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唐風流軍師> 第336章 西擴攻略(五)

第336章 西擴攻略(五)

  「報告將軍」一匹馬快速的返回,去麴二奇的馬前下馬,跪倒說道:「前方約十里,有察爾汗軍隊擋住去路。」


  爾奇一愣,他們不是在高昌嗎?怎麼會出現在這裡?愣過之後問道:「多少人馬?」


  探馬連忙說道:「兩千來人,全是騎兵。」


  爾奇冷笑一聲,他有些不放在心上了,只有兩千人,那就是他們撤去了高昌的包圍,反過來迎上自己。難道他們想以兩千騎兵對抗自己六千人馬嗎?還是在如此的開擴地上?

  麴二奇在軍事指揮上比他大哥麴邇諾強多了,如果不是規矩限制,他根本沒瞧起身為世子的麴邇諾,按能力他應該是高昌王才對,這一次二哥戰死,如果高昌被攻破,最好大哥被殺,那自己就有機會登上王位。可惜的是這些察爾汗軍隊不知死活,竟然放棄進攻兵力不多的高昌,轉過來迎戰自己,那就讓我擊敗你們,以戰功也可以壓制大哥。


  他沒有下令停止前進,而是揮兵直接迎上察爾汗軍隊。他前面的正是蔡遠山的第二團。接到消息,利用夜晚,第二團悄然撤走,以急行軍的速度返回庫而勒,向前在輪台這裡迎上了鞠二奇的軍隊。


  蔡遠山不急著進攻,是他想等後面跟上來的第一團張冬亮部隊。一直到蔡遠山看到遠處出現漫天的旌旗,也沒有第一團消息,皺著眉頭說道:「老張怎麼搞的,不是沒有佔領庫車吧?」


  身邊的副團長納爾遜說道:「如果沒攻下來,我們只好撤退了,要不鞠二奇會逃跑。」


  蔡遠山說道:「不行,女王在和靜築城,如果我們撤退,他會進攻築城的百姓。」


  納爾遜說道:「那怎麼辦?」


  蔡遠山說道:「如果第一團不到,那就擊敗他的騎兵,把步兵圈住殺光,決不能讓麴二奇跑了。你的任務是什麼也不幹,給我殺了麴二奇。」


  「明白」納爾遜自信的說道:「如果他能逃得掉,以後我都不再用弓箭。」他對自己的連珠箭是很有信心的。聽到蔡遠山的話,從身邊親衛兵手裡要來了十幾支箭,這樣他的箭壺裡是二十多支鵰翎箭,不相信麴二奇能跑了。


  蔡遠山看著遠處接近的高昌軍說道:「傳令,女王就在我們身後,立功的時候到了,殺。」


  他一聲殺,兩千騎兵開始衝擊。對於察爾汗軍這種戰術,麴二奇大怒:「無恥,竟然這時候出擊。」


  他的軍隊是行軍隊型,只好搖動戰旗,命令兩千多騎兵衝擊攔住衝擊的察爾汗軍,他整理集中步兵。


  麴二奇確實有點水平,讓兩千騎兵擋住對方騎兵衝擊,那樣就是雙方騎兵對抗廝殺,他們剩下的步兵分成三部分,從三面向前合圍,失去速度的戰馬被步兵包圍,那就是死的下場。


  對於麴二奇的排兵布陣,蔡遠山跟沒看見一樣,兩千騎兵成密集隊形向前猛衝。


  麴二奇同樣不了解察爾汗的戰術,他以為兩千對兩千一定能把這些騎兵攔住,那時候步兵一圍,戰鬥就是勝利,可能全殲察爾汗騎兵。


  但是他並不知道除了騎兵弓箭,察爾汗軍還有別的遠程攻擊武器。為了增加距離,單鷹把標槍變得細一些,也短了一些,不但可以攜帶得多,也增加了拋射距離。


  這是專門訓練的,用圓盾護住要害,就是打馬前沖,連弓箭都沒用,直接衝進了標槍的距離。沒有多少落馬的,這歸功於察爾汗軍良好的盔甲,四五層密封的絲綢,一般的弓箭根本傷不到人,再說要害地方還有牛皮,所以除非是戰將的強弓直射,否則是沒用的。


