見不到了。
和長孫無垢那複雜的情感也讓李彥心裡疼痛,見李明達有些呼吸困難,知道她幼小的心裡太傷感了。她才七歲啊!別的小孩兒什麼都不懂的時候。對她說道:「走吧,以後有時間我經常陪你來。」
李明達也明白自己的身體,點點頭,李彥抱起她離開甘露殿,上了馬車,把李明達帶回家了。
對於李彥的家裡,誰來都喜歡的。特別有和李明達年紀差不多點的李姝,兩個人可以一起玩。還有李麗質,大唐銀行進入軌道之後,手下的人都可以自己處理了,也無非是印製兌換。因為沒有其他業務,所以也不忙,有永嘉那麼一個張羅的人就夠用了何況何有那麼多公主。
大唐印刷廠在十二個時辰不停工的印製,這種輕便很好攜帶的紙幣馬上風行天下,比那又重又笨的銅錢強多了,誰都想儘快的換成紙幣。
面額也出現變化,分為兩個層次,文為一級,貫為一級,一文、十文、五十文。一貫、十貫、百貫,按十進位兌換。這些印製精美的錢到了手裡,所有人才知道,不掌握紙張製作技術,根本無法仿造這種錢,印刷技術也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制幣廠的員工都是死囚犯和重刑犯,他們一生出去的機會都沒有。
以前一個人身上是帶不了多少錢的,就算是帶黃金,一個金葉子才六貫多,又能帶多少。但現在不同,一百一張,帶一萬貫也沒多少,一個人帶三五十萬貫也不過一皮箱而已。
大量收回的銅錢被毀掉化成銅,但是另一個問題出來了,這時候銅並沒有什麼用,價格大為下降,而被海外買走了,必竟他們還在用銅錢。可是又笨又重的銅錢,連周邊國家的人也不願意用,他們也喜歡上大唐的紙幣。
這一來需用量就不是一點半點了,所以全力印刷也不夠用。大唐銀行每天都有錢莊來換錢,長安、洛陽兩處分行開業,只是兌換業務就很忙。永嘉很壞,提出大數量兌換收費。
雖然這樣,但銅錢沒人用,有些錢莊為了能兌換到,不得不支付費用。收回的銅錢融化后賣錢,加上收費,總算不再虧損。李世民一高興封永嘉為副行長,這可把她興奮夠嗆,更加積極。弄得竇奉節快哭了,是不受欺負了,但家裡也看不到老婆。
收回的黃金再不發出去,成為國庫儲備金。這一來韋尚書的戶部日子好過多了,再說李彥給他們的任務也很繁重,普查人口,戶部需要知道全國的戶數,人口數和分佈情況,最大的一項是經濟普查,全國的作坊、工廠、礦山,一年是多少營業額,也就是一年大唐的GDP是多少。
這可是現代化的要求,戶問和工部聯合,加上司農寺,少府監,四個部門全力開工,一個個忙得腳打後腦勺。同時兵部上書李績也忙得夠嗆,李彥要求進行府兵普查,全國有多少預備役,完善訓練和番上任務,折衝府必須有數字,一年大唐軍費是多少?
李彥研究怎麼救李承乾的時候,三省六部被他支使得團團轉。可他是總行長,錢都在他那裡,哪裡拿不出數字,哪就沒錢。所以,哪家也不敢耽誤。最後連吏部也開始清查官員,否則怎麼知道俸祿是多少?年末拿出報告,決定一年的費用。
李世民洋洋得意。今天大朝會,這段時間沒誰敢耽誤,永王終於開始插手朝政,而且是中書門下同平常事,那就是宰相啊!本來一個中書令一個侍中兩個僕射為四個宰相,現在又多出來一個財相管錢的。
今天一上殿,大家都不說話,李彥說道:「皇上,臣從西域回來有好多不明白的地方,昨天聽幾個大臣說太子謀逆案還沒有判決,大批人在押。吏部不好決定怎麼處理,臣想問一下,為什麼沒有處理?」
李世民已知道李彥的打算,就說道:「朕也在想這個問題,今天朝會正想問問諸位愛卿該如何處理。諸位愛卿,有什麼意見嗎?」
按理說這是造反的大罪,是沒什麼商量的,但明顯李世民不想殺兒子,這時候誰出來說話都是找死。但李泰著急,用眼神看他一夥的門下給事中王天奎。
王天奎上前一步:「皇上,自古謀逆全是罪當處死,雖然是太子,為了避免以後有人效仿,更應該從重論處,從犯人等更不能輕饒。」
李世民心裡不滿,但這是大唐律所定的,又是祖制,也不能說別的。房玄齡是保持中立的,所以都沒有說話。李靖是不用說了,從來不參與這些。王志寧、孔穎達他們對李承乾十分失望,也不想說什麼。再說他們身為東宮屬官,也失職,更沒話可說。
