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和諧號」團隊與領袖風采
對新員工的面試在周一中午開始了。李芳作為店長助理,坐在陳東旁邊,進行必要的記錄分析。
參加面試的總共有四位人選,第一個進來的是位叫徐睿的男導購。
在傳統家具行業中,男性導購併不算多,但也許正是由於這樣的原因,男性導購在很多方面反而顯得更為出眾。
陳東和徐睿談了幾句,主要聽他進行自我介紹。徐睿是去年暑假從師範學校體育專業畢業的,但這年頭教師工作難找,他便乾脆做了導購。這一年來,他主要在某家手機專賣店工作,據他自己說,工作業績相當不錯,但是提成不多,所以打算跳槽到這裡來。
做完自我介紹,陳東讓徐睿談了談他對目前傢具市場的了解,並考了他幾種情境中銷售的能力。
在陳東和徐睿交談過程中,李芳覺得徐睿是個相當熱情的人,思維很跳躍。他性格外向、善於交際,喜歡和陌生事物建立聯繫。總的來說,在李芳看來,徐睿是一個很不錯的人選。
面試十分鐘左右,陳東和氣地告訴徐睿,他不太適合本店的需要,並建議他在目前崗位上繼續做下去,可能會對他更好。
看著失望離去的徐睿,李芳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不選擇他成為新的導購?是因為性別問題?」
陳東說:「當然不是。其實,他的個性還是很突出的,但問題在於,目前我們這個團隊並不適合徐睿這樣的工作角色。」
想了一想,陳東說:「你知道貝爾賓團隊工作角色理論嗎?這個理論是劍橋的專家貝爾賓博士和他的同事所發現的,不僅建立在理論研究上,還建立在他們多年來在澳大利亞和美國的實際調研基礎上。」
說著,陳東拿來這樣一份資料,讓李芳先看著,自己繼續叫下一位面試者。
李芳在資料上看到的是這樣一個表格:
表3-1 貝爾賓團隊工作角色理論
角色名稱角色作用可容許弱點PL-Plant
智多星有創造力、想象力,靈活解決問題弱於溝通和管理普通人,不守常規RI-Resource Investigator
資源調查員外向、熱情、善交際、探索機會、建立聯繫熱情一過即失去興趣CO-Co-Ordinator
協調人成熟、自信、信任、一個好的主持人、闡明目標、促進決策不必是最聰明或最有創造性的成員SH-Shaper
鞭策者靈活、開朗、執著、懷疑、施壓、出主意易怒、脾氣急ME-Monitor Evaluator
監督評論者嚴肅、有策略、有眼光、考慮周到、判斷準確缺少激發別人的動力和能力TW-Team Worker
凝聚者善交往、溫和、感覺靈敏、容納、傾聽、解決摩擦關鍵時刻不果斷IM-Implementer
實幹家自律、可靠、保守、把想法付諸實際行動有些不靈活、對新事物反應慢CF-Completer-Finisher
善始善終者苦幹、謹慎、有條理、準時、仔細精確過分擔心、不願授權SP-Specialist
專家心眼單一、自我激勵、投入、提供知識和技能只在較窄的範圍內做出貢獻
表格下面,還有一排介紹這樣寫道:
一支團隊,如果結構合理,應該由上述九種角色組成。這是因為,高效的團隊之所以有高效的工作能力,是因為團隊內部角色的互補和默契。所以,團隊成員必須能清楚他人扮演怎樣的角色、自己扮演怎樣的角色,從而做到相互彌補不足和發揮各自優勢。
李芳心想,怪不得陳東雖然也承認徐睿的能力和特點,但不願意現在招聘他。的確,這種「資源調查員」的角色,團隊中已經有了。
正這麼想著,陳東已經結束了另一位應聘者的面試。他對李芳說,剛才這位四十多歲的林姐以前就是一家傢具專賣店的,導購工作經驗很豐富,銷售能力也不一般。最重要的是,當自己說話時,能夠感覺到她善於聽出重點,有著很靈敏的感覺,而且表現出的性格也比較溫和穩定。
「看來這位大姐就是九種角色裡面的凝聚者了吧?」李芳說。
陳東說:「沒想到你學得挺快啊!其實,我們這種小團隊,一個人身上兼任兩三種角色的情況很多。這位大姐的確屬於凝聚者。不過,你現在要做的應該是想一想,我們目前到底需要怎樣的角色來打造一個和諧團隊。」
李芳說:「我覺得,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凝聚者和智多星。你看,在我們這個門店裡面,劉姐跳槽了,目前連我在內剩下的六位導購中,年紀在三十歲以下的有四個,性格都還算外向,工作也還靈活、可靠,並且能把想法變成實際工作。這樣,我覺得資源調查員、實幹家這兩種角色並不缺乏。另外兩位導購是梁姐和趙姐,她倆跟劉姐一樣是老員工了,工作總是扎紮實實,而且對產品有著豐富的知識和技能,可以算是善始善終者和專家吧。你作為店長呢,可以很好地發揮協調人、鞭策者、進度評論者的角色。那我覺得,目前門店的團隊就缺少凝聚者和智多星的角色了。」
「嗯,我覺得也是這樣。那剛才這位林姐就是被錄用的招聘對象了。」說著,陳東在林姐的名字後面畫了個圈。他又補充說:「傢具專賣店,有個『大姐型』的導購員是應該的,能夠給年輕人們一種穩定、安全的感覺。不過,這種類型的導購員有兩三個就夠了,一旦多了,反而顯得門店缺少活力,產品不夠緊跟時尚。」
「那下一位招聘對象是……」李芳想再看看後面兩位。
陳東說:「嗯,我希望後面一位新導購是那種智多星型的,有創造力、想象力,能夠靈活解決問題。就像那種經驗豐富的導遊。我喜歡把這種導購稱為『導遊型』員工。」
李芳默默在心裡記下了這個名字。
半小時后,另一名被錄用的導購出現了,她姓孫,雖然學歷一般,但渾身上下有著一股機靈勁兒。陳東提出的幾個問題,她都完全準確地解決了,不僅如此,她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創意看法,讓陳東聽得直點頭。
這次招聘順利結束了。李芳很高興,她覺得,原來看起來很難的招聘工作,有了團隊角色理論,似乎也不那麼難了。
她這種情緒很快感染了陳東,他一邊收拾資料,一邊繼續說:「團隊角色理論是不錯,不過,並不是每一次都適用的。而且,想要打造和諧團隊,僅僅靠團隊內的角色是不行的,還要靠領導人的帶領。比如,店長要學會帶領門店員工調整精神狀態,主動積極地以身作則進行示範,不斷鼓勵員工,進行日常文化的潛移默化,等等。可以說,在團隊中,最重要的角色還是由店長來承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