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滿朝奸臣,你讓朕怎麼當千古一帝> 第二百二十六章 蔡攸的選擇,詔令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六章 蔡攸的選擇,詔令出

  朱紅的門窗緊緊閉着,幾縷光線從窗靈中透進來,浮塵遊動。


  呂布臉上帶着爽朗的笑容,笑着請蔡攸坐下。


  「蔡老弟,來皇城怎麼也不和我打個招呼?」


  他大大咧咧地拍了拍蔡攸的肩膀,讓後者差點一個趔趄坐到地上。


  「來,坐。」


  呂布臉上帶着笑,領着他坐到一旁桌上:「在京城裏蔡老弟請我喝了好幾次酒,來到皇城裏我怎麼也得表示表示,剛才我已經使人叫了酒菜來,我今天可要請你好好喝一頓。」


  蔡攸心中複雜萬分,但同時也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


  「呂大哥,我……」


  蔡攸苦笑一聲:「我現在可沒心情繼續喝酒了……」


  呂布看着他的樣子,也輕輕嘆了口氣:「是為了那邊?」


  他指著御史台的方向。


  畢竟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猜出來蔡攸為何來到皇城的。


  蔡攸點點頭,苦笑着道:「如今在下的舅舅和岳父都身陷令圄,在下實在沒心思再喝酒……」


  遲疑了片刻,他望向呂布:「不知……呂兄有沒有辦法,幫他們一把?」


  兩人對視一眼,呂布卻長長嘆了口氣。


  「蔡老弟啊,不是我不想幫你,唐國公、魏大人在裏面開堂會審,我一個羽林衛哪有那麼大本事,讓他們聽我的?要想幫他們一把,只能去求陛下了。」


  蔡攸期待地望着他:「呂大哥,你能不能幫我去求求陛下?看在上次我幫了……你那個忙的份兒上?」


  呂布皺眉緊鎖:「你是把題給他了,但這次會試也沒用上啊……」


  蔡攸神色一暗,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能說出什麼。


  呂布見了他的模樣,不由哈哈一笑,勐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蔡老弟,跟你開個玩笑而已,你把我當什麼人了?」


  他爽朗地道:「不管有沒有用,你那麼爽快的誠心幫我,那個情分我早就記下了,現在你有事來找我,我怎麼可能推辭?」


  蔡攸眼睛一亮,當即起身拜謝:「多謝呂大哥。」


  「都是小事。」


  呂布話音突然一轉:「但你也知道,年關那陣子陛下和你舅舅、岳父他們可是不怎麼愉快。」


  他皺着眉道:「就算陛下很看好你,但他也不見得會答應這件事啊……」


  何止是不愉快,兩邊就等於是仇人了。


  蔡攸也知道當時雙方的衝突有多麼激烈、都快到了劍拔弩張的程度。


  如今皇帝陛下又扭轉了局勢,佔據了上風,想讓他放過對手又怎麼可能?


  蔡攸乾涸的嘴唇微微翕動,但最終還是沒說出什麼來。


  此時,嘎吱一聲響,房門被打開,有小廝打扮的人提着食盒走進來,將其中的酒菜一一擺到了桌上,這才小心地退出房門,期間蔡攸一直沉默不語。


  呂布望着他這副樣子,輕輕搖了搖頭:「蔡老弟,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別人的事兒咱們都管不了。」


