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打仗遇到鬼(7)
過街穿巷,來到順子家院牆外,也不用敲門,直接一個躥跳進了院子,溜到屋門口一推門,竟開了。她這是故意給我留著門呢。
我心裡激動著,閃身進屋,隨手關了門,徑直進了東屋。
「來了……」順子媳婦躺在被窩裡輕聲問道。
我嗯了一聲,脫鞋上炕,剛要脫衣服,她突然道:「等會。」
我一愣:「咋了?」
「我問你,你咋和二賴子媳婦咋一天回來了?是不是你倆一塊去外地了?」她嚴肅地問道。
我娘,她這一問,把我驚得是心驚肉跳,哪敢承認呀,忙搖頭道:「啥,你說啥?二賴子媳婦也才回來?她去哪兒了?住了多長時間?」
我這一反問,把包袱又拋給了她。
她道:「你剛走沒幾天,她抱著孩子也被三麻子送走了,今天上午才回來,據說她的孩子得病死了,她為此也病了好多天呢,身體差不多了就回來了。」
女人就是女人,順子媳婦雖然在大戶人家待過,但智商還是比見過世面的城裡女人差一截。
有她這話墊底,我就有了隨口反駁和解釋的理由。
把對她的行蹤底細推的一乾二淨,說我去濟南按假眼球了,在醫院裡呆了一個多月,眼球弄好后就急急回來了,家裡的事半點不知道,二賴子媳婦的事就更不清楚了。
再說,三麻子跟她有一腿,你也不是不知道,退一萬步說,即使我想勾搭她,麻子能同意嗎,不跟我拚命才怪。
順子媳婦一聽,樂了,說是故意逗你呢,知道你不是那種人,嘻嘻。
於是,我們逗笑了一陣,接著就鏖戰起來。
順子媳婦是久旱逢甘霖,舉動野巴巴的,叫聲也大,很是當了幾回神仙。
不知不覺已過了半夜,我也要回去了,她戀戀不捨的叮囑道:「明晚沒啥事的話,我等你。」
我暈,明晚?我不定早當新兵蛋子去了呢。
可這事也不敢跟她說呀,要不一時半會又走不了了。
便含混地應了一聲,出了門,急急回到了家,又硬著頭皮進了賴子媳婦屋。
這樣來回一折騰,天色也快明了。
正在被窩裡摟著賴子媳婦迷糊呢,忽聽西屋的麻子開始叫喚了:「郭子,郭子,起來,都雞叫三遍了……」
我懶懶地應了一聲,極不情願地爬起來穿了衣服,圾啦著鞋,揉著惺忪的睡眼來到西屋。
「去院子里洗洗頭,換身新衣服,捯飭的精神一點,吃了飯我讓人召集村民開個小型歡送會,送你去鄉上報到。」三麻子腿伸在被窩裡,披著衣服坐在那兒,表情認真地道。
我應了,出門仰天長嘆一聲,知道這樣安穩幸福的日子結束了,接下來就要去炮火連天的戰場考驗生命去了,而,這正是我最厭煩最頭痛的事。
尤其不喜歡約束,共軍規矩太多,在我看來,比蹲監獄還難受,唉,要早知道有今天的結果,當初老實地呆在沂蒙山根據地王團長那兒,現在也熬大了,起碼是個營長,甚至更大的官。
這特娘的都是命呀。
我按照三麻子的吩咐,洗臉、換衣、吃飯、接著胸前被戴上大紅花,在鄉親們面前發了誓,一定為祖國獻身,云云,然後騎上高頭大馬,由三麻子在前面騎著驢引領著出了村,一路向鄉政府駐地走去。
出了村好遠,回頭望望村口,相送的村民都已散去,唯有賴子和順子媳婦站在那兒久久不動,陽光下,似一道美麗的風景,觸動了我最心中某根最柔弱的心弦。
我知道,她們明面上是以積極分子的家屬代表相送,實則都是……
唉,蒼天厚土,江湖路遠,這一去,不知將會遭遇什麼,最終能不能活著回來,一切都是未知數啊。
從鄉到縣鼓搗了不到一天,我就由一個俘虜變成了解放軍戰士。
在這兒可不同於國軍那兒,紀律嚴著呢,不但白天要打靶跑步鍛煉身體,晚上還要學唱歌,且都是鼓舞人心的革命歌曲。
新軍營里也經常有戲班子來演戲,比如《白毛女》、《兄妹開荒》等熱劇,很多新人都被台上人物的命運或感動痛情或義憤填膺,哭的是稀里嘩啦的,每每這時候,就有黨員和積極分子會突然站起來舉臂高呼口號。