作為元老一級的蕭瑀說道:「王大人所言極是,皇上應該儘快處理,冊立新太子,以免天下不穩。」
蕭瑀可是李泰的人,李泰立即挺直了身子,看來今天就會有結果。這些天他已聯絡了好多大臣,連溫彥博和岑文本都表示支持自己。李泰認為十拿九穩,何況昨天也給父皇保證過。
李彥說道:「皇上,自古法律是懲前毖後,勸人向善,殺人並不能解決問題。太子身為皇帝嫡子,年幼不懂事,皇上下召免去他太子之位,已經是處罰了,再說太子也真心悔過,我想皇上總得給太子一個悔過的機會是不是?」
這可是奇怪的事,難道太子認錯就能再當太子嗎?這一點別說是那些李泰的人,恐怕原來支持李承乾的人也不同意,如此行為怎麼能再為儲君。
李世民點點頭:「既然永王這樣說朕就給他一個悔過的機會,選李承乾上殿。」
時間不是太長,一身素服便裝的李承乾上殿給李世民跪倒磕頭:「兒臣參見父皇萬歲。」
李世民問道:「承乾,你可知罪?」
李承乾點頭:「兒臣知罪,真心承認,請父皇責罰。」
這一來大殿上特別是參加審問的幾個官員都很奇怪,李承乾怎麼這麼老實?
李世民說道:「你對你的罪行可有辯解?」
李承乾還是平靜的說道:「沒有,因為錯在兒臣一時糊塗,已犯下大錯,再無顏狡辯,父皇怎麼處罰兒臣都心甘情願。」
這麼乖的話能出自李承乾的嘴,確實超出所有人的想象。李世民也奇怪:「你為什麼這麼說?」
李承乾說道:「前幾天我也沒明白,但永王見到我,指出我身上的錯誤,兒臣思考了幾天時間,終於認識到我錯在哪裡,但大錯已經鑄成,只能追悔莫及。父皇罷免兒臣的太子之位確實應該,因為我的行為不配為一國之君。如果我當皇上,只能是大唐江山之禍,也對不起天下百姓,所以,兒臣心服口服。」
李世民說道:「你知道你都有哪些錯誤嗎?」
這是機會啊!看來李彥是說通了父皇,給自己辨解的機會。他來到孔穎達和魏徵面前跪下:「承乾的錯誤太多,但最對不起的是我的老師們,他們的苦口規勸我都沒聽,現在看來老師們太對了,所以我向他們道歉,原諒承乾不懂事,辜負了你們一片苦心。請老師原諒。」
這一下可把魏徵和孔穎達即嚇夠嗆,也感動夠嗆。再怎麼是廢人,可還是皇子啊,這樣給他們道歉,讓兩個人心裡得到級大滿足。孔穎達連忙說道:「太子,請起,老臣受不起啊!你能認識到錯誤就行,人非是聖賢,熟能無過。」
李承乾說道:「孔太師,別稱呼太子,我現在不是太子,只是一個庶民,如果我不死,必然像對侍父親一樣對待各位恩師。你們是大唐的忠臣,在為國家出力,教導我費盡心力,我卻不知情,請老師諒解。」
啥也別說了,連李彥都有些佩服李承乾,確實很會說話。這讓別人怎麼怪罪?其實李彥哪知道李承乾以前就這麼對付他們的,一被發現了就是一頓承認錯誤,過後還是一樣。
他說完對李世民說道:「父皇,兒臣有一個請求,希望父皇能答應。」
李世民也認為李承乾是怕死才這麼老實的,轉變有點太快,讓人難以相信,認為他一定是求李世民不殺他,也就說道:「你說。」
李承乾說道:「父皇,千錯萬錯,都是兒臣的錯,和我一起參與的人都是聽我的,他們忠於太子,為主謀划,本身並沒有錯。他們只是讓我當皇帝,並非他們想當皇帝。而我是太子,是你的兒子,他們本質上也是忠於大唐的。如今我不再是太子,他們也不會造反。所以,請父皇饒了他們,所有罪責我一人承擔,父皇就是現在殺了我,我也毫無怨言。只求你放過杜荷、趙節和候將軍他們。」
誰也沒想到,李承乾為手下求情,這樣的人可為良主。李承乾說的也有道理,他們是東宮的人,忠心為主並沒有什麼錯。
李承乾說道:「父皇,魏大人是忠臣,王圭大人是忠臣,杜淹將軍也是,薛萬徹將軍更是忠臣良將,他們如今都是皇上的良臣,所以兒臣請皇上饒過他們,所有罪責我一人承擔。」
所有人都吸口氣,這話太有分量了。魏徵、王奎、杜淹、薛萬徹可都是太子李建成的人,但他們現在全都是保李世民的忠臣。皇上哪有什麼理由殺李承乾的手下呢?