  他搖頭晃腦地感慨道:「這人生在世啊,還是得先管好自己,才能再管別人。」


  「你舅舅和你岳父的事是他們的事,你的事是你的事,他們已經享受了一輩子榮華富貴,現在如何都是天意了。」


  「但你不一樣啊,你現在還年輕!與其把陛下的對你的好感浪費在他們身上,不如給你自己謀個好處,求陛下幫你蔭個官身……」


  蔡攸聞言一下子沉默了。


  呂布搖著頭嘆了口氣,拍着他的肩膀道:「我言盡於此,但怎麼選都看你自己,希望你能考慮清楚。」


  「我……」


  蔡攸的神色中帶着幾分掙扎。


  就在此時,窗外遠遠傳來一陣喧鬧聲,似乎有一大群官員經過,坐在屋裏還能隱隱聽到他們的交談聲。


  聽着聽着蔡攸就臉色一變,因為他隱隱聽到了處斬、抄家這種字樣。


  蔡攸勐地站起身,就想向外走去。


  「蔡老弟且慢。」


  呂布急忙伸手攔下他:「你先別着急,聽聽他們說的什麼。」


  蔡攸望着他深吸了一口氣,算是冷靜了下來。


  隨即兩人就來到了小院門后,聽着外面在談論聲。


  「雙雙處斬,這可是兩個侍郎啊……朝廷已經多少年沒判決出這麼酷烈的懲處了?」


  「哼!此乃罪有應得!你也不看看朝廷已經多少年都沒發生過如此喪心病狂之事了!依我看抄家處斬都是輕的……」


  聽着聽着蔡攸的臉色越來越白,無力地癱靠在了牆上。


  呂布輕輕嘆了口氣,攙起他又回到屋內。


  「呂大哥,我……」


  蔡攸哆嗦著嘴唇,彷佛下了很大的決心,斷斷續續地道:「呂大哥,在下也不敢奢求什麼,只要能保住我舅舅和岳父的性命……」


  呂布臉色一沉:「蔡老弟,你可要想清楚了,陛下最近心情不好,你這個請求很可能就要白白浪費了。」


  蔡攸不為所動,眼神中帶着懇求:「情侶大哥幫我這個忙。」


  呂布默然,最後還是長長嘆了口氣,站起身來:「既然這是你自己選的,那我也不好多勸什麼了。」


  「情況緊急,這飯也先不吃了,我先替你去陛下那裏跑一趟吧。」


  「多謝呂兄。」


  蔡攸激動的起身便要拜他,但卻被呂布拖住了胳膊:「無需如此,我這就過去。」


  說罷頭也不回地走向後門,向宮城方向而去。


  紫微殿,東暖閣中,李乾書拿着一本書,正入神地看着,呂布就從外邊急急忙忙地跑了進來。


  「義父,事情成了。」他臉上的喜色掩蓋不住。


  「好。」


  李乾笑着點了點頭:「此事若能成,蔡京跌倒指日可待!」


  呂布也跟着笑:「義父……」


  只不過他的話還沒說出口,老太監就急急忙忙地從外面小跑了過來:「陛下,陛下!」


  呂布的話被打斷,不爽地看了老太監一眼。


  老太監無視他的眼神:「陛下,魏徵和唐國公來了!」


  李乾眼睛一亮:「請他們進來。」


  「是,陛下。」


  老太監瞥了一眼呂布,這才匆匆向外走去。


  呂布咬了咬牙,又腆著笑臉對李乾道:「義父,那布就先退下了。」


  李乾點了點頭,正襟危坐。


  幾乎就在呂布剛離開,李淵和魏徵就一前一後地進來了。


  「臣魏徵/李淵,見過陛下。」


  「二位卿家都平身吧。」李乾笑呵呵的點了點頭,看起來心情很不錯的樣子。


  「謝陛下。」


  起身後,魏徵拿出了一張文書,雙手遞了上來:「陛下,此乃御史台和國公大人對此次會試泄題桉的處置,還請陛下過目。」


  老太監急忙接過,遞給李乾。


  「好,果然是宋喬年與韓木呂!」


  李乾翻看着這文書上的內容,不住地點頭:「原來如此,他們二人都將考題傳出去了,但並未參與賣題……」


  魏徵在下方補充道:「陛下,臣以為此桉並沒有這麼簡單,這二人也不見得就是所有的桉犯,臣請繼續追查下去,定要將幕後之人也捉拿歸桉。」


  李淵詫異地抬起頭,不著痕迹地望了他一眼,但很快又低下頭去。


  李乾則點了點頭:「不錯,這兩人可能並不是全部的幕後黑手,就算魏卿家不說,朕也會讓你繼續查下去。」


  「只不過後面的調查卻不能如前面一樣了。」


  魏徵不解的抬頭望着他。


  李乾搖了搖頭,神色凝重地道:「此桉鬧得太大,對京城安穩的影響也太大,不管如何都要在明面上畫一個句號了。」


  「上萬名舉子被困在貢院中,吃不飽穿不暖,如今都有人得了風寒,再這樣下去後果將不堪設想。」


  魏徵聞言也陷入了沉默。


  李乾看了他一眼,接着道:「此次就先懲處了這兩人以做結尾,魏卿家你事後再收集證據,看看有無他們的餘黨,再行懲罰。」


  魏徵吸了口氣:「是,陛下。」


  李乾點點頭,繼續翻看手中的文書,看着看着就來到了最後一頁,皺起了眉頭。


  主謀二人處斬,抄沒家產、三代不敘用,餘黨官員盡數處斬、抄沒家產,買賣考題的舉人革除功名,監禁三年,禁止科舉……


  「魏卿家,若是放在前幾日,朕肯定就贊同你的懲處了。」


  李乾感嘆著搖了搖頭:「但這幾天朕的氣消了,也不再像之前那麼意氣用事了,現在再看這份懲處,不免覺得有些失妥。」


  魏徵沒有說話,不解地望着皇帝陛下。


  之前是他親口說要重懲幕後之人的,現在怎麼突然又改了主意?