眾人自然也是緊跟呼號,那氣氛真是熱血沸騰,好像我們就是戰無不勝的救世主,天下窮苦人都在水深火熱中等著我們去拯救。
我這個二混子的思想也有點熱乎了,跟著部隊很是激動了些日子。
半月後的一個夜裡,我們這批濰縣新兵整裝出發,一路向南方開拔。
因為,自百萬雄師過大江后,部隊傷亡太大,戰線也拉長了,繼續補充兵員。
就這麼的,我們沒白沒黑地連趕了七八天,終於來到了長江邊,乘渡船過去,又往南插了兩三天,來到了浙江地界,休整了幾日,就上了前線。
仗打到這個時候,基本就是一邊倒了,國軍就是逃,毫無戰鬥力了,而解放軍就是追,碰到敵人,剛拉開架勢要打,人家卻又竄了。
所以,在我的記憶中,那段時間最頭痛的就是趕路,白天趕,晚上也趕,很多戰士走著走著就倒在地上睡著了,當然也有一睡永不起的。
一九四九年農曆六月上中旬,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我們進入了廣西地界,任務是追剿國軍殘餘和無處不在的土匪及地主武裝。
這兒山高林密,地勢艱難。
大部隊也化整為零,以一個連或排為單位,分片包干,清剿各自地盤上的反動勢力。
我所在的是一個排,有二十三人,排長叫李大幹,是個只有二十齣頭,個子不高,面色黝黑的南方人。
我們三班班長叫張小小,山東兵,跟我是老鄉,他人高馬大,勇有餘而智不足,不過有我這個副班長幫襯著,屢建奇功,所以他對我是言聽計從。
我們手下有四個兵,河南、山西、江蘇、廣東的各一個,雖然口音不同,但都是窮苦出身,能吃苦,也能吃飯,很樸實。
平常,我們以班為單位,四處偵探可疑動向,一旦有事,就迅速集結,集中力量打擊。
這也是解放軍的老傳統,拿手好戲。
一天,大約是農曆十幾吧,我們班奉命翻越、跋涉了三座山頭,兩條河溪,來到了一個寨子外圍潛伏下來。
這寨子叫旺貢寨,寨子不大,遠遠望去有十幾座吊腳樓和茅草屋,周邊圈了一圈籬笆,還有一個瞭望的哨樓,不過上面沒人。籬笆外側是一條環繞寨子的小路,再外圍就是茅草和雜樹了。
據說寨里有一股土匪或地主武裝。
我們的任務就是觀察盯梢,最好是抓個『舌頭』,掏出情報。比如敵方的窩點,兵力部署,及他們縱橫串聯的暗號等。
這種潛伏抓『舌頭』攻寨子的事,在影視劇中和文藝作品里都演爛了,無非是驚險有餘而智勇更足,最後以極小的代價全殲敵人,獲得勝利等等。
但現實中,那種情況有是有,卻很少,更多的是敵人不是傻子,也不會抓到人後放著不殺,等他成功反擊或逃出。
而我們遇到的情況更操蛋,傍晚的時候在一片甘蔗地里剛潛伏下來,一個士兵就被毒蛇咬死了。
心驚膽戰地剛把那士兵挖坑埋了,另一個人又稀里糊塗地掉進了陷阱,生生被井底的尖木穿了幾個透心涼,瞪眼張嘴地嗚呼哀哉。
這特娘的,還毛事沒成,就犧牲了倆人,剩下的四個人有些神經質了,老實地趴在一堆,連動都不敢動,生怕又有意外發生。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霧氣也籠罩了整個田野村寨,幾步外就看不清人影。而這也正是我們摸哨的最佳屏障。
班長張小小決定由他帶著一個戰友借著夜色和濃霧摸到寨子邊緣伺機抓個活口。我和一個外號叫豁牙子的河南兵留守。
行動前,我們約好,一旦聽到槍響,我和另一名戰友就拚命打槍,吸引擾亂敵人的火力和注意力,掩護他們撤回。
我們謹記在心,抱著卡賓槍,望著張小小倆迅速消失在濃霧裡后,便趴在那兒伸頭支耳地緊張地聽起動靜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前面寨子那邊始終沒有動靜,而張小小倆人也沒蹤影。
我心裡就嘀咕起來,這工夫也有半個來小時了,難道張小小還沒瞅著目標?還是在濃霧中迷了方向,摸到別的地方去了?