  就這樣,損失十幾名騎兵,第二團標槍飛了出去。兩千多人的標槍,那就是鋪天蓋地一樣,對方才兩千騎兵,面對這種三尺多長,半寸多粗的鐵杆槍,根本擋不住,連輕盾都不行,何況身上的皮甲。


  就這一下,兩千騎兵足足減少一半,可是二十幾米的距離,第二輪標槍又落下來。當雙方相接的時候,高昌騎兵只剩下馬六百人,如何能擋住察爾汗騎兵。


  蔡遠山一馬當先,抽出馬刀向前一指「殺」兩側的第五營和第六營,一分向兩側的步兵衝去。


  標槍、弓箭、馬刀就是屠殺,什麼步兵方陣,刀盾長槍,根本不好使,被騎兵衝進去,那是虎趟羊群一樣。


  馬刀過去就是鮮血飛濺,麴二奇傻眼了,這也太快了一點,察爾汗騎兵是天兵天將,還是自己的士兵是紙糊的?正在他驚慌失措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一員大將帶著五十多個士兵向他殺來,如此乾淨利索的戰鬥,已然讓麴二奇膽寒。


  他驚叫一聲,拔馬就跑。主帥都跑了,那還打個屁?高昌軍四散而逃。這一跑,蔡遠山反而沒辦法了,好幾千人放散羊哪追得過來。


  納爾遜是什麼也不管,就是使勁的追麴二奇,絕對不能讓他跑了。手裡的弓摘下來,只要差不多,就是一箭,但是快馬奔跑,也沒時間進行三連珠,只好一箭一箭的射,但是雙方距離遠,氣得納爾遜大罵,打馬狂追,向沙欏方向追去。


  正在這些人四散逃命的時候,遠處出現一支騎兵,正是張冬亮的人馬,這可是四千對四千,一個追一個也沒問題。


  人腿跑不過戰馬,那些跑不了的人,跪在地上舉手投降了。看著衝過來的張冬亮,蔡遠山說道:「來幹嘛,什麼都沒有了。」


  張冬亮不滿的說道:「太不夠意思了,怎麼也得留點,我才晚不到一個時辰,你小子吃獨食?」


  「嘿嘿,不好意思,誰知道你為什麼沒到?後面是和靜,女王就在那裡,我不能後退,可惜讓麴二奇跑了。」


  張冬亮說道:「跑了他一個沒什麼了不起的,我們去見女王嗎?接下來怎麼辦?是不是攻打高昌?」


  蔡遠山說道:「我也不知道,不過你怎麼來晚了?」


  張冬亮說道:「別提了,我攻進庫車的時候,本來沒什麼,想穿城而過,可竟然遭到大光明寺的和尚阻攔,說我們士兵損壞了他們的佛寺。你知道就我這脾氣,再說女王是不喜歡和尚的,我一來氣,把庫車十幾座寺廟全燒了,和尚全殺,這才來晚了一會兒。」


  蔡遠山一驚:「喂,你是不是過火了?女王雖然不喜歡和尚,但你這樣,殺光是不是也過份了,會被處罰的。」


  張冬亮也有些後悔,好幾百和尚讓自己殺了,十幾座大小佛寺全毀,會不會被處罰自己也不知道,就說道:「我去向女王請罪,你收拾這裡吧。」


  蔡遠山說道:「我和你一起去,幫你說說,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如果不是和尚耽誤事,麴二奇也不會跑。」