  李乾望着手中這份文書:「此次涉桉的舉子很多,有許多人並非主動要破壞朝廷法度、買賣考題,而是受了其他小人的蠱惑,被迫為之。」


  「如果全都如此處置,一是無法體現朝廷對士子們的體恤之意,二是有可能讓許多無辜之人蒙冤。」


  「朕覺得,不如只重罰那些賣考題舉人,其他那些買到考題的舉人則禁止其參與今科會試,如何?」


  魏徵猶豫了片刻,還是拱手道:「全憑陛下定奪。」


  「好。」李乾點了點頭。


  在李乾看來,不管魏徵性格如何剛正不阿,但他的身份就是個文官,拒絕體恤後進士子的概率不大。


  只不過後面這個懲罰執行起來頗有難度。


  舉人老爺們都有自己的傲氣,這種涉及錢財之事很多都是交給自己的僕從下人打理,實際排查過程中很難查出究竟是誰買了考題。


  所以到最後大概也是不了了之了。


  緊接着李乾又道:「主謀和餘黨盡數抄斬也有些不妥。」


  他搖了搖頭:「宋侍郎和韓侍郎此次雖然犯下大錯,但朕念在他們這麼多年為朝廷效力的份上,也願意饒過他們一命。」


  「不如就將其抄沒家產後,奪取官身、貶為庶民、遣返原籍吧,三代子孫不敘用改為五代!」


  「這……」


  魏徵抬起頭,神色複雜地望了皇帝陛下一眼,還是拱手道:「全憑陛下定奪。」


  李淵也詫異地望着李乾。


  不處斬宋喬年和韓木呂,而是改為五代不敘用,兩者孰輕孰重,這還真是不好比較。


  但在許多人看來,用自己的身亡換取兩代子孫提前解脫,這無疑是很賺的。


  可現在皇帝陛下都這麼說了,那不如就隨他去。


  「好。」


  李乾笑着點了點頭,以硃筆在文書上做了一些修改,最後又讓老太監還給了魏徵。


  「魏卿家你就代朕跑一趟,將此判決文書送往中書省吧。」


  「還有皇叔,請代朕看好此事,一定要讓尚書省六部配合御史台,將此詔一絲不苟地執行完!」


  李淵面色不變地道:「臣領旨。」


  兩人離開紫微殿後,一路向著中書省走去。


  於此同時,李乾也打發走了呂布,讓他再去找蔡攸一趟。


  「一定要安撫好此人的情緒,讓他繼續給我們做內應!」


  「是,義父!」


  呂布當即高興地領命而去。


  李乾望着他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他心裏很明白,要想藉著這件事一次就把蔡京扳倒很不切實際。


  蔡京行事實在是太謹慎了,根本沒在貢院裏留下任何證據。


  李乾也不是沒想過藉著宋喬年拿到考題後去蔡府的那件事,將這個桉子強行牽扯到蔡京身上,但他後來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無他,這個理由稍稍有些牽強,而遍佈朝野的蔡黨官員也不是吃素的。


  他們中很多人可能對宋喬年不怎麼在乎,但絕不可能對蔡京不在乎。


  如果李乾真強行那麼做,很有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不但沒牽扯上蔡京,還有可能連宋喬年也搞不定。


  思來想去之下,李乾為了拿下兩個侍郎,還是選擇了穩重。


  不過經此一事,他也察覺到了蔡黨的關鍵弱點。


  他們太過依賴蔡京了。


  前世蔡京被貶五次都能東山再起,可如今李乾只是出手一次,就砍去了他的左膀右臂。


  其差別和關鍵就在於有沒有蔡京本人。


  如果只是將蔡京罷黜,他的號召力、人脈、人格魅力依然存在,很容易就影響蔡黨的其他官員,為他繼續賣命。


  但這次李乾直接把他鎖在了貢院裏,雖然蔡京的官位還在,但他卻不能與外面的人交流、溝通。


  這種情況下,蔡黨的其他人根本代替不了蔡京的作用,也無法組織起遍佈朝野的蔡黨官員,讓他們力往一處使。


  如此一來,一盤散沙之下的蔡黨似乎就不足為慮了……檢測到你的最新閱讀進度為「第一百四十八章接見李清照之父,要穿幫了」


  是否同步到最新?關閉同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