又一想,不可能,我們距離寨子直線距離不過二百米,寨子那麼大,他倆就是閉眼走也不會錯過。
於是繼續等。
這樣又等了約三四十分鐘,還是吊毛動靜沒有。
我身邊的小戰士也急了,用河南話低聲問我:「郭班長,他倆咋還沒回來呀,是不是被寨里的人黑了?」
這也有可能,但以我久經沙場的經驗猜測,這種可能很小,因為即使被逮,起碼會傳來槍聲或喊叫聲吧?就是稀里糊塗地掉進陷阱里,也會發出撕心裂肺的驚吼呀。
我頂著一頭霧水,低聲道:「別瞎說,張班長厲害著呢,他倆不會出事的,肯定正在吊腳樓附近尋目標。」
小戰士不吭聲了,我倆又緊抱著槍,伏在那兒眯眼聽起動靜來。
可,一等沒有,二等不見,直到又過去了近兩個小時后,前面還是任何動靜都沒。
即使性格再好,再能沉的住氣的人也會毛了,何況我倆。另外,身上也被大腳蚊子叮糊了,手、臉、脖子,甚至屁股上都鼓起了一層層的疙瘩,既癢又痛,難受的要死。
我們小聲嘀咕了一陣,決定悄悄摸上去看看,到底是啥情況,反正不能就這麼稀里糊塗地回去,否則,沒法交代,李大幹排長也不會饒了我們。
我倆悄悄從地上爬起來,抱著槍,眼緊瞅著腳下的地面雜草,貓腰一步步小心翼翼地往前面移動。
出了甘蔗地,顫顫巍巍地試探著越過田埂,沿著腳下被踩倒的茅草,繼續往前摸去。
夜色如墨,濃霧困繞,我的夜眼也看不見啥東西,只能用那隻肉眼模模糊糊的估摸腳下和前面。
有時實在太費勁,就乾脆閉上眼摸索。
就這麼著在黑暗和濃霧中往前摸索了約十幾分鐘,腳下還是雜草和水窪,間或有幾棵雜樹。
我心裡估摸著應該快接近寨子外圍的籬笆牆了吧。
便蹲身眯眼往前瞅了瞅,但這是徒勞的,因為四周皆伸手不見五指。
於是只好再起身往前一點點摸索。
這樣又摸索了約十幾分鐘,蹲身瞅瞅,還是沒發現任何東西,除了沒人高的茅草就是雜樹荊棘。
你娘,難道我們也迷失了方向了?
我想到這兒,心裡就虛了起來,也不敢再往前瞎走了,轉頭伸手想把身後的小戰士止住,可摸索了幾下,竟只抓到了一根樹枝。
咦,不對呀,他一直緊跟在我屁股后的呀,有時腦袋還頂我腿上呢,這咋又落下了?
我蹙了下眉頭,低聲叫道:「豁牙子,豁牙子……」
黑暗中,後面沒有應聲。