  「哈哈,誰說他跑了?」遠處納而遜馬上橫放著一個人跑過來:「******,從我這跑了,我以後還有面子嗎?」


  看著肩頭插著一支箭,被摔在地上的麴二奇,蔡遠山說道:「行,沒說大話。正好,和林明打掃戰場,收攏部隊,把俘虜押到靜和工地,交給哈查辛大人,麴二奇我帶走。」


  看著跪在地上的麴二奇,錦兒說道:「來人,先押起來。」


  麴二奇很奇怪,這個如此年輕的西海女王,怎麼一句都不問自己,也不說讓自己歸降,這是為什麼?他還準備表現得寧死不屈呢。自己怎麼也是王子,哪能那麼沒骨氣。可是人家連問他一句都不問,只是把他押起來,真是太奇怪了。


  錦兒沒什麼問他,是看到麴二奇那樣,沒勸降的心情。對於這些貴族王室,殺不殺,錦兒還不知道怎麼決定,哪有心情勸他投降。看到張冬亮的樣笑了:「二位立了大功,有什麼就說吧?想要什麼封賞?不過別著急,等安定了論功行賞。」


  張冬亮不好意思的說道:「不是的,女王陛下,我把庫車的和尚都殺了,特來請罪的。」


  錦兒愣一下:「和尚都殺了?為什麼?」


  張冬亮說了一下,緊張的看著女王,以為最少得挨一頓訓。錦兒淡淡的說道:「和尚殺了就殺了,你燒廟宇幹什麼?我修都城還沒材料呢,那是現成的東西,多浪費?」


  「啊?」連蔡遠山也愣住了。他們女王太有意思了,不怪他殺和尚,確心疼那些材料。張冬亮說道:「是,臣知罪,女王放心,下次我只殺和尚,不燒廟,把東西拆了回來用。」


  錦兒笑了:「第二團向前接應單師長,對抗突厥兵,第一團對周圍的地區進行清剿,張團長速度快一點,遵守軍紀。」


  「是」張冬亮立正說道。原來女王這麼好,一句都沒有埋怨自己。這回可記住了,原來女王這麼恨和尚啊?那還不好辦嗎?他不知道為什麼不進攻高昌,而是先清理地方,但是愉快的執行命令。


  錦兒沒有說張冬亮,她認為人都殺了,說有什麼用?再說這些和尚也太囂張了,竟然阻擋自己的軍隊,難道他們不知道大唐的滅佛行動嗎?自己手下大將殺幾個和尚而已。


  但她沒想到,他沒有責備張冬亮,卻說材料浪費了,無形中助長了兩大團長的氣焰。


  當錦兒聽說西域的和尚都向尼婆羅天竺逃跑,還有一些越過昆崙山逃往吐蕃的時候,西域各地已掀起了一股殺和尚毀寺廟的行動。


  高昌和突厥、吐蕃都是尊佛的王朝,佛教都有著至高的地位,彈丸之地的高昌國,廟宇卻有四百多。有官府給的特權,他們可以有奴隸,為他們幹活。在一些地區和尚和衙門已沒有什麼區別,行政都由他們管,剩下的時間就是研究佛經,天天念經,不斷完善那騙人的理論,作威作福,成為第二個統治階級。


  有官府保護,又有對神佛的敬畏,百姓當然是憤怒不敢說。但有人帶頭,那就不一樣了。


  特別是剛剛征服這裡的女王要修築王城,沒有材料。各地察爾汗派出的官員想討好女王,可這裡是沙漠草原,材料很少的,當然拆廟宇是最好的辦法。


  麴二奇被滅,各地再沒有像樣的軍隊,受來自佔領區的影響,各地的農奴隨著察爾汗的宣傳,開始起來反抗地主和貴族。很多酋長和地主被殺,財產被分光,然後派人聯繫女王,投降歸順。


  這一點是錦兒沒想到的,原來哥哥說的土地革命是這樣的。幾乎在單鷹大敗突厥兵的同時,各地掀起了農奴革命浪潮。也就在這時候,出使大唐的班傑回來。當他到達和靜,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目瞪口呆:「女王陛下,這也是你哥哥教的?太有效果了。」