但李世民卻不這麼想,那是李建成死了,可自己如果不殺李承乾,他不是更能得到這些人的忠心?將來不是更大的隱患?李彥著急了,這個笨蛋怎麼說這麼多,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的禁忌,別人是不能說的。果然,李世民臉色變了:「那就是你打算一死了?」
李承乾一笑:「父皇,即使你不殺我,我也知道我不會活的,有人想讓我死。只有我死了,才能安下某些人的心。所以,兒臣想用一命換回這些人的生命,望父皇成全。」
李彥明白了,李承乾真的記恨李泰了,這是臨死也要拉李泰下水。言下之意,李世民饒了他,李泰當上太子,也會殺他。
可是,魏徵這個倔驢卻不管別人怎麼說:「皇上,臣認為李承乾說的有理,其他人是追隨太子,如果李承乾不是太子,他們還是會忠於大唐的。皇上應該饒了他們,承乾真心悔過,臣認為應該饒了承乾一命。」
李世民一陣猶豫,如果殺了這些人。魏徵他們怎麼想?
李承乾就是來說服朝臣的,見魏徵說話覺得有門,也就借著向魏徵道歉的機會,把自己身上的錯誤說了一個詳細,這回不是賭氣,說的很真誠,有些也很深刻,弄得滿朝文武都覺得不應該殺李承乾。大不了不讓他當太子就可以了,沒必要殺他。這一來,連房玄齡也向皇上求情,請求從輕發落李承乾。
本來李世民也不想殺兒子,再有這麼多人求情,用眼睛看一眼李泰,李泰可不想饒了李承乾,他是前太子,不死,有那麼多人支持他,終究是個威脅。把臉轉到一邊,裝沒看見,這讓李世民有些失望。
一直盯著李世民的李彥心裡嘆口氣,李泰太小肚雞腸了,這時候是表現大度的時候,不開口就顯得沒有肚量,那李承乾說的話就可能應驗。李泰突然發昏,但蕭瑀他們不傻啊,連忙也跟著求情。
大殿值守侍衛報告,晉王和晉陽公主求見。
李世民一看,準是李彥乾的,也就說道:「宣上殿來。」
看著李治扶著有些氣喘的李明達,李彥說道:「晉王,你怎麼不抱著她?」
李治哭著臉說:「我也抱不動啊。」
這一句話弄得本來很嚴肅的大殿上有了一些笑意。喘息的李明達給李世民施禮:「父皇,明達和九哥來給大哥求情,大哥知道錯了,都是母后的孩子,你就饒了他吧。有什麼罪責,明達願意替大哥承擔。」
李明達可是很有人緣的,她的話立即讓很多大臣明白,李承乾死不了了。李明達提到了一個李世民不能抗拒的人,那就是皇后。果然,李世民過來,愛憐的把李明達抱起來,和自己並排坐在龍椅上。這可把大臣們嚇一跳,御書房可以,這是金鑾殿啊。晉陽公主太受寵了,如果是男孩,那太子之位別人都不用想了。
李世民說道:「既然明達說了,父皇就不殺哥哥,但你說他犯錯了,怎麼懲罰他呢?」
李明達說道:「那就打他屁屁吧,蘭韻姨說了,小孩犯錯打屁屁的。」
「哈哈。」李世民先笑起來,一場如此嚴肅的事情,卻讓李明達的一句話,弄得大殿上全笑起來。李世民說道:「承乾,看在你真心悔過,也知道自己錯了,朕就饒你不死,奪去太子之位,貶為嶺南郡王,去嶺南吧,你的同謀,朕要和大臣們商量一下。」
「兒臣謝父皇恩典。」李承乾跪倒磕頭。
李世民說道:「退朝。」
散朝了,李彥鬆口氣,總算完成了,比歷史好多了,原來李承乾可是被貶為庶人,但這次還給了嶺南王的爵位,雖然是嶺南,又是郡王,那可比庶民強多了。也就不說什麼,轉身要走,李世民說道:「俊青,留下,其他幾位丞相一起去御書房。」
李彥看看李世民,接過他懷裡的李明達,帶著李治向皇宮裡面去李世民的御書房。
李彥沒有直接去御書房,而是去李治住處,說道:「李治,你跟我說實話,帶著晉陽上殿求情,是不是武才人給你出的主意?」
李治臉色大變,脫口說道:「你怎麼知道的?」
李彥冷笑一聲:「還有我不知道的?你怎麼想的?說,是不是打算當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