  錦兒點點頭:「班相,那就儘快頒布法律,制定各項制度,任命官員,事情太多了,所以,你要多操心了。」


  班傑連連點頭,他知道錦兒用這樣的方法雖然很快讓西域再沒有反抗的力量,但各地也變成了一盤散沙,什麼制度都沒有。要儘快穩定,那就是建立新的制度。


  錦兒說道:「我算計一下,把整個西域地區分成十個州,而每個州管理四個縣,共計四十個縣,地域面積你來確定,官職品階和俸祿都要規定,可以參考大唐建制。中央也是按著唐制吧,我們實行一稅制,不用租庸調製,這些我會儘快寫出來交給你。」


  「好的,是,遵命。」班傑已然不知道錦兒這個小腦袋是怎麼長的。她這個年紀就這樣,那她哥哥到底什麼樣?點頭答應說道:「陛下,我有個消息跟你說,你哥哥失蹤了。」


  「啊?」李錦兒一聽嚇一跳,吃驚的問道:「怎麼回事?」


  班傑把在長安聽到的消息說一遍,錦兒在地上來回走:「這怎麼辦?哥哥不會有什麼事吧?」


  班傑搖頭說道:「陛下,你別擔心,我認為你哥哥絕對不會有事,他這是潛伏在什麼地方。」


  錦兒擔心的說道:「既然離開長安,為什麼不來這裡?」


  班傑說道:「這是我分析的,永寧王可能擔心家裡人安全,他不能這時公開和李世民對抗,所以他誰都不能接觸,如果他接觸的人越多,恐怕被李世民抓到的弱點越多,所以,你哥哥隱藏起來。如此,李世民不能動任何人,否則,他失去道義。」


  錦兒點點頭。班傑說道:「我從長安聽到的消息,皇上對你哥哥猜忌,恐怕是來自你身上,以永寧王的能力,如果他到了西域,是可能推翻大唐的,所以更不能來西域。如果他來這裡,李世民會找借口進攻西域,我們的實力還不如大唐,所以,永寧王不可能來這裡。」


  聽了班傑的分析,錦兒問道:「那我該怎麼辦?」班傑說道:「我認為我們暫時也不動,既然和大唐達成盟約,我們就穩定西域,增強國力,和大唐保持良好關係。這樣李世民既不能動你的家人,也不能動永寧王,何況也找不到他。我認為暫時也不宜把你的家人接出來,一旦要接人,李世民必然警覺。我這次見了一面,發現李世民算是雄才偉略之君,如果有危險,他會先下手,根本不給我們機會。所以我認為女王現在什麼都不用做,忍耐幾年,發展國力,我們有能力和大唐抗衡那天,想怎麼辦就怎麼辦。」


  錦兒沉思一會兒,點頭說道:「那就按班相的意見辦吧。」


  班傑鬆口氣,他從長安知道消息就一直擔心。和錦兒相處一年時間,能感覺他們兄妹感情,如果知道李彥失蹤的消息,如此年輕的女王,如果不管不顧,非要行動怎麼辦?自己費了那麼大力氣才和大唐達成協議,為經營西域爭取到幾年時間。


  沒想到女王能聽從自己的意見,也放心的說道:「那好,我儘快完成這一切,但女王什麼時候打算拿下高昌?」


  錦兒笑了,她能接受班傑的意見,是因為錦兒對哥哥有信心。既然李世民都不知道哥哥去哪了,那他一定是又再次失蹤,也就是潛伏起來等待時機。那自己就不用著急,穩定發展,如果自己實力達到了,相信哥哥自會出現,所以接受班傑的意見。


  聽他問就說道:「單師長剛剛擊敗突厥援軍,我想高昌王馬上就會知道消息。他除了開城投降,恐怕沒有別的出路,大軍返回來的時候,就是他投降的日子。」


  班傑笑了:「女王英明,我知道怎